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长久 刘杰克 +4 位作者 青浩渺 郭玲 胡仕北 周鹏 何乐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线性融合图像(linear blending imaging,LBI)、非线性融合图像(nonlinear blending image,NBI)和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技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61例经病理证实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双能量CT资料。双能量图像采用LBI[融合系数为1(80 kV)和0.6(M0.6)]、NBI和VMI+(40 keV、55 keV)技术重建。比较5组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CT值、噪声]和主观图像质量(肿瘤边界评分和整体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0 keV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评分均明显高于80 kV、M0.6、NBI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整体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80 kV、M0.6、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BI的噪声明显低于80 kV、40 keV和55 ke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的双能量CT中,采用VMI+技术(40 keV)能提供更好的CNR、肿瘤CT值和肿瘤边界,采用NBI技术能提供更低的噪声和更好的整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喉鳞状细胞癌 非线性融合图像 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量图像在胰腺导管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琰昭 常蕊 +4 位作者 王晴柔 朱乃懿 李若坤 柴维敏 严福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探讨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术前评估中的最佳成像能级及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双层探测器光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e,VMI)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术前评估中的最佳成像能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胰腺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DAC的60例患者影像资料。扫描完成后均行胰腺实质期、门静脉期常规120千伏峰值(kilovolt peak,kVp)混合能量图像(polyenergetic image,PI)以及40、50、60和70 keV VMI重建。测量PI以及40、50、60和70 keV VMI中病灶、正常胰腺实质、胰周动静脉及腹壁脂肪的CT值,以腹壁脂肪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为图像噪声值,计算病灶-胰腺实质(caner-pancreas,CA-P)、胰周动脉-病灶(artery-caner,_(A-CA))、胰周静脉-病灶(vein-caner,_(V-CA))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期相及不同重建图像中CT值、CNR和图像噪声的差异,并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组内两两比较。基于病灶-胰腺实质对比度、病灶边界清晰度、图像总体质量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Wilcoxon检验与Friedman检验进行不同期相及不同重建图像组间对比。结果·胰腺实质期各组图像中CNR_(CA-P),及病灶-胰腺实质对比度、病灶边界清晰度主观评分优于门静脉期(均P<0.05)。不同能级VMI中,CNR_(CA-P)、CNR_(A-CA)、CNR_(V-CA)随着能级的降低而明显升高,而图像噪声随着能级降低轻度升高(均P=0.000)。VMI_(40 keV)图像中CNR_(CA-P)、CNR_(A-CA)、CNR_(V-CA)值最高,而图像噪声仍低于PI(均P=0.000)。VMI_(40 keV)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不低于PI。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 VMI_(40 keV)能够明显提高PDAC病灶-胰腺实质、胰周血管-病灶对比噪声比,且拥有较高图像质量,能够优化PDAC成像与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能量图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的最佳虚拟单能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海静 李青青 +3 位作者 赵卫 胡继红 吴岩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旨在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评估LCA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动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以及基于...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显示左结肠动脉(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旨在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评估LCA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1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动脉期原始图像重组成混合能量图像以及基于能谱的间隔10 keV的40~70 keV的单能量图像。对5组图像LCA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以及图像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LCA的CT值、噪声、CNR、SNR随着能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及40~70 keV单能量图像组两两比较,各组间CT值、SNR、CNR、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keV组图像LC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其他组,噪声低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组。两名影像科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良好(0.40≤Kappa值<0.75),各组间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40 keV组图像主观评分最高,40~70 keV组单能量图像质量均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结论:40 keV为显示LCA的最佳虚拟单能量,显示血管清晰、边缘锐利,能更清晰显示LCA及其解剖变异,利于外科医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左结肠动脉 虚拟能量图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成像能级设置对炎症性肠病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海涛 吴雄 +3 位作者 蒋博 邓凯 孙剑宁 梅习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5-881,共7页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腹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不同能级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得出最佳重建参数,提... 目的:评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腹部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不同能级噪声优化的虚拟单能量图像(noise-optimized 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得出最佳重建参数,提高IBD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确诊为IBD的32名患者腹部DECT扫描图像进行线性融合(M_0.6)、VMI+、传统虚拟单能量图像(virtual monoenergetic imaging,VMI)重建,虚拟能级为40~100 ke V,间隔为10 ke V。以病变肠段部位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作为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3名放射科医生对总体图像质量、锐利度、病变轮廓、噪声4个方面进行双盲评估。结果: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最佳重建参数为40 ke V VMI+(SNR 8.28±2.34;CNR 5.10±2.10),优于线性融合图像(SNR 5.82±1.44;CNR 1.53±0.86)和传统VMI(P<0.01)。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50 ke V VMI+总体图像质量(均值4.80)高于其他图像(P<0.01),40和50 ke V VMI+锐利度最高(均值分别为4.14和4.25,P=0.415),40 ke V VMI+显示病变轮廓能力评分高于其他图像(均值4.52,P<0.01)。100 ke V VMI+和100 ke V VMI噪声最低(均值分别为4.58和4.40,P≥0.11)。结论:相比于线性融合和传统VMI重建,低能级VMI+可显著提高IBD病变部位的腹部DECT扫描图像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噪声优化的虚拟能量成像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信息能量优化曲面造型与BP网络的IC图像噪声类型反求技术研究
5
作者 梁忠伟 张春良 +2 位作者 叶邦彦 江帆 胡晓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4,共7页
IC芯片制造对受噪声污染的数字图像恢复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了基于三维信息能量优化曲面造型与BP网络的IC图像噪声类型反求技术,通过噪声图像空间矢量的推导,实现图像噪声点的空间曲面造型,并建立BP网络对于噪声空间曲面造型的数学... IC芯片制造对受噪声污染的数字图像恢复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了基于三维信息能量优化曲面造型与BP网络的IC图像噪声类型反求技术,通过噪声图像空间矢量的推导,实现图像噪声点的空间曲面造型,并建立BP网络对于噪声空间曲面造型的数学特征进行识别,达到对图像噪声类型进行类型反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图像 三维信息能量优化造型 BP网络 噪声类型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显示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康洁 郭小超 +1 位作者 刘建新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能量腹部CT平扫。在100kVp、140kVp、线性融合图像(M=0.5)和以9组虚拟单能量(40、60、8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能量腹部CT平扫。在100kVp、140kVp、线性融合图像(M=0.5)和以9组虚拟单能量(40、60、80、100、120、140、160、180和190keV)图像上,在碘油沉积最显著的层面,测量伪影区及正常肝实质区的CT值,计算图像噪声(SD)和伪影指数(AI)。对伪影大小、图像噪声、碘油形态及综合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客观评估:80keV图像的AI值最小;线性融合图像、80keV图像的噪声最小。主观评估:在140kVp、100~190keV图像上伪影较少;线性融合图像和80keV图像的噪声评分最小;碘油形态以140kVp、线性融合图像、80及100keV图像上显示较为清晰。整体综合评分以线性融合图像和80keV图像最高。结论:双能量CT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显示中,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以80keV的虚拟单能量重建图像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CT 虚拟能量重建 线束硬化伪影 图像噪声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钦宗 王志伟 +1 位作者 齐亚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 目的评估双层探测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monoE)在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穿刺建立兔VX2肝癌双瘤模型24只,建模后第5日采用双层探测器能谱CT进行扫描,分别获取常规混合能量图像和不同能级monoE图像(40、45、50、55、60、65、70、80、100 keV)。两名诊断医师盲法独立阅片,诊断是否存在病灶、病灶数量及长径测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存在病灶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分。结果病理证实共30个病灶建立成功,平均大小(3. 99±0. 91) mm。常规混合能量CT共检出18个病灶(47. 40%); 40、45、50、55、60、65 keV能级monoE CT均检出30个病灶(100%)。其中40 (r=0. 948,P=0. 000)、45 (r=0. 958,P=0. 000)、50 (r=0. 972,P=0. 000)、55 (r=0. 952,P=0. 000)、60 (r=0. 921,P=0. 000)、65 keV (r=0. 917,P=0. 000)能级monoE图像病灶长径测量值与新鲜病理标本长径测量值相关性优于常规混合能量图像(r=0. 206,P=0. 270)。40、45、50、55 keV能级monoE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 50 (4. 00,4. 50)(P=0. 000)、5. 00 (5. 00,5. 00)(P=0. 000)、5. 00 (4. 50,5. 00)(P=0. 000)、4. 00 (4. 00,4. 50)(P=0. 002),均明显高于常规混合能量的3. 00 (2. 50,3. 00)。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单能量图像状态下随能级水平的升高,病灶SNR和CNR呈递减趋势;其中,40 (P=0. 000)、45 (P=0. 002)、50 keV (P=0. 011)状态下S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40 (P=0. 000)、45 (P=0. 000)、50 (P=0. 000)、55 keV (P=0. 002)状态下CNR明显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结论双层探测器能谱CT monoE图像在45~50 keV能级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兔VX2肝癌模型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好的噪声控制和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虚拟能量成像 图像质量 检出 肝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与常规图像质量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陆璐 盛茂 +5 位作者 李若梅 赵子健 袁虎 张继 钱银锋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 目的 比较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单能级冠状动脉血管图像与常规扫描图像的质量,优化冠状动脉的CT图像质量。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图像100例。以10 keV为间隔,将光谱数据重建出40~1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分别在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中段、左回旋支(LCX)中段及右冠状动脉(RCA)中段选取感兴趣区,测量冠状动脉的CT值及噪声,比较虚拟单能级图像和常规图像冠状动脉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噪声,分析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V的相关性,以及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 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AO、LAD、LCX和RCA的CT值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723、660、480、641,P<0.01)。图像噪声在40 keV时最大,但与常规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5,P>0.05),40~70 keV图像噪声逐渐下降,70 keV之后图像噪声保持稳定(H=192,P<0.01)。LAD、LCX、RCA虚拟单能级图像的SNR、CNR与ke V能级呈负相关(r=-0.864、-0.843、-0.856,-0.816、-0.782、-0.826,P均<0.01),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LAD、LCX和RCA的SNR及CNR明显高于常规图像(H=564、489、542、480、551、499,P<0.01)。主观评分显示40 keV、50 keV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图像(H=1 944,P<0.01)。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40 keV、5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常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虚拟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虚拟新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国涛 杨涛 +1 位作者 孔曙兵 郑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36-3741,共6页
背景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常规CT检查中碘油易产生较重的线束硬化伪影,双源CT虚拟新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小碘油线束硬化伪影,对正确评价肝癌TACE术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 背景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常规CT检查中碘油易产生较重的线束硬化伪影,双源CT虚拟新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小碘油线束硬化伪影,对正确评价肝癌TACE术后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该技术在降低碘油沉积灶伪影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10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TACE术后完成双源双能量CT扫描的31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进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并以10 keV为间隔重组16组(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在线性融合图像(M=0.5)及16组新单能量重建图像上,选择碘油沉积最明显的层面,测量碘油硬化伪影区及同层面正常肝实质CT值。通过比较线性融合图像和各组新单能重建图像的客观指标伪影指数(AI)及对比噪声比(CNR),从图像硬化伪影、图像噪声及碘油形态显示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对整体图像质量进行综合主观评分,获得单能量去碘油硬化伪影最佳的图像keV。结果碘油硬化伪影:在虚拟单能量图像中碘油硬化伪影随能级升高呈降低趋势。图像噪声:随着能级的升高,图像噪声在40~80 keV图像上逐渐下降,随后呈缓慢上升趋势。碘油形态显示:以60~80 keV新单能重建图像上碘油沉积灶显示较为清晰。线性融合图像与70~10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质量综合主观评分比较,线性融合图像与6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AI值比较,线性融合图像与120~19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 keV新单能量重建图像可在保证图像CNR的同时有效减少线束硬化伪影,碘油形态显示满意,AI值与线性融合组相近,与线性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相似。结论双源CT新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少肝癌TACE术后碘油沉积的硬化伪影,以70 keV及80 keV的虚拟单能量图像重建效果最佳,可在保证图像CNR的同时有效减少线束硬化伪影,碘油形态显示满意,AI与线性融合组相近,与线性融合的图像质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能量CT 线束硬化伪影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虚拟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辐射低噪声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仲杰 吴龙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为满足航天应用对大面阵高动态CMOS图像传感器的需求,对噪声优化与辐射加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系统架构的增益级与双相关双采样设计优化、基于采样电路的时序改进,实现了对系统噪声的多层次优化;基于像素级与电路级的总剂... 为满足航天应用对大面阵高动态CMOS图像传感器的需求,对噪声优化与辐射加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系统架构的增益级与双相关双采样设计优化、基于采样电路的时序改进,实现了对系统噪声的多层次优化;基于像素级与电路级的总剂量辐射加固与单粒子闩锁辐射加固设计,实现了对100k rad(Si)总剂量和99.8 MeV·cm2/mg单粒子效应的免疫。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一款64M像素超大面阵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流片测试结果显示,抗总剂量辐射能力优于100k rad(Si)、暗电流与噪声随辐射增长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抗单粒子闩锁能力优于99.8 MeV·cm2/mg;在整个辐射环境下读出噪声不超过5e-;本征动态范围高达7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噪声优化 电离总剂量 粒子闩锁 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评估颈动脉支架最佳单能级研究
11
作者 田家齐 张进 +8 位作者 孙贝贝 赵晓东 尹丹妮 郭鹏 马伟伟 林澍莘 路伟钊 周滟 赵辉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支架内管腔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DECT上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CAS术后随访患者的资料(共51枚支架)。...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后支架内管腔的最佳单能级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DECT上行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CAS术后随访患者的资料(共51枚支架)。重建常规CT图像和40~190keV(间隔10keV)的16组虚拟单能量图像(VMI+)。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估,客观指标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噪声(N)。主观评估采用5级评分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SNR、CNR与能级水平的相关性。组间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Dunn-Bonferroni检验。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常规CT图像与40~190keVVMI+图像的SNR、CNR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190keVVMI+能级水平与SNR、CNR呈负相关(SNR:r=-0.763,P<0.001;CNR:r=-0.696,P<0.001)。40keVVMI+图像的SNR和CNR均优于常规组和60~190 keVVMI+组(均P<0.05)。40~50keVVMI+的SNR和CNR优于常规组(均P<0.001)。在噪声值比较中,各组图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keVVMI+的噪声与常规CT及各能级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40~50keVVMI+的噪声高于常规组(均P<0.05)。在主观评分比较中,各组图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0keVVMI+评分高于80~190keVVMI+组(均P<0.001),常规组与40~70keV VMI+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双能量CT40keV单能级图像是观察CAS术后支架内管腔的最佳单能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支架 能量CT 虚拟能量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ne-class SVM的噪声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方信 郭浩 +1 位作者 李钢 张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4-881,共8页
为解决现有无监督图像分割模型对强噪声环境鲁棒性差、无法适应复杂混合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ne-class SVM方法的改进后的噪声鲁棒图像分割模型。首先,基于One-class SVM构建一种数据离群程度检测机制;然后,将离群程度值引入能量... 为解决现有无监督图像分割模型对强噪声环境鲁棒性差、无法适应复杂混合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ne-class SVM方法的改进后的噪声鲁棒图像分割模型。首先,基于One-class SVM构建一种数据离群程度检测机制;然后,将离群程度值引入能量泛函,令分割模型可以在多种噪声强度下获得较为准确的图像信息,同时避免现有方法在强噪声环境下,降权机制失效的问题;最后,通过最小化能量函数,驱动分割轮廓向目标边缘演化。在噪声图像分割实验中,当选取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噪声时,该模型均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分割结果。在F_1-score评估标准下,该模型比基于局部相关熵的K-means(LCK)模型高0.2~0.3,在强噪声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在分割收敛时间上仅略大于LCK模型0.1 s左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未显著增加分割耗时的前提下,对于概率、极值及混合噪声均有着更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分割带有噪声的自然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图像噪声 类支持向量机 离群检测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嘉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70,共4页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质量,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首先,提取三维图像点云信息,通过虚拟现实和帧同步技术融合点云数据,利用中值滤波技术去除图像噪声;然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降噪后图像开展点云优化,自动检测图像点云... 为了提高三维图像质量,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图像重建系统。首先,提取三维图像点云信息,通过虚拟现实和帧同步技术融合点云数据,利用中值滤波技术去除图像噪声;然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降噪后图像开展点云优化,自动检测图像点云的特点,过滤掉噪声点,有效覆盖图像表面微小矩形面片集,提升图像三维重建完整度,通过匹配前景得到点云位置;最后,重建过程中调整点云数据为高斯正太分布项目,有效缩短图像前景和背景间重建差异,实现三维图像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帧跟踪能力强,重建三维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重建 虚拟现实技术 图像预处理 点云优化 点云特点检测 噪声点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在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动脉显示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莹 包如意 +4 位作者 李智勇 李梦颖 浦仁旺 刘爱莲 刘义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53-2255,共3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在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动脉显示中的初步应用,对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38~82岁(61.3±9.8)岁,行能谱CT增强扫描,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 目的:探讨能谱CT在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动脉显示中的初步应用,对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心型肺癌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38~82岁(61.3±9.8)岁,行能谱CT增强扫描,同时获得混合能量图像及单能量图像,通过GSI Viewer后处理软件分析得到最佳单keV图像;测量主动脉弓、同层胸壁肌肉的CT值,及同层胸壁皮下脂肪的噪声值,计算血管的对比噪声比,与混合能量图像做比较。并由两位影像学医师进行图像质量的评分。结果:49 keV图像为显示支气管动脉的最佳keV,其噪声值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为25.46±7.23、12.25±3.45(t=6.01,P=0.02);其对比噪声比亦高于混合能量图像,分别36.33±8.41、20.08±7.96(t=3.92,P=0.02)。在图像质量的评分上,49 keV图像较混合能量图像清晰,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CT单能量图像能提高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有利于评价中心型肺癌血供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能量图像 CT血管造影 对比噪声 支气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