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假说演绎法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盛丰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6期37-39,共3页
以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为主线、科学史资料为载体、螺旋渐进性问题解决为途径展开教学,还原赫尔希和蔡斯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结合实验过程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培育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假说演绎法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常见问题释疑
2
作者 祝远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72,共1页
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常见的疑难和易错问题进行归纳和解析,包括为何要用32 P和35 S分别标记噬菌体,如何标记,以及如何理解在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有放射性物质等。
关键词 噬菌体细菌 实验 常见问题 释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学思维逻辑”组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建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63,共3页
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研究历程出发,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科学思维逻辑,并对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 研究历程 思维逻辑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物学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蕴育、始创、生长与发展——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例
4
作者 汪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37,共3页
以"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为例,从蕴育、始创、生长和发展四个阶段揭示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出教师应在知识生成的不同阶段分别设计具有逻辑线索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识别、聚焦和解决以及在新情境下的应用... 以"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为例,从蕴育、始创、生长和发展四个阶段揭示了知识生成的过程,指出教师应在知识生成的不同阶段分别设计具有逻辑线索的问题,引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识别、聚焦和解决以及在新情境下的应用对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知识创生 噬菌体细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生成式探究教学
5
作者 包虹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36-38,共3页
本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认知冲突,自主生成问题,引领有效的探究教学。
关键词 噬菌体细菌实验 生成式 探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如何侵染细菌
6
作者 汪晓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57,共1页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的过程中,与细胞膜的选择透性无直接关系,体现的是病毒与细胞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 细胞受体 特异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动手制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敏宏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23,共3页
本文介绍了以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经典实验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模型,并进行相关模拟活动的实验教学实践。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 学生制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病毒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依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病毒 细胞 宿主细胞 生物学教材 蛋白质 噬菌体 细菌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