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源的生物质炭-磷化铁/零价铁的制备及对水中3,4,5,6-四氯吡啶-2-羧酸的去除
1
作者 靳惠文 张小乐 +1 位作者 牛红云 蔡亚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8-3008,共11页
改性生物炭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鸡粪(CM)、咖啡渣(CG)、活性污泥(SL)等3种废弃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了3种生物质炭-磷化铁/零价铁复合材料(BC-Fe_(x)P/Fe).这些材料主要由生物质炭、磷酸铁、磷化铁、零价铁或碳... 改性生物炭材料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鸡粪(CM)、咖啡渣(CG)、活性污泥(SL)等3种废弃生物质为碳源,制备了3种生物质炭-磷化铁/零价铁复合材料(BC-Fe_(x)P/Fe).这些材料主要由生物质炭、磷酸铁、磷化铁、零价铁或碳化铁及氧化铁组成.用于降解水中的3,4,5,6-四氯吡啶-2-羧酸(TCPA)时,以活性污泥为碳源的SL-Fe_(x)P/Fe材料对TCPA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以鸡粪为碳源的CM-Fe_(x)P/Fe和以咖啡为碳源的CG-Fe_(x)P/Fe材料,而且SL-Fe_(x)P/Fe对TCPA的降解受pH影响较小.在中性pH反应6 h后,CM-Fe_(x)P/Fe、CG-Fe_(x)P/Fe和SL-Fe_(x)P/Fe对10 mg·L^(-1)的TCPA的降解率分别为90.1%、71.1%和100%,矿化率分别为33.25%、22.61%和64.27%.掩蔽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结果表明,SL-Fe_(x)P/Fe体系存在多种活性氧物质.使用前后材料的X射线晶体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材料中的Fe_(x)P、Fe3C、Fe和氮掺杂生物质炭均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生物质 改性生物炭 复合材料 3 4 5 6-四氯吡啶-2-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化银电极上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淳安 徐颖华 +2 位作者 朱英红 张贤春 赵峰鸣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了粗糙化银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粗糙化银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大幅度电势阶跃法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粗糙化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 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了粗糙化银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粗糙化银电极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大幅度电势阶跃法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粗糙化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电催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法(ORC)制备得到的粗糙化银电极表面交错分布了棉絮状微晶和圆柱状晶枝,对3,4,5,6-TCP脱氯反应显示了很高的电催化活性;该脱氯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求得传递系数α为1.51nα-1,扩散系数D为0.820×10-6(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化银电极 四氯吡啶甲酸 电催化 循环伏安法 大幅度电势阶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银电极的制备及其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脱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淳安 胡义娇 徐颖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实验采用了卤素离子预吸附方法,制备了附载型高分散碳载银(Ag\C)催化剂,初步分析了卤素离子对碳载银制备的影响;采用了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碳载银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 实验采用了卤素离子预吸附方法,制备了附载型高分散碳载银(Ag\C)催化剂,初步分析了卤素离子对碳载银制备的影响;采用了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碳载银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电还原效果.实验表明:功能离子的预吸附有利于小粒径粒子的生长和均匀分布;卤素离子对银分散能力的顺序为Cl-<Br-<I-;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电还原有催化作用,银粒径越小,催化效果越好;3,4,5,6-四氯吡啶甲酸在碳载银上的电还原是受吸附控制的完全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银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6-四氯吡啶的电催化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淳安 张贤春 徐颖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研究了以五氯吡啶(PCP)为原料,在已腈/水混合溶剂中电解合成2,3,5,6-四氯吡啶(2,3,5,6-TCP)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当以菱形网状的粗糙化银电极为阴极,石墨电极为阳极、控制温度303~313 K、电流密度45 mA·cm^-2以及通入理论电量1... 研究了以五氯吡啶(PCP)为原料,在已腈/水混合溶剂中电解合成2,3,5,6-四氯吡啶(2,3,5,6-TCP)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当以菱形网状的粗糙化银电极为阴极,石墨电极为阳极、控制温度303~313 K、电流密度45 mA·cm^-2以及通入理论电量120%时,产品收率可达94%左右,含量>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5 6-四氯吡啶 五氯吡啶 电催化 粗糙化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催化电还原脱氯合成2,3,5,6-四氯吡啶:反应机理和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泽伟 王一想 +2 位作者 丁旭芬 徐颖华 马淳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2-2339,共8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探讨了含有ZnCl_2的乙睛水混合溶液中五氯吡啶(PCP)在不锈钢阴极表面电还原脱氯生成2,3,5,6-四氯吡啶(2,3,5,6-TCP)的反应机理;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对该电还原脱氯过程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探讨了含有ZnCl_2的乙睛水混合溶液中五氯吡啶(PCP)在不锈钢阴极表面电还原脱氯生成2,3,5,6-四氯吡啶(2,3,5,6-TCP)的反应机理;采用恒电流电解法对该电还原脱氯过程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体系中PCP电还原脱氯生成2,3,5,6-TCP主要遵循以Zn/Zn^(2+)为氧化还原媒介的间接电还原机理;优化工艺条件下(阴极液含0.025 mol·L^(-1)HCl+15%(体积分数)水+0.2 mol·L^(-1)苯磺酸钠+0.16 mol·L^(-1) ZnCl_2的乙腈溶液;电流密度为1.25 A·dm^(-2)),0.08 mol·L^(-1) PCP能高选择性地脱氯生成2,3,5,6-TCP,2,3,5,6-TCP的收率和电解电流效率分别可达88.7%和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吡啶 2 3 5 6-四氯吡啶 锌催化机理 电还原脱氯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银阴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脱氯反应的催化作用(英文)
6
作者 马红星 葛婷婕 +2 位作者 蔡倩倩 徐颖华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15-1721,共7页
粗糙银(Ag(r))电极对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Te CP)脱氯反应具有非凡的催化作用,这与非质子溶剂中氯代有机物的电化学还原的报导结论截然相反。为充分认识水溶液中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电化学还原反应非凡的催化作用,... 粗糙银(Ag(r))电极对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Te CP)脱氯反应具有非凡的催化作用,这与非质子溶剂中氯代有机物的电化学还原的报导结论截然相反。为充分认识水溶液中银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电化学还原反应非凡的催化作用,我们基于表面分析、原位电化学研究和理论计算这三点进行了综合研究。本文首先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观察了粗糙银的表面结构和化学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中,电极表面会形成银纳米粒子,从而导致表面无序程度的增加。我们还分别做了针对第一个电子转移过程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电化学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以及加入H+的循环伏安法(CV)实验来表征不同电位区间电极表面的物质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银可以催化Te CP脱氯的第一个电子转移步骤。这是因为其自由基中间产物(TeCP^(*-))可以比Te CP更强烈地吸附在Ag(r)电极表面。脱氯反应的关键中间体TeCP^(*-)的存在表明Te CP在银电极上的反应路径不同于在玻碳(GC)电极的外层电子转移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银电极 电催化机理 脱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环化合成2,3,5,6-四氯吡啶
7
作者 魏智广 方云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6-619,共4页
以三氯乙酸甲酯与丙烯腈加成反应合成的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为原料,与三氯氧磷进行环化反应制备2,3,5,6-四氯吡啶(简称四氯吡啶)。当三氯氧磷与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4 h,四氯吡啶... 以三氯乙酸甲酯与丙烯腈加成反应合成的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为原料,与三氯氧磷进行环化反应制备2,3,5,6-四氯吡啶(简称四氯吡啶)。当三氯氧磷与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的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4 h,四氯吡啶的收率最高,可达93%。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探讨了2,2,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环化反应合成2,3,5,6-四氯吡啶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2 2 4-三氯-4-氰基丁酸甲酯 2 3 5 6-四氯吡啶 3 5 6-三氯吡啶-2-醇钠 环化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吡啶醇合成副产物四氯吡啶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思勉 张绍春 《湖北化工》 1996年第A04期60-61,共2页
报道了将四氯吡啶转化为三氯吡啶醇的方法。
关键词 四氯吡啶 三氯吡啶 合成 毒死蜱 中间体
全文增补中
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Ag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淳安 胡义娇 徐颖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于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脱氯反应.实验表明: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有伴随后续化学反应的特征;温度...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于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脱氯反应.实验表明: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有伴随后续化学反应的特征;温度对反应有促进作用.求得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5∶1)中的扩散系数D=3.0×10-5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 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 银电极 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的离子阱质谱研究
10
作者 余堃 余凤湄 +1 位作者 范谦 王新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采用电子轰击离子阱质谱对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TCMSP)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质谱特征除了磺酰基与吡啶环相连的CS键的断裂和CCl键的断裂,还有伴随着氢重排的OC键断裂。对m/z231的碎片离子进行了二级质谱研究,推断了该碎片... 采用电子轰击离子阱质谱对2,3,5,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TCMSP)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质谱特征除了磺酰基与吡啶环相连的CS键的断裂和CCl键的断裂,还有伴随着氢重排的OC键断裂。对m/z231的碎片离子进行了二级质谱研究,推断了该碎片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学 裂解规律 离子阱质谱 2 3 5 6四氯-4-甲磺酰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吡啶甲酸电化学合成及其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淳安 徐颖华 +3 位作者 褚有群 毛信表 赵峰鸣 朱英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9-703,共5页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ichloropicolinic acid(3,6-DCP) from 3,4,5,6-tetrachloropicolinic acid(3,4,5,6-TCP) in a tank-type undivided electrolytic cell with silver cathode was investi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ichloropicolinic acid(3,6-DCP) from 3,4,5,6-tetrachloropicolinic acid(3,4,5,6-TCP) in a tank-type undivided electrolytic cell with silver cathode was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lytic performance greatly depended on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flow rate of electrolyte,temperature,and concentration of NaOH.The reduction of 3,4,5,6-TCP to 3,6-DCP was favored b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ectrolyte.Industrialization tests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CP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ilver cathode,temperature 313 K,flow rate 6 cm·s-1,concentration of NaOH 8%(mass),concentration of 3,4,5,6-TCP 5%(mass),cathode current density 600 A·m-2.Th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conversion ratio of 3,4,5,6-TCP were more than 76% and 99%,respectively.The yield of 3,6-DCP was up to 90% and DC power consumption was 2.939 kW·h·(kg 3,6-DCP)-1.The purity of the product was higher than 95%,and its melting point was 151—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电化学合成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吡啶甲酸合成方法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淳安 储诚普 +1 位作者 徐颖华 张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98-2405,共8页
3,6-二氯吡啶甲酸是一种高活性、低毒的农药,主要用作除草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综述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水解法反应选择性较高,但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肼还原脱氯-水解法和肼... 3,6-二氯吡啶甲酸是一种高活性、低毒的农药,主要用作除草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综述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水解法反应选择性较高,但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肼还原脱氯-水解法和肼还原脱氯法原料制备较为方便,设备比较简单,反应收率可达70%~80%,但反应中需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和肼,因此该方法逐渐被淘汰;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是目前生产3,6-二氯吡啶甲酸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95%以上。介绍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分离方法,化学萃取法与中和结晶-萃取法相比综合性能较优,是相对较适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3,6-二氯吡啶甲酸合成研究工作的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吡啶化合物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银二元金属体系中五氯吡啶的电催化还原脱氯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金星 徐颖华 +2 位作者 马淳安 马昊 祝占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5-59,共5页
研究了Zn/Ag二元金属体系对五氯吡啶的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脱氯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单一锌粉能够对五氯吡啶进行还原脱氯生成四氯... 研究了Zn/Ag二元金属体系对五氯吡啶的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催化剂的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脱氯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时,单一锌粉能够对五氯吡啶进行还原脱氯生成四氯吡啶,但是收率不高,只有20%左右,在银的催化作用下,四氯吡啶收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当反应初始pH控制在弱酸条件下(5左右),硝酸银浓度为10 g·L^(-1)时,反应3h后四氯吡啶收率可达到60%以上。在Zn/Ag双金属表面,五氯吡啶的脱氯反应符合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097 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g二元金属 四氯吡啶 五氯吡啶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体系中电化学合成3,6-二氯吡啶甲酸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虹 储诚普 +1 位作者 徐颖华 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79-383,共5页
测定了弱碱性Na_2CO_3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eCP)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氯历程:3,4,5,6-TeCP=>3,5,6-三氯吡啶甲酸(3,5,6-TrCP)=>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并研究了以3,4,5,6-TeCP为原料在弱碱水溶液中电... 测定了弱碱性Na_2CO_3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eCP)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氯历程:3,4,5,6-TeCP=>3,5,6-三氯吡啶甲酸(3,5,6-TrCP)=>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并研究了以3,4,5,6-TeCP为原料在弱碱水溶液中电解合成3,6-DCP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当以粗糙化银为阴极,电流密度为500 A/m^2,RITT为阳极,控制电解温度为(70+273)K,控制第二步反应pH≥13时,产品收率可达96%,产品纯度>98%.此外探究了Cl^-对该体系合成3,6-DCP的影响,结果表明Cl^-不利于产物收率和电流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RT阳极 弱碱体系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转运蛋白mRNA转录
15
作者 潘天虹 刘昭平 +2 位作者 张珏 周孝达 费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基因转录状况。 方法用 1-甲基 - 4-苯基 - 1,2 ,3,6 -四氢吡啶 (MPTP)腹腔注射C5 7BL小鼠 ,制作PD鼠模型 ,分 10、18d两组 ;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正常对照。以Do...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转运蛋白 (DAT)基因转录状况。 方法用 1-甲基 - 4-苯基 - 1,2 ,3,6 -四氢吡啶 (MPTP)腹腔注射C5 7BL小鼠 ,制作PD鼠模型 ,分 10、18d两组 ;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正常对照。以Dot-Blot方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部位DAT基因转录。 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 ,MPTP组小鼠行为异常 ,中脑黑质部位TH(+ )细胞减少 ,DATmRNA转录降低 (P <0 .0 5 )。正常对照组中小脑部位DATmRNA转录低于黑质部位 (P <0 .0 5 )。 结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DATmRNA转录量随PD的发生而减少或降低。DATmRNA转录量可反映残存多巴胺神经元量或功能状况 ,反映PD的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转运蛋白 甲基 苯基 四氯吡啶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电合成反应液中的3,6-DCP和3,4,5,6-TCP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军艳 葛庆平 +4 位作者 李娇娇 王建设 王留成 宋成盈 赵建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03,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电化学合成反应液中的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和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采用V(乙腈)∶V(体积分数为1%的冰乙酸水溶液)=15∶8... 建立了同时测定电化学合成反应液中的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和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CP)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采用V(乙腈)∶V(体积分数为1%的冰乙酸水溶液)=15∶85作流动相,恒定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结果表明,3,6-DCP和3,4,5,6-TCP在上述条件下可实现较好分离,两种物质测定结果的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8%和0.40%,检出限分别为2.01×10-3g/L和5.09×10-3g/L,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9.88%~100.5%和99.89%~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合成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