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氏迭宫绦虫四次跨膜蛋白(SmTS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培 吕刚 +2 位作者 钟赛凤 甘秀凤 符瑞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92-5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曼氏迭宫绦虫的4次跨膜蛋白(SmTSP)潜在的生物学特征和参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具有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http://blast.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 目的:通过对曼氏迭宫绦虫的4次跨膜蛋白(SmTSP)潜在的生物学特征和参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具有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http://blast.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http://www.expasy.org/)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对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和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利用Vector NTI suite和TreeView software生物信息分析软件进行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利用CBS Prediction Servers BepiPred进行最大胞外环(LEL)的B细胞线性表位预测。结果:从文库中得到的SmTSP是全长基因,编码的蛋白是24.8kDa,理论等点为7.88,是一个稳定的蛋白分子。编码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共有4个跨膜区,分别是TM1aa16~38、TM2aa58~80、TM3aa87~109、TM4aa200~222。LEL中含有CCG结构、PXSC结构、GC结构和含有9个二聚体结合位点的保守特征结构。SmTSP全长序列与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的相似性均能达到72%,但是与吸虫之间的相似性仅达到31%~59%,然而与人类相似性仅有23%,与小鼠的相似性最低,仅有17%。在进化树分析中,SmTSP与绦虫的亲源性在对比序列中是最近的,吸虫类次之,但是与埃及裂体吸虫和牛裂体吸虫、其他寄生虫(美洲钩虫和秀丽隐杆线虫)的亲源性相对较远,与哺乳动物亲源性最远。LEL有3个B细胞表位,分别是13aa^21aa、41aa^63aa和70aa^76aa。此外与人类四次跨膜蛋白的LEL中B细胞表位数量、分布的位置和编码的氨基酸都不同。结论:SmTSP可能是一个定位于虫体表膜并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迭宫绦虫 四次跨膜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次跨膜蛋白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曹源 王红霞 +1 位作者 朱灜 李军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00,共8页
目的·探究四次跨膜蛋白1 (tetraspanin 1,TSPA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SPAN1... 目的·探究四次跨膜蛋白1 (tetraspanin 1,TSPA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SPAN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TSPAN1 mRNA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SUM159PT中下调TSPAN1后,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TSPAN1对上述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IHC的结果显示,TSPAN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总TNM分期、M分期、N分期和病理学分级显著相关(均P<0.05)。对来自TCGA数据库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TSPAN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其在TNM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TNMⅠ~Ⅱ期(P=0.007)。与转染Control siRNA相比,转染TSPAN1 siRNA的MDA-MB-231和SUM159PT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有所下降,E-钙黏蛋白的表达增加、N-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的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TSPAN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较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四次跨膜蛋白1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新雅 张伟杰 +5 位作者 崔黎 周学良 马志俊 吕转 池艳艳 王留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90例人乳腺癌组织、110例癌旁组织和110例正常乳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90例人乳腺癌组织、110例癌旁组织和110例正常乳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TM4SF1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联,与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密切关联(P<0.05);基底样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3种病理类型(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M4SF1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提示TM4SF1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跨膜蛋白1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也晴 萧云备 +3 位作者 刘振华 张晓威 徐涛 王晓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MTM)是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基因家族,CMTM5是该家族成员,其基因编码产物具有潜在的四次跨膜蛋白结构,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表明,CMTM5广泛表达于人类正常组织,在大多数肿瘤...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MTM)是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基因家族,CMTM5是该家族成员,其基因编码产物具有潜在的四次跨膜蛋白结构,是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表明,CMTM5广泛表达于人类正常组织,在大多数肿瘤细胞系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不表达,恢复其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等生物行为。CMTM5抗肿瘤活性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参与了多个与癌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对CMTM5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 四次跨膜蛋白超家族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4SF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及EMT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梁冰 邓萌 裴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TM4SF1的siRNA并转染MDA-MB-231细胞(TM4SF1 siRNA组),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合成靶向TM4SF1的siRNA并转染MDA-MB-231细胞(TM4SF1 siRNA组),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M4SF1、E-cadherin、Vimentin、α-SMA、N-cadherin、β-catenin、Snail、Slug、ZEB、TWIS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两对照组比较,TM4SF1 siRNA组细胞中TM4SF1蛋白表达降低,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下降(P<0.05);上皮表型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而间质表型Vimentin、α-SMA、N-cadherin表达下降(P<0.05);EMT相关转录抑制因子Snail和TWIST表达下降(P<0.05)。结论:TM4SF1可能通过调控乳腺癌细胞EMT进而参与其侵袭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四次跨膜蛋白1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4SF1与肺癌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NSCLC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牛雨萌 冼磊 +1 位作者 邓海龙 李利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four transmembrane protein 1,TM4SF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高表达TM4SF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肺癌A549细胞,研究TM...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four transmembrane protein 1,TM4SF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高表达TM4SF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肺癌A549细胞,研究TM4SF1与肺癌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收集61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因良性肺部疾病切除的正常肺组织10例。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SCL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肺癌A549细胞中高表达TM4SF1基因,应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TM4SF1基因及JAK2-STAT3信号通路下游Sox2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检测TM4SF1高表达对A549迁移的影响。结果:癌组织中TM4S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肺组织(P<0.05);TM4S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关联,与肿块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成功在肺癌细胞株中高表达TM4SF1,高表达TM4SF1后对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并且上调JAK2-STAT3信号通路下游Sox2表达水平。结论:TM4SF1在NSCLC中呈现高表达,过表达该基因可以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并且上调JAK2-STAT3信号通路下游Sox2表达水平。TM4SF1可能通过该通路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TM4SF1可能成为NSCLC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跨膜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迁移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an1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拮抗奥沙利铂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孝平 周红见 +1 位作者 高芳芳 李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2-1078,共7页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span1)过表达对奥沙利铂(OXA)诱导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Tspan1过表达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空载质粒分别转染至HCT116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胞中Tspan1 ...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span1)过表达对奥沙利铂(OXA)诱导的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Tspan1过表达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空载质粒分别转染至HCT116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胞中Tspan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14.15μg/mL OXA或联合5 mmol/L自噬抑制剂3-MA干预转染后HCT116细胞,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LC-3B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span1过表达可显著上调HCT116细胞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HCT116细胞对OXA的敏感性,抑制OXA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并增强细胞中LC3B蛋白荧光强度,上调细胞中LC-3II/LC-3I比值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62蛋白表达水平。然而,联合3-MA处理可逆转Tspan1过表达对OXA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提高细胞对OXA的敏感性。结论Tspan1过表达可拮抗OXA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四次跨膜蛋白1 奥沙利铂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Tspan1基因表达通过抑制细胞自噬逆转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孝平 周红见 +1 位作者 高芳芳 李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5-1421,共7页
目的:探讨沉默四次跨膜蛋白1(Tspan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奥沙利铂(OXA)耐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1例OXA化疗敏感(OXA敏感组)和26例OXA化疗耐药(OXA耐药组)的CRC患者肿瘤组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Tspan... 目的:探讨沉默四次跨膜蛋白1(Tspan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奥沙利铂(OXA)耐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1例OXA化疗敏感(OXA敏感组)和26例OXA化疗耐药(OXA耐药组)的CRC患者肿瘤组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OXA浓度递增刺激法建立OXA耐药细胞株HCT116/OXA,MTT法检测耐药细胞株增殖活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耐药指数(RI);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株及其亲本细胞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siRNA技术沉默HCT116/OXA细胞中Tspan1基因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耐药细胞株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不同浓度OXA干预转染后的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IC_(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自噬指标蛋白LC3B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LC3、beclin-1、P62等自噬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A敏感组比较,OXA耐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不同浓度OXA处理48 h后,耐药细胞株HCT116/OXA及其亲本HCT116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01.6±2.7)和(16.0±0.5)mg/L,RI值为6.4。耐药细胞株HCT116/OXA中Tspan1表达水平较其亲本HCT116细胞显著升高(P<0.01)。Tspan1基因沉默可显著降低HCT116/OXA细胞中Tspa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对OXA的耐药性(P<0.05),提高OXA暴露下HCT116/OXA细胞的凋亡率(P<0.05),降低细胞中LC3B蛋白荧光强度及细胞中LC3-II/LC3-I蛋白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P6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沉默Tspan1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逆转结直肠癌细胞OXA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跨膜蛋白1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耐药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