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层序地层划分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曲星宇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7,共12页
利用三维地震和测录井资料,对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对层序内部体系域组成、结构、沉积特征以及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内部可划分出高位体系... 利用三维地震和测录井资料,对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对层序内部体系域组成、结构、沉积特征以及空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东营凹陷梁东地区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内部可划分出高位体系域(HST)、下降体系域(FSST)、低位体系域(LST)和湖侵体系域(TST),反映其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基准面变化旋回。受沉积物供给和可容纳空间的侧向变化,供源主体位置沙三中亚段发育完整的层序序列。在沉积主体两侧,各体系域的地层厚度逐渐减薄,岸线迁移特征不明显。②研究区FSST沉积相以三角洲前缘为主体,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微相,也可见少量重力流沉积微相,LST在演化序列上继承了FSST的沉积特征,以三角洲—重力流体系为主,但进一步向盆地方向推进。LST的沉积中心相较FSST西移,显示了LST中沉积体系的远距离推进特征。③研究区F1生长断裂的强烈活动控制了砂体分布,断层上、下盘产生的沉降差异使沉积物供给和可容纳空间均产生了变化,导致各体系域几何形态特征和地层叠置关系沿物源方向发生了变化,断层上盘高沉降、高可容纳空间区域的体系域发育完整,砂地比最大;断层下盘高地势、低沉降、低可容纳空间区域,HST和LST的厚度显著减小,砂地比也相对较小。④研究区HST由厚层暗色泥岩和油页岩构成,可作为良好的烃源岩;LST和FSST的三角洲和重力流砂体是主要储集层;TST形成了广泛的暗色泥岩可作为盖层。沙三中亚段各体系域在垂向上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四分体系域 水下流河道 河口坝等微相 重力流 可容纳空间 沙河街组三段 古近系 梁东地区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海退沉积物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立忠 张中欣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6-79,共4页
强制性海退形成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的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的缓慢下降,引起沉积环境向海方向的迁移;当沉积物供应充足时,在斜坡边缘地区可以发育典型的进积斜坡沉积,表现在地震剖面中常为前积... 强制性海退形成于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对应于早期低位体系域的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以及晚期高位体系域的缓慢下降,引起沉积环境向海方向的迁移;当沉积物供应充足时,在斜坡边缘地区可以发育典型的进积斜坡沉积,表现在地震剖面中常为前积斜交反射结构。随滨岸线向海退却,在近岸一侧或浅海环境通常缺失低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强制性海退形成的砂体沉积往往离岸较远;缓慢下降期的晚期高位体系域也是强制海退的产物。强制性海退可以形成准层序边界和层序边界相一致的特殊现象,层序边界可以构成准层序边界的底界、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海退 低水位扇复合体 四分体系域 高位体系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