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直接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7
1
作者
卢海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56-759,共4页
近年的研究显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具有不依赖于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肾直接保护作用 ,在未降低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 ,TZD可减少清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肥大及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 :在高血糖状态下 ,...
近年的研究显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具有不依赖于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肾直接保护作用 ,在未降低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 ,TZD可减少清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肥大及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 :在高血糖状态下 ,TZD通过激活肾小球中二酰基甘油激酶 (DGK) ,抑制二酰基甘油 (DAG) 蛋白激酶C(PKC)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ERK)通路活性而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抑制ECM蛋白的过度产生。也有研究认为 ,TZD与改善硫酸乙酰肝素原多糖 (HSPG)合成及硫酸化、从而抑制肾小球基膜 (GBM)外疏松层的阴离子位点有关。此外 ,TZD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达到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糖尿病肾病
DAG-PKC-ERK通路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云
王午喜
+2 位作者
李茜
顾峻菱
朱爱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分析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理。方法: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检测CIM...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分析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理。方法: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检测CIMT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CIMT值显著下降(P<0.01),同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hsCRP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除FPG和HbA1c下降具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抗炎作用而显著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IMT水平,抑制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DGSH铁硫簇结构域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尚画雨
付玉
+1 位作者
马穰桂
夏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6-572,共7页
本文以2型糖尿病、癌症、帕金森病、脂肪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为例,重点阐述线粒体外膜蛋白CDGSH铁硫簇结构域1(CISD1/mitoNEET)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并对mitoNEET与运动和/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的关系进行了展望,以...
本文以2型糖尿病、癌症、帕金森病、脂肪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为例,重点阐述线粒体外膜蛋白CDGSH铁硫簇结构域1(CISD1/mitoNEET)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并对mitoNEET与运动和/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的关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靶向mitoNEET的药物和/或运动干预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GSH铁硫簇结构域1
膜蛋白
衰老相关疾病
运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胰岛素增敏剂对日本黄姑鱼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普强
杨云霞
+3 位作者
韩涛
李新宇
杨敏
王骥腾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对鱼类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在正常糖水平(15.6%)、高糖水平(30.0%)的2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IZDs),并以未添加组为对照,饲喂日本黄姑鱼56 d。结果显示:在正常糖水平饲料条件下,TZDs添加组(T...
为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对鱼类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在正常糖水平(15.6%)、高糖水平(30.0%)的2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IZDs),并以未添加组为对照,饲喂日本黄姑鱼56 d。结果显示:在正常糖水平饲料条件下,TZDs添加组(T组)试验鱼血糖浓度的变化明显缓于未添加组(S组),峰值仅为S组的3/5左右,且24 h的恢复时间早于S组(>48 h);在高糖水平饲料条件下,TZDs添加组(HT组)试验鱼的肝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组(HS组)(P<0.05),但其它各项指标与HS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TZDs影响了日本黄姑鱼的血糖代谢,提高了鱼体内胰岛素对葡萄糖刺激的敏感度,但对其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s)
糖代谢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直接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7
1
作者
卢海
王坚
机构
南京市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56-759,共4页
文摘
近年的研究显示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具有不依赖于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肾直接保护作用 ,在未降低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的情况下 ,TZD可减少清蛋白尿 ,抑制肾小球系膜肥大及细胞外基质 (ECM)增生。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 :在高血糖状态下 ,TZD通过激活肾小球中二酰基甘油激酶 (DGK) ,抑制二酰基甘油 (DAG) 蛋白激酶C(PKC)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ERK)通路活性而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抑制ECM蛋白的过度产生。也有研究认为 ,TZD与改善硫酸乙酰肝素原多糖 (HSPG)合成及硫酸化、从而抑制肾小球基膜 (GBM)外疏松层的阴离子位点有关。此外 ,TZD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达到肾保护作用。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糖尿病肾病
DAG-PKC-ERK通路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Keywords
Thiazolidinediones
Diabetic nephropathies
DAG-PKC-ERK pathway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何云
王午喜
李茜
顾峻菱
朱爱东
机构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36-103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分析其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理。方法: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检测CIMT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吡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CIMT值显著下降(P<0.01),同时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hsCRP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除FPG和HbA1c下降具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抵抗及抗炎作用而显著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IMT水平,抑制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Keywords
Pioglitazone
Type 2 diabetes diseas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Thiazolidinediones
Atherosclerosi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DGSH铁硫簇结构域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尚画雨
付玉
马穰桂
夏志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6-57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00842,3196019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CX17B07)
+1 种基金
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20202ACBL2160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BAB205081)。
文摘
本文以2型糖尿病、癌症、帕金森病、脂肪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为例,重点阐述线粒体外膜蛋白CDGSH铁硫簇结构域1(CISD1/mitoNEET)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并对mitoNEET与运动和/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的关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靶向mitoNEET的药物和/或运动干预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CDGSH铁硫簇结构域1
膜蛋白
衰老相关疾病
运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胰岛素增敏剂对日本黄姑鱼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郑普强
杨云霞
韩涛
李新宇
杨敏
王骥腾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15R411012)
文摘
为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对鱼类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在正常糖水平(15.6%)、高糖水平(30.0%)的2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3%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IZDs),并以未添加组为对照,饲喂日本黄姑鱼56 d。结果显示:在正常糖水平饲料条件下,TZDs添加组(T组)试验鱼血糖浓度的变化明显缓于未添加组(S组),峰值仅为S组的3/5左右,且24 h的恢复时间早于S组(>48 h);在高糖水平饲料条件下,TZDs添加组(HT组)试验鱼的肝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添加组(HS组)(P<0.05),但其它各项指标与HS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TZDs影响了日本黄姑鱼的血糖代谢,提高了鱼体内胰岛素对葡萄糖刺激的敏感度,但对其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TZDs)
糖代谢
生长
分类号
S965.3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肾病的直接作用及其机制
卢海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吡格列酮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何云
王午喜
李茜
顾峻菱
朱爱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DGSH铁硫簇结构域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尚画雨
付玉
马穰桂
夏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胰岛素增敏剂对日本黄姑鱼血糖代谢及生长的影响
郑普强
杨云霞
韩涛
李新宇
杨敏
王骥腾
《水产科技情报》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