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衍四时教令思想考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白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9,共4页
邹衍不仅提出了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亦有以五行相生立论的四时教令思想,这一点向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佚《邹子》一书的《主运》篇就是关于四时教令的政治理论,邹衍以此而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并"显于诸侯"... 邹衍不仅提出了以五行相胜为理论基础的五德终始说,亦有以五行相生立论的四时教令思想,这一点向来没有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已佚《邹子》一书的《主运》篇就是关于四时教令的政治理论,邹衍以此而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并"显于诸侯"。《主运》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五行相次转用事"的布政教令,一是"随方面为服"的方物服色。此即邹衍的四时教令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阴阳五行 四时教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家的生态观念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文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阴阳家的生态观念主要见于现存《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等文献中。四时教令是阴阳家不同于诸家而特有的观念 ,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阴阳家根据阴阳消长和五行运转说明天地自然生态变化的机制 ,并通过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清... 阴阳家的生态观念主要见于现存《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等文献中。四时教令是阴阳家不同于诸家而特有的观念 ,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阴阳家根据阴阳消长和五行运转说明天地自然生态变化的机制 ,并通过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清理出一个有序化的生态系列 ,由此制定人事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律令。阴阳家以顺应阴阳五行为其生态理想 ,具体通过“序四时之大顺”来实现。阴阳家的生态模式总结了先秦农业生态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具有自己的思想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阴阳家 生态观念 四时教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帛书《黄帝四经》的阴阳思想及其思想史地位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8,165,166,共13页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将春秋以来的阴阳观念运用于指导社会活动,提出了"四时教令""阴阳刑德""阴阳灾异"和"阳尊阴卑"的重要思想,奠定了黄老道家阴阳思想的理论基础,这四项内容在《管子》和...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将春秋以来的阴阳观念运用于指导社会活动,提出了"四时教令""阴阳刑德""阴阳灾异"和"阳尊阴卑"的重要思想,奠定了黄老道家阴阳思想的理论基础,这四项内容在《管子》和《吕氏春秋》中逐步得到了细化和丰富。从帛书《黄帝四经》经《管子》到《吕氏春秋》,黄老道家的阴阳思想呈现出一条连续的、清晰的、不断推进的发展线索。研究者不能因为其中有浓厚的阴阳思想就简单地把它们看成是只属于阴阳家的思想,因为在邹衍创立阴阳家学派之前,这些思想就作为黄老道家的理论一直在流传和发展。邹衍吸取了黄老道家的阴阳思想,使之成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说,邹衍创立阴阳家学派,离不开黄老道家阴阳思想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四时教令 阴阳刑德 阴阳灾异 阳尊阴卑 阴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思想史上的阴阳五行学说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宝才 《人文杂志》 1986年第3期82-88,共7页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形态,它起源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定型。汉代,阴阳五行思想与神学谶纬结合,支配着整个社会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后期出现的风行一时的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并不是先秦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形态,它起源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时基本定型。汉代,阴阳五行思想与神学谶纬结合,支配着整个社会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国后期出现的风行一时的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并不是先秦阴阳五行学说的全面总结。邹衍受到魏、燕国君“尊礼”备至,却并不是先秦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至少从现有历史资料看是这样)。他在阴阳五行学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象韩非在法家学派历史上那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学说 先秦思想 阴阳说 五行说 四时教令 阴阳观念 《周易》 邹衍 万物 春秋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