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疆2种苜蓿叶斑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窦晓丽
胡文静
刘凡
林彩英
李克梅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昌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63-187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708)。
-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对2种苜蓿叶斑病病原菌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和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培养P.medicaginis(代表菌株PM-1)7 d,培养S.vesicarium(代表菌株SV-1)5 d,观察菌落及菌丝生长状况,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2种病原菌菌落直径大小,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菌株PM-1在供试的11种培养基、8种碳源和12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最适培养基是GPA和PSA,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L-谷氨酰胺,菌落直径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致死温度55℃;24 h持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菌株SV-1在供试的11种培养基、8种碳源和12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最适培养基是GPA,最佳碳源是菊糖,最佳氮源是L-谷氨酰胺,菌落直径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5~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致死温度60℃;不同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苜蓿茎点霉代表菌株PM-1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GPA或PSA培养基,24 h持续光照,碳、氮源为麦芽糖和L-谷氨酰胺。囊状匍柄霉代表菌株SV-1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GPA培养基,碳、氮源为菊糖和L-谷氨酰胺。
-
关键词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
苜蓿匍柄霉叶斑病
苜蓿茎点霉
囊状匍柄霉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alfalfa phoma leaf spot
alfalfa Stemphylium leaf spot
Phoma medicaginis
Stemphylium vesicari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