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下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英 吕和平 +1 位作者 李建军 郭致杰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0-16,共7页
为了明确低温条件下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对春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其不同剂量包衣的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低温胁迫下春小麦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的变... 为了明确低温条件下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对春小麦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其不同剂量包衣的春小麦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低温胁迫下春小麦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及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0kg春小麦种子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50 g包衣,在昼/夜温度为20℃/10℃、15℃/5℃条件下,能增加春小麦的株高和地上鲜重。但当胁迫温度降低、包衣剂用量增加时,春小麦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的生成受到抑制,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且随着温度越低包衣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春小麦受到的伤害也越严重。用新烟碱类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后,在春季播种时,以推荐剂量的低剂量包衣种子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春小麦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9
2
作者 茹李军 郑雪松 +4 位作者 丑靖宇 陈宇 卢伟平 李志念 张智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了解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推广用量,室内试验以辽春10号为材料,研究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纹枯病的防效;田间试验以济麦22和中... 为了解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推广用量,室内试验以辽春10号为材料,研究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纹枯病的防效;田间试验以济麦22和中麦895为试验材料,探索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防治小麦纹枯病、蚜虫的推广剂量。结果发现,133~800g·100kg-1种子的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发芽率、株高、根长及鲜重无明显影响;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小麦纹枯病有较好防效。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中麦869纹枯病防效为66.4%~86.7%,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95.8~97.3%,防效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济麦22纹枯病防效为55.8~62.7%,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80.2~90.1%,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推荐剂量为400~800g·100kg-1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油菜黄曲跳甲药效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孙玉萍 张跃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0期62-63,共2页
研究不同药剂对油菜黄曲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是防治油菜黄曲跳甲的较好药剂,持效性好,对油菜安全。建议在油菜播种时拌种,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40~210g/hm^2。
关键词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油菜 黄曲跳甲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曲淑珍 赵晓华 吴玉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18-118,120,共2页
进行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播种前,使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包衣,对玉米灰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预防玉米粗缩病,且对玉米安全,可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灰飞虱 粗缩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g/L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占中师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9期114-114,120,共2页
350g/L噻虫嗪FS水稻浸种处理,在水稻苗期对水稻蓟马有很好防治效果。播种后30d,350g/L噻虫嗪FS100 mL、200 mL/100Kg浸种处理,防效分别为71.11%、81.68%,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0g/L丁硫克百威DS1000g/100kg拌种处理和10%吡虫啉WP喷雾处理。
关键词 350g/L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防治水稻蓟马 田间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桂明 顾雪梅 宋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21-122,共2页
为验证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从而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从延缓抗药性的角度考虑... 为验证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从而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从延缓抗药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该药剂的使用量为150-350g/100kg种子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小麦蚜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灰飞虱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凤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39-139,共1页
在玉米播种前,使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包衣,探讨其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其对玉米灰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且对玉米安全,可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玉米 灰飞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种衣剂对玉米苗期两种粘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段云 董嘉欣 +4 位作者 苗进 陈琦 巩中军 卢春光 武予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本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噻虫嗪悬浮种衣剂(S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5%噻虫嗪SC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在1.12~2.24 g/kg之间对两种粘虫均具有明显的毒力,且在... 本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噻虫嗪悬浮种衣剂(S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5%噻虫嗪SC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在1.12~2.24 g/kg之间对两种粘虫均具有明显的毒力,且在玉米不同苗龄对不同龄期及种类粘虫的毒力均存在一定差异。玉米出苗2周,噻虫嗪SC质量浓度为1.12 g/kg时对东方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92.83%,对劳氏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57.13%。与劳氏粘虫相比,噻虫嗪SC对东方粘虫的毒力更强。本研究为生产上选用噻虫嗪SC防治玉米粘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东方粘 劳氏粘 室内毒力 玉米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防治油菜籽苗期黄条跳甲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慧 康爱国 +2 位作者 崔彦 王平 张凤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60-62,77,共4页
以十字花科油菜籽为试材,应用常规种子拌种包衣的方式,以1 kg种子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4.2 g为药剂对照,进行了1 kg种子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以及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 以十字花科油菜籽为试材,应用常规种子拌种包衣的方式,以1 kg种子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4.2 g为药剂对照,进行了1 kg种子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以及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对油菜籽苗期黄条跳甲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280 g和350 g进行油菜籽种子包衣,均能有效防治油菜籽苗期黄条跳甲的为害。其中,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用量为350 g时防效最高,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为350 g时防效次之,且这2个药剂处理的持效期均长,防治效果均好。该技术可以在防治油菜籽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苗期黄条跳甲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黄条跳甲 70%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4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 种子包衣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