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疗法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潜力分析
1
作者 王霜 李洁 +3 位作者 雷元元 李海斌 刘山 党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7,共7页
细菌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主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迅速增加无法有效控制感染。噬菌体疗法使用天然存在的噬菌体病毒作为抗菌剂,为传统抗生素单独作用无法清除的细菌... 细菌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主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迅速增加无法有效控制感染。噬菌体疗法使用天然存在的噬菌体病毒作为抗菌剂,为传统抗生素单独作用无法清除的细菌感染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章介绍了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噬菌体作为抗菌剂的优点,概述了单一噬菌体、鸡尾酒噬菌体、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噬菌体裂解酶、基因工程噬菌体在动物疫病防控、耐药病治疗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噬菌体治疗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为噬菌体制剂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性感染 抗生素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噬菌体疗法的畜禽支原体病防治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斌 周星佑 +5 位作者 伍君权 陈惠莹 朱剑锋 祁姣姣 胡文锋 杨美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3-1775,共13页
支原体是一类常见的动物病原体,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针对支原体病的防治手段包括预防性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但传统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存在免疫原性较弱和毒力回复的可能,持续、单一的抗生素给药也会出现菌株耐... 支原体是一类常见的动物病原体,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针对支原体病的防治手段包括预防性疫苗接种和抗生素治疗,但传统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存在免疫原性较弱和毒力回复的可能,持续、单一的抗生素给药也会出现菌株耐药问题。噬菌体能有效规避这些问题,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噬菌体被引入畜牧和水产等领域以防控病原微生物。支原体噬菌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被发现和研究,有望通过应用噬菌体达到预防和治疗支原体病的目的。但支原体培养难度大,其噬菌体未展开大范围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分离支原体噬菌体并展开深入研究,为实际应用开辟道路。笔者对NCBI数据库中支原体全基因组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列举了常见畜禽致病性支原体及其引发的症状,阐明了支原体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方法,总结了噬菌体的研究进展及支原体噬菌体的实用性,为畜牧领域支原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支原体病 噬菌体疗法 致病机理 防治 支原体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在肺移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3
作者 张振宇 王梓涛 +2 位作者 华文洁 戴振航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4,共6页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3类或以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MDRO感染是影响肺移植(LTx)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在移植后第1年占死因的30%。抗生素治疗特异性低,易产生耐药性,且新...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3类或以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MDRO感染是影响肺移植(LTx)术后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在移植后第1年占死因的30%。抗生素治疗特异性低,易产生耐药性,且新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局限性较大。噬菌体对细菌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感染病灶中大量增殖,并在作用过程中与细菌共同进化,对MDRO也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有望弥补现有抗生素疗法的不足。本文将综述噬菌体疗法的发展背景及其作用机制,总结其在LTx领域应用现状和早期临床试验情况,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疗法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囊性纤维化 抗生素 细菌 呼吸道微生物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治疗水产养殖领域细菌性疾病的绿色选择 被引量:4
4
作者 翟凯旋 冷敦鹏 +3 位作者 李金香 夏伟 臧学运 孟繁林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带来的水产细菌性疾病也愈发严重。目前主流的水产抑菌药物为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寻求新的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来代替抗生素是必然...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带来的水产细菌性疾病也愈发严重。目前主流的水产抑菌药物为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耐药性、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寻求新的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来代替抗生素是必然趋势。噬菌体作为一种能够感染并裂解细菌的病毒,具有特异性强、绿色环保等优点,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噬菌体疗法的主要概念、作用机制和国内外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简要讨论了噬菌体疗法的优势、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对噬菌体疗法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前景予以展望,以期为噬菌体疗法在水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水产养殖 噬菌体疗法 细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及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嗣源 赵婷婷 +2 位作者 陈羽翔 柳洪洁 柴家前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裂解细菌的微生物,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制剂,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等特点。本文论述了噬菌体作用机制、疗法及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上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畜禽养殖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对烧伤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成伏波 郑文旭 +3 位作者 李菁华 刘晓彬 孙延波 徐德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环境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利用分离并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别在感染后0、1、3、6、12和24h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同... 目的观察环境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利用分离并纯化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分别在感染后0、1、3、6、12和24h腹腔注射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同时正常小鼠腹腔中注射噬菌体,分析噬菌体在小鼠体内代谢动力学。结果从分离得到3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中选取1株宽噬噬菌体进行烧伤感染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对烧伤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106CFU/mL,在烧伤后12h之内给予效价为1×1010PFU/mL噬菌体0.1mL治疗,小鼠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灭活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无治疗作用,噬菌体对其宿主菌范围以外的细菌感染也无治疗作用。噬菌体在小鼠体内存留时间较长。结论宽噬噬菌体对烧伤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显著,而抗原性较低,为进一步将噬菌体作为生物制剂用于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烧伤感染模型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在耐药性细菌感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菁华 孙延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0-633,共4页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超级细菌"成员的不断增加使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噬菌体疗法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一些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作者就早期噬菌体的研究情况、近...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超级细菌"成员的不断增加使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疗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近,噬菌体疗法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一些重要研究进展。本文作者就早期噬菌体的研究情况、近年来噬菌体疗法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临床试验的最新实例和噬菌体疗法的优势及局限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细菌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环境系统中靶向灭活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叶茂 孙明明 +4 位作者 黄丹 张忠云 赵远超 胡锋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由致病细菌导致的新型生物污染土壤问题,已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十分必要。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可以高效靶向追踪灭活土壤体系中致病细菌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 由致病细菌导致的新型生物污染土壤问题,已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研究十分必要。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可以高效靶向追踪灭活土壤体系中致病细菌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噬菌体疗法定义的内涵及外延、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系统中灭活致病细菌的应用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的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环境系统中靶向灭活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现有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噬菌体疗法在我国致病细菌污染土壤的治理应用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噬菌体疗法 致病细菌 靶向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在胞内病原菌治疗中的挑战与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凯 张婉 +2 位作者 黄云海 张立新 娄春波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4期676-689,共14页
胞内病原菌是一类可以侵入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生存的病原菌,它们可以调节宿主细胞内环境以便自身繁衍扩散。由于细胞膜等结构的保护,胞内病原菌在细胞内不容易被药物接触到,且容易积累耐药性,使得胞内病原菌的治疗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 胞内病原菌是一类可以侵入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生存的病原菌,它们可以调节宿主细胞内环境以便自身繁衍扩散。由于细胞膜等结构的保护,胞内病原菌在细胞内不容易被药物接触到,且容易积累耐药性,使得胞内病原菌的治疗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噬菌体疗法是利用噬菌体裂解细菌治疗病原菌感染的手段。由于其不会对动物细胞产生危害,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病原细菌的胞外感染,同时为胞内病原菌的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本文介绍了细胞内病原体侵入和定居在真核细胞中的策略,以及它们对抗生素的抗性机制。噬菌体疗法具有独特的杀菌机制及突出的优势,因此噬菌体疗法在处理细胞内病原体特别是耐药病原体方面有巨大潜力。但噬菌体疗法在治疗细胞内病原体方面的应用仍面临许多挑战,如噬菌体不能轻易穿过真核细胞膜与细胞内病原体接触。最后,讨论了噬菌体疗法在治疗细胞内耐药病原体方面可能的发展方向。未来需解决噬菌体入胞难题,通过细胞穿透肽修饰或纳米材料修饰,使噬菌体能够有效地进入真核细胞。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噬菌体本身进行改造,获得杀菌效果更强的重组噬菌体,并进一步挖掘包括温和噬菌体在内的噬菌体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病原菌 耐药性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跨膜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及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博 张逸博 +4 位作者 吕兴帮 左丽 郝柳杭 宋瑞铭 陈思楠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9期43-46,共4页
在养殖的过程中,感染鸡源沙门菌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鸡源沙门菌防治不仅可控制鸡源沙门菌在养殖场的传播,保持鸡的健康生长,还可保证肉制品和蛋制品的质量。沙门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 在养殖的过程中,感染鸡源沙门菌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加强鸡源沙门菌防治不仅可控制鸡源沙门菌在养殖场的传播,保持鸡的健康生长,还可保证肉制品和蛋制品的质量。沙门菌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沙门菌的耐药性愈发严重。合理分析目前沙门菌耐药性情况并寻找解决耐药性的方法尤为重要,噬菌体疗法可有效解决沙门菌耐药性强问题。文章通过对鸡源沙门菌的流行病学、危害和耐药性,对噬菌体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鸡源沙门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对肿瘤的影响机制及其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肖宇洋 马毓阳 +3 位作者 张奕博 陈橙 孟阳 赵明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77,共8页
癌症对人类健康威胁巨大,探索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治疗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噬菌体是人体微生物组的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噬菌体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肿瘤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噬菌体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 癌症对人类健康威胁巨大,探索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治疗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噬菌体是人体微生物组的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噬菌体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肿瘤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从噬菌体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对细菌的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3个方面阐述噬菌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并介绍了噬菌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策略及其应用潜力,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肿瘤 噬菌体-细菌相互作用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拮抗菌联合使用防控水产养殖致病菌的策略研究
12
作者 殷宁 王宗杰 +3 位作者 李成成 赵久龙 尹瑞 张永雨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2-679,共8页
噬菌体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生物制剂,但是其单独使用时存在抑菌时间短、抑菌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以一株水产养殖业中的致病菌——坎氏弧菌(Vibrio campbellii 18-1)为对象,从青岛近岸海水... 噬菌体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生物制剂,但是其单独使用时存在抑菌时间短、抑菌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以一株水产养殖业中的致病菌——坎氏弧菌(Vibrio campbellii 18-1)为对象,从青岛近岸海水中成功分离到一株烈性噬菌体Vcp OK(属有尾噬菌体纲)和一株拮抗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XFB1。通过qPCR定量分析发现,噬菌体Vcp OK在其最适浓度(MOI=10)条件下对坎氏弧菌表现出起效快(3 h)但持续时间短(24 h)的抑菌特点;而拮抗菌XFB1以1%的浓度与坎氏弧菌共培养时,呈现出抑菌作用起效慢(20 h)但持续时间长(144 h)的特点。将二者组合使用后发现,组合物不仅能在短时间内(3 h)对坎氏弧菌18-1发挥抑菌作用,而且与单独使用噬菌体相比,显著延长了抑菌持续时间(156 h vs.24 h),有效克服了噬菌体单独应用时抑菌时间短和效果不稳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解决噬菌体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为噬菌体-拮抗菌组合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疗法 拮抗菌 坎氏弧菌 水产养殖 致病菌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DK-13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3
作者 王梦雅 刘家齐 +3 位作者 姜海霖 李菁华 赵春燕 黄红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4,共9页
【目的】筛选并分离出能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对污染猪肉的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鉴定噬菌体,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以及裂解功效的测定。【... 【目的】筛选并分离出能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对污染猪肉的杀菌作用。【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鉴定噬菌体,并测定其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等,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以及裂解功效的测定。【结果】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鉴定能特异裂解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的噬菌体并命名为DK-13,其呈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包含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头部和一个可收缩的螺旋对称的尾部,属于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噬菌体;生物学特性表明: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10 min,裂解期约为70 min,噬菌体DK-13能在50℃,pH 5.0-10.0条件下存活。全基因组测序表明,噬菌体基因组长约172 275 bp,GC含量为40.18%,预测其共有29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未发现已知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应用试验表明:被污染的猪肉中表现的杀菌效果良好,宿主菌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分离并鉴定一株新的烈性噬菌体DK-13,DK-13具有潜伏期短、裂解效率高等优势,在食品安全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噬菌体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之心怡 龚涛 +1 位作者 彭显 周学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是人体口腔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中有多种噬菌体,其在口腔微生物群落中与细菌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在维持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噬菌体与细菌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利于了解口腔微生物群... 噬菌体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是人体口腔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中有多种噬菌体,其在口腔微生物群落中与细菌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在维持口腔微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发掘噬菌体与细菌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利于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因素,而且可以利用噬菌体调控口腔微生态,保持口腔健康。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传统的抗生素疗法遇到了重大挑战,由于噬菌体具有特异性、无毒性、自我增殖性等优势,噬菌体疗法已成为目前控制微生物感染的研究热点,为龋病、牙周病和口腔念珠菌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噬菌体的生物学特征、主要的口腔噬菌体的研究现状、噬菌体在口腔微生态中的作用,以及噬菌体疗法在控制口腔致病菌方面的潜在应用,为噬菌体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噬菌体 口腔病原菌 口腔微生态 噬菌体疗法 裂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进化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鸡尾酒的抗菌效果评价
15
作者 丁子韩 谢宇桢 +6 位作者 曹晨昕 陈泉 刘慧 徐蓁禾 王壮 王启要 刘琴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39,共8页
分离到一株抗菌能力较差的新型噬菌体vB_EcoM_CRP22,通过模拟噬菌体与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开发了迭代适应性进化的方法使噬菌体感染噬菌体抗性突变菌株,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抗菌效果,由噬菌体进化株组... 分离到一株抗菌能力较差的新型噬菌体vB_EcoM_CRP22,通过模拟噬菌体与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开发了迭代适应性进化的方法使噬菌体感染噬菌体抗性突变菌株,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抗菌效果,由噬菌体进化株组合成的鸡尾酒制剂感染细菌后36 h内能有效控制OD_(600)低于0.4。该实验为噬菌体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噬菌体疗法 适应性进化 噬菌体鸡尾酒 抗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对三大耐药菌的防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丽娜 王丽丽 +5 位作者 李晓宇 赵红 袁玉玉 丛聪 渠坤丽 徐永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6-841,共6页
噬菌体发现之初,便被前苏联和东欧医学界用来治疗细菌感染。但是,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人们慢慢忽略了对噬菌体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由于全球耐药菌感染率不断攀升,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系列耐药病原菌的出现,如... 噬菌体发现之初,便被前苏联和东欧医学界用来治疗细菌感染。但是,随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人们慢慢忽略了对噬菌体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由于全球耐药菌感染率不断攀升,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系列耐药病原菌的出现,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的出现,使得一些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开始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噬菌体研究上来,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大量的实验证明:噬菌体可以有效地提高细菌感染的实验动物的存活率。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噬菌体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三大耐药菌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耐药菌 噬菌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保障即食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宏宇 李振 +3 位作者 徐永平 王丽丽 袁玉玉 李晓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31-736,共6页
即食食品的出现与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极大便利,由于其无需加热即可食用,无法对潜在致病菌进行有效杀灭,从而引发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噬菌体能高效特异识别并裂解宿主菌,这一特性使其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 即食食品的出现与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极大便利,由于其无需加热即可食用,无法对潜在致病菌进行有效杀灭,从而引发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类健康。噬菌体能高效特异识别并裂解宿主菌,这一特性使其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研究人员则利用噬菌体特异裂解微生物这一特性,在保障即食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开发了针对即食食品病原菌的噬菌体产品,用于防控即食食品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污染。本文则对噬菌体在保障即食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疗法 即食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在奶牛乳腺炎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慧君 张美霞 +4 位作者 徐永平 王丽丽 袁玉玉 丛聪 李晓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4-730,共7页
噬菌体疗法已经广泛用于动、植物和人类的细菌性疾病的控制。随着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种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制剂,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奶牛乳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其他病原体所引发的炎症反... 噬菌体疗法已经广泛用于动、植物和人类的细菌性疾病的控制。随着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种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制剂,噬菌体及其裂解酶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奶牛乳腺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其他病原体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乳腺炎发生时,细菌诱发免疫应答,导致大量的白细胞释放以及炎症反应,最终影响乳制品的产量和数量。为了避免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加剧,噬菌体可能是控制奶牛乳腺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的有效的潜在方法之一。噬菌体疗法可以提供一个可持续、环境友好、与机体互作的安全治疗,而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动物本身没有影响。此外,噬菌体衍生肽酶(chapk)能够有效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由此可以预见,噬菌体制剂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噬菌体疗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阻控与灭活土壤–生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远超 叶茂 +9 位作者 孙明明 张忠云 黄丹 朱国繁 郑晓璇 晁会珍 冯彦房 武俊 胡锋 蒋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2-948,共7页
农田土壤-蔬菜体系中残留和滋生的多种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十分迫切。生物质炭阻控与农业噬菌体疗法联用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为解... 农田土壤-蔬菜体系中残留和滋生的多种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已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开展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技术研究十分迫切。生物质炭阻控与农业噬菌体疗法联用靶向灭活土壤-蔬菜体系中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为解决此类污染土壤问题提供了全新途径。本研究以自主制备的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携带四环素抗性基因tetW的大肠杆菌K12,携带氯霉素抗性基因ampC的铜绿假单胞菌PAO1)污染农田土壤为盆栽用土,开展生菜土培试验60 d。设置单独或同时添加生物质炭和接种广宿主型噬菌体(YSZ 5K)的不同处理,以土壤-生菜体系中K12、PAO1数量变化及tetW、ampC丰度消减程度表征联合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针对土壤-生菜体系中残留K12、PAO1和tetW、ampC消减程度变化,判断不同处理效果,依次为:BP(生物质炭与噬菌体联用)>B(单独施用生物质炭)>P(单独接种噬菌体)>CK(对照),其中BP处理条件下,K12与PAO1在土壤和生菜叶片中数量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1~3.1个数量级,tetW和ampC丰度较之对照处理下降了2.2~3.3个数量级。此外,在BP处理条件下,生菜收获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指数也得到显著提升,证明该联合治理方式是一种较为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本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土壤–蔬菜体系中抗性致病细菌的残留风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管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蔬菜体系 生物质炭 农业噬菌体疗法 抗生素抗性致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靖芳 于浩 +4 位作者 刘俊杰 郭兆奎 孙宏伟 顾刚 王光华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1期61-66,共6页
烟草等茄科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化学方法、轮作及种植抗病品种等都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性疾病或病害的防治可以... 烟草等茄科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化学方法、轮作及种植抗病品种等都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噬菌体应用于细菌性疾病或病害的防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然而伴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噬菌体疗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忽略。近年来,随着耐药性细菌和超级细菌的出现,利用噬菌体防控细菌性疾病和病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阐述了噬菌体的早期研究与复苏的历史,青枯雷尔氏菌噬菌体的获得方法、分类及潜在应用,指出了噬菌体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噬菌体 噬菌体疗法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