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丝雨 石栋 +2 位作者 陆博 韩琳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化处理的HOYA Vivinex XY1 IOL为A组,植入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袢表面光滑的AMO Tecnis PCB00 IOL为B组。比较术后1、7、14、28 d前房闪辉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评分及IOL旋转角度,术后28 d HE染色观察后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情况。结果术后1 d、7 d,A组平均前房闪辉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28 d,A组平均后囊膜混浊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14 d、28 d,A组IOL平均旋转角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 HE染色显示,A组后囊膜表面仅见散在分布的单个或簇状晶状体上皮细胞,B组可见排列密集的单层或双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结论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的IOL能够排斥炎症细胞的吸附,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葡萄膜生物相容性较好。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的IOL能够增加表面的黏附力,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延缓并减轻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囊膜生物相容性较好。IOL袢经磨砂化处理,可以增加袢与囊袋间的摩擦力,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生物相容 葡萄生物相容 囊膜生物相容性 旋转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