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橙翅噪鹛野外生态观察结果分析
1
作者
杨克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6期44-46,共3页
橙翅噪鹛作为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揭示橙翅噪鹛的栖息地选择、食性偏好、鸣声行为以及繁殖生态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有效的保护...
橙翅噪鹛作为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揭示橙翅噪鹛的栖息地选择、食性偏好、鸣声行为以及繁殖生态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还有助于评估其种群状况,监测种群动态,从而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该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因此,采用野外调查的方式,对橙翅噪鹛进行生态观察,为后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野外生态观察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彪
张袁
+3 位作者
李鹏映
陈静
付义强
王琼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1,共7页
白喉噪鹛Pterorhinus albogularis是一种典型的森林鸟类,其基础生态学资料十分匮乏。2022—2023年繁殖季(4—9月),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岩方片区内,对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记录了20群89只次白喉噪鹛,区域种...
白喉噪鹛Pterorhinus albogularis是一种典型的森林鸟类,其基础生态学资料十分匮乏。2022—2023年繁殖季(4—9月),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岩方片区内,对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记录了20群89只次白喉噪鹛,区域种群密度为(28.3±12.2)只/km2。发现的4个白喉噪鹛巢均在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上。巢呈杯状,隐蔽度高。4个巢的窝卵数均为3枚,卵呈暗蓝色。白喉噪鹛具有合作繁殖行为。该鸟类偏好在高大乔木数量多、盖度高和植被总盖度大的栖息地活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乔木因子和植被总盖度是影响白喉噪鹛活动区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白喉噪鹛的生态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
噪鹛
繁殖生态
活动区选择
合作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
3
作者
肖畅
程彬彬
+4 位作者
石金泽
黎敏灵
刘洁
杨军
张微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标准状态下(考虑近交、灾难因素),蓝冠噪鹛灭绝概率为73%,内禀增长率(R)为0.1480,周期增长率(λ)为1.1595,净生殖率(R0)为1.5046,雌性和雄性的平均世代时间(T)为2.76 a。在9个参数敏感度分析中,性别比例、1岁后雄性死亡率和天敌灾害发生频率3个参数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蓝冠噪鹛仍有灭绝风险,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控制天敌捕食压力、提高蓝冠噪鹛雄鸟成活率,将有益于蓝冠噪鹛种群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种群生存力分析
Vortex模型
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棕噪鹛和丽色噪鹛繁殖巢的记述
被引量:
3
4
作者
付义强
张正旺
+1 位作者
陈本平
凌征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88,共1页
关键词
棕
噪鹛
丽色
噪鹛
繁殖巢
老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泉山森林公园两种噪鹛的数量、分布和空间生态位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远杰
孙小楠
+3 位作者
徐一宁
顾盛
金士绅
冯照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5-929,共5页
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内的两种噪鹛(留鸟)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公园内每小时大约可见到4只(6—7月)或10只(10月—翌年2月)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以及1只(6—8月)或2只(12月—翌年3月)黑脸噪鹛G.perspic...
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内的两种噪鹛(留鸟)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公园内每小时大约可见到4只(6—7月)或10只(10月—翌年2月)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以及1只(6—8月)或2只(12月—翌年3月)黑脸噪鹛G.perspicillatus;两种噪鹛都有集群习性,但群体大小不同,总体上看,冬季及其前后一段时期内,两种噪鹛的群体规模大于其他时期。两种噪鹛的综合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790和0.649,黑脸噪鹛的海拔和坡度生态位宽度显著窄于黑领噪鹛;两种噪鹛的坡向生态位重叠度为0.8667,竞争较大(0.9855);由于食性相似,两种噪鹛在同一地点的生态位重叠度随"乔木层(0.4103)-灌木层(0.6325)-草本层(0.7864)"依次增加。建议加强林下草本和灌木的培育,减少人为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领
噪鹛
黑脸
噪鹛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泉山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鹰鹃在白颊噪鹛巢中寄生繁殖
被引量:
9
6
作者
蒋迎昕
梁伟
+1 位作者
杨灿朝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09,F0003,共2页
关键词
鹰鹃
白颊
噪鹛
巢寄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颊噪鹛四川亚种繁殖期鸣声声谱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明
郭延蜀
+1 位作者
韩艳良
宁继祖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3-916,共4页
2008年3~10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郊通过声谱分析对白颊噪鹛四川亚种Garrulaxsannio oblectans繁殖期的鸣声与行为做了初步研究。其鸣声类型具有占区、驱赶、雌雄应答、求偶、交配、乞食、召唤、报警、惊叫及集群觅食等鸣声。其鸣声大多由...
2008年3~10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郊通过声谱分析对白颊噪鹛四川亚种Garrulaxsannio oblectans繁殖期的鸣声与行为做了初步研究。其鸣声类型具有占区、驱赶、雌雄应答、求偶、交配、乞食、召唤、报警、惊叫及集群觅食等鸣声。其鸣声大多由短的重复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鸣声组成。鸣声音节中最常见为单音节鸣声,最少的为多音节鸣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四川亚种
鸣声
声谱分析
繁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市区白颊噪鹛繁殖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行为适应
被引量:
4
8
作者
严勇
柴璐艳
+2 位作者
吴永杰
窦亮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6-941,共6页
2012--2013年繁殖季节,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结果显示:(1)白颊噪鹛巢材选择广泛,可就地利用多种材料,包括各种生活垃圾;(2)白颊噪鹛在市区主要营巢于高...
2012--2013年繁殖季节,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结果显示:(1)白颊噪鹛巢材选择广泛,可就地利用多种材料,包括各种生活垃圾;(2)白颊噪鹛在市区主要营巢于高大乔木树种上,在市郊营巢于竹林或较低矮乔木树种;(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胸径、巢位高度、树高;(4)孵卵时间为11-12d,较1950年代(15—17d)明显缩短;(5)育雏时间为12d,但市区白颊噪鹛在卵质量、育雏期13喂食频次、出巢13雏鸟体质量和体长上均高于市郊;(6)市区白颊噪鹛繁殖成功率(73.3%)高于市郊(23.1%)。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区白颊噪鹛较市郊个体产生了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这些行为变化是其成为城市优势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繁殖行为
适应性变化
城市化
巢址选择
孵卵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笼养蓝冠噪鹛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涛
吴志勇
+2 位作者
刘斌
张微微
石金泽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4-679,共6页
为了解笼养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的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2015年1—12月,采用全天瞬时扫描法,在南昌动物园对人工饲养的8只蓝冠噪鹛各种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各种行为在全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繁殖期...
为了解笼养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的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2015年1—12月,采用全天瞬时扫描法,在南昌动物园对人工饲养的8只蓝冠噪鹛各种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各种行为在全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繁殖期营巢、交配、卧巢、孵卵和育雏这5种繁殖行为增加,繁殖期结束,休息明显增加;全年中觅食的时间分配最高,为36.37%,其次为飞行(24.54%)、理羽(16.73%)、休息(7.75%)、社会行为(5.43%)、育雏(4.66%)、营巢(2.36%)、孵卵(1.92%)、卧巢(0.15%)和交配(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交配以外,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在繁殖期不同阶段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期蓝冠噪鹛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反映了其生活史不同时期的相应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为蓝冠噪鹛人工饲养和野生种群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繁殖期
非繁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卓尼橙翅噪鹛繁殖生态报道
被引量:
5
10
作者
蒋迎昕
朱永智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556,共2页
2005年5—7月,在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林业局卡车林场对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橙翅哚鹛多选择在较小的云杉树上营巢,巢距地面高为1.56±0.38m(n=10),其窝卵数平均为3.4±0.5枚(n=10),卵...
2005年5—7月,在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林业局卡车林场对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橙翅哚鹛多选择在较小的云杉树上营巢,巢距地面高为1.56±0.38m(n=10),其窝卵数平均为3.4±0.5枚(n=10),卵重为5.8±0.2g(n=17)。橙翅噪鹛孵卵期为14天,育雏期为15天,孵化率为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繁殖生态
甘肃卓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取食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曹长雷
戴玄
+3 位作者
韩宗先
吴少斌
李宏群
陈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2-404,共3页
2010年2~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取食生态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校园内共观察到白颊噪鹛165只,取食行为365次,白颊噪鹛主要倾向分布于建筑区及其周边绿地(55.62%),其次为乔灌林(19.45%)、水域(12...
2010年2~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取食生态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校园内共观察到白颊噪鹛165只,取食行为365次,白颊噪鹛主要倾向分布于建筑区及其周边绿地(55.62%),其次为乔灌林(19.45%)、水域(12.33%)、农田(12.60%);白颊噪鹛的取食策略是采取拾取的取食方式(73.70%,B=1.74),以地面作为最佳的取食基质(32.88%,B=4.24)和取食高度(45.75%,B=3.00);白颊噪鹛的取食生态位很广,为杂食性鸟类,对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师范学院
白颊
噪鹛
(Garrulax
sannio)
取食生态位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东部记录到山噪鹛白化型雏鸟
被引量:
3
12
作者
许姝娟
柳鹏飞
+2 位作者
张宝月
程卫东
王永治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1-862,共2页
2021年4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东部陇东学院校园内(35°7′N,107°7′E;海拔1376 m)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山噪鹛(Garrulax davidi)1巢,已孵化,巢营于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之上(图1A)。营巢树高6.2 m、最宽冠幅2.9 m;...
2021年4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东部陇东学院校园内(35°7′N,107°7′E;海拔1376 m)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山噪鹛(Garrulax davidi)1巢,已孵化,巢营于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之上(图1A)。营巢树高6.2 m、最宽冠幅2.9 m;巢呈浅碗状,巢距地面高度2.1 m、巢高8.10 cm、巢深4.69 cm、巢最大外径12.78 cm、巢最小外径9.65 cm、巢最大内径9.23 cm、巢最小内径8.14 cm,轴距1.6 m、缘距0.3 m。巢内有雏鸟3只,头顶、背部和两翅着生少量羽毛,其中1只羽毛白色(图1B)。通过皮肤颜色和被羽程度判断雏鸟已孵化3 d,为减少干扰,当日没有测量雏鸟的身体指标。4月30日查巢并用塑料腿环标记,3只雏鸟发育良好;5月3日(孵化的第7天)再次查巢,白化雏鸟与另一只较大雏鸟眼睛已睁开,另一只较小雏鸟眼睛半睁(图1C)。白化个体喙肉粉色,眼睛红色,其余2只正常个体喙偏灰,眼睛棕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甘肃东部
山
噪鹛
地面高度
陇东学院
白化
皮肤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蓝冠噪鹛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吴志勇
刘道强
+2 位作者
王晓虹
李东涛
黄海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94-295,300,共3页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一种仅分布于中国江西婺源的极度濒危鸟类,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现阶段国外在欧美部分动物园内有圈养,国内香港海洋公园和南昌动物园有圈养,综合...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一种仅分布于中国江西婺源的极度濒危鸟类,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现阶段国外在欧美部分动物园内有圈养,国内香港海洋公园和南昌动物园有圈养,综合国内外圈养种群的研究经验和野生状态下部分研究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从论述蓝冠噪鹛及蓝冠噪鹛同属物种的研究开始,对国内外蓝冠噪鹛研究现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评述。目前,噪鹛属鸟类的研究已经相对深入,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研究,而且分析较全面,而蓝冠噪鹛的研究只停留在栖息地的考察,未涉及到繁殖生态及微观研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鹛
属
蓝冠
噪鹛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笼养蓝冠噪鹛的食性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石金泽
吴志勇
+2 位作者
刘涛
张微微
宁德昌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1,共5页
为了解蓝冠噪鹛不同时期的食物选择,于2015年1~12月在南昌动物园对笼养的8只蓝冠噪鹛进行实验,选取6种食物:水果、颗粒料、熟鸡蛋、面包虫、大麦虫和玉米虫喂养蓝冠噪鹛。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全年食性以荤食为主,平均取食量为(1 987.7...
为了解蓝冠噪鹛不同时期的食物选择,于2015年1~12月在南昌动物园对笼养的8只蓝冠噪鹛进行实验,选取6种食物:水果、颗粒料、熟鸡蛋、面包虫、大麦虫和玉米虫喂养蓝冠噪鹛。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全年食性以荤食为主,平均取食量为(1 987.7±129.1)g/月,素食为辅,平均取食(1 503.2±163.4)g/月,两者差异显著(F=5.413,df=23,P=0.03);荤食中,面包虫月平均被食量最大,为(1 232.7±65.8)g/月,其次为蛋,(504.1±45.6)g/月;素食中,颗粒料月平均被食量最大,为(923.9±154.8)g/月,其次为水果,(579.4±141.2)g/月。不同月份蓝冠噪鹛的食性有所变化,其中1~9月以荤食为主,10月荤素食量相近,11~12月以素食为主。1~4月主要食物是面包虫,其次为颗粒料;5~9月主要食物是面包虫,其次为水果;10~12月主要食物是颗粒料,其次为面包虫。在7~9月育雏(幼)期,蓝冠噪鹛食物总量相对其他时期较高,但9月略低于10月,说明蓝冠噪鹛的食物选择及进食量在不同季节及不同繁殖状态下有所不同,这与其能量需求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人工饲养
食性
育雏(幼)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颊噪鹛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15
作者
姚永芳
徐怀亮
潘阳
《畜禽业》
2008年第12期38-41,共4页
白颊噪鶥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初步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鶥舌呈长三角形,舌尖分叉呈"V"字型,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食道颈胸分段不明显,食管全长43.33mm,食管与嗉囊分界不明显;腺胃上圆形乳突少而稀,肌胃发达;肠...
白颊噪鶥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初步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鶥舌呈长三角形,舌尖分叉呈"V"字型,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食道颈胸分段不明显,食管全长43.33mm,食管与嗉囊分界不明显;腺胃上圆形乳突少而稀,肌胃发达;肠几乎与体长相等,小肠较发达,雄鸟约长182.8mm,占肠道总长88.8%;雌鸟约长196.38mm,占肠道总长88.6%;具有左右侧盲肠,占肠道总长4.87%;直肠占肠道总长6.4%;肝分左右两叶;胰细长形,分两小叶。这些消化道特征说明白颊噪鶥是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消化系统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鸟类一新纪录——褐胸噪鹛
16
作者
邹发生
张强
+1 位作者
黄俊辉
张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0-661,共2页
关键词
褐胸
噪鹛
新纪录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噪鹛的生态观察
17
作者
罗时有
杨友桃
张迎梅
《四川动物》
CSCD
1992年第3期20-21,共2页
山噪鹛是甘肃山地留鸟,4—8月繁殖,巢筑于灌木或小乔木横枝上,每窝产蓝绿色卵3—4枚。仅雌鸟孵卵,孵卵期15天。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15—16天。对雏鸟的生长过程亦作了简要记述。
关键词
山
噪鹛
生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刘焕金
薛红忠
《野生动物》
1999年第1期5-5,共1页
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为中国特产鸟类.我们于1990至1991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橙翅噪鹛的生态进行了观察.1993年5至7月又作了补充调查,报道如下: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鸟类
生态观察
繁殖
种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噪鹛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沈素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从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饲养的病死噪鹛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其生化特性为 :氧化酶阳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发酵甘露醇、七叶苷、阿拉伯糖和蔗糖 ;不发酵肌醇 ;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对新生霉素不敏感 ,VP试验阳...
从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饲养的病死噪鹛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其生化特性为 :氧化酶阳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发酵甘露醇、七叶苷、阿拉伯糖和蔗糖 ;不发酵肌醇 ;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对新生霉素不敏感 ,VP试验阳性。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检测试剂盒试验呈阳性结果。毒力试验显示 ,分离株对小鼠的LD50 为 5× 10 3CFU ,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鹛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鸟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白颊噪鹛群体非繁殖季节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
被引量:
9
20
作者
柴璐艳
赵璐玲
+1 位作者
纪维雯
冉江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2011年10月15日~2012年1月3日,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2月24日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白颊噪鹛Garrulaxsonnio 在非繁殖季节时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鹛在非繁殖季节集5—14只的群体,6~8只最多(58.82...
2011年10月15日~2012年1月3日,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2月24日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白颊噪鹛Garrulaxsonnio 在非繁殖季节时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鹛在非繁殖季节集5—14只的群体,6~8只最多(58.82%),在日出前(25.69±8.17)min苏醒开始活动,日落后(40.23±4.16)min进入树上夜栖;在行为节律上,白颊噪鹛的觅食、运动、警戒、保养、社会行为等5种行为均具有极显著的节律性变化;时间分配方面,白颊噪鹛用于觅食的时间最多(52.04±6.10)%,其余时间为运动(13.43±1.84)%,保养(13.11±3.39)%,社会行为(10.89±2.26)%和警戒(10.53±1.23)%。集群生活以及提高警戒频次和保持集群内高强度的联系可能是白颊噪鹛适应城市高干扰环境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橙翅噪鹛野外生态观察结果分析
1
作者
杨克军
机构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6期44-46,共3页
文摘
橙翅噪鹛作为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揭示橙翅噪鹛的栖息地选择、食性偏好、鸣声行为以及繁殖生态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还有助于评估其种群状况,监测种群动态,从而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该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因此,采用野外调查的方式,对橙翅噪鹛进行生态观察,为后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野外生态观察
结果分析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彪
张袁
李鹏映
陈静
付义强
王琼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961)
四川师范大学校级项目(XJ20200176,SYJS2021030)。
文摘
白喉噪鹛Pterorhinus albogularis是一种典型的森林鸟类,其基础生态学资料十分匮乏。2022—2023年繁殖季(4—9月),在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岩方片区内,对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记录了20群89只次白喉噪鹛,区域种群密度为(28.3±12.2)只/km2。发现的4个白喉噪鹛巢均在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上。巢呈杯状,隐蔽度高。4个巢的窝卵数均为3枚,卵呈暗蓝色。白喉噪鹛具有合作繁殖行为。该鸟类偏好在高大乔木数量多、盖度高和植被总盖度大的栖息地活动。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乔木因子和植被总盖度是影响白喉噪鹛活动区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白喉噪鹛的生态生物学资料。
关键词
白喉
噪鹛
繁殖生态
活动区选择
合作繁殖
Keywords
Pterorhinus albogularis
breeding ecology
home-range selection
cooperative breeding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
3
作者
肖畅
程彬彬
石金泽
黎敏灵
刘洁
杨军
张微微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蓝冠噪鹛国家研究保护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1-54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251)
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GJJ180225)。
文摘
为了解蓝冠噪鹛(Pterorhinus courtoisi)的灭绝风险,预测未来种群变化趋势,采用Vortex 10.5.0模型对蓝冠噪鹛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并模拟不同参数对蓝冠噪鹛种群数量的影响,探索制约蓝冠噪鹛种群增长的主要因子,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在标准状态下(考虑近交、灾难因素),蓝冠噪鹛灭绝概率为73%,内禀增长率(R)为0.1480,周期增长率(λ)为1.1595,净生殖率(R0)为1.5046,雌性和雄性的平均世代时间(T)为2.76 a。在9个参数敏感度分析中,性别比例、1岁后雄性死亡率和天敌灾害发生频率3个参数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蓝冠噪鹛仍有灭绝风险,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控制天敌捕食压力、提高蓝冠噪鹛雄鸟成活率,将有益于蓝冠噪鹛种群增长。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种群生存力分析
Vortex模型
婺源
Keywords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Pterorhinus cour⁃toisi)
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
Vortex model
Wuyuan County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棕噪鹛和丽色噪鹛繁殖巢的记述
被引量:
3
4
作者
付义强
张正旺
陈本平
凌征文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88,共1页
基金
乐山师范学院峨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所资助项目
关键词
棕
噪鹛
丽色
噪鹛
繁殖巢
老君山
Keywords
rusty laughingthrush
red-winged laughingthrush
nest
Laojunsha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泉山森林公园两种噪鹛的数量、分布和空间生态位
被引量:
1
5
作者
郭远杰
孙小楠
徐一宁
顾盛
金士绅
冯照军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5-929,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编号:PAPD)
文摘
2013年3月—2014年3月,对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内的两种噪鹛(留鸟)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公园内每小时大约可见到4只(6—7月)或10只(10月—翌年2月)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以及1只(6—8月)或2只(12月—翌年3月)黑脸噪鹛G.perspicillatus;两种噪鹛都有集群习性,但群体大小不同,总体上看,冬季及其前后一段时期内,两种噪鹛的群体规模大于其他时期。两种噪鹛的综合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790和0.649,黑脸噪鹛的海拔和坡度生态位宽度显著窄于黑领噪鹛;两种噪鹛的坡向生态位重叠度为0.8667,竞争较大(0.9855);由于食性相似,两种噪鹛在同一地点的生态位重叠度随"乔木层(0.4103)-灌木层(0.6325)-草本层(0.7864)"依次增加。建议加强林下草本和灌木的培育,减少人为干扰。
关键词
黑领
噪鹛
黑脸
噪鹛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泉山森林公园
Keywords
Garrulax pectoralis
Garrulax perspicillatus
niche breadth
niche overlap
Quanshan Forest Park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鹰鹃在白颊噪鹛巢中寄生繁殖
被引量:
9
6
作者
蒋迎昕
梁伟
杨灿朝
孙悦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9-509,F0003,共2页
关键词
鹰鹃
白颊
噪鹛
巢寄生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颊噪鹛四川亚种繁殖期鸣声声谱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明
郭延蜀
韩艳良
宁继祖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3-916,共4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文摘
2008年3~10月,在四川省南充市郊通过声谱分析对白颊噪鹛四川亚种Garrulaxsannio oblectans繁殖期的鸣声与行为做了初步研究。其鸣声类型具有占区、驱赶、雌雄应答、求偶、交配、乞食、召唤、报警、惊叫及集群觅食等鸣声。其鸣声大多由短的重复的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鸣声组成。鸣声音节中最常见为单音节鸣声,最少的为多音节鸣声。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四川亚种
鸣声
声谱分析
繁殖期
Keywords
Garrulax sannio oblectans
spectrographic analysis
breeding season
vocalization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市区白颊噪鹛繁殖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行为适应
被引量:
4
8
作者
严勇
柴璐艳
吴永杰
窦亮
冉江洪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6-941,共6页
文摘
2012--2013年繁殖季节,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结果显示:(1)白颊噪鹛巢材选择广泛,可就地利用多种材料,包括各种生活垃圾;(2)白颊噪鹛在市区主要营巢于高大乔木树种上,在市郊营巢于竹林或较低矮乔木树种;(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胸径、巢位高度、树高;(4)孵卵时间为11-12d,较1950年代(15—17d)明显缩短;(5)育雏时间为12d,但市区白颊噪鹛在卵质量、育雏期13喂食频次、出巢13雏鸟体质量和体长上均高于市郊;(6)市区白颊噪鹛繁殖成功率(73.3%)高于市郊(23.1%)。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区白颊噪鹛较市郊个体产生了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这些行为变化是其成为城市优势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繁殖行为
适应性变化
城市化
巢址选择
孵卵节律
Keywords
Garralax sannio
breeding behavior
adaptive changes
urbanization
nest-site selection
incubation rhythm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笼养蓝冠噪鹛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刘涛
吴志勇
刘斌
张微微
石金泽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南昌动物园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4-6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21
31660608)
+2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项目(20132BAB214013
2013BBG7004)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13277)
文摘
为了解笼养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的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2015年1—12月,采用全天瞬时扫描法,在南昌动物园对人工饲养的8只蓝冠噪鹛各种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各种行为在全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繁殖期营巢、交配、卧巢、孵卵和育雏这5种繁殖行为增加,繁殖期结束,休息明显增加;全年中觅食的时间分配最高,为36.37%,其次为飞行(24.54%)、理羽(16.73%)、休息(7.75%)、社会行为(5.43%)、育雏(4.66%)、营巢(2.36%)、孵卵(1.92%)、卧巢(0.15%)和交配(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交配以外,其他行为的时间分配在繁殖期不同阶段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时期蓝冠噪鹛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反映了其生活史不同时期的相应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为蓝冠噪鹛人工饲养和野生种群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繁殖期
非繁殖期
Keywords
Garrulax courtoisi
activity rhythm
time budget
breeding period
nonbreeding period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卓尼橙翅噪鹛繁殖生态报道
被引量:
5
10
作者
蒋迎昕
朱永智
孙悦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556,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20130110)资助
文摘
2005年5—7月,在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林业局卡车林场对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橙翅哚鹛多选择在较小的云杉树上营巢,巢距地面高为1.56±0.38m(n=10),其窝卵数平均为3.4±0.5枚(n=10),卵重为5.8±0.2g(n=17)。橙翅噪鹛孵卵期为14天,育雏期为15天,孵化率为67.6%。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繁殖生态
甘肃卓尼
Keywords
Garrulax elliotii
reproductive biology
Zhuoni, Gansu.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取食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曹长雷
戴玄
韩宗先
吴少斌
李宏群
陈春
机构
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2-404,共3页
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KJ121301)
长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1CJSKY008)
文摘
2010年2~6月,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取食生态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校园内共观察到白颊噪鹛165只,取食行为365次,白颊噪鹛主要倾向分布于建筑区及其周边绿地(55.62%),其次为乔灌林(19.45%)、水域(12.33%)、农田(12.60%);白颊噪鹛的取食策略是采取拾取的取食方式(73.70%,B=1.74),以地面作为最佳的取食基质(32.88%,B=4.24)和取食高度(45.75%,B=3.00);白颊噪鹛的取食生态位很广,为杂食性鸟类,对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长江师范学院
白颊
噪鹛
(Garrulax
sannio)
取食生态位
适应
Keywords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Garrulax sannio
foraging niche
adaptation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东部记录到山噪鹛白化型雏鸟
被引量:
3
12
作者
许姝娟
柳鹏飞
张宝月
程卫东
王永治
机构
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省陇东生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1-862,共2页
基金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0B-221)
庆阳市林业和草原局基础研究项目(QYZC-2021-0203)。
文摘
2021年4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东部陇东学院校园内(35°7′N,107°7′E;海拔1376 m)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山噪鹛(Garrulax davidi)1巢,已孵化,巢营于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之上(图1A)。营巢树高6.2 m、最宽冠幅2.9 m;巢呈浅碗状,巢距地面高度2.1 m、巢高8.10 cm、巢深4.69 cm、巢最大外径12.78 cm、巢最小外径9.65 cm、巢最大内径9.23 cm、巢最小内径8.14 cm,轴距1.6 m、缘距0.3 m。巢内有雏鸟3只,头顶、背部和两翅着生少量羽毛,其中1只羽毛白色(图1B)。通过皮肤颜色和被羽程度判断雏鸟已孵化3 d,为减少干扰,当日没有测量雏鸟的身体指标。4月30日查巢并用塑料腿环标记,3只雏鸟发育良好;5月3日(孵化的第7天)再次查巢,白化雏鸟与另一只较大雏鸟眼睛已睁开,另一只较小雏鸟眼睛半睁(图1C)。白化个体喙肉粉色,眼睛红色,其余2只正常个体喙偏灰,眼睛棕褐。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甘肃东部
山
噪鹛
地面高度
陇东学院
白化
皮肤颜色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冠噪鹛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吴志勇
刘道强
王晓虹
李东涛
黄海玲
机构
江西省南昌市动物园管理处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艺术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94-295,300,共3页
文摘
蓝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是一种仅分布于中国江西婺源的极度濒危鸟类,曾经被视为黄喉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galbanus courtoisi),后升格为独立种。现阶段国外在欧美部分动物园内有圈养,国内香港海洋公园和南昌动物园有圈养,综合国内外圈养种群的研究经验和野生状态下部分研究情况,查阅相关文献,从论述蓝冠噪鹛及蓝冠噪鹛同属物种的研究开始,对国内外蓝冠噪鹛研究现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评述。目前,噪鹛属鸟类的研究已经相对深入,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研究,而且分析较全面,而蓝冠噪鹛的研究只停留在栖息地的考察,未涉及到繁殖生态及微观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
噪鹛
属
蓝冠
噪鹛
研究现状
Keywords
laughingthrush
bule crowned laughingthrush
research status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笼养蓝冠噪鹛的食性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石金泽
吴志勇
刘涛
张微微
宁德昌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南昌市动物园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360521
31660608)
+1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项目(No.20132BAB214013,2013BBG7004)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13277)
文摘
为了解蓝冠噪鹛不同时期的食物选择,于2015年1~12月在南昌动物园对笼养的8只蓝冠噪鹛进行实验,选取6种食物:水果、颗粒料、熟鸡蛋、面包虫、大麦虫和玉米虫喂养蓝冠噪鹛。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全年食性以荤食为主,平均取食量为(1 987.7±129.1)g/月,素食为辅,平均取食(1 503.2±163.4)g/月,两者差异显著(F=5.413,df=23,P=0.03);荤食中,面包虫月平均被食量最大,为(1 232.7±65.8)g/月,其次为蛋,(504.1±45.6)g/月;素食中,颗粒料月平均被食量最大,为(923.9±154.8)g/月,其次为水果,(579.4±141.2)g/月。不同月份蓝冠噪鹛的食性有所变化,其中1~9月以荤食为主,10月荤素食量相近,11~12月以素食为主。1~4月主要食物是面包虫,其次为颗粒料;5~9月主要食物是面包虫,其次为水果;10~12月主要食物是颗粒料,其次为面包虫。在7~9月育雏(幼)期,蓝冠噪鹛食物总量相对其他时期较高,但9月略低于10月,说明蓝冠噪鹛的食物选择及进食量在不同季节及不同繁殖状态下有所不同,这与其能量需求变化有关。
关键词
蓝冠
噪鹛
人工饲养
食性
育雏(幼)期
Keywords
Blue-crowned laughingth-rush (Garrulax courtoi-si)
Captive
Feeding habits
Brooding period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颊噪鹛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15
作者
姚永芳
徐怀亮
潘阳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昆明动物园
出处
《畜禽业》
2008年第12期38-41,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5037803)
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00230500)
文摘
白颊噪鶥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初步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鶥舌呈长三角形,舌尖分叉呈"V"字型,粘膜上具有尖端指向后方的栉状突;食道颈胸分段不明显,食管全长43.33mm,食管与嗉囊分界不明显;腺胃上圆形乳突少而稀,肌胃发达;肠几乎与体长相等,小肠较发达,雄鸟约长182.8mm,占肠道总长88.8%;雌鸟约长196.38mm,占肠道总长88.6%;具有左右侧盲肠,占肠道总长4.87%;直肠占肠道总长6.4%;肝分左右两叶;胰细长形,分两小叶。这些消化道特征说明白颊噪鶥是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类。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消化系统
形态学
Keywords
Garrulax sannio
Digestive system
Morphology
分类号
S86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鸟类一新纪录——褐胸噪鹛
16
作者
邹发生
张强
黄俊辉
张敏
机构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0-661,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305)资助项目
关键词
褐胸
噪鹛
新纪录
广东
Keywords
Garrulax maesi
new record
Guangdong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噪鹛的生态观察
17
作者
罗时有
杨友桃
张迎梅
机构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兰州大学生物系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2年第3期20-21,共2页
文摘
山噪鹛是甘肃山地留鸟,4—8月繁殖,巢筑于灌木或小乔木横枝上,每窝产蓝绿色卵3—4枚。仅雌鸟孵卵,孵卵期15天。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15—16天。对雏鸟的生长过程亦作了简要记述。
关键词
山
噪鹛
生态观察
分类号
Q959.70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刘焕金
薛红忠
机构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野生动物》
1999年第1期5-5,共1页
文摘
橙翅噪鹛(Garrulax elliotii)为中国特产鸟类.我们于1990至1991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橙翅噪鹛的生态进行了观察.1993年5至7月又作了补充调查,报道如下:
关键词
橙翅
噪鹛
鸟类
生态观察
繁殖
种群密度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噪鹛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19
作者
沈素芳
机构
上海市畜牧兽医站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文摘
从上海野生动物园百鸟园饲养的病死噪鹛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有运动力的短杆菌。其生化特性为 :氧化酶阳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发酵甘露醇、七叶苷、阿拉伯糖和蔗糖 ;不发酵肌醇 ;鸟氨酸脱羧酶阳性 ,对新生霉素不敏感 ,VP试验阳性。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检测试剂盒试验呈阳性结果。毒力试验显示 ,分离株对小鼠的LD50 为 5× 10 3CFU ,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经鉴定该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关键词
噪鹛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鸟类
Keywords
Laughing thrushes
Aeromonas hydrophila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858.93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白颊噪鹛群体非繁殖季节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
被引量:
9
20
作者
柴璐艳
赵璐玲
纪维雯
冉江洪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文摘
2011年10月15日~2012年1月3日,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2月24日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白颊噪鹛Garrulaxsonnio 在非繁殖季节时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颊噪鹛在非繁殖季节集5—14只的群体,6~8只最多(58.82%),在日出前(25.69±8.17)min苏醒开始活动,日落后(40.23±4.16)min进入树上夜栖;在行为节律上,白颊噪鹛的觅食、运动、警戒、保养、社会行为等5种行为均具有极显著的节律性变化;时间分配方面,白颊噪鹛用于觅食的时间最多(52.04±6.10)%,其余时间为运动(13.43±1.84)%,保养(13.11±3.39)%,社会行为(10.89±2.26)%和警戒(10.53±1.23)%。集群生活以及提高警戒频次和保持集群内高强度的联系可能是白颊噪鹛适应城市高干扰环境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白颊
噪鹛
行为节律
时间分配
城市
Keywords
Garrulax sannio
behavioral rhythm
time budget
urban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橙翅噪鹛野外生态观察结果分析
杨克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喉噪鹛的繁殖生态
范彪
张袁
李鹏映
陈静
付义强
王琼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婺源蓝冠噪鹛种群生存力分析
肖畅
程彬彬
石金泽
黎敏灵
刘洁
杨军
张微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川省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棕噪鹛和丽色噪鹛繁殖巢的记述
付义强
张正旺
陈本平
凌征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泉山森林公园两种噪鹛的数量、分布和空间生态位
郭远杰
孙小楠
徐一宁
顾盛
金士绅
冯照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鹰鹃在白颊噪鹛巢中寄生繁殖
蒋迎昕
梁伟
杨灿朝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白颊噪鹛四川亚种繁殖期鸣声声谱分析
李明
郭延蜀
韩艳良
宁继祖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成都市区白颊噪鹛繁殖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行为适应
严勇
柴璐艳
吴永杰
窦亮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笼养蓝冠噪鹛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研究
刘涛
吴志勇
刘斌
张微微
石金泽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甘肃卓尼橙翅噪鹛繁殖生态报道
蒋迎昕
朱永智
孙悦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白颊噪鹛取食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曹长雷
戴玄
韩宗先
吴少斌
李宏群
陈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甘肃东部记录到山噪鹛白化型雏鸟
许姝娟
柳鹏飞
张宝月
程卫东
王永治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蓝冠噪鹛研究现状分析
吴志勇
刘道强
王晓虹
李东涛
黄海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笼养蓝冠噪鹛的食性研究
石金泽
吴志勇
刘涛
张微微
宁德昌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白颊噪鹛消化系统形态的初步研究
姚永芳
徐怀亮
潘阳
《畜禽业》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广东鸟类一新纪录——褐胸噪鹛
邹发生
张强
黄俊辉
张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山噪鹛的生态观察
罗时有
杨友桃
张迎梅
《四川动物》
CSCD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橙翅噪鹛的生态观察
刘焕金
薛红忠
《野生动物》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噪鹛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沈素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城市白颊噪鹛群体非繁殖季节的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
柴璐艳
赵璐玲
纪维雯
冉江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