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氨基酞菁镍与碘复合物的电导
1
作者 叶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17,共4页
报道了用4-硝基邻苯二甲酸制得四硝基酞菁镍再经Na_2S还原而得四氨基酞菁镍的合成方法以及产物的表征。四氨基酞菁镍与碘所得到的复合物〔Ni(NH_2)_4Pc〕I_x的碘含量范围很宽(0.4≤x≤3.77),其电导率为10^(-2)~10^(-3)S/cm,比未掺杂时... 报道了用4-硝基邻苯二甲酸制得四硝基酞菁镍再经Na_2S还原而得四氨基酞菁镍的合成方法以及产物的表征。四氨基酞菁镍与碘所得到的复合物〔Ni(NH_2)_4Pc〕I_x的碘含量范围很宽(0.4≤x≤3.77),其电导率为10^(-2)~10^(-3)S/cm,比未掺杂时提高了4~6个量级,而且在空气中很稳定,放置二个月后电导率仍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氨基酞菁镍 掺杂 复合物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iO_2电极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朝晖 吴敏 +2 位作者 秦艳涛 张俊颉 孙岳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07,共5页
为寻找高效低成本的染料及其在纳米晶体表面新的键合方式,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用阳极氧化水解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T iO2电极,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镍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 为寻找高效低成本的染料及其在纳米晶体表面新的键合方式,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用阳极氧化水解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T iO2电极,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镍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 SO)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四氨基酞菁镍的氧化还原电位.用恒电位沉积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探讨了沉积电位及时间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V恒电位沉积得到的电极光电性能最好,沉积时间24h电极性能趋于稳定,实验证明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敏化T iO2电极的光电性能高于自组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氨基酞菁镍 循环伏安 电化学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氨基镍酞菁膜修饰电极对甲巯咪唑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春生 廖海平 +2 位作者 余清 张晓敏 应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聚四氨基镍酞菁膜修饰电极(p—NiTAPc/GCE)对甲巯咪唑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在pH=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与未修饰玻碳电极(GCE)相比,甲巯咪唑在p-NiTAPc/GCE上的氧化峰电位(E[a)负移157mV左右,... 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聚四氨基镍酞菁膜修饰电极(p—NiTAPc/GCE)对甲巯咪唑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在pH=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与未修饰玻碳电极(GCE)相比,甲巯咪唑在p-NiTAPc/GCE上的氧化峰电位(E[a)负移157mV左右,氧化峰电流(Ipa)变为原来的2.6倍多,在2.0×10-5~1.0×10-3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09/6以上,同时,p—NiTAPc/GCE对甲巯咪唑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有很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氨基酞菁 甲巯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