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乙基氢氧化铵后晶化处理对ZSM-5分子筛结构及其甲醇制丙烯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云鹏 李明罡 +3 位作者 王萍 邢恩会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7-824,共8页
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溶液对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合成的高硅ZSM-5分子筛进行"后晶化"处理,制得晶内扩孔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N_2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 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溶液对以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合成的高硅ZSM-5分子筛进行"后晶化"处理,制得晶内扩孔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N_2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仪(NH_3-TPD)等对母体及改性后的ZSM-5分子筛进行物化性能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微反应装置考察其在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EAOH后晶化处理使高硅ZSM-5分子筛形成晶内介孔,在相对结晶度保留较高的同时,介孔孔容增加超过50%,成为具有微、介孔结构的多级孔分子筛。在反应温度480℃、反应压力0.1 MPa、甲醇/水质量比1/1、甲醇质量空速4.5h-1的条件下,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丙烯碳基收率比母体ZSM-5分子筛略有提高,寿命由改性前的25h增加至1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四乙氢氧化铵(TEAOH) 后晶化处理 甲醇制丙烯(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改性对HMOR分子筛结构及二甲醚羰基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畅 冯晓博 +3 位作者 张立云 陈峰 赵小燕 曹景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2-721,共10页
合成气经二甲醚(DME)羰基化合成乙酸甲酯(MA),MA进一步加氢制备乙醇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煤基合成气制备乙醇路线。采用温和的后处理方法改性DME羰基化分子筛,进一步提高DME羰基化效率,对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 合成气经二甲醚(DME)羰基化合成乙酸甲酯(MA),MA进一步加氢制备乙醇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煤基合成气制备乙醇路线。采用温和的后处理方法改性DME羰基化分子筛,进一步提高DME羰基化效率,对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对HMOR分子筛改性处理,探讨了有机碱改性处理对HMOR分子筛的结构和DME羰基化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TEAOH浓度为0.3 mol/L时,HMOR分子筛介孔孔容增大约26%,外比表面积增大约10%,DME的转化率增幅达68%。TEAOH水解产生的OH-能够温和脱除HMOR分子筛中的骨架硅,获得介-微多级孔结构,提高DME羰基化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此外,水解的TEA^(+)在分子筛表面富集,抑制了OH^(-)的过度脱硅,保护分子筛基本骨架结构不被更深层次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二甲醚 乙酸甲酯 四乙基氢氧化铵后处理 HMOR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娴玲 王爱菊 +1 位作者 张新胜 徐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峰,并用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测定了胶束的扩散系数,得到了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41.0 mmol/L。通过以上2种方法的测定,可以确定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39.5 mmol/L。电导率法和计时库仑法各具特点,均不失为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氢氧化铵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 计时库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油水分离膜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强 郭贵宝 +1 位作者 安胜利 高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和酸性高锰酸钾对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进行改性,得到含有羟基改性的PVDF,再将四氯化硅(Si Cl4)水解后的原硅酸通过分子内脱水缩合的方法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通过浸没沉淀相转移法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 利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和酸性高锰酸钾对聚偏氟乙烯(PVDF)粉体进行改性,得到含有羟基改性的PVDF,再将四氯化硅(Si Cl4)水解后的原硅酸通过分子内脱水缩合的方法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通过浸没沉淀相转移法制得聚偏氟乙烯接枝二氧化硅(PVDF-g-SiO_2)油水分离膜。研究了TEAH含量对PVDF粉体接枝二氧化硅(SiO_2)的接枝率和油水分离膜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膜的结构和表面接触角。结果表明,TEAH使PVDF脱去部分氟化氢(HF)产生碳碳双键,双键经酸性高锰酸钾(KMnO_4)氧化生成羟基,SiO_2接枝到改性的PVDF粉体,硅元素均匀地分散在分离膜中。PVDF粉体接枝SiO_2的接枝率随着TEAH的含量增加而升高,分离膜的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TEAH质量分数为1.4%,分离膜的接触角降低到62.8°,膜中SiO_2的接枝率和水通量分别为6.25%、889.5 L/(m2·h),截留率和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4.3%和90.4%,衰减率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膜 聚偏氟乙烯 本体改性 四乙氢氧化铵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为有机模板剂和常规硅铝源直接合成SSZ-13沸石分子筛 被引量:4
5
作者 栾慧敏 陈伟 +5 位作者 吴勤明 徐好 韩世超 孟祥举 郑安民 肖丰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70-1476,共7页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为有机模板剂,利用常规铝源和硅源而不需要高硅Y沸石作为起始原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沸石晶种直接合成了SSZ-13沸石分子筛.所合成的沸石产物结晶度好,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并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中显示...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作为有机模板剂,利用常规铝源和硅源而不需要高硅Y沸石作为起始原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沸石晶种直接合成了SSZ-13沸石分子筛.所合成的沸石产物结晶度好,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并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其在工业上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13沸石 四乙氢氧化铵 常规原料 直接合成 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改性聚偏氟乙烯接枝聚丙烯酸油水分离膜的制备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凯波 郭贵宝 刘金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5-1572,共8页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液相本体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丙烯酸(AA)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合成了聚偏氟乙烯接枝聚丙烯酸(PVDF-g-PAA)共聚物,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DF-g-PAA亲水性油水分离膜.通过傅里...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液相本体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丙烯酸(AA)接枝到改性PVDF骨架上,合成了聚偏氟乙烯接枝聚丙烯酸(PVDF-g-PAA)共聚物,通过浸没沉淀法制备了PVDF-g-PAA亲水性油水分离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过滤试验分析了膜的结构和分离性能.研究了不同接枝条件对PVDF-g-PAA膜接枝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膜接枝率与膜表面接触角的关系确定最佳接枝条件.结果表明,TEAH使PVDF脱去HF产生碳碳双键且PAA接枝到改性的PVDF骨架上,膜内外孔隙分布均匀;PVDF-g-PAA膜的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提高而降低.接枝单体AA含量为45%,接枝温度为85℃,接枝4 h制备的PVDF-g-PAA膜的接枝率为20.1%,孔隙度为65.3%,平均孔径为78.0 nm,接触角为57.5°,且在60 s内接触角降至14.3°;纯水通量提高到571.33L/(m2·h),截留率和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94.3%和88.7%,且通量衰减率仅为9.8%.与纯PVDF膜相比,PVDF-g-PAA膜的分离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膜 聚偏氟乙烯 本体改性 四乙氢氧化铵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四乙基氢氧化铵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柳俊 章剑 +2 位作者 杨超杰 钮东方 张新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为解决国内传统方法生产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存在的产量不足、产品纯度差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对TEAH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优化,提出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首先采用氮气加压法合成四乙基氯化铵(TEAC)中间体,然后通过电解制得TEAH... 为解决国内传统方法生产四乙基氢氧化铵(TEAH)存在的产量不足、产品纯度差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对TEAH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与优化,提出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首先采用氮气加压法合成四乙基氯化铵(TEAC)中间体,然后通过电解制得TEAH。实验结果表明,合成TEAC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腈、氯乙烷、三乙胺摩尔比是1.9∶1.4∶1,反应物和溶剂填充量控制在58%附近,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6 h,反应前通入氮气加压反应釜到0.4 MPa,最终合成TEAC的收率为98.55%。通过TEAC电解制备TEAH最佳工艺为:在电流密度为1 200 A/m^2,电解液温度为80℃,阳极室中TEAC浓度控制在3 mol/L,阴极室中TEAH初始浓度为1 mol/L,电解能耗最低,即生产每吨25%TEAH的能耗为427.58 kWh,此时的电流效率为81.81%。新工艺制备过程中,合成TEAC的收率和纯度都很高,而且TEAC电解转化为TEAH不会产生过多的含季铵化合物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氯化铵 四乙氢氧化铵 加压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并通过转晶法合成高硅铝比的SSZ⁃13沸石分子筛
8
作者 刘效艳 王开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8-734,共7页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有机模板剂,以低硅铝比(nSiO2/nAl2O3)的Y分子筛为铝源,通过转晶法制备结晶度良好的SSZ‑13沸石分子筛。从凝胶配比方面考察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感耦... 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有机模板剂,以低硅铝比(nSiO2/nAl2O3)的Y分子筛为铝源,通过转晶法制备结晶度良好的SSZ‑13沸石分子筛。从凝胶配比方面考察了不同原料组成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表征水热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形貌、硅铝比等变化,揭示分子筛合成过程。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显示该分子筛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为其工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Z‑13沸石 四乙氢氧化铵 Y分子筛 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调控丝光沸石性质及其对二甲醚羰基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湘浓 房旭东 +1 位作者 刘红超 朱文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9-353,359,共6页
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后处理对丝光沸石分子筛酸性质进行选择性调控,考察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浓度、温度对其物化性质和二甲醚羰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四乙基氢氧化铵后处理条件能在不影响分子筛晶体形貌、孔结构的前提下,... 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后处理对丝光沸石分子筛酸性质进行选择性调控,考察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浓度、温度对其物化性质和二甲醚羰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四乙基氢氧化铵后处理条件能在不影响分子筛晶体形貌、孔结构的前提下,定向提高Brongted酸酸中心在丝光沸石分子筛不同孔道中的分布;其中后处理温度影响较大。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母体分子筛上二甲醚转化率为22%时,改性分子筛上的二甲醚转化率超过98%。为高性能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后处理 四乙氢氧化铵 酸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甲壳素的分散性及其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增强性能研究
10
作者 彭卫芳 王文聪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95,共8页
将纳米甲壳素与纤维素复合可解决再生纤维素制品力学性能偏低的问题,但因复合过程纳米颗粒易团聚限制了其增强效果。为提升分散效果,本文研究了纳米甲壳素在水(H_(2)O)、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TEAOH/H_(2)O)、不同质量分数尿素水溶液(Ur... 将纳米甲壳素与纤维素复合可解决再生纤维素制品力学性能偏低的问题,但因复合过程纳米颗粒易团聚限制了其增强效果。为提升分散效果,本文研究了纳米甲壳素在水(H_(2)O)、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TEAOH/H_(2)O)、不同质量分数尿素水溶液(Urea/H_(2)O)、二甲基亚砜(DMSO)等试剂中的分散性,发现DMSO对纳米甲壳素的分散相对更优。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甲壳素/DMSO添加到纤维素/TEAOH/H_(2)O溶液中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结构、形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甲壳素添加量为9%时,复合膜力学性能最佳,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空白样增长54%和150%;9%纳米甲壳素的添加有助于复合膜引入酰胺基团和提高结晶度,且纳米甲壳素在复合膜中总体分散较均匀,无明显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甲壳素 二甲亚砜 分散性 四乙氢氧化铵 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比对SAPO-34催化剂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君琴 叶丽萍 +1 位作者 应卫勇 房鼎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三乙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APO-34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硅铝比(n(SiO2)∶n(Al2O3))合成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烯烃反应的性能;并用XRD,BET,SEM,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SiO2)∶n(Al2O3)=0...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三乙胺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APO-34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硅铝比(n(SiO2)∶n(Al2O3))合成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烯烃反应的性能;并用XRD,BET,SEM,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SiO2)∶n(Al2O3)=0.30时,SAPO-34的结晶度最大,比表面积为490m2/g,晶粒粒径最大(0.6~1.5μm);随n(SiO2)∶n(Al2O3)的增大,SAPO-34的结晶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晶粒粒径减小。在反应温度425℃、甲醇的WHSV=1h-1时,以甲醇为原料,对不同n(SiO2)∶n(Al2O3)合成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n(SiO2)∶n(Al2O3)=0.30时,甲醇转化率达到100.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总选择性最高(达到86.87%),催化活性时间最长(546min);随n(SiO2)∶n(Al2O3)的增大,催化剂对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总选择性降低,催化活性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催化剂 甲醇制烯烃 乙烯 丙烯 硅铝比 四乙氢氧化铵 三乙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法合成SAPO-34分子筛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建青 崔飞 +2 位作者 张毅航 程惠亭 张秀成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采用吗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水热合成法合成SAPO-34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陈化时间、晶化时间和搅拌对合成分子筛都有重要影响,最佳陈化和晶化时间均为24 h,适宜的搅拌速度为100r/min。以吗啉和吗啉-四乙基氢... 采用吗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水热合成法合成SAPO-34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陈化时间、晶化时间和搅拌对合成分子筛都有重要影响,最佳陈化和晶化时间均为24 h,适宜的搅拌速度为100r/min。以吗啉和吗啉-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先陈化后晶化并搅拌的方式均可得到SAPO-34分子筛,四乙基氢氧化铵的加入有利于合成小晶粒的分子筛。甲醇制烯烃(MTO)结果表明,甲醇转化率达98%以上,乙烯和丙烯总选择性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SAPO-34 吗啉 四乙氢氧化铵 陈化 M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晶化法合成SAPO-34分子筛及其催化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璐璐 陈立宇 +2 位作者 程惠亭 张秀成 崔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分别以磷酸、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为磷源、铝源和硅源,吗啡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液相晶化法合成了SAPO-34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BET等方法对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甲... 分别以磷酸、拟薄水铝石和硅溶胶为磷源、铝源和硅源,吗啡啉和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液相晶化法合成了SAPO-34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BET等方法对合成的SAPO-34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液相晶化法制备的SAPO-34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g、平均晶粒度为2μm、结晶度较好;以制备的SAPO-34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MTO反应,在n(甲醇):n(水)=1:1、反应温度440℃、重时空速4.8h-1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在98%以上,乙烯和丙烯的总选择性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晶化法 SAPO-34分子筛催化剂 吗啡啉 四乙氢氧化铵 模板剂 甲醇制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缩聚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雪松 田恒水 赵文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9,共5页
研究了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固相缩聚法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新工艺。探究了预聚体粉料颗粒大小、缩聚温度、缩聚时间、预聚体分子量及官能团比例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乙... 研究了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有机胺为催化剂,固相缩聚法合成高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BPA–PC)的新工艺。探究了预聚体粉料颗粒大小、缩聚温度、缩聚时间、预聚体分子量及官能团比例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大于60目(小于250μm)的预聚体颗粒在210℃真空缩聚8 h,制得的缩聚体特性黏度较大。预聚体分子量越大,C6H5OH/OH官能团比例越接近1,缩聚物的分子量越大。在较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数均分子量为52 572、分子量分布为1.830、熔点258℃、有一定结晶度的BPA–PC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聚碳酸酯 固相缩聚 高分子量 四乙氢氧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原子分子筛(Ⅸ)——Zr-Si Pentasil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庞文琴 裘式纶 葛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1期63-68,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C_(2)H_(5))4SiO4)、水玻璃、硅溶胶为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四丁基溴化铵(TBABr)、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和1,6-己二胺(HDA)为模板剂,使用氯氧化锆(ZrOCl2)为锆源首次合成了Zr-Si Pentasil型分子筛,用X射线衍射、... 以正硅酸乙酯((C_(2)H_(5))4SiO4)、水玻璃、硅溶胶为硅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四丁基溴化铵(TBABr)、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和1,6-己二胺(HDA)为模板剂,使用氯氧化锆(ZrOCl2)为锆源首次合成了Zr-Si Pentasil型分子筛,用X射线衍射、X射线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研究了它的结构,并在X射线衍射仪上用每阶梯0.01°的阶梯扫描方法测得Zr-Si Pentasil型分子筛的晶胞参数,结果表明Zr进入分子筛的骨架,研究了此分子筛的晶体形貌、吸附性能、憎水性、热稳定性、比表面以及表面酸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原子分子筛 比表面 四乙氢氧化铵 四丁溴化铵 氧化 晶体形貌 硅溶胶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润湿法合成β沸石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宁 赵天波 +1 位作者 徐文国 李凤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3,共5页
采用表面润湿法,以微球硅胶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合成β沸石。系统地研究了投料n(SiO2)/n(Al2O3),n[N(C2H5)4OH]/n(SiO2),n(H2O)/n(SiO2),n(Na2O)/n(SiO2)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并对恒温和分段两种晶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各... 采用表面润湿法,以微球硅胶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合成β沸石。系统地研究了投料n(SiO2)/n(Al2O3),n[N(C2H5)4OH]/n(SiO2),n(H2O)/n(SiO2),n(Na2O)/n(SiO2)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并对恒温和分段两种晶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和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分段晶化法更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高相对结晶度的β沸石;采用分段晶化法时,120℃下晶化8h就可形成足够的前驱物。无论采用恒温或是分段晶化,合成体系在150℃下的晶化时间应大于36h。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晶化时间的控制有可能缩短合成β沸石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合成的 结晶度 湿法合成 Β沸石 表面 四乙氢氧化铵 晶化时间 相对结晶度 晶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ZM-5分子筛中双模板剂在不同气氛下分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佩 李英霞 王煊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21-1126,共6页
采用TG-MS联用的方法,考察了惰性气氛和有氧气氛下UZM-5分子筛中双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四甲基氯化铵(TMACl)的分解过程,并采用XRD方法表征了试样的结晶度。实验结果表明,TMA+在UZM-5分子筛中以TMA+Z-(Z为分子筛骨架)及TMACl两... 采用TG-MS联用的方法,考察了惰性气氛和有氧气氛下UZM-5分子筛中双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四甲基氯化铵(TMACl)的分解过程,并采用XRD方法表征了试样的结晶度。实验结果表明,TMA+在UZM-5分子筛中以TMA+Z-(Z为分子筛骨架)及TMACl两种方式存在;随温度的升高,孔道外的TMA+先分解,随后TMACl及位于孔道内的TMA+分解,最后位于分子筛孔道内的TEA+分解,分子筛结构坍塌,气体产物从坍塌的骨架处逸出;在有氧气氛下,模板剂的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同时进行,释放的热量为惰性气氛下的4.4倍,大量的热量是导致分子筛结构坍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ZM-5分子筛 四乙氢氧化铵 四甲氯化铵 模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凹凸棒石对多级孔分子筛合成种类和孔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红玑 王发良 +3 位作者 李享 杨靖 宋经华 李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4,共7页
采用不同方法活化的凹凸棒石为前驱体,在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作用下一步法合成多级孔分子筛。研究不同硅铝比条件下活化凹凸棒石对分子筛合成种类和孔道层次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凹凸棒石作为前驱体合成的分子筛种类... 采用不同方法活化的凹凸棒石为前驱体,在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作用下一步法合成多级孔分子筛。研究不同硅铝比条件下活化凹凸棒石对分子筛合成种类和孔道层次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凹凸棒石作为前驱体合成的分子筛种类存在差异;XRD结果显示:当以碱焙烧酸微波凹凸棒石(HM-NC-ATP)、酸微波凹凸棒石(HM-ATP)和酸水热凹凸棒石(HH-ATP)为前驱体时,相同条件下分别获得ZSM-5,ZSM-12和ZSM-11分子筛,且硅铝比不同导致合成产物的形貌和孔道结构不一。此外,以HM-NC-ATP,HH-ATP为前驱体,合成产物孔道层次结构因子(HF)与硅铝比变化呈线性相关;HM-ATP为前驱体时,合成产物的孔道层次因子HF值最小,约为0.105,说明此时有利于介孔孔道构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凹凸棒石 四乙氢氧化铵 多级孔分子筛 孔道层次结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应用于制备Et_(4)NBF_(4)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聪 吕雅月 +3 位作者 苗孟杰 吴思梵 阮慧敏 沈江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4,共8页
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BMED)辅助制备四乙基四氟硼酸铵(Et_(4)NBF_(4)),以四乙基氯化铵(Et_(4)NCl)为原料,利用双极膜电渗析将其原位转化为四乙基氢氧化铵(Et_(4)NOH),后加入四氟硼酸(HBF_(4))中和生成Et_(4)NBF_(4).主要探究了阳离子... 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BMED)辅助制备四乙基四氟硼酸铵(Et_(4)NBF_(4)),以四乙基氯化铵(Et_(4)NCl)为原料,利用双极膜电渗析将其原位转化为四乙基氢氧化铵(Et_(4)NOH),后加入四氟硼酸(HBF_(4))中和生成Et_(4)NBF_(4).主要探究了阳离子交换膜种类、料液浓度、电流密度等实验条件对BMED膜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BMED膜堆进料浓度为0.4mol/L以及电流密度为12mA/cm^(2)的最佳实验条件下,Et_(4)NCl的转化率可达到97%以上,电流效率达到96%,而能耗仅为0.77kW·h/kg Et_(4)NOH,最终得到的Et_(4)NBF_(4)产品中Cl-的质量浓度均低于3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电渗析 四乙四氟硼酸铵 四乙氢氧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22催化乙烯叠合制备液体燃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伏朝林 赵杰 +2 位作者 赵丽萍 邢恩会 汪燮卿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7,共8页
来源于炼油厂的干气、液化气以及生物质或CO_(2)转化制得的低碳烯烃经叠合反应可制备清洁的高品质液体燃料。以乙烯为低碳烯烃代表物,分别考察ZSM-22以及经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改性处理的ZSM-22-A催化剂对乙烯叠合制备燃料油的作用并... 来源于炼油厂的干气、液化气以及生物质或CO_(2)转化制得的低碳烯烃经叠合反应可制备清洁的高品质液体燃料。以乙烯为低碳烯烃代表物,分别考察ZSM-22以及经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改性处理的ZSM-22-A催化剂对乙烯叠合制备燃料油的作用并同时对反应条件进行考察。结果发现,TEAOH改性具有脱硅扩孔、增多酸量的作用,ZSM-22-A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活性。该反应合适的温度为280℃,压力为5 MPa,质量空速为0.15~1.35 h^(-1)(根据油品目标进行选择)。进一步考察了两种催化剂的稳定性,发现ZSM-22在反应280 h后开始出现失活,而ZSM-22-A在反应400 h后仍未失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表明利用TEAOH改性ZSM-22对于乙烯叠合制备液体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烯烃叠合 ZSM-22 改性 四乙氢氧化铵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