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件化噪声保护噪声损伤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翟所强 姜泗长 杨伟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5,共3页
用大鼠研究条件化低强度声刺激对高强度声刺激的保护作用。动物暴露于中心频率为4kHz的倍频程窄带噪声,强度55~95dBSPL10小时,然后再暴露动物于噪声105dBSPL13小时,暴露前、暴露后即刻及3周检测ABR阈... 用大鼠研究条件化低强度声刺激对高强度声刺激的保护作用。动物暴露于中心频率为4kHz的倍频程窄带噪声,强度55~95dBSPL10小时,然后再暴露动物于噪声105dBSPL13小时,暴露前、暴露后即刻及3周检测ABR阈值。先条件化噪声暴露组动物可以减轻TTS和PTS,结果提示在大鼠内耳有“坚韧化”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本实验较短的条件化噪声诱发出。对条件化噪声暴露防护强声暴露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化噪声 噪声损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噪声损伤后耳鸣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齐柳 宋勇莉 +5 位作者 岳波 梁鹏飞 陈俊 李薇 邱建华 查定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噪声损伤后耳鸣患者的耳鸣特点及预后。方法对61例(75耳)参加打靶训练后2周仍有持续性耳鸣的空军军医大学学员进行耳鸣残疾量表(THI)、耳鸣评价量表(TEQ)调查及耳鸣心理声学检测,并给予耳鸣咨询及金纳多治疗一个月,随访6个... 目的探讨急性噪声损伤后耳鸣患者的耳鸣特点及预后。方法对61例(75耳)参加打靶训练后2周仍有持续性耳鸣的空军军医大学学员进行耳鸣残疾量表(THI)、耳鸣评价量表(TEQ)调查及耳鸣心理声学检测,并给予耳鸣咨询及金纳多治疗一个月,随访6个月分析结果。结果 61例(75耳)耳鸣者中,左耳45例,右耳2例,双耳14例;耳鸣主调频率主要在4 000~8 000 Hz 65耳(86.67%),平均为5 708±1 568 Hz;耳鸣响度≤10 dB SL 74耳(98.67%),平均为2.714±2.46 dB SL;Feldman掩蔽曲线主要为汇聚型(54耳, 72%)和重叠型(13耳,17.33%);残余抑制试验阳性61耳(81.33%);耳鸣的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Ⅰ~Ⅲ级);伴耳鸣相应频率听阈下降者61耳(81.33%),听阈正常14耳(18.67%)。随访6个月后耳鸣消失35例(57.38%),减轻24例(39.34%),无变化2例(3.28%),其中耳鸣未消失者打靶后两周的纯音听阈均值(44±18.85 dB HL)及耳鸣频率(6 204.45±1 364.51 Hz)显著高于耳鸣消失者(分别为28.15±14.48 dB HL,5 446.18±1 520.17 Hz)(P<0.05)。结论打靶后2周持续性耳鸣者耳鸣的主调声频率为高频,掩蔽曲线以汇聚型为主,残余抑制试验多为阳性,打靶后6个月仍有持续耳鸣者打靶后2周患耳的纯音听阈及耳鸣频率均高于耳鸣消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噪声损伤 射击 耳鸣 心理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急性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纵亮 王锦玲 +1 位作者 冯悦 刘顺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4-106,118,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模拟急性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6 0只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葛根素防治组和葛根素治疗组。后 3组置于模拟高原海拔 5 5 0 0m低气压环境 ,130dBSPL白噪声持续刺激 8小...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模拟急性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6 0只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葛根素防治组和葛根素治疗组。后 3组置于模拟高原海拔 5 5 0 0m低气压环境 ,130dBSPL白噪声持续刺激 8小时 ;防治组和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 (15 0mg/kg)。观察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 (ABR)反应阈、耳蜗形态学改变、血液流变学和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出舱后 8小时 ,各组ABR阈移最大 ,对照组、防治组在 1kHz的阈移分别为 33.6 7± 5 .4 0、2 6 .5 0± 4 .76dB ,在 8kHz的阈移分别为 5 9.33± 5 .2 0、4 8.6 7± 4 .70dB(P <0 .0 1) ;高频听力损失较低频严重 (P <0 .0 1)。以后各组ABR阈移逐渐恢复 ,给药两组恢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 (P <0 .0 1)。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防治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用药的两组血清SOD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值明显升高 ,与用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葛根素对急性低气压环境下的听器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器损伤 葛根素 急性低气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噪声性听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金晓 刘金洪 +1 位作者 王永华 王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01-404,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豚鼠噪声性听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后3组豚鼠暴露在频率为4kHz强度为110dB SPL的稳态白噪声中6h×6天。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噪声暴露前7天和噪声...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豚鼠噪声性听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后3组豚鼠暴露在频率为4kHz强度为110dB SPL的稳态白噪声中6h×6天。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噪声暴露前7天和噪声暴露结束后给予中药灌胃,预防组同期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予给药,均连续13天。以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评价各组豚鼠听功能的变化;耳蜗基底膜铺片计数比较外毛细胞损伤率;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学变化;耳蜗螺旋韧带铺片观察血管纹充盈情况。结果:与模型组和治疗组比较,预防组豚鼠的ABR阈值、毛细胞损伤率均明显降低(P<0.05),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电镜下毛细胞受损程度较轻,光镜下血管纹呈轻度缺血;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豚鼠的ABR阈值明显降低(P<0.05),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但毛细胞损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电镜下两组毛细胞损伤程度均较重,但光镜下血管纹缺血程度相对较轻。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噪声性听力损伤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在改善听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噪声性听损伤 预防与治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和NT-3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细胞核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卫平 胡吟燕 +2 位作者 胡博华 郭维 杨伟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48-1049,共2页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和神经营养素 3 (NT 3 )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将GDNF和NT 3缓慢注入内耳 ,以灌注人工外淋巴液动物为对照 ,检测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核形态、数量的变化。噪声暴露 10天后 ,毛细胞核荧光...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和神经营养素 3 (NT 3 )对噪声性毛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将GDNF和NT 3缓慢注入内耳 ,以灌注人工外淋巴液动物为对照 ,检测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核形态、数量的变化。噪声暴露 10天后 ,毛细胞核荧光染色计数发现 ,实验组手术耳和非手术耳耳蜗外毛细胞核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研究表明 ,GDNF和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NT-3 噪声性细胞损伤 细胞核 形态学 噪声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山莨菪碱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世华 翟春杰 +1 位作者 张智风 王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5-887,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山莨菪碱(654-2)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与654-2防治组。损伤组与654-2防治组均给予噪声暴露。654-2防治组在噪声暴露前30min肌内注射654-2,另2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各组豚... 目的:观察盐酸山莨菪碱(654-2)对豚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与654-2防治组。损伤组与654-2防治组均给予噪声暴露。654-2防治组在噪声暴露前30min肌内注射654-2,另2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各组豚鼠在噪声暴露前与暴露后3d、14d、28d分别测ABR阈值,并采用硫代巴比妥钠荧光比色法测定耳蜗MDA含量。结果:噪声暴露后3d、14d、28d损伤组和防治组ABR阈移与耳蜗MDA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654-2防治组噪声暴露后14d与28d时,以上2指标均低于损伤组(P<0.05或0.01)。结论:654-2可部分减轻噪声所致的听力损失。其机制可能为654-2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噪声产生的过量过氧化物从而保护了毛细胞,使听力得到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山莨菪碱 丙二醛 噪声性听觉损伤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低气压环境下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悦 王锦玲 +2 位作者 纵亮 邱建华 刘顺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47-351,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丹参对模拟低气压环境下豚鼠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低气压噪声暴露1d及7d两大组,又各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治疗组及防治组。后3组均置于模拟高原5500m低气压环境,110dBSPL白... 目的探讨丹参对模拟低气压环境下豚鼠噪声性听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低气压噪声暴露1d及7d两大组,又各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治疗组及防治组。后3组均置于模拟高原5500m低气压环境,110dBSPL白噪声刺激;防治组和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3天和出舱当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丹参注射液(1.3mlkg)。然后检测各组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观察耳蜗铺片的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舱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ABR阈移,暴露7d组较1d组重,以4kHz阈移明显。随出舱时间延长阈移减轻,暴露7d出舱14d后,治疗组和防治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治疗组和防治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MDA浓度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防治组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P<0.05),治疗组于7d及14d时亦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血清SOD活性则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下降;用药的两组SOD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全血粘度值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暴露前用药可减轻血粘度的上升而且恢复较快。结论丹参对低气压噪声环境下的听器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能与其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性、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从而减轻低气压噪声暴露后的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 听器损伤 噪声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后蜗内基因治疗的电生理研究
8
作者 罗伟 孙建军 +4 位作者 江平 姜伟 林勇生 陈谦 汪家政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将携有人神经营养素 3(humanneurotrophin 3,hNT 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 NT3)导入豚鼠耳蜗内 ,观察其对噪声损伤模型动物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30只听力正常豚鼠测听后暴露于剂量为 130dBSPL×5h的稳态强噪声 ,暴露后第 3天经耳蜗... 将携有人神经营养素 3(humanneurotrophin 3,hNT 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 NT3)导入豚鼠耳蜗内 ,观察其对噪声损伤模型动物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30只听力正常豚鼠测听后暴露于剂量为 130dBSPL×5h的稳态强噪声 ,暴露后第 3天经耳蜗底周鼓阶骨壁钻孔向外淋巴腔内导入目的基因或人工外淋巴液 (APF)。动物随机分为 3组 :Ad NT314天组 (T 14d,n =10 ) ,Ad NT32个月组 (T 2m ,n =10 )和APF组 (C 2m ,n =10 )。暴露后于第 14天和 2个月分别测试听性脑干诱发电反应 (ABR)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AP)。结果显示 ,暴露后第 14天各组间听阈无明显差异 ;暴露后 2个月 ,Ad NT3组ABR阈移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10 0dBSPL短声刺激的CAP N1潜伏期与CAP阈值均有所恢复。提示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噪声性听神经损伤 蜗内基因 治疗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噪声性听力损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凌媛 熊敏 刘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4,共5页
噪声性听力损伤(NIHL)是指由强噪声刺激所引起的内耳毛细胞损伤后产生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发生主要与氧化损伤有关,如活性氧(ROS)自由基损伤。氧化损伤主要与噪声暴露产生的ROS可造成耳蜗缺血、缺氧、引起线粒体的损伤有关,从... 噪声性听力损伤(NIHL)是指由强噪声刺激所引起的内耳毛细胞损伤后产生的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发生主要与氧化损伤有关,如活性氧(ROS)自由基损伤。氧化损伤主要与噪声暴露产生的ROS可造成耳蜗缺血、缺氧、引起线粒体的损伤有关,从而造成毛细胞的死亡,导致听力损伤;防治措施以减少ROS的形成以及清除ROS为主,如抗氧化剂相继应用于临床治疗。文章主要从ROS在NIHL中的影响展开综述,从氧化损伤的角度来叙述NIHL的发病机理以及探索其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噪声性听力损伤 噪声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致隐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丽娟 刘莉洁 +3 位作者 常莹 宣传莹 申培 王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8-623,共6页
听力损失一般定义为听觉对声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即听觉阈值升高。噪声对听阈的影响是动态的和部分可逆的,过度噪声暴露后听阈可能发生一过性升高,称之为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随着时间推移,升高的阈值在数天内可... 听力损失一般定义为听觉对声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即听觉阈值升高。噪声对听阈的影响是动态的和部分可逆的,过度噪声暴露后听阈可能发生一过性升高,称之为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随着时间推移,升高的阈值在数天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恢复,而不能恢复的部分称为永久性阈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永久性阈移 暂时性阈移 听觉系统 毛细胞 声刺激 听觉阈 放电率 噪声背景 噪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山莨菪碱对噪声暴露后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爱民 汤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观测豚鼠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内盐酸山莨菪碱 (6 5 4- 2 )防治组和损伤组的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 ,探讨噪声暴露后 SDH活性的变化趋势以及 6 5 4- 2在噪声暴露中对 SDH活性的影响。方法 :把豚鼠分成对照组、损伤组与 6 ... 目的 :观测豚鼠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内盐酸山莨菪碱 (6 5 4- 2 )防治组和损伤组的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变化 ,探讨噪声暴露后 SDH活性的变化趋势以及 6 5 4- 2在噪声暴露中对 SDH活性的影响。方法 :把豚鼠分成对照组、损伤组与 6 5 4- 2防治组 ,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 ,用 Nachlas四唑氮盐法及图象分析仪显示并测算SDH活性。结果 :在噪声暴露后第 3天 ,各组酶活性损伤最重。各组耳蜗 SDH活性第 1、2回损失较重 ,第 3、4回损失较轻。 6 5 4- 2防治组的酶活性损失较小 ,而损伤组酶活性损失较大。结论 :高频听阈易受噪声影响。 SDH活性变化趋势是先重后轻 ,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 6 5 4- 2对噪声性听力损伤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山莨菪碱 琥珀酸脱氢酶 噪声听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听力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龚嘉敏 吴雅兰 +1 位作者 赵乌兰 邱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噪声损伤的第一目标是耳蜗毛细胞,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毛细胞的永久性损失,从而使听力阈值上升(听力下降),因此,临床上使用的听力检测方法(纯音测听技术)是针对耳蜗毛细胞损伤设计的。
关键词 噪声 听力学检测 听力损失 耳蜗毛细胞损伤 隐性 噪声损伤 研究人员 长期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的改变与噪声性聋的易感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卫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338-341,共4页
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器损伤是工业、建筑业、军事、交通和娱乐业等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和听力致残因素。噪声性聋的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聋,约占临床听力损伤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噪声性聋的... 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噪声性听器损伤是工业、建筑业、军事、交通和娱乐业等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和听力致残因素。噪声性聋的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聋,约占临床听力损伤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噪声性聋的发病率已成为当今听力学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发现,噪声性聋的发病存在环境和基因双重因素。人们对噪声刺激的反应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聋 基因 易感性 噪声性听器损伤 听力损伤 职业性伤害 职业病防治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潜伏期对侧抑制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秀芳 孔维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其对侧抑制效应在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名噪声接触工人和40名耳科正常人,进行纯音听阈、声导抗及有、无对侧刺激声(60dB SPL白噪声)时DPOAE的幅值及相位反应进行测定。...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其对侧抑制效应在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名噪声接触工人和40名耳科正常人,进行纯音听阈、声导抗及有、无对侧刺激声(60dB SPL白噪声)时DPOAE的幅值及相位反应进行测定。结果在对侧无刺激声时,实验组相应频率平均反应幅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相位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有声刺激时,对照组各频率幅值降低(P<0.05),相位反应延长,实验组DPOAE幅值降低不明显,相位反应在1、2kHz表现延长(P<0.05),在4、6kHz则表现缩短(P<0.05)。结论在检测噪声引起的耳蜗损伤时,DPOAE反应幅值较纯音测听更敏感;在对侧抑制效应中,DPOAE的潜伏期也是早期发现噪声性听损伤的有用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 潜伏期 对侧抑制 噪声性听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堆叠自编码器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晴晴 侯瑞春 丁香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64-2070,共7页
针对大型机械滚动轴承故障数据存在高噪声、高维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堆叠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改进的Dropout方法构建分类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在预训练阶段采用逐层贪婪算法自适应提取高维数据的有效特征,在原始自编码器... 针对大型机械滚动轴承故障数据存在高噪声、高维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堆叠自编码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改进的Dropout方法构建分类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在预训练阶段采用逐层贪婪算法自适应提取高维数据的有效特征,在原始自编码器的基础上加入稀疏限制和“损伤噪声”,提高特征表达的鲁棒性;在微调阶段,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对参数进行微调,提高故障识别的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在稳定性、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支持向量机(S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编码器 深度学习 损伤噪声 稀疏编码 DROPOUT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维拉帕米对噪音所致脑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岌虹 游国雄 +1 位作者 刘小燕 阴大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5-436,共2页
探讨钙拮抗剂——盐酸维拉帕米(VH)对噪音刺激诱发心理应激的防护作用。将86dB噪音刺激5min的SD大鼠分为3组,注射VH5mg/kg,地西泮(安定)16.6mg/kg,蒸馏水1ml/只,继续噪音刺激2h后处死,脑... 探讨钙拮抗剂——盐酸维拉帕米(VH)对噪音刺激诱发心理应激的防护作用。将86dB噪音刺激5min的SD大鼠分为3组,注射VH5mg/kg,地西泮(安定)16.6mg/kg,蒸馏水1ml/只,继续噪音刺激2h后处死,脑切片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方法染色,观测Fos蛋白在室旁核等处的标记。VH、安定组同蒸馏水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动物行为变化也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损伤 噪声性脑损伤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年第9卷作者索引
17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64-466,共3页
说明:(1)因篇幅有限,只收录了第一作者;(2)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3)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止页。薄少军雌激素对小鼠风洞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科学杂志 作者 噪声性听力损伤 索引 中华 汉语拼音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