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基本优化关系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晓勇 陈林根 孙丰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应用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化器循环模型,分析热变换器受传热不可逆性影响时的基本性能。导出了牛顿传热定律下循环的比泵热率和泵热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以及工质的最佳工作温度和传热面积的最佳分配关系。由此讨论了循环的各种优化性能... 应用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热变化器循环模型,分析热变换器受传热不可逆性影响时的基本性能。导出了牛顿传热定律下循环的比泵热率和泵热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以及工质的最佳工作温度和传热面积的最佳分配关系。由此讨论了循环的各种优化性能,并通过数值算例,得出循环参数对循环特性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对实际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热源吸收式热变换器 有限时间力学 比泵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的不可逆变温热源四温位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生态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晓勇 陈林根 孙丰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49-2855,共7页
基于分析的观点,建立变温热源、不可逆、四温位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生态学目标,导出其生态学目标、泵热系数、泵热率和基本特性参数的一般关系式。该模型考虑热源热容量有限、热源与环境间的热漏、内部工质循环的不可逆以及热源与循环工... 基于分析的观点,建立变温热源、不可逆、四温位吸收式热变换器的生态学目标,导出其生态学目标、泵热系数、泵热率和基本特性参数的一般关系式。该模型考虑热源热容量有限、热源与环境间的热漏、内部工质循环的不可逆以及热源与循环工质间的传热热阻。给出热导率和传热面积优化分配后循环的生态学性能,并进一步分析基于能量分析的生态学目标和基于分析的生态学目标性能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位吸收式变换器 生态学 [火用]分析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机的最优性能
3
作者 李忠建 郑茂余 王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为从热力学角度获得吸收式制冷机更为有用的性能上界,建立其四热源循环模型.该模型将吸收式制冷机视为一个由不可逆卡诺热机驱动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系统,考虑热阻及工质内部耗散的不可逆性.运用优化理论,推导出:制冷量与性能... 为从热力学角度获得吸收式制冷机更为有用的性能上界,建立其四热源循环模型.该模型将吸收式制冷机视为一个由不可逆卡诺热机驱动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的联合循环系统,考虑热阻及工质内部耗散的不可逆性.运用优化理论,推导出:制冷量与性能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总热导率在各换热器间的最优分配关系;最大制冷量及相应性能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与三热源制冷循环模型相比,四热源制冷循环模型更接近于实际的吸收式制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吸收式制冷机 有限时间力学 基本优化关系 最优导率分配关系 最大制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阻、热漏和内不可逆性对四热源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彤 陈林根 孙丰瑞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在恒温热源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考虑环境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工质的内部耗散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热阻损失,建立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导出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制冷系数及相应的制... 在恒温热源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考虑环境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工质的内部耗散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热阻损失,建立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导出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制冷系数及相应的制冷率和最大制冷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给出了最佳换热面积,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循环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实际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不可逆性 热源制冷循环 有限时间力学 吸收式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