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靳镭 汤瑞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OHSS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和常规刺激组,建立OHSS模型;比较两组间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并分别通过... 目的建立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研究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CFTR)在OHSS大鼠卵巢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未成年Wistar雌鼠,随机分为过度刺激组和常规刺激组,建立OHSS模型;比较两组间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并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比较两组间卵巢组织中CFT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过度刺激组大鼠卵巢重量、血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常规刺激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CFTR呈棕黄色颗粒表达于大鼠卵巢黄体细胞以及未排卵泡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胞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定量分析均显示过度刺激组卵巢CFT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常规刺激组。结论注射过量促性腺激素致大鼠血雌二醇水平异常升高,使卵巢内CFTR表达量显著增加,卵巢形成多发性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间质水肿,体积和重量增加,参与诱发OH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雌二醇 氯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通过激活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治疗小鼠2型糖尿病干眼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珏 张婕 +2 位作者 王卓欣 张鑫 苏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小鼠)、T2DM-DE组、L-NOB组、M-NOB组、H-NOB组和CFTR抑制剂组,后5组建立T2DM-DE模型。对照组和T2DM-DE组小鼠灌胃含体积分数0.5%吐温80的PBS,L、M、H-NOB组小鼠分别灌胃剂量为50、100、200 mg·kg^(-1)·d^(-1)的NOB溶液,CFTR抑制剂组小鼠灌胃200 mg·kg^(-1)·d^(-1)的NOB溶液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1)·d^(-1)的CFTR(inh)-172,均给药4周。分别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PG)、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进行小鼠结膜杯状细胞PAS染色和角膜TUNEL染色。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角膜CFTR、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DE组小鼠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T2DM-DE组比较,L-NOB组、M-NOB组和H-NOB组小鼠的FPG降低,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降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降低(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升高,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NOB组比较,CFTR抑制剂组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CFTR降低T2DM-DE小鼠血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和角膜细胞存活,从而发挥治疗T2DM-DE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 川陈皮素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血糖 炎症 杯状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氯通道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冠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是一类ATP门控、cAMP依赖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其基本生理功能是调控氯离子分泌与跨膜物质转运。CFTR基因突变导致囊性纤维化(CF)的发生,这是一种罕见却致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影响呼吸道、肠道...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是一类ATP门控、cAMP依赖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其基本生理功能是调控氯离子分泌与跨膜物质转运。CFTR基因突变导致囊性纤维化(CF)的发生,这是一种罕见却致命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影响呼吸道、肠道和生殖系统腺上皮功能。现已有针对CF单基因突变的新药上市,这些药物显著改善CF患者呼吸道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CFTR研究多聚焦于上述CF相关系统,在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尚未清楚。CFTR参与血管收缩和心肌动作电位形成,近来研究提示CFTR参与心肌缺血和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纤维 氯离子通道 心肌 血管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对低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青榜 冯文化 张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6-1242,共7页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对低氧诱导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专业缺氧工作站使大鼠心肌H9c2细胞暴露于1%氧含量环境中建立缺氧培养模型。H9c2细胞中CFTR过表达后在缺氧环境中培养,RT-qPC... 目的: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对低氧诱导的大鼠心肌H9c2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专业缺氧工作站使大鼠心肌H9c2细胞暴露于1%氧含量环境中建立缺氧培养模型。H9c2细胞中CFTR过表达后在缺氧环境中培养,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FT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DCF-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结果:1%低氧环境培养可显著诱导H9c2细胞凋亡,同时伴随CFTR 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和ROS的生成增加(P<0.05)。过表达CFTR后低氧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以及ROS生成均明显减少;而CFTR蛋白特异性抑制剂CFTRinh-172可显著逆转过表达CFTR的作用。结论:CFTR可能通过抑制ROS生成对抗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转导调节因子 低氧 H9C2细胞 氧簇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氯离子通道在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丙芳 黄颖 +4 位作者 李勇 郭艳艳 张荣怀 招明高 王晓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肺泡上皮细胞囊性纤维化跨膜通道调节因子(CFTR)氯离子(Cl-)通道对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法,在0mV钳制电压下,对正常A549细胞或H2O2处理(氧化损伤)的A549细胞分别按照不同方式给予4-氯苯[F]异喹啉... 目的探讨人肺泡上皮细胞囊性纤维化跨膜通道调节因子(CFTR)氯离子(Cl-)通道对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法,在0mV钳制电压下,对正常A549细胞或H2O2处理(氧化损伤)的A549细胞分别按照不同方式给予4-氯苯[F]异喹啉(CBIQ)、二苯胺-2-羧酸(DPC)及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观察细胞从-90mV至50mV经步阶电压(20mV)刺激后CFTRCl-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绘制电流-电压(I-V)曲线。结果正常及H2O2损伤后的细胞中均记录到典型的CFTRCl-电流,均可被相对特异性的CFTRCl-通道阻断剂DPC抑制。H2O2损伤细胞的CFTRCl-电流较正常细胞明显减小。CBIQ对H2O2损伤细胞的CFTRCl-电流以及被DPC+尼卡地平阻断后的正常细胞中的CFTRCl-电流均有激动作用。结论氧化应激可导致CFTRCl-通道功能异常,CBIQ可以抑制这种作用。CFTRCl-通道激活剂CBIQ可能通过调节CFTRCl-通道和Ca2+通道发挥保护受损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物通道 肺损伤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氯通道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育 黄从新 +1 位作者 唐艳红 袁明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751-2753,共3页
目的:研究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结扎猪左前降支远端1/3~1/2处2h然后再灌注建立AMI模型(AMI组),同时设立相应的假... 目的:研究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结扎猪左前降支远端1/3~1/2处2h然后再灌注建立AMI模型(AMI组),同时设立相应的假手术组。术后24h取左心室梗死区、边缘区和正常区内层、中层和外层心肌(假手术组取对应位置心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CFTRmRNA表达在梗死区三层心肌中均明显下降(P<0.05),在边缘区三层心肌中均明显上升(P<0.05),在正常区三层心肌中均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AMI组CFTRmRNA表达在梗死区和边缘区的三层心肌之间以及在梗死区、边缘区和正常区同一层心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I后CFTR氯通道基因表达在梗死区、边缘区和正常区心肌之间以及局部心肌三层间呈不均一性改变,可能是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学 氯通道 纤维转运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FTR)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惠 王颖 +2 位作者 杨佳丽 刘晓明 石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必要寻找新型的治疗靶点,而最新研究发现囊状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转化有关。本研究探讨CFTR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特...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必要寻找新型的治疗靶点,而最新研究发现囊状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转化有关。本研究探讨CFTR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以及克隆形成实验等方法分别检测CFTR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细胞恶性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CFTR基因表达对肿瘤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CFTR基因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等肿瘤恶性特征,而RNA干扰A549细胞CFTR的表达导致细胞上述特征的明显增强。免疫印迹实验进一步发现CFTR基因过表达抑制A549细胞中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SOX2和OCT3/4,以及细胞表面CD133蛋白的表达;相反,RNA干扰A549细胞中CFTR基因的表达增加SOX2、OCT4和CD133的表达。然而,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发现CFTR基因表达对A549细胞肺癌干细胞标志乙醛脱氢酶1的表达和阳性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CFTR基因在肺癌A549细胞中具有抑制细胞恶性特征的作用,提示其可能是肺腺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但其对其他肺腺癌细胞的作用与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转导调节 肺腺癌 A54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与呼吸道疾病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平 魏睦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0-492,共3页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是一种环腺苷酸(cAMP)激活的ATP门控性氯离子(Cl-)通道,广泛分布于人体具有分泌功能的组织中。CFTR突变会导致分泌腺功能紊乱,继而引...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是一种环腺苷酸(cAMP)激活的ATP门控性氯离子(Cl-)通道,广泛分布于人体具有分泌功能的组织中。CFTR突变会导致分泌腺功能紊乱,继而引起囊性纤维化病变(cystic fibrosis.CF)。CF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各处多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呼吸道疾病 基因突变 调节因子 传导 常染色体隐遗传疾病 CFTR 纤维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阳志超 彭标 +1 位作者 彭诚蓉 刘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1-657,共7页
囊性纤维化(CF)是由于7号染色体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出现致病性突变引起CFTR蛋白功能缺失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见于高加索人群,世界各地发病率差异较大。本文报道了3例我院确诊CF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15... 囊性纤维化(CF)是由于7号染色体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基因出现致病性突变引起CFTR蛋白功能缺失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见于高加索人群,世界各地发病率差异较大。本文报道了3例我院确诊CF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15例中国C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CF的诊疗水平,减少临床漏诊和误诊,为制定中国CF指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囊性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亭威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07-28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基因变异。方法对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26例中国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均有反... 目的探讨中国人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基因变异。方法对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26例中国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伴营养不良20例,肝肿大且合并黄疸4例,存在慢性腹泻6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汗液电解质检查和尸检,其中10例经基因分析发现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有突变,其中9例为少见突变。26例患者中死亡12例。结论中国人囊性纤维化临床表现与白种人表现相似,但是CFTR基因突变部位可能与白种人不同;囊性纤维化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汗液电解质检查和尸检;该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诊断 鉴别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体征和症状 DNA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囊性纤维化并巨结肠同源病1例
11
作者 徐宇鹏 姜斌 黄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75-1778,共4页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由位于染色体带7q31.2上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鼻窦炎、胰... 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由位于染色体带7q31.2上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鼻窦炎、胰腺炎、营养不良和男性不孕等[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巨结肠同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跨膜离子通道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宏飞 聂宏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7-310,共4页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以肺水肿和过度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伴随着肺离子通道功能受损,而修复这些离子通道功能能缓解其临床进展。因此了解上皮钠通道、钠钾泵、囊性...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以肺水肿和过度的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往往伴随着肺离子通道功能受损,而修复这些离子通道功能能缓解其临床进展。因此了解上皮钠通道、钠钾泵、囊性纤维跨膜转导调节因子和水通道蛋白等通道功能及其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互关系对更好治疗此类疾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上皮钠通道 钠钾泵 纤维转导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缓解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
13
作者 师亚倩 郭璞 +5 位作者 周华林 刘锦 叶纯 项智锋 吴仲元 邱银生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0,共10页
为了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构建体外肠道炎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在DHM干预下,ETEC K88诱导IPEC-1细胞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 为了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1构建体外肠道炎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在DHM干预下,ETEC K88诱导IPEC-1细胞内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钠氢交换离子3(NHE3)、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小鼠体内肠道炎性损伤模型,灌胃给药不同剂量[25、50、100 mg/(kg·bw)]的DHM溶液,ETEC K88感染24 h后采集血样,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变化;剖检小鼠,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结果显示,IPEC-1细胞炎性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与ETEC K88模型组相比,50、100、200和400μg/mL DHM均极显著下调NF-κB p65、IL-1β和IL-6蛋白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上调NHE3蛋白表达水平(P<0.01),100、200和400μg/mL DHM处理极显著下调CFTR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P<0.01),400μg/mL DHM处理极显著下调IL-18蛋白表达水平(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小鼠肠道炎性损伤模型,与ETEC K88组相比,100 mg/(kg·bw)DHM显著下调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谷草转氨酶(AST)和甘油三酯(TG)水平,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以及小肠肠道隐窝深度(CD)(P<0.05),显著上调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以及小肠肠道绒毛长度(VH)和VH/CD(P<0.05),并且小鼠小肠肠道绒毛结构完整,绒毛和隐窝排列整齐,肠黏膜层细胞正常。综上所述,DHM可显著缓解ETEC K88诱导的小鼠肠道炎性损伤,并且对小鼠的肠道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试验初步挖掘了DHM缓解ETEC K88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为DHM用于治疗ETEC感染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二氢杨梅素 纤维转导调节因子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转运参与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琳 聂宏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5,共3页
肺纤维化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体呼吸功能,且随着病情和肺部损伤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断恶化,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时间很短。迄今为止,作为肺心病、肺水肿等肺部常见疾病的最终结局,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研究表明肺纤... 肺纤维化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体呼吸功能,且随着病情和肺部损伤的加重,患者呼吸功能不断恶化,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时间很短。迄今为止,作为肺心病、肺水肿等肺部常见疾病的最终结局,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研究表明肺纤维化的发病与多种离子通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上皮钠通道的表达上调,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的基因突变,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异常等。因此,明确各种离子通道在肺纤维化的形成中的表达能够更好地了解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为其未来的临床解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上皮钠通道 纤维转导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纤方水煎液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及肺组织CFT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文 王俊 +3 位作者 王凤婵 陆学超 胡海波 赵国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68-3475,共8页
目的 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在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扶正化纤方水煎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8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72只),采用博来霉素构建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吡非尼... 目的 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在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扶正化纤方水煎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8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12只)和造模组(72只),采用博来霉素构建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吡非尼酮组,扶正化纤方低、中、高剂量组,扶正化纤方+H-89组,每组12只,给予相应药物干预。称定小鼠体质量和肺质量,计算肺指数,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CFTR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CFTR、白介素17B(IL-17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FTR、IL-17B、蛋白激酶A(PKA)、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指数、HYP水平、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血清IL-17B表达均升高(P<0.05),肺组织CFTR mRNA和蛋白、cAMP水平、p-PKA/PKA、p-CREB/CREB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纤方中、高剂量组小鼠肺指数、HYP水平、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IL-17B表达降低(P<0.05),肺组织CFTR mRNA和蛋白、cAMP水平、p-PKA/PKA、p-CREB/CREB表达升高(P<0.05);H-89可减弱扶正化纤方的抗肺纤维化作用。结论 扶正化纤方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通路,上调CFTR表达,进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纤方 纤维 纤维转导调节因子(CFTR) 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莹 张湧波 +2 位作者 吴丹红 林炎鸿 兰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A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3例诊断为孤立发生的CBAVD患者的致病基因CFTR及易感基因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2,ADGRG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β亚单位(sodium channel epithelial 1 subunit beta,SCNN1B)和碳酸酐酶12(carbonic anhydrase,CA12)和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olute carrier family 9 member A3,SLC9A3)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针对CFTR基因多态性位点、内含子及侧翼序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用Sanger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BAVD易感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有害性预测。对13例CBAVD患者中1例患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评估子代遗传风险。结果:外显子测序发现13例CBAVD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检测到CFTR基因外显子突变,有6种错义突变:c.2684G>A(p.Ser895Asn)、c.4056G>C(p.Gln1352His)、c.2812G>T(p.Val938Leu)、c.3068T>G(p.Ile1023Arg)、c.374T>C(p.Ile125Thr)、c.1666A>G(p.Ile556Val),1种无义突变:c.1657C>T(p.Arg553Ter),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同时还存在CFTR的纯合p.V470位点,另外7例患者未检测出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13例CBAVD患者中,3例患者携带纯合p.V470的多态性位点,4例患者携带5T等位基因,2例患者携带TG13等位基因,10例患者携带c.-966T>G位点。4例CBAVD患者同时携带以上CFTR基因突变位点中的2~3个位点。13例患者中CBAVD易感基因突变情况:1种ADGRG2错义突变c.2312A>G(p.Asn771Ser),2种SLC9A3错义突变c.2395T>C(p.Cys799Arg)、c.493G>A(p.Val165Ile),1种SCNN1B错义突变c.1514G>A(p.Arg505His)和1种CA12错义突变c.1061C>T(p.Ala354Val),其中,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突变位点是首次在CBAVD患者中被发现,以上5种突变位点在gnomAD数据库中的人群变异频率极低,属于罕见突变,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显示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位点和SCNN1B基因的c.1514G>A(p.Arg505His)位点的有害性等级为致病突变。1例家系遗传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1657C>T(p.Arg553Ter)突变为新生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及其配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1女婴,该女婴遗传了先证者的致病性突变c.1657C>T(p.Arg553Ter)。结论:CFTR基因突变仍然是中国CBAVD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但突变的分布与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充中国CBAVD患者的CFTR突变谱;ADGRG2、SLC9A3、SCNN1B和CA12易感基因可能解释部分无CFTR突变的CBAVD病例;CBAV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确诊前对患者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其阴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建议将CFT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辅助生殖前的遗传学筛查,降低子代罹患CBAVD及囊性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双侧输精管缺如 纤维转导调节因子 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 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NF-κB信号对气道上皮黏液调节因子MUC5AC和CFT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艳 张彩丽 +4 位作者 刘燕 陈玉龙 彭梦薇 桑亚洲 吴耀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探讨黄芩苷调控气道上皮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表达以改善病理性气道黏液的...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探讨黄芩苷调控气道上皮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的表达以改善病理性气道黏液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H292细胞(人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用于后续实验的黄芩苷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F-κB抑制剂组(PDTC组,100μmol/L)和黄芩苷组(200μg/mL)。采用IL-1β诱导H292细胞建立体外黏液高分泌炎症细胞模型,再以相应浓度的药物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UC5AC、IL-8、TNF-α的含量,检测各组细胞中MUC5AC和CFTR蛋白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UC5AC和CFTR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65和IκB的表达。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当黄芩苷浓度为200μg/mL时,细胞活性在80%以上,可作为后续实验的安全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及细胞质中MUC5AC分泌水平及IL-8、TNF-α、p65、MUC5AC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IκB蛋白表达、CFTR蛋白含量、CFTR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组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水平,IL-8、TNF-α、p65蛋白表达及MUC5A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质中MUC5AC水平、CFTR蛋白含量、IκB蛋白表达、CFTR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组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水平、IL-8和TNF-α分泌水平、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CFTR蛋白含量、IκB蛋白表达、CFTR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而MUC5AC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MUC5AC的分泌,增加CFTR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NF-κB MUC5AC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气道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新观点 被引量:27
18
作者 郭志国 辛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00-2403,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胰蛋白酶原不适当的活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胰腺分泌细胞的破坏,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危及生命。由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缺乏有效方法。胰蛋白酶学说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处...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胰蛋白酶原不适当的活化、炎性细胞浸润及胰腺分泌细胞的破坏,若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危及生命。由于发病机制不清,临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缺乏有效方法。胰蛋白酶学说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前体胰蛋白酶原激活与胰蛋白酶-抗胰蛋白酶的失衡、遗传异质性相关。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胰腺炎是多因素参与的疾病,乙醇与烟草可损伤小胰管及腺泡细胞,但饮酒者急性胰腺炎发病率升高并不显著。胰管分泌物可减轻胰腺损伤,缺乏胰蛋白酶原激活的动物模型仍有胰腺炎发生,细胞因子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表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自噬在胰腺炎性反应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胰蛋白酶 胰管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TS9-AS2调控miRNA-1290和CFTR的表达及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倩 左骁 +1 位作者 郑伟红 陈登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5,51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DAMTS9反义RNA 2(ADAMTS9-AS2)靶向调控微小RNA-1290(miR-1290)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表达及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DA...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DAMTS9反义RNA 2(ADAMTS9-AS2)靶向调控微小RNA-1290(miR-1290)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表达及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DAMTS9-AS2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MCF-7、MDA-MB-453、T47D、MDA-MB-468、MDA-MB-231和SK-BR-3)中的表达情况。培养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pcDNA组(阴性对照)和ADAMTS9-AS2过表达组。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DAMTS9-AS2和miR-1290靶向关系。结果ADAMTS9-AS2在乳腺癌组织(0.444±0.045)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1.000±0.062)(P<0.01)。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相比(1.000±0.092),miR-1290在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更高(1.504±0.104)(P<0.01)。ADAMTS9-AS2在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53、T47D、MDA-MB-468、MDA-MB-231和SK-BR-3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iR-1290在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53、T47D、MDA-MB-468、MDA-MB-231和SK-BR-3中相对表达量高于MCF-10A细胞,其中MDA-MB-231的ADAMTS9-AS2相对表达量最低,miR-1290相对表达量最高。ADAMTS9-AS2过表达组MDA-MB-231细胞增殖(48 h和72 h)、迁移(12 h和24 h)和侵袭(24 h)能力均低于对照组和pcDNA组,CFT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pcDNA组(均P<0.05)。ADAMTS9-AS2可靶向结合miR-1290。结论ADAMTS9-AS2可能调控miR-1290和CFTR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提示ADAMTS9-AS2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ADAMTS9反义RNA2 miR-1290 纤维传导调节因子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与mGluR1相互作用抑制mGluR1过度激活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20
作者 杨荟敏 范景凯 +3 位作者 朱萍 罗雯媛 张亚楠 张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3-1503,共11页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过度激活介导的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在临床试验中应用mGluRs的负性变构调节剂缓解PD病人的运动障碍已有报道,但由于精确调控mGluRs表达或活性的局限性,目前,在PD的治疗中仍存...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过度激活介导的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在临床试验中应用mGluRs的负性变构调节剂缓解PD病人的运动障碍已有报道,但由于精确调控mGluRs表达或活性的局限性,目前,在PD的治疗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寻找能够精确调控mGluR1表达及活性的小分子药物或内源性基因,将有可能成为解决目前PD治疗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对囊性纤维跨膜调节器相关配体(CAL)在mGluR1过度激活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工具细胞HEK293中,应用mGluR1的激动剂激活受体,CAL与mGluR1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CAL通过与mGluR1相互作用,抑制mGluR1过度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在鱼藤酮诱导的PD大鼠模型中,过表达CAL通过抑制mGluR1下游通路的激活,减少鱼藤酮引起的神经损伤(P<0.001)。本文揭示了一种调控mGluR1活性的新机制,希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纤维调节器相关配体 蛋白质相互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