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草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及分类经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昕颖 苟文龙 +3 位作者 蒲棋 帅杨 孙飞达 如意 《草学》 2017年第3期49-54,61,共7页
本研究以四川草地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基于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理论为基础,将其从地域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面积约997.36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47.... 本研究以四川草地资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基于草地资源的生产经济性能、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理论为基础,将其从地域空间上划分为经济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结果表明:经济功能区面积约997.36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47.9%,此区分区指数为1.67,主要分布在高寒草甸草地,主要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的经营管理理念;生态功能区面积约349.45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16.8%,此区分区指数均小于分区标准中的0.6,主要分布在山地草丛和农隙草地,以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混合功能区面积约734.48万公顷,占研究区草地面积的35.3%,此区分区指数均在0.6~1.5之间,最高1.39,最低0.61,主要分布在亚高山草甸草地、山地灌丛草地、干旱河谷灌丛草地、山地草甸草地、高寒沼泽草地以及高寒灌丛草甸草地,在适度利用条件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通过分析数据,对四川草地的生产力和生态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草地类型中生产力指数最高为0.5200,最低为0.0153;生态服务价值指数最高为0.3122,最低为0.0188。以此探讨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机制,为四川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草地资源 经济价值 生态价值 分类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