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鼻咽鳞癌活性的3D-QSAR研究与分子设计
1
作者 秦正龙 杨伟华 冯长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27,共6页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分子结构与抗鼻咽鳞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以揭示影响pM的微观结构因素,探讨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分子结构与抗鼻咽鳞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以揭示影响pM的微观结构因素,探讨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的3个分子共9个化合物,用于模型验证。所建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2cv、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372、0.853。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53.7%、46.3%,表明影响pM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设计了3个具有较高抗鼻咽鳞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并吡啶并嘧啶衍生物 鼻咽鳞癌 抗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立体场 静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氢吡啶并噻吩并嘧啶-4(3H)-酮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国平 段连生 丁明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
利用Gewald反应使哌啶酮、氰乙酸乙酯与硫磺在吗啡啉存在下反应,制得中间体2-氨基四氢吡啶并噻吩衍生物3.3再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在无水三乙胺存在下作用,得到中间体膦亚胺4.应用膦亚胺4与异氰酸酯及仲胺的三组分串联aza-Wittig反应合... 利用Gewald反应使哌啶酮、氰乙酸乙酯与硫磺在吗啡啉存在下反应,制得中间体2-氨基四氢吡啶并噻吩衍生物3.3再与三苯基膦、六氯乙烷在无水三乙胺存在下作用,得到中间体膦亚胺4.应用膦亚胺4与异氰酸酯及仲胺的三组分串联aza-Wittig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2-烷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4(3H)-酮的新衍生物7a^7f.所得产物的结构由1H NMR,MS,元素分析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吡啶并噻吩并 噻吩并 氮杂WITTIG反应 膦亚胺 碳二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世宁 孙春玲 +2 位作者 张丹丹 毛龙飞 王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9,共6页
以苄胺为原料,经过取代,缩合,水解,脱保护等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且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 以苄胺为原料,经过取代,缩合,水解,脱保护等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5,6,7,8-四氢吡啶并[3,4-d]嘧啶类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且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0a和10d的抑制活性达到了中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6 7 8-四氢吡啶并[3 4-d]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甲酰硫脲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Ⅳ) 被引量:6
4
作者 管谦 薛思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合成了 1 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嘧啶环的β-(或γ-)吡啶甲酰硫脲 .结构经 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等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除草活性 ,主要抑制双子叶植物 (如油菜 )的生长 ,而对单子叶... 合成了 1 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取代嘧啶环的β-(或γ-)吡啶甲酰硫脲 .结构经 IR、1 H 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等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除草活性 ,主要抑制双子叶植物 (如油菜 )的生长 ,而对单子叶植物 (如玉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甲酰硫脲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甲酰硫脲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思佳 管谦 沈春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2-745,共4页
Eight N (substituted pyrimidin 2 yl) N β (or γ )pyridinecarbonyl thioureas are synthesied and tested for biological activity.All of them are new compounds and their structures are comfirmed by IR, 1HNMR and elemen... Eight N (substituted pyrimidin 2 yl) N β (or γ )pyridinecarbonyl thioureas are synthesied and tested for biological activity.All of them are new compounds and their structures are comfirmed by IR, 1HNMR and elementary analysis.The preliminary biological test shows that some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have excelle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root and stalk of dicotyledon plant (such as rape) and a good regulating activity for plant growth of monocotyledon(such as co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甲酰硫脲衍生物 2-氨基-4 6-二取代 β-(或γ-)吡啶甲酰硫脲 合成 生物活性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余陆 丁明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了新型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应用膦亚胺4与苯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5再与仲胺反应,以70%~81%的总产率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所得产物7a~7... 研究了新型二氢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应用膦亚胺4与苯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的碳二亚胺5再与仲胺反应,以70%~81%的总产率合成了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7a~7h.所得产物7a~7h的结构由NMR,MS,I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噻吩并噻吩并衍生物 氮杂WITTIG反应 碳二亚胺 膦亚胺 碳二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杀菌活性的QSAR研究
7
作者 岳玮 冯惠 冯长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65-1667,共3页
为了研究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G/%)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4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的二参数(M_(26)、M_(32))QSAR模型,非交叉验证相关系... 为了研究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G/%)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按照分子的拓扑环境编程计算了14种上述化合物的电性距离矢量(M_D)。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的二参数(M_(26)、M_(32))QSAR模型,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与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_(cv)~2)分别为0.857、0.648,显示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根据进入模型可知,影响三唑噻吩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菌抑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是>C-、-O等结构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噻吩并衍生物 小麦赤霉菌 抑菌活性 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俞良莉 王礼琛 黄嘉梓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以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茶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4个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衍生物,经波谱分析证实其结构,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比茶碱强的PDE抑制活性。
关键词 噻吩 二酮 抑制剂 茶碱 衍生物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的CoMFA模型与分子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唐自强 冯惠 冯长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0,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噻吩并嘧啶衍生物抗胃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369、0.831,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40.9%、59.1%,表明影响抗胃癌活性(pM)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其次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抗胃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并衍生物 抗胃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CoMFA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惠 石春玲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5-1389,共5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cv^2)...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25种吡啶并嘧啶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训练集中20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6个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已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467、0.891,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对pIC的贡献率依次为40.8%、59.2%。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化合物,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并衍生物 抗乳腺癌活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并[2,3-d]嘧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波 高慧 +2 位作者 张梦丹 杨平 宋新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4-2540,共7页
以2-丁酮、丙二腈和单质硫为原料,通过改良的Gewald反应制备了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Ⅰ),Ⅰ再与三氯氧磷和三氟乙酸反应“一锅法”合成了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Ⅱ),中间体Ⅱ分别与不同取代苄胺反应制得... 以2-丁酮、丙二腈和单质硫为原料,通过改良的Gewald反应制备了2-氨基-3-氰基-4,5-二甲基噻吩(Ⅰ),Ⅰ再与三氯氧磷和三氟乙酸反应“一锅法”合成了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氯噻吩并[2,3-d]嘧啶(Ⅱ),中间体Ⅱ分别与不同取代苄胺反应制得了16种噻吩并[2,3-d]嘧啶类含氟衍生物(Ⅲa~Ⅲp)。通过^(1)HNMR、^(13)CNMR、FTI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苄氨基噻吩并[2,3-d]嘧啶(Ⅲa)的晶体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Ⅲa、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3-氟苄氨基)噻吩并[2,3-d]嘧啶(Ⅲc)和5,6-二甲基-2-三氟甲基-4-(3-氯苄氨基)噻吩并[2,3-d]嘧啶(Ⅲf)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Ⅲa对MCF-7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2.01和2.44μmol/L,Ⅲc对MCF-7和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1.44和1.47μmol/L,二者的活性均远优于对照组吉非替尼(Gefitin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并[2 3-d] 含氟衍生物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合成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脲盐法合成胍及其N-取代嘧啶胺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宇 刘毅锋 +3 位作者 张娟 张亚洲 高朔漠 殷玉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采用异脲盐法合成一系列N-取代胍和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类化合物。以O-甲基异脲硫酸盐为起始原料,与脂肪胺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脂肪胍或芳香胍类化合物(1),再以3-乙酰吡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为原料... 采用异脲盐法合成一系列N-取代胍和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类化合物。以O-甲基异脲硫酸盐为起始原料,与脂肪胺类或芳香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脂肪胍或芳香胍类化合物(1),再以3-乙酰吡啶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为原料反应合成3-(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2),将化合物(1)和(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最终得到目标产物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3)。合成出了6个N-取代胍及其相应的衍生物N-取代-4-(3-吡啶基)嘧啶-2-胺类化合物,并用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该方法路线简捷环保、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较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甲基异脲 3-乙酰吡啶 烯胺酮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并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红斌 崔泽平 +2 位作者 刘建超 贺红武 丁明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43-345,共3页
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利用aza-W ittig法合成了一类未见文献报道的噻吩并吡啶并嘧啶类化合物,通过IR,1H NM R,E I-M S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aza—Wittig法 噻吩并吡啶 吡啶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类希夫碱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慧 余新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04-2011,共8页
为了得到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优良的四氢吡啶并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通过Gewald、环化、氯化、亲核取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9个四氢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类希夫碱衍生物。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为了得到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活性和抗肿瘤活性优良的四氢吡啶并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通过Gewald、环化、氯化、亲核取代和缩合反应合成了9个四氢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类希夫碱衍生物。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将活性单元希夫碱引入到四氢吡啶并[4′,3′∶4,5]噻吩并[2,3-d]嘧啶骨架能够增强其抑酶活性以及抗肿瘤活性,其中希夫碱单元为杂环的6f~i抑制EGFR和抗肿瘤活性要优于苯环衍生物(6a~e)。尤其是二茂铁基化合物6i展现出了最强活性,其抑制EGFR的效果与阳性药物拉帕替尼(Lapatinib)相当,而抑制MDA-MB-231(IC_(50)=5.2±0.47μmol·L^(-1))的活性则分别是阳性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他莫昔芬(TAM)的1.7和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wald反应 四氢吡啶并[4′ 3′∶4 5]噻吩并[2 3-d] 希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位或4-位取代吡啶并嘧啶类非经典叶酸拮抗剂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芳 薛良敏 +4 位作者 丛婧 田超 王孝伟 刘俊义 张志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11-2120,共10页
以非经典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6-(4-甲基苯基)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b)及其侧链简化产物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先导化合物,选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基团,通过微波法高效合成了2-位或4-位取代吡啶并嘧啶类非经典叶酸拮抗剂,... 以非经典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6-(4-甲基苯基)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b)及其侧链简化产物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先导化合物,选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基团,通过微波法高效合成了2-位或4-位取代吡啶并嘧啶类非经典叶酸拮抗剂,研究了2-位及4-位取代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为非经典叶酸拮抗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中,6-(4-甲基苯基)乙基-4-氨基-2-(3-氯-4-氟苯基)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b)对HL-60细胞的IC50=(4. 09±0. 48)μmol/L,对A549细胞的IC50=(17. 99±7. 20)μmol/L,而对HCT116细胞的IC50=(14. 52±4. 74)μmol/L;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活性.此外,对部分目标化合物和先导物进行了二氢叶酸还原酶晶体结构的分子对接,对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经典叶酸拮抗剂 吡啶并[3 2-d]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铁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酮
16
作者 路军 白银娟 +1 位作者 杨秉勤 马怀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3 4-二氢-2-酮 催化合成 三氯化铁 催化剂 西北大学 吡啶衍生物 反应产率 药理活性 钙拮抗剂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