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及梁受弯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颖 金淦 郭家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为了将陶瓷混凝土应用于工程结构构件中,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并给出了陶瓷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及极限黏结强度预测公式;通过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陶瓷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从承载力、挠度、纵筋应变... 为了将陶瓷混凝土应用于工程结构构件中,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并给出了陶瓷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及极限黏结强度预测公式;通过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陶瓷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从承载力、挠度、纵筋应变、平均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等方面研究了其受弯性能.结果表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弱于普通混凝土,极限黏结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下降段速率大于普通混凝土,残余黏结强度小于普通混凝土;钢筋陶瓷混凝土梁受弯过程和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梁接近,但平均裂缝间距大于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仍符合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陶瓷 再生陶瓷混凝土 黏结性能 四点抗弯试验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石材制品物理性能颗粒流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勇 徐西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利用离散单元法对5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通过反复改变颗粒接触弹性模量、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强度、颗粒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比、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刚度比等物理参数,分别对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四点抗... 利用离散单元法对5种不同成分的岩石样本进行了参数化建模,通过反复改变颗粒接触弹性模量、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强度、颗粒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比、平行连接法向及切向刚度比等物理参数,分别对岩石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四点抗弯试验,得到了与自然石材相近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为研究石材的力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颗粒流 压缩试验 拉伸试验 四点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影响因素的配筋UHPC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永新 蔺鹏臻 +1 位作者 杨子江 王亚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8-636,共9页
为建立适用于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对8片UHPC-T形梁开展了四点抗弯试验,分析钢纤维体积分数、配筋率及保护层厚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基于钢筋-UHPC协同受力和变形协调机理,采用半理论半经验法构建了能综合... 为建立适用于配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对8片UHPC-T形梁开展了四点抗弯试验,分析钢纤维体积分数、配筋率及保护层厚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基于钢筋-UHPC协同受力和变形协调机理,采用半理论半经验法构建了能综合反映多影响因素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提出了适用于UHPC梁的钢筋应力、应变不均匀系数及平均裂缝间距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裂缝宽度随纤维体积分数、配筋率的提高而减小,随保护层厚度增加而增大;UHPC梁的钢筋应变不均匀程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梁;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值与文献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1.17%,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与实测值、文献实测值之比的均值分别为1.02、1.01,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12,表明所提出公式可准确计算配筋UHPC梁的最大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最大裂缝宽度 半理论半经验法 应变不均匀系数 平均裂缝间距 四点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