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8-羟基喹啉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合成和表征
1
作者 何洪银 朱龙观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合成了三个稀土 8-羟基喹啉的四元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和 DTA- TG等手段表征 ,确定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L n(CCl H2 COO) 2 (Q) (HQ) (L n=Ce,Pr,Nd,HQ=8-羟基喹啉 ) .两个阴离子均配位 .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稀土 8-羟基喹啉 一氯醋酸 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 素分析 IR谱分析 化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Pr(CH_3CH_2COO)_2(NO_3)(phen)_2]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龙观 俞庆森 谢学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在含水溶剂、酸性环境中合成了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Pr(CH3CH2COO)2(NO3)(phen)]2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三斜,空间群P1,a=0.9650(2)nm,b=1.2949(4)nm,c=0.899... 在含水溶剂、酸性环境中合成了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Pr(CH3CH2COO)2(NO3)(phen)]2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三斜,空间群P1,a=0.9650(2)nm,b=1.2949(4)nm,c=0.8994(2)nm,α=95.37(3)°,β=111.05(2)°,γ=102.87(2)°,V=1.0037(5)nm3,Dc=1.758g·cm-3,Z=1,F(000)=528,μ(MoKα)=24.64cm-1,R=0.024,RW=0.034。四个丙酸根呈二种配位方式,Pr3+为九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阴离子 晶体结构 配合 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Ce(p-MBA)_2(NO_3)(phen)]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咸春颖 朱龙观 俞庆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3-816,共4页
镧系杂环胺三元配合物从60 年代起至今已有丰富研究,而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近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关注。镧系元素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和邻菲?啉(phen)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具有多种形式的分子构型及配位多面体,结构变化甚多,... 镧系杂环胺三元配合物从60 年代起至今已有丰富研究,而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近来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关注。镧系元素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和邻菲?啉(phen)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具有多种形式的分子构型及配位多面体,结构变化甚多,它们的四元配合物的结构变化则更加丰富,因此此类配合物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该类配合物有二个含芳香环的配体,因此配合物中可以考察芳环堆积效应。我们探索合成了新的配合物[Ce(p-MBA)2 (NO3)(phe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阴离子 晶体结构 配合 MBA PH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Ⅲ)混合阴离子配合物的电子顺磁共振谱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平 朱龙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90,共4页
EPR spectra of three new quaternary gadolinium complexes(I: [Gd(C6H5COO)2(NO3)(bipy)]2,Ⅱ: [Gd(m- CH3C6H4COO)2(NO3)(phen)]2 andⅢ: [Gd(p- CH3C6H4COO)(NO3)(phen)]2) with mixed anion ligands in polycrystalline powder... EPR spectra of three new quaternary gadolinium complexes(I: [Gd(C6H5COO)2(NO3)(bipy)]2,Ⅱ: [Gd(m- CH3C6H4COO)2(NO3)(phen)]2 andⅢ: [Gd(p- CH3C6H4COO)(NO3)(phen)]2) with mixed anion ligands in polycrystalline powders and solu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solvents.New behavior of EPR spectra of complexⅢ was first observed in polycrystalline powder at 77K and three types of EPR spectra for three complexes,symmetry resonance spectrum for the complexⅡ ,U spectrum for the complexⅢ ,and asymmetry resonance spectrum for the complex I.The relationship of EPR features between the crystal- field strength in the complexes and local symmetry around Gd(Ⅲ ) was discussed.The crystal- field parameters b20 and asymmetry parametersλ′ of the complexes I andⅢ wer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Ⅲ) 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 电子顺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四元混合配体配合物[Ce(CH_2ClCOO)_2(NO_3)(phen)(H_2O)]_2的晶体结构、芳环堆积效应和2D氢键网络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龙观 Susumu Kitagawa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The quaternary complex, [Ce(CH2ClCOO)2(NO3)(phen)(H2O)]2, was synthesized. Interestedly, the title compound is a dimer comparing with the 1D polymer [La(CH2ClCOO)2(NO3)(phen)·(H2O)]n and powder co... The quaternary complex, [Ce(CH2ClCOO)2(NO3)(phen)(H2O)]2, was synthesized. Interestedly, the title compound is a dimer comparing with the 1D polymer [La(CH2ClCOO)2(NO3)(phen)·(H2O)]n and powder compound [Nd(CH2ClCOO)2(NO3)(phen)]. In the title compound there is a monodentate NO-3, which is a first example in the all synthesized quaternary mixed anion complexes, and the NO-3 extended the complex into a 2D network with water from other molecules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lead to the weaker Ce—O(COO), Ce—O(NO3) and Ce—N bonds comparing with other quaternary mixed anion complexes of cerium. Also the stacking effect, which makes the compound more stable in the situation of weaker Ce—O and Ce—N bonds, was first found in the series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晶体结构 镧系 氢键网络 芳环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亚砜、苯甲酸与轻稀土高氯酸四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石晓燕 李文先 +4 位作者 秦彩花 郭磊 孙晓军 孙雪莲 耿刚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2-778,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高氯酸稀土与二苯基亚砜、苯甲酸的四种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四元配合物组成为[REL5L′(ClO4)] (ClO4) (RE= La,Pr,Nd,Eu;L=C6H5SOC6H5,L′=C6H5COO-)。在红外光谱中,第... 合成并表征了高氯酸稀土与二苯基亚砜、苯甲酸的四种四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表明四元配合物组成为[REL5L′(ClO4)] (ClO4) (RE= La,Pr,Nd,Eu;L=C6H5SOC6H5,L′=C6H5COO-)。在红外光谱中,第一配体二苯基亚砜的νS O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1 037cm-1处,而各稀土配合物的νS O向低波数移动到984 ~989 cm-1,红移50 cm-1左右,表明稀土离子与亚砜基团的氧原子之间发生配位作用。第二配体苯甲酸钠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as(COO -)出现在1 550 cm-1,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s(COO -)出现在1 416 cm-1处,羧基伸缩振动吸收频率差Δn[νas(COO -)-νs(COO -)]值为134cm-1;在所有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中νas(COO -)向高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而νs(COO -)向低波数方向发生了位移,并且Δn值均大于钠盐的Δn值,由此可以认为配合物中羧基是通过单齿方式与稀土离子配位。测定了配合物在丙酮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根据配合物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摩尔电导率与正负离子的关系结合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中高氯酸根离子的四条特征吸收带,表明配合物为1:1型电解质,两个ClO4-无机抗衡阴离子,其中一个在外界,一个进入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四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二苯基亚砜高氯酸稀土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提高469%。磷光光谱表明苯甲酸三重态能级的下限和二苯亚砜三重态能级的上限重叠,导致三重态能级范围扩大,由此可见第二配体的加入提高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Eu3 +离子5D0能级的匹配程度。同时在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中还可以看到铕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度大于磁偶极跃迁,表明稀土离子不处于晶体场的对称中心。在四元配合物中,由于第二配体的加入,往往会降低配合物的对称性,从而增强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本文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而且在室温下稳定,溶解性好,分解温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亚砜 苯甲酸 轻稀土配合 磷光光谱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四元配合物的生成及其分光光度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巩雄 宋玉民 潘玉诚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1-43,共3页
1.引言铑在SnCl_2的HCl介质中,生成红色三元配合物〔 Cl Cl Rh SnCl_3 SnCl_3 〕-.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Rh(Ⅱ)-SnCl_2-HCl-R(R=R6G)体系.实验证明,在1.2~3.2mol/L HCl介质中,生成紫红色四元配合物,其组成比1∶2,稳定达48h,配合物的吸... 1.引言铑在SnCl_2的HCl介质中,生成红色三元配合物〔 Cl Cl Rh SnCl_3 SnCl_3 〕-.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Rh(Ⅱ)-SnCl_2-HCl-R(R=R6G)体系.实验证明,在1.2~3.2mol/L HCl介质中,生成紫红色四元配合物,其组成比1∶2,稳定达48h,配合物的吸收峰为560nm,试剂为520nm.采用差示双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法,可在某些铂族离子的存在下,直接测定Rh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生成 分光光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系列邻菲啰啉硝酸根稀土四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曙辉 咸春颖 +1 位作者 李文刚 黄象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四元混配配合物 [Ln(C6 H5COO) 2 (NO3)(phen) ]2 (Ln =La ,Ce ,Pr ,Nd ,Sm ,Eu ,Gd ,Er ,Tm)和 [Nd(x MBA) 2 (NO3) (phen) ]2 (x =o、p、m) (MBA =甲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IR和UV方法对... 在酸性介质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中合成得到了四元混配配合物 [Ln(C6 H5COO) 2 (NO3)(phen) ]2 (Ln =La ,Ce ,Pr ,Nd ,Sm ,Eu ,Gd ,Er ,Tm)和 [Nd(x MBA) 2 (NO3) (phen) ]2 (x =o、p、m) (MBA =甲基苯甲酸 )。用元素分析、IR和UV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对配合物的抗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白念珠菌、和霉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邻菲哕啉硝酸根稀土 配合 抗菌活性 表征 酸性介质 乙醇 混合溶剂 医药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铝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新灵 闫永胜 李延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15-316,共2页
提出了在乙酸钠-乙酸介质中,利用Al-EGTA-PR-CPB四元体系测定铝的新方法.试验表明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基四乙酸(EGTA)、铝、邻苯三酚红(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迅速反应生成四元蓝色配合物Al·EGTA·PR_3·CPB_(12),可... 提出了在乙酸钠-乙酸介质中,利用Al-EGTA-PR-CPB四元体系测定铝的新方法.试验表明乙二醇二乙醚二氨基四乙酸(EGTA)、铝、邻苯三酚红(PR)、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可迅速反应生成四元蓝色配合物Al·EGTA·PR_3·CPB_(12),可用于痕量铝的测定,ε=1.1×10~5L·mol^(-1)·cm^(-1),RSD为5.8%(n=6).加标回收率101.7%~105.0%,实测水和化学试剂中痕量铝,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光度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抛物方程一个低阶非协调混合元方法的超收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晓侠 石东洋 张芳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80,共11页
对一类四阶抛物方程利用EQ_1^(rot)元和零阶Raviart-Thomas元提出一个低阶非协调混合元逼近格式.首先证明半离散格式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基于上述两个单元的高精度分析,利用对时间变量的导数转移技巧并借助插值后处理技术,在半离... 对一类四阶抛物方程利用EQ_1^(rot)元和零阶Raviart-Thomas元提出一个低阶非协调混合元逼近格式.首先证明半离散格式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基于上述两个单元的高精度分析,利用对时间变量的导数转移技巧并借助插值后处理技术,在半离散格式下得到了原始变量u,中间变量v=—△u的H^1-模意义下以及流量=—▽u的L^2-模意义下O(h^2)阶的超逼近性质和超收敛结果.最后,证明向后Euler全离散格式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并通过采用一个新的分裂技巧,导出u和v在H^1-模意义下以及在L^2-模意义下关于h的无条件的O(h^2+τ)阶的超逼近性质和超收敛结果.这里,h及τ分别表示空间剖分参数和时间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抛方程 非协调混合方法 半离散和全离散格式 超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变系数四阶抛物方程一个低阶非协调混合元方法的超收敛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秀琴 张厚超 杨楠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对一类变系数四阶抛物方程利用EQ_1^(rot)及Q_(10)×Q_(01)元给出一个新的扩展的低阶非协调混合元格式.首先,证明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基于上述两个单元的高精度结果,利用对时间t的导数转移技巧,在半离散格式下,导出了原始变量... 对一类变系数四阶抛物方程利用EQ_1^(rot)及Q_(10)×Q_(01)元给出一个新的扩展的低阶非协调混合元格式.首先,证明逼近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基于上述两个单元的高精度结果,利用对时间t的导数转移技巧,在半离散格式下,导出了原始变量u和扩散项v=-?·(a(t)?u)在H^1模及流量=-a(t)?u在L^2模意义下均具有O(h^2)阶的超逼近性质.进一步地,借助插值后处理技术,得到整体超收敛性.最后,通过构造一个适当的辅助问题,得到具有O(h^3)阶的外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阶抛方程 扩展非协调混合方法 超逼近 超收敛 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溶剂从阴离子交换树脂上选择性洗提金氰化配合物
12
作者 张丽霞(译)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3期161-161,共1页
R.Rajasingam,N.S.Jayasinghe,F.P.Lucien等研究了从Purolite A50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洗提铜和金的氰化配合物。混合溶剂包括丙酮+水,二甲亚砜+水和N-甲基-2-吡咯烷酮+水。每种溶剂中使用3种抗衡离子:CN^-,Cl^-和OH^-。... R.Rajasingam,N.S.Jayasinghe,F.P.Lucien等研究了从Purolite A500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洗提铜和金的氰化配合物。混合溶剂包括丙酮+水,二甲亚砜+水和N-甲基-2-吡咯烷酮+水。每种溶剂中使用3种抗衡离子:CN^-,Cl^-和OH^-。考察了抗衡离子浓度和混合溶剂的组成对配合物洗提的影响。在相对低的抗衡离子浓度条件下,在混合溶剂中,金氰化配合物的回收率较高。相反,对于给定的初始金属负载率,铜氰化配合物的回收率低1~3个数量级。按照各种阴离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溶剂化程度,讨论了该洗提工艺对金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混合溶剂开发一种从多化合价氰化配合物中选择性洗提金的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混合溶剂 金氰化 配合 洗提 N-甲基-2-吡咯烷酮 抗衡离子 二甲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混配配合物[Ce(CH_2=C(CH_3)-COO)_2(NO_3)(phen)]_2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曙辉 咸春颖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9-642,共4页
A new complex with mixed£-quadriliga ndCe £¨CH £2 £1/2C(CH£3£(c)£-COO£(c)£2£¨NO£3£(c)£¨phen£(c)2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of slight acidity a 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 new complex with mixed£-quadriliga ndCe £¨CH £2 £1/2C(CH£3£(c)£-COO£(c)£2£¨NO£3£(c)£¨phen£(c)2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of slight acidity a 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IR and TGA£(r)The crystal structu re determination shows that the comple x belongs to triclinic£?space groupP£±£?a£1/2£1£(r)£?£±£′|!£?b£1/2£±£°£(r)£°£′£*|!£?c£1/2£±£±£(r)£?£2£±|!£?Z £1/2£2£?|á£1/2£±£°£°£(r)£?£?£¨£3£(c)??£?|?£1/2106£(r)£2£1£¨£3£(c)??£?|?£1/2£1£*£(r)£1£3£¨£2£(c)??£?V£1/2£±£°£μ£′£¨£μ£(c)?3,Dc£1/2£±£(r)741g·cm-£3£?F£¨£°£°£°£(c)£1/2£μ£′£?£(r)£°£°£?|죨Mo K|á£(c)£1/2£2£2£(r)06cm-£± £(r)And the crystal is consisted of a bin uclear molecule£(r)The coordina-tion of Ce 3? is ni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配 配合 Α-甲基丙烯酸 1 10-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酰胺基大环铁配合物在水/有机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英文)
14
作者 王敬 花孙红 赵修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6期3827-3831,共5页
用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将四酰胺基大环铁配合物(FeⅢ-TAML)固定在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制成FeⅢ-TAML/SA膜修饰电极。交流阻抗结果显示FeⅢ-TAML可以很好的固定在SA膜中。包埋在SA膜中的FeⅢ-TAML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混... 用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将四酰胺基大环铁配合物(FeⅢ-TAML)固定在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制成FeⅢ-TAML/SA膜修饰电极。交流阻抗结果显示FeⅢ-TAML可以很好的固定在SA膜中。包埋在SA膜中的FeⅢ-TAML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混合溶液中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得到一对基于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峰,其峰为-0.085V和0.001V(V vs SCE)。研究了扫速及电解质pH值对FeⅢ-TAML的影响,其电化学反应是受表面控制的电极过程,其电势随着PBSpH值的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9.86mV·pH–1,说明FeⅢ-TAML的电子传递过程中伴有质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基大环铁配合 海藻酸钠 电化学 动力学 水/有机混合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铽四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华 杨慧洁 +2 位作者 葛庆莎 王淑萍 王瑞芬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8-913,共6页
以对苯二甲酸(p-PA)、苯甲酸(BA)、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4种Eu(Ⅲ)和4种Tb(Ⅲ)的四元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 以对苯二甲酸(p-PA)、苯甲酸(BA)、邻(间、对)甲基苯甲酸[o(m、p)-MB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4种Eu(Ⅲ)和4种Tb(Ⅲ)的四元配合物。通过EDTA配位滴定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各配合物的组成。利用红外光谱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在配合物中羧基氧原子和1,10-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4种铕的四元配合物中,苯甲酸配合物在614 nm最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强于3种甲基取代苯甲酸配合物的荧光强度;4种铽的四元配合物中,以对甲基苯甲酸为配体的配合物在545 nm最佳发射峰和490 nm次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螯环配合物稳定性质的研究Ⅰ再论螯环大小对螯合物稳定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洪涛 邓奎林 +1 位作者 杨月辉 左本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9-24,共6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螯环大小对螯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螯环存在着张力,张力是影响螯环稳定性的根本因素。螯环大小不是决定张力的唯一因素,金属半径和配位原子半径等也是影响张力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螯合 稳定性 螯环配合 螯环张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抛物积分微分方程混合元方法的超收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厚超 白秀琴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9-760,共12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双线性元Q_(11)及Q_(01)×Q_(10)元研究一类非线性四阶抛物积分微分方程的混合有限元方法.一方面,利用上述两种元的高精度结果以及对时间t的导数转移技巧,在半离散格式下,导出原始变量u和中间变量w=-?u在H^1-...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双线性元Q_(11)及Q_(01)×Q_(10)元研究一类非线性四阶抛物积分微分方程的混合有限元方法.一方面,利用上述两种元的高精度结果以及对时间t的导数转移技巧,在半离散格式下,导出原始变量u和中间变量w=-?u在H^1-模意义下及流量p(向量)=-?u在(L^2)~2-模意义下具有O(h^2)阶的超逼近性质.进一步地,借助插值后处理技术,得到上述变量的整体超收敛结果.另一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向后Euler全离散格式.通过采取新的分裂技术,得到u和w在H^1-模意义下及p在(L^2)~2-模意义下具有O(h^2+?t)阶的超逼近和超收敛结果.这里,h和?t分别表示空间剖分参数和时间步长.最后,给出一个数值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抛积分微分方程 混合方法 半离散及全离散格式 超逼近和超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新型铕-β-二酮三元及四元混配化合物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照勇 汪联辉 +5 位作者 郭常宁 王新峰 陈建新 张兴康 朱贵云 张启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76-778,共3页
本文报道了五种铕-β-二酮(二苯甲酰甲烷DBM,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丙烯酸(HAA)三元及四元混配化合物的紫外、荧光光谱, 量子产率及瞬态光谱。观察到主配体、协同配体对配合物吸收及发射光谱的影响。测得配合物溶液... 本文报道了五种铕-β-二酮(二苯甲酰甲烷DBM,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丙烯酸(HAA)三元及四元混配化合物的紫外、荧光光谱, 量子产率及瞬态光谱。观察到主配体、协同配体对配合物吸收及发射光谱的影响。测得配合物溶液中铕离子5D1 能级向5D0 能级的传能过程及荧光寿命, 发现室温下溶液中以TTA为主配体的四元或三元配合物的寿命相近且远大于以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混配 DBM TTA H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_2(NO_3)(phen)]_2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波谱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咸春颖 朱龙观 俞庆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2(BA= 苯甲酸根; Ln= La, Ce, Pr, Nd, Sm , Eu, Dy, Gd, Tb, Er), 用元素分析、IR、DTA-TG等... 在酸性介质、含水溶剂中合成了四元混配化合物[Ln(BA)2(NO3)(phen)]2(BA= 苯甲酸根; Ln= La, Ce, Pr, Nd, Sm , Eu, Dy, Gd, Tb, Er), 用元素分析、IR、DTA-TG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配合物的顺磁性能和荧光性能. 镨配合物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双核, Pr3+ 的配位数为9, 4 个BA 呈二种配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混配化合 晶体结构 镧系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四帽假Keggin结构“簇阴离子对”的多金属氧簇[Co(2,2-bipy)_3]_4[Mo_5~ⅤMo_5~ⅥV_6~ⅣO_(40)(PO_4)]_2·4H_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庆新 吕高孟 +2 位作者 李亚丰 杨国昱 徐吉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54-1856,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Co(2,2-bipy) 3] 4[Mo 10V 6O 40(PO 4)] 2·4H 2O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with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The cluster anion is double tetracapped... The title compound[Co(2,2-bipy) 3] 4[Mo 10V 6O 40(PO 4)] 2·4H 2O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with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The cluster anion is double tetracapped Pseudo-Keggin cluster anions. The crystal i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1\^316 5(3)\} nm, b=1\^438 2(3) nm, c=2\^764 4(6) nm, α=79\^51°, β=89\^95°, γ=68\^89°, V=\{4\^789 3(17)\} nm 3, Z=1, D c=2\^176 g/cm 3, R=0\^075 5, wR=0\^205 3, S=0\^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假Keggin结构 “簇阴离子对”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多金属氧簇 配合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