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基亚砜、苯甲酸与轻稀土高氯酸四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石晓燕 李文先 +4 位作者 秦彩花 郭磊 孙晓军 孙雪莲 耿刚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2-778,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高氯酸稀土与二苯基亚砜、苯甲酸的四种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四元配合物组成为[REL5L′(ClO4)] (ClO4) (RE= La,Pr,Nd,Eu;L=C6H5SOC6H5,L′=C6H5COO-)。在红外光谱中,第... 合成并表征了高氯酸稀土与二苯基亚砜、苯甲酸的四种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四元配合物组成为[REL5L′(ClO4)] (ClO4) (RE= La,Pr,Nd,Eu;L=C6H5SOC6H5,L′=C6H5COO-)。在红外光谱中,第一配体二苯基亚砜的νS O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1 037cm-1处,而各稀土配合物的νS O向低波数移动到984 ~989 cm-1,红移50 cm-1左右,表明稀土离子与亚砜基团的氧原子之间发生配位作用。第二配体苯甲酸钠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as(COO -)出现在1 550 cm-1,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s(COO -)出现在1 416 cm-1处,羧基伸缩振动吸收频率差Δn[νas(COO -)-νs(COO -)]值为134cm-1;在所有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νas(COO -)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而νs(COO -)向低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并且Δn值均大于钠盐的Δn值,由此可以认为配合物中羧基是通过单齿方式与稀土离子配位。测定了配合物在丙酮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根据配合物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摩尔电导率与正负离子的关系结合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中高氯酸根离子的四条特征吸收带,表明配合物为1:1型电解质,两个ClO4-无机抗衡阴离子,其中一个在外界,一个进入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四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二苯基亚砜高氯酸稀土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提高469%。磷光光谱表明苯甲酸三重态能级的下限和二苯亚砜三重态能级的上限重叠,导致三重态能级范围扩大,由此可见第二配体的加入提高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Eu3 +离子5D0能级的匹配程度。同时在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中还可以看到铕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度大于磁偶极跃迁,表明稀土离子不处于晶体场的对称中心。在四元配合物中,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往往会降低配合物的对称性,从而增强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本文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而且在室温下稳定,溶解性好,分解温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亚砜 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磷光光谱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梯度保温下多元稀土对A356铝合金初生相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梦桐 刘政 +1 位作者 陈志平 陈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9-457,共9页
在双重梯度保温工艺下,研究Gd-Y-Nd-Ce四元稀土复合细化剂对半固态A356铝合金初生相产生多重细化效果。结果表明:共晶产物α(Al)的相对量为99%以上,是细化效率最高的有效形核基底,因此在A356铝合金液相线附近保证其较高的存活率对初生... 在双重梯度保温工艺下,研究Gd-Y-Nd-Ce四元稀土复合细化剂对半固态A356铝合金初生相产生多重细化效果。结果表明:共晶产物α(Al)的相对量为99%以上,是细化效率最高的有效形核基底,因此在A356铝合金液相线附近保证其较高的存活率对初生相的细化至关重要;另一共晶产物RExAly不足1%,其在不同裸露晶面上存在不同的错配度(形核效率)。由于梯度保温对多元共晶产物存活率的调控,使得其在种类、尺寸、数量、错配度等方面展现出多样化。A356-RE铝合金在650℃浇注,并按照645℃/30 s,635℃/40 s,625℃/50 s,615℃/60 s进行梯度保温,水淬后,在优化方案下(0.5%Gd+0.4%Y+0.2%Nd+0.2%Ce,质量分数),获得的初生相平均等积圆直径为85.118μm,形状因子为0.786,细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稀土 双重梯度保温 A356铝合金 半固态 初生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