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植被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宏伟 于顺利 +1 位作者 蔡博峰 卜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2-69,共8页
通过样地法对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和植被分布规律。该保护区有北京新记录种1个:麦李(Prunus glandulosaThunb.);国家三级保护植物3种,即:紫椴(Tilia am... 通过样地法对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和植被分布规律。该保护区有北京新记录种1个:麦李(Prunus glandulosaThunb.);国家三级保护植物3种,即:紫椴(Tilia amurensisRupr.)、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Rupr.)和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 axim.)Harm s〕;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天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inn.)Franco〕林。该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约869种,分别属于127科431属,其中蕨类植物共有16科19属33种,裸子植物共有3科4属4种,被子植物共有108科408属832种,其中野生植物有772种,占北京所具有的野生植物种类的1/3以上。四座楼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共有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多,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分布具有温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座楼自然保护区 区系成分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椴群落种间联结与群落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赵悦悦 李子涵 +1 位作者 吴爽 邢韶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为揭示蒙椴种群在群落中的动态变化及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演替机制,在蒙椴集中分布的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设置1块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方差比率(R_(V)),用χ^(2)检验、联结系数(C_(a))检验、Pearson... 为揭示蒙椴种群在群落中的动态变化及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演替机制,在蒙椴集中分布的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设置1块100 m×100 m的固定样地,通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方差比率(R_(V)),用χ^(2)检验、联结系数(C_(a))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及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对蒙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种间联结和相关性以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椴群落中,乔木层与草本层单一物种优势明显,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分布较草本层更均匀;27个优势物种间总体联结呈现显著正联结(P<0.05);正联结与正相关的显著率均高于负联结与负相关的显著率,但种间关联较松散且相关性仍较弱;群落整体稳定性较差(欧式距离为20.06),群落不同层次的稳定性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蒙椴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但具有向与该地区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四座楼自然保护区 蒙椴 落叶阔叶林 物种多样性 种间关联 联结系数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