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虫草菌丝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钊 闫阮玉 +5 位作者 吴洪雨 黄恺 沈丽 陶艳艳 刘成海 彭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7,共8页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 目的研究虫草菌丝(cultured mycelium Cordyceps sinensis,CMC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n=40)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MCS对照组(3.0 g/kg)、模型对照组、CMCS 1.5 g/kg组(1.5 g/kg)和CMCS 3.0 g/kg组(3.0 g/kg),采用腹腔注射10%CCl4(2 mL/kg)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造模与给药2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炎症;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胶原沉积;Jamall’s法检测肝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肝组织IL-6、MCP-1、IFN-γ、TNF、IL-10、IL-12p70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CollagenⅠ和SirT1表达情况;RT-qPCR检测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和p53水平。结果CCl4染毒2周后,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分别提示肝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肝Hyp含量及IL-6、MCP-1、TNF表达明显增多(P<0.05),IL-10和IL-12p70表达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提示肝组织Collagen I表达增多;SirT1在肝窦间隙表达减少,在胶原沉积处表达增多;RT-qPCR检测提示肝组织Prkaa1、Prkaa2、Lkb1表达下降,p53表达增多(P<0.05)。CMCS可显著降低纤维化小鼠血清ALT、AST水平;降低肝组织IL-6、MCP-1、TNF表达(P<0.05),上调IL-10、IL-12p70水平(P<0.05);减少肝炎细胞浸润、胶原形成和Hyp含量,促进肝窦内SirT1表达,上调肝Prkaa1、Prkaa2、Lkb1表达(P<0.05);减轻肝内CollagenⅠ、p53表达(P<0.05)。与CMCS 1.5 g/kg组相比,CMCS 3.0 g/kg组抑制肝炎症、胶原沉积及上调AMPK/SirT1表达更为明显(P<0.05)。结论CMCS可通过上调AMPK/SirT1信号通路而发挥抗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四氯化碳(ccl4) 肝纤维化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盛云建 陈炘 邓存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 目的:动态观察肝Kupffer细胞(KCs)Toll样受体4(TLR4)mRNA及蛋白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0、4、6、8、10周采集标本,分离肝组织KCs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4mRNA的表达;用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LR4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KCsTLR4mRNA几乎无表达,NF-κB蛋白和炎症积分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4、6、8、10周组肝组织TLR4蛋白、NF-κB蛋白、炎症积分和KCsTLR4mRNA以及血清内毒素、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同0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NF-κB蛋白、TLR4蛋白、KCsTLR4mRNA和TNF-α在第10周时较第8周有轻度下降;肝KCsTLR4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中,内毒素可上调KCsTLR4的表达,而TLR4的高表达进一步造成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慢性病 TOLL样受体4 四氯化碳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p65水平在四氯化碳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大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艳 徐慧超 +3 位作者 孟雅楠 张玉伟 刘晋芳 苗宇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225-228,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对高脂高糖联合慢性束缚应激与饥饱失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郁脾虚证大鼠复合模型中TLR4/p65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高糖饲料+生理盐水组(B组)、高脂高糖饲...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对高脂高糖联合慢性束缚应激与饥饱失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郁脾虚证大鼠复合模型中TLR4/p65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高糖饲料+生理盐水组(B组)、高脂高糖饲料+LPS组(C组)、高脂高糖饲料+40%CCl4组(D组)。于第8周末进行证候积分统计,处死动物,计算肝指数,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海马组织和血清,分别检测D-木糖排泄率,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含量,血清中转氨酶及TNF-α、IL-1β的含量;取肝脏组织用于冰冻切片制备,进行HE和油红染色,检测TLR4、CD68及p65的蛋白含量。结果B、C、D组大鼠证候积分、尿D-木糖排泄率、NE和5-HT显著高于A组(P<0.01);D组大鼠脂肪变性程度较其他三组明显;D组大鼠血清转氨酶、TLR4、CD68及p6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A、B、C组(P<0.01)。结论40%CCl4能够显著提高高脂高糖联合慢性束缚应激与饥饱失常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中TLR4/p65蛋白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郁脾虚证 四氯化碳 TLR4 高脂高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皂苷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玉娇 赵文玺 +2 位作者 金梅花 李天 全吉淑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3-638,共6页
研究大豆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将实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组(阳性对照组)及大豆皂苷高、低剂量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实验末期,除正常对照组外,... 研究大豆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将实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组(阳性对照组)及大豆皂苷高、低剂量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7 d。实验末期,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CCl4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含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大豆皂苷明显增高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b水平,降低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升高肝组织总SOD、CAT和GPx活性,提高肝GSH水平,降低肝MDA水平;升高肝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和Mn-SOD活性,降低肝线粒体MDA含量。这说明大豆皂苷可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 四氯化碳ccl4 肝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小莺 胡国良 +2 位作者 张彩英 何新 章和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该药物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升高,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护脾液(BCHFY) 四氯化碳(ccl4) 急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新型18β-甘草次酸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彭维兵 李国强 +1 位作者 孙伟之 江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本文研究了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R)和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S)2种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研究了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R)和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S)2种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GA16R和GA16S均能减轻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明显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证明2种新型甘草次酸化合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 3 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 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 3 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软肝胶囊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胥文娟 李红芳 +6 位作者 牛媛媛 毛兰芳 杜晓娟 李正菊 张萍 陶永彪 汪龙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7-1454,共8页
目的探讨化瘀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以及对肝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以CCl_(4)复合因素造模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和化瘀软肝胶囊... 目的探讨化瘀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以及对肝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造模组以CCl_(4)复合因素造模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和化瘀软肝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27、0.54、1.08 g/kg),各组以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6周,每天2次。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ST、TG、TBIL)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组织Wnt1、Wnt3a、Wnt10、GSK-3β、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肝组织β-catenin和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病理损伤,血清ALT、AST、TG、TBIL、HA、LN、PC-Ⅲ、Ⅳ-C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Wnt1、Wnt3a、Wnt10、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免疫荧光显示肝组织α-SM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化瘀软肝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肝组织病理变化,减弱α-SMA荧光强度,恢复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P<0.05,P<0.01),降低Wnt1、Wnt3a、Wnt10、β-catenin、c-Myc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化瘀软肝胶囊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软肝胶囊 肝纤维化 ccl_(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及其拆方对体外四氯化碳致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晶晶 王思芦 +2 位作者 李金娉 刘凯 肖文渊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217-221,共5页
为探究小柴胡汤及其拆方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建立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细胞损伤体外模型;给药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的含量和MTT法检测细胞活率。结果表明,小柴胡... 为探究小柴胡汤及其拆方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建立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细胞损伤体外模型;给药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的含量和MTT法检测细胞活率。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及其组成成分中黄芩对CCl4损伤的肝细胞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柴胡、党参;小柴胡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保肝效果2号方剂高浓度组最好。对小柴胡汤及其拆方的抗肝细胞损伤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号方剂高浓度组可减缓CCl4致肝细胞损伤,培养基中ALT、AST、MDA水平显著降低,有效减轻了CCl4所致的肝细胞病理损伤,对抗化学性肝细胞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四氯化碳(ccl4) 肝损伤 小鼠肝细胞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和甲醛对Ag/C催化四氯化碳原位液相加氢脱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秀莲 鲁墨弘 +3 位作者 朱劼 李明时 单玉华 朱建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6,共8页
采用100mL反应釜,在N2存在条件下,研究了Ag/C催化剂催化CCl4液相原位加氢脱氯反应,考察了助催化剂Pd以及助剂甲醛溶液对CCl4原位催化转化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结合XRD、XPS表征技术分析了甲醛自身分解反应。结果表明,助催化... 采用100mL反应釜,在N2存在条件下,研究了Ag/C催化剂催化CCl4液相原位加氢脱氯反应,考察了助催化剂Pd以及助剂甲醛溶液对CCl4原位催化转化反应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结合XRD、XPS表征技术分析了甲醛自身分解反应。结果表明,助催化剂Pd可以提高Ag/C催化剂的活性,以n(Pd)/n(Ag)为0.03的Pd-Ag/C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但对产物CH2Cl2和CHCl3的选择性没有影响,二者选择性之比仍维持在6/4。甲醛的加入明显提高Ag/C催化剂上CCl4的转化率,同时也改变了产物分布;反应4h,CCl4转化率和CH2Cl2选择性均达到90%。甲醛主要起促进Ag/C催化剂表面Ag-Cl物种还原为Ag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ccl4) 原位加氢脱氯 AG C催化剂 PD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基亚硝胺联合四氯化碳诱发C57BL/6小鼠肝癌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仲鑫汝 许龙 +2 位作者 田睿 苏静 张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C57BL/6小鼠化学诱发性肝癌模型模拟肝癌发生发展进程探索肝癌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80只),对照组小鼠无处理,模型组通过灌胃给药CCl4联合腹腔注射DEN的方法建立肝癌模型;持续... 目的通过建立C57BL/6小鼠化学诱发性肝癌模型模拟肝癌发生发展进程探索肝癌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1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80只),对照组小鼠无处理,模型组通过灌胃给药CCl4联合腹腔注射DEN的方法建立肝癌模型;持续测量小鼠体重,不同时间节点解剖小鼠观察肝形态、测定静脉血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的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逐渐降低,肝形态失常,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ALT、AST升高,有明显的肝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二乙基亚硝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可诱发C57BL/6小鼠肝癌,为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导性肝癌模型 二乙基亚硝胺(DEN) 四氯化碳(ccl4)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山莲水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媛媛 樊艺萌 +4 位作者 袁燕燕 尕玉 张艳楠 韩俊成 郝智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33-2342,共10页
为探讨茵山莲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以对后续茵山莲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理论指导。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对照组、茵山莲低(1.... 为探讨茵山莲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以对后续茵山莲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理论指导。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对照组、茵山莲低(1.17 mg·g^(-1))、中(2.34 mg·g^(-1))、高(4.68 mg·g^(-1))剂量组,按不同剂量药物每天灌胃1次,给药7 d。在末次给药1 h后,除空白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构建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小鼠眼球采血并分离血清,收集肝组织。采用生化分析检测血清总蛋白(T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肝组织中GST、琥珀酸脱氢酶(SDH)、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利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纤维化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白介素1beta(IL-1β)、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血管生成因子A(VEGFA),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激酶IKK、p38MAPK等蛋白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2.34 mg·g^(-1)茵山莲水提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GST水平,显著升高肝内CAT水平,各组间T-SOD无显著差异,但2.34 mg·g^(-1)茵山莲水提物组小鼠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在肝GST、SDH和血清TP水平上无显著差异。2.34 mg·g^(-1)茵山莲水提物能缓解CCl_(4)诱导的小鼠肝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病变,抑制肝IL-1β、TNF-α、VEGFA、NF-κBp65和IKK的表达。提示茵山莲水提物可能通过NF-κB和p38MAPK通路抑制肝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从而缓解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山莲水提物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泡腾片的制备及其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家伟 黄国琴 +2 位作者 廖江龙 熊飞 税丕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优化赶黄草泡腾片制备工艺,探讨其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酸碱总量、酸碱比例、甜味剂用量为影响因素,色泽、澄清度,口感,崩解效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将小鼠... 目的优化赶黄草泡腾片制备工艺,探讨其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酸碱总量、酸碱比例、甜味剂用量为影响因素,色泽、澄清度,口感,崩解效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0.15 g/kg)及赶黄草泡腾片高、中、低剂量组(8、4、2 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1 d,末次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CCl_(4)花生油溶液,禁食16 h后处死,检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及TNF-α水平,肝组织中SOD活性及GSH、MDA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赶黄草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崩解剂(柠檬酸∶碳酸氢钠=1.4∶1)用量34.0%、赶草浸膏粉用量10.0%、甜菊糖苷用量5.0%、PEG6000用量6.0%、乳糖用量45.0%,综合评分为4.19分。与模型组比较,赶黄草泡腾片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降低(P<0.05,P<0.01),赶黄草泡腾片各剂量组小鼠ALT、AST活性降低(P<0.01),TNF-α、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GSH水平升高(P<0.05),且对CCl_(4)诱导的肝脏病理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可用于赶黄草泡腾片的工业生产。赶黄草泡腾片对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LT、AST、TNF-α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抗氧化活性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泡腾片 制备工艺 四氯化碳(ccl_(4)) 肝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中四氯化碳快速精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峰 赵文耀 周裕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精制方法 四氯化碳 石油类 红外 ccl4 提纯方法 活性炭吸附 蒸馏法 测定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_(4)和HCl气体氯化铀氧化物
14
作者 孟照凯 林如山 +5 位作者 陈辉 宋文臣 张金宇 姚本林 何辉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7,共8页
分别以CCl_(4)和HCl气体作为氯化试剂,进行了铀氧化物(主要为U_(3)O_(8))的氯化机理和各影响因素研究。以CCl_(4)为氯化试剂对U_(3)O_(8)粉末进行氯化,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氯化反应过程的机理及动力学行为,氯化产物主要为UCl_(4)。同时... 分别以CCl_(4)和HCl气体作为氯化试剂,进行了铀氧化物(主要为U_(3)O_(8))的氯化机理和各影响因素研究。以CCl_(4)为氯化试剂对U_(3)O_(8)粉末进行氯化,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氯化反应过程的机理及动力学行为,氯化产物主要为UCl_(4)。同时研究了CCl_(4)对不同种类和形态铀氧化物的氯化,UO_(2)芯块由于结构致密很难进行氯化,UO_(2)粉末和UO_(3)粉末很容易被CCl_(4)氯化,产物分别为UCl_(4)和UCl_(6)。以HCl气体为氯化试剂对LiCl-KCl熔盐中的U_(3)O_(8)粉末进行氯化,研究了反应温度、氯化时间、HCl气体流速、U_(3)O_(8)粉末投料量以及铀氧化物种类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提高HCl气体流速,有利于氯化率的提高。推荐HCl气体氯化U_(3)O_(8)粉末的工艺参数为:氯化反应温度为500℃、HCl气体流速为0.6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氧化物 氯化试剂 ccl_(4) HCL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CCl_4诱导的小鼠损伤肝HGF、SIRT-1、α-SMA及P^(27ki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丛姗 白立恒 +2 位作者 李岩 宋瑾 曹贵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2-300,共9页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为干细胞移植性治疗提供新来源,是病变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但目前关于h AMSCs对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 AMSCs)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有望为干细胞移植性治疗提供新来源,是病变组织器官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但目前关于h AMSCs对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法从羊膜组织中分离、纯化了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表面标记波形丝蛋白(vimentin)和阶段特异表达抗原4(SSEA-4)均呈阳性.h AMSCs表达CD29、CD49d、CD73表面抗原,但不表达骨髓间充质表面抗原CD34、CD45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揭示,h AMSCs移植后可提高受损肝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周期性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7kip1)的表达.因为上述蛋白质分子涉及肝细胞增殖、再生、凋亡调节,抑或肝纤维化过程,因此h AMSCs移植后所引起的上述分子表达变化可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损伤,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有丝分裂,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调控肝再生、损伤修复信号通路(机制)及预防肝纤维化提供了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四氯化碳(ccl_4)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cro CT观察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_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吕思敏 于琼 +2 位作者 夏海珊 崔燎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本实验应用Micro CT研究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比较二者的效果。方法体积分数40%的CCl4花生油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洛伐他汀按2.6 mg·kg-1,秋水仙碱按0.065 mg·kg-1每天1... 目的本实验应用Micro CT研究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比较二者的效果。方法体积分数40%的CCl4花生油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洛伐他汀按2.6 mg·kg-1,秋水仙碱按0.065 mg·kg-1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1个月,于实验结束后观察肝损伤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匀浆相关的抗氧化指标,并用Micro CT测定小鼠胫骨骨组织结构参数。结果单用CCl4小鼠肝指数明显增加,AST和ALT活性明显升高,肝匀浆中SOD活性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且胫骨上段骨组织结构参数BVF、TMD值明显降低,SMI值明显升高,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而洛伐他汀、秋水仙碱用药后对肝损伤没有明显影响,但洛伐他汀对肝损伤导致的骨丢失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秋水仙碱组则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Cl4致肝损伤后的小鼠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洛伐他汀用药后对CCl4致肝损伤的骨丢失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洛伐他汀 秋水仙碱 ccl_4 肝损伤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多糖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云 胡筱希 +2 位作者 周凌凌 高书林 丁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糖高、中剂量显著性抑制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和ALP活性的升高(P<0.01),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P<0.01),并显著性升高SOD、GSH-Px和CAT的活力(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多糖一定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改变。结论龙葵多糖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多糖 保肝 四氯化碳(ccl4)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颖 赵艳景 +3 位作者 叶波平 冯颖 吴梧桐 王旻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200μg/kg r-sHSA均可显著降低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sHSA诱导TNF-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并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结论: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 ccl4 肝损伤 保护作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l_(2)-N-甲基咪唑催化合成2,4,4,4-四氯丁腈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自胜 陈烨 +2 位作者 刘健 兰支利 尹笃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7-932,共6页
以N-甲基咪唑(N-Mim)与CuCl_(2)·2H_(2)O合成了一系列N-甲基咪唑-CuCl_(2)配合物CuL_(n)Cl_(2)[L为N-甲基咪唑(N-Mim),n=1、2、4]。采用XRD、FTIR及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CuL_(n)Cl_(2)催化CCl_(4)与丙烯腈(AN)的原子转移... 以N-甲基咪唑(N-Mim)与CuCl_(2)·2H_(2)O合成了一系列N-甲基咪唑-CuCl_(2)配合物CuL_(n)Cl_(2)[L为N-甲基咪唑(N-Mim),n=1、2、4]。采用XRD、FTIR及TG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CuL_(n)Cl_(2)催化CCl_(4)与丙烯腈(AN)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反应合成2,4,4,4-四氯丁腈(TBN)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溶剂的协同催化效应对TBN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L_(2)Cl_(2)的空间配位构建的Cu活性中心呈现最优的催化性能,以乙腈(MeCN)为溶剂,n(CuL_(2)Cl_(2)):n(AN)=1:100,100℃下,反应9 h,TBN的收率可达91.6%,且催化剂可简便回收使用4次而活性无明显降低。基于相关的实验结果,提出了CuL_(2)Cl_(2)催化CCl_(4)和AN的ATRA反应中Cu(Ⅱ)/Cu(Ⅰ)的氧化-还原催化循环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咪唑-CuCl_(2)配合物 ccl_(4)丙烯腈 ATRA反应 氧化-还原催化循环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荷降脂方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龚峻梅 朴英杰 +1 位作者 陈素云 尹华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山荷降脂方 (中剂量 ) +肝损伤组 ;⑦山荷降脂方 (高剂量 ) +肝损伤组。末次给药后 0 .5~ 1h ,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 0 .12 %的CCl4 花生油溶液(剂量为 0 .0 1mL/g) ,禁食 16h后处死。取肝脏 ,进行HE染色 ;球后取血 ,离心血清 ,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 :(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 :⑤、⑥、⑦组与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 ,⑤、⑥、⑦组两两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2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⑥、⑦组肝损伤程度与③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0 1) ,⑤、⑥组与⑦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山荷降脂方对急性肝损伤具有呈量效关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荷降脂方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ccl4 小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