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惠 吴兆亮 +1 位作者 童应凯 胡金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2,64,共5页
在摇瓶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各组份的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淀粉、硫酸铵、硫酸镁、碳酸钙的浓度为1%、3.75%、0.25%、0.015%、0.3%时,发酵效价最高。
关键词 黄霉素 培养基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提取桑叶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东旭 廖森泰 +4 位作者 刘吉平 邹宇晓 吴娱明 徐玉娟 刘学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5-147,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水比、pH对桑叶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桑叶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实验结果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子对桑叶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温度>...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水比、pH对桑叶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桑叶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实验结果通过贡献率法计算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子对桑叶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温度>pH>时间;频率分析法得到桑叶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温度85℃,时间90min,料水比1∶35,pH为7.45,在此工艺条件下桑叶多糖提取率为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黄芩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英 何雯娟 韩鲁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黄芩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黄芩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黄芩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液固比30:1(ml/g)、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10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糖提取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黄芩多糖 提取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提取水溶性苹果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文杰 郭玉蓉 魏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苹果渣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苹果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苹果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苹果渣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苹果多糖的较优提取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苹果多糖提取率作用的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频率分析法得到苹果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4℃、提取时间4.1h、料液比1:52(g/ml),在此工艺条件下苹果多糖提取率为1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多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伊宁红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吴玉霞 高杰 熊祖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进行实验。【结果】影响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IBA>NAA>6-BA。其中IBA影响极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进一步实验时去掉了IBA,以降低对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显著,为正效应。【结论】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1.799 mg/L,6-BA浓度为7.50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伊宁红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平均值可达22.9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新疆白皮蒜鳞茎盘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瑞 唐明磊 +2 位作者 林辰壹 熊祖华 高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66-2272,共7页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大蒜的快繁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不同的IBA、NAA、6-BA水平及其组合。【结果】影响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三因素主次顺序是NAA>6-BA>IBA。其中NAA与IBA交互作用影响显著,但其高浓度有负效应,在最高值预测时去掉了IBA,以降低NAA与IBA交互作用对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的影响,6-BA单因素影响较其他因素明显,为正效应。【结论】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佳激素配比为:NAA浓度为2 mg/L,6-BA浓度为7.5 mg/L,在此条件下每个新疆白皮蒜鳞茎盘不定芽生长最大值为39.2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鳞茎盘 不定芽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微波催陈香醋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麻成金 黄婷 +4 位作者 余佶 郑君晓 彭忠瑾 肖旺 葛文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152,共6页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对香醋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催陈香醋的较优条件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微波催陈香醋作用的大小次序为: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对香醋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催陈香醋的较优条件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微波催陈香醋作用的大小次序为: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频率分析法得到微波催陈香醋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80W、乙醇添加量0.61%、微波处理时间10min。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的香醋在波长4000~1500cm-1范围内与自然陈酿一年香醋的红外图谱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微波 香醋 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 被引量:4
8
作者 艾文婷 张敏 +3 位作者 李春晖 朱赛赛 邵婷婷 刘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_2-0.142 947x_1~2-0.136 832x_2~2,根据模型得出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在黄瓜受到冷害时的临界值及温度、时间对冷害的影响。最终通过验证实验确定黄瓜受到冷害时电解质外渗率的临界值为1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指标 电导法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赤藓糖-亚硫酸铵焦糖色素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献兵 于淑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356,共4页
在研究赤藓糖美拉德反应制备焦糖色素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赤藓糖制备焦糖色素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保温温度(X1),保温时间(X2),赤藓糖液浓度(X3)及(NH4)2SO3含量(X4)四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从模型推知... 在研究赤藓糖美拉德反应制备焦糖色素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赤藓糖制备焦糖色素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建立了保温温度(X1),保温时间(X2),赤藓糖液浓度(X3)及(NH4)2SO3含量(X4)四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从模型推知,当保温温度为130℃,保温时间为80min,赤藓糖液浓度600g/L,(NH4)2SO3含量(以NH4+重量计)为12%,此时最大色率为25222.66EBC,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 美拉德反应 焦糖色素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五倍子多糖提取工艺
10
作者 秦文玲 唐善虎 +3 位作者 杨蓉生 张巍 章轶锋 刘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考察时间、温度、料液比、粉碎度及超声功率五个单因素对超声波提取五倍子多糖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多糖提取率的最佳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条件的试验回归方程,确定超声波提取五倍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考察时间、温度、料液比、粉碎度及超声功率五个单因素对超声波提取五倍子多糖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多糖提取率的最佳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条件的试验回归方程,确定超声波提取五倍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20,超声功率30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五倍子 多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优化苏麻饼粕中植酸的提取工艺
11
作者 唐春红 李鹏 朱建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2-296,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饼粕粒径(X1)、盐酸浓度(X2)、浸提时间(X3)、浸提温度(X4)及料液比(X5)5个因素对苏麻饼粕中总植酸得率的影响,并用DPS7.05分析软件建立了5个因素与植酸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Y=...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饼粕粒径(X1)、盐酸浓度(X2)、浸提时间(X3)、浸提温度(X4)及料液比(X5)5个因素对苏麻饼粕中总植酸得率的影响,并用DPS7.05分析软件建立了5个因素与植酸得率之间的回归模型:Y=2.48748+0.11968X1+0.11318X2+0.00821X3+0.04922X4+0.05354X5+0.05193X12-0.02435X22+0.01836X32-0.00272X42-0.00605X52,得出了各因素对植酸总得率的影响顺序为:饼粕粒径>盐酸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从模型可知,当饼粕粒径为120目、盐酸浓度0.63mol/L、浸提时间20min、浸提温度51℃、料液比1∶8条件下的植酸得率最高,可达3.13%,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苏麻饼粕 提取工艺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转谷氨酰胺酶作用下的乳清蛋白交联条件
12
作者 胡慧玲 唐善虎 +1 位作者 杨蓉生 袁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0,194,共4页
考察了pH、催化时间、催化温度及加酶量对转谷氨酰胺酶作用WPI形成交联产物的粘度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组合。该研究共分两个实验进行,实验1考察pH、时间、温度及加酶量单个因素对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作用的影响;实验2是基... 考察了pH、催化时间、催化温度及加酶量对转谷氨酰胺酶作用WPI形成交联产物的粘度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组合。该研究共分两个实验进行,实验1考察pH、时间、温度及加酶量单个因素对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作用的影响;实验2是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四因素(pH、催化时间、催化温度、加酶量)五水平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对WPI经转谷氨酰胺酶交联后产生最大粘度的最佳条件进行优化,以便确定实验多元回归方程和获得较大WPI黏度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交联时间4h、交联温度50℃、pH8.0和加酶量20u/g时,具有最佳粘度值,转谷氨酰胺酶作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乳清分离蛋白(WPI) 粘度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羊软骨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
13
作者 徐瑞聪 张德权 +3 位作者 李桂星 王振宇 陈丽 饶伟丽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362-365,共4页
采用酶法提取羊软骨硫酸软骨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因素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根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9:1 000、pH值8.3、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1... 采用酶法提取羊软骨硫酸软骨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因素和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根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9:1 000、pH值8.3、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170min,在最佳条件下酶法提取硫酸软骨素得率1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软骨 硫酸软骨素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酶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富含γ-氨基丁酸豆酱制曲工艺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冬龙 李拂晓 +3 位作者 葛艳静 谢彩锋 刘继栋 杭方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59-166,共8页
为开发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功能性豆酱,该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对豆酱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添加9%(质量分数)糙米粉、6.1%(质量分数)蔗糖且制曲时间为65 h时,酱曲蛋白酶酶活、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含量分别... 为开发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功能性豆酱,该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对豆酱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添加9%(质量分数)糙米粉、6.1%(质量分数)蔗糖且制曲时间为65 h时,酱曲蛋白酶酶活、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含量分别为(592.13±25.01)U/g、(0.148±0.012)mg/g和(0.241±0.010)mg/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在优化制曲阶段可保持较高酶活性的情况下实现γ-氨基丁酸的积累,可为富含γ-氨基丁酸功能性豆酱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制曲 豆酱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蛋白酶酶活 糙米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鳀鱼蒸煮液酶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静 张井 +2 位作者 李燕 李来好 薛长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1-225,共5页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 以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鳀鱼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与蛋白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初始pH值3个试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酶解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用量0.56%(m/m),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7.12,最佳条件下酶解液中α-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0.49g/1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蒸煮液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中国毛虾蒸煮液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井 李燕 +1 位作者 徐静 薛长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70,共4页
以蛋白水解度为指标,在中国毛虾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蛋白水解度与酶解初始pH、酶解时间及蛋白酶用量三个实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 以蛋白水解度为指标,在中国毛虾蒸煮液单因素酶解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蛋白水解度与酶解初始pH、酶解时间及蛋白酶用量三个实验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方程,根据回归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了酶解最佳工艺条件:酶解初始pH为7·6,酶解时间为8h,蛋白酶用量为0·51%(w/w),最佳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毛虾蒸煮液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优化蛋黄油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竹青 陈有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1,54,共5页
蛋黄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具备多种营养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利用无水乙醇从鸭蛋黄渣中提取蛋黄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 蛋黄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等多种重要的脂肪酸和磷脂类物质,具备多种营养及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利用无水乙醇从鸭蛋黄渣中提取蛋黄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蛋黄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影响蛋黄油提取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出油效率的理论极值为94.30%。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82℃、提取时间52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鸭蛋黄出油效率达到了92.6%。因此,无水乙醇提取蛋黄油是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方法,有助于蛋黄油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油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麦麸渣吸附铅离子(Pb^(2+))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麦麸渣吸附Pb^(2+)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H值(X_1)、温度(X_2)、时间(X_3)、质量浓度(X_4)、加入量(X_5)5个因素与吸附率Y的回归模型。在pH8、温度100℃、时间1h、Pb^(2+)质量浓度20mg/L、加入量1.6g/1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麦麸渣吸附Pb^(2+)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H值(X_1)、温度(X_2)、时间(X_3)、质量浓度(X_4)、加入量(X_5)5个因素与吸附率Y的回归模型。在pH8、温度100℃、时间1h、Pb^(2+)质量浓度20mg/L、加入量1.6g/100mL条件下,麦麸渣对Pb^(2+)吸附率最高可达98.91%。麦麸渣对Pb^(2+)的吸附以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为主,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热力学情况;麦麸渣对Pb^(2+)吸附先是快速吸附,吸附时间超过60min后为慢速吸附;麦麸渣对低质量浓度Pb^(2+)溶液的吸附效果好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渣 铅离子 生物吸附 优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木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19
作者 李宝珠 王中来 +1 位作者 苏诗蟠 邓奕琪 《粮食加工》 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
采用超声浸提法,以木瓜多糖得率为指标,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回归方程为:y=-29.8+0.213z1+0.687z2+0.465z3+0.72z4-0.0043z1z4-0.0040z3z4-0.010z^22-0.0030z^23-0... 采用超声浸提法,以木瓜多糖得率为指标,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木瓜多糖的提取工艺。建立回归方程为:y=-29.8+0.213z1+0.687z2+0.465z3+0.72z4-0.0043z1z4-0.0040z3z4-0.010z^22-0.0030z^23-0.0036z^23。该模型的相对误差为1.8%;确定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液固比〉超声时间〉水浴时间〉水浴温度。液固比、超声时间和水浴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在超声时间46.5min、液固比34:1(mL/g)、水浴时间44.5min和水浴温度49.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木瓜多糖得率达16.5%。建立的回归方程对木瓜多糖提取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多糖 提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弘弛 刘瑞 +3 位作者 焦乐乐 周凤 李慧 杨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 为优化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以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基于单因素法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法分别对浸提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香菇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料液比为1∶40,浸提时间为0.5 h,超声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20 min。验证试验证明,香菇多糖的提取率为15.86%,与试验预估值15.97%基本吻合。因此,此工艺可稳定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香菇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 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