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四川省“长治”工程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骁博 尹忠东 +3 位作者 高广磊 李耀明 陈倩 康璇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83-86,共4页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途径。"长治"工程是改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四川省"长治"工程第五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区为例,在野外调查、实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空间差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途径。"长治"工程是改善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以四川省"长治"工程第五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区为例,在野外调查、实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利用空间差异,在土地利用结构中选取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指标,构建土地利用分区体系,运用层次聚类法,进行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区,分析了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可分为重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两个大区以及两个亚区,分别以农地和林地两种用地情况为主要因子,通过分析各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为研究区农业区划及土地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区 层次聚类法 四川省“长治”工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长治”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
作者 贺莉 卿太明 李余波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15年来 ,四川省在实施“长治”工程的过程中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注重行政推动 ,强化预防监督 ,不断创新机制 ,重视科学研究 ,探索出了符合四川实际的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机制。“长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生... 15年来 ,四川省在实施“长治”工程的过程中 ,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注重行政推动 ,强化预防监督 ,不断创新机制 ,重视科学研究 ,探索出了符合四川实际的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机制。“长治”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 ,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长治”工程建设在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先导、示范和龙头作用。分析了“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综合治理 治理模式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工程促进四川山丘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王丽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7,共4页
在分析水土流失对四川省山丘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与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该省"长治"工程实施20多年的建设成效,着重介绍了该工程在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长... 在分析水土流失对四川省山丘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与危害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该省"长治"工程实施20多年的建设成效,着重介绍了该工程在减轻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认为"长治"工程的实施促进和加快了该省山丘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工程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管理企业长治久安的法宝——访四川省新都供电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王华
4
作者 郭凡 《农电管理》 2011年第3期42-44,共3页
新都供电局为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电业局直供直管单位,成立于1985年8月,现在岗员工741人,下设六科一室两中心和16个主业班组、15个农村供电所,供区面积496平方千米。全网现有变电站11座,变电总容量87.3万千伏安;共有35千伏及以上... 新都供电局为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电业局直供直管单位,成立于1985年8月,现在岗员工741人,下设六科一室两中心和16个主业班组、15个农村供电所,供区面积496平方千米。全网现有变电站11座,变电总容量87.3万千伏安;共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7条,总长度385.4千米;直接服务客户数16.6万户,2008年售电量17.19亿千瓦时。2004年新都供电局获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电力公司 县供电企业 供电局 安全管理 局长 长治 党委 国家电网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四川“长治”工程建设 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文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198 8年 ,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15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15万km2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开展“长治”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是 :省政府高度重视 ,把预防监督工作置于核心地位 ,因地制... 198 8年 ,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15年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 15万km2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开展“长治”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是 :省政府高度重视 ,把预防监督工作置于核心地位 ,因地制宜探索多种治理模式 ,坚持科技兴水保 ,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生态建设 监督 监测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武胜县“长治”工程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6
作者 唐志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3-64,93,共3页
武胜县"长治"工程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思路,以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通过20多年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该项目治理成效、经... 武胜县"长治"工程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思路,以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通过20多年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该项目治理成效、经验和做法,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长治工程 四川省武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安县“长治”工程的建设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治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180-181,共2页
四川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以"长治"工程为龙头,集中相关项目和资金,实施规模化治理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 四川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以"长治"工程为龙头,集中相关项目和资金,实施规模化治理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农业结构调整 蓬安县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依托“长治”工程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 被引量:1
8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8,共2页
198 9年以来的 15年间 ,达州市成功地实施了“长治”第一至六期工程和农发水保项目等工程 ,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12 4条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2 746 5 3km2 。如今的达州 ,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 ,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 198 9年以来的 15年间 ,达州市成功地实施了“长治”第一至六期工程和农发水保项目等工程 ,共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12 4条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2 746 5 3km2 。如今的达州 ,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 ,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呈现出山变绿、水变清、天变蓝、民变富的喜人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达州市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蓬安县舞动“长治”工程龙头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成效显著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治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4,共2页
四川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 ,大胆创新工作思路 ,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 ,以“长治”工程为龙头 ,集中相关项目和资金 ,实施规模化治理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四川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 ,大胆创新工作思路 ,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 ,以“长治”工程为龙头 ,集中相关项目和资金 ,实施规模化治理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水平。介绍了蓬安县的“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长治工程 农业结构调整 蓬安县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亭县创新“长治”工程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冯伯成 何联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39,共2页
盐亭县在 2 0 0 4年“长治”工程建设中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机制 ,牢牢地把握住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主动权 ,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任务 ,受到了项目区干部群众的好评。介绍了该县的六项水土保持工作机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机制 “长治工程 盐亭县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向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宏伟目标迈进
11
作者 刘正斌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5,共1页
四川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26%。自1989年国家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 四川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2.26%。自1989年国家实施“长治”工程以来,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迅速改善,治理成果惠及千万人民群众。截至2008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四川省 水土流失面积 “长治工程 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头带动 机制创新 四川努力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12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四川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38%。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四川省以实施“长治”工程为契机.启动了“治水兴蜀”工程,开展了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 四川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38%。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四川省以实施“长治”工程为契机.启动了“治水兴蜀”工程,开展了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15年来,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片区的62个县(市、区)实施了“长治”工程一至六期综合治理,共完成投资9.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机制创新 “长治工程 龙头 水土流失 生态屏障建设 1988年 重点防治区 金沙江下游 四川省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面积 国务院 中下游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新经验 寻求新突破——关于对广安等地水土保持新机制的调研 被引量:1
13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广安市在开展“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中 ,统筹协调 ,综合开发 ,创新机制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全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广元市因地制宜发展庭园水土保持 ,积极实践“项目到村”和“以土方换... 广安市在开展“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中 ,统筹协调 ,综合开发 ,创新机制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全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具有许多重要启示。广元市因地制宜发展庭园水土保持 ,积极实践“项目到村”和“以土方换水方” ,为新形势下调动群众和社会的力量参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机制 “长治工程 庭园水土保持 “项目到村” “以土方换水方”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