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盘式制动器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的复模态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泽好 刘通 +1 位作者 雷伟 万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5-1281,共7页
建立了盘式制动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模态,从振型、频率、负阻尼比、模态耦合、模态应变能等多维度评价其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从不同角度都能反映模型模态的不稳定性;模型在1~15 k Hz范围所有频段存... 建立了盘式制动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复模态,从振型、频率、负阻尼比、模态耦合、模态应变能等多维度评价其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从不同角度都能反映模型模态的不稳定性;模型在1~15 k Hz范围所有频段存在不稳定模态,且在1~3 k Hz和12~13 k Hz频段复特征值实部大,负阻尼比高,模态稳定性差;不稳定模态容易与相邻模态发生耦合,发生制动噪声概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学 盘式制动器 制动噪声 复模态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齿轮箱微观修形对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范孝良 石鹏飞 刘建民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基于2MW风电齿轮箱的详细数据,在Romax环境中建立2MW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结合ISO6336标准及齿轮箱微观修形理论的相关文献,采用齿向修形和齿廓修形并用的修形方案,对2MW风电齿轮箱进行微观修形.针对修形前后的风电齿轮箱模型,对传... 基于2MW风电齿轮箱的详细数据,在Romax环境中建立2MW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结合ISO6336标准及齿轮箱微观修形理论的相关文献,采用齿向修形和齿廓修形并用的修形方案,对2MW风电齿轮箱进行微观修形.针对修形前后的风电齿轮箱模型,对传动误差、齿轮承载能力、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修形方案可有效降低传动误差,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NVH性能.提出的修形方法可靠实用,为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的微观修形分析和NVH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微观修形 传动误差 承载能力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运行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海红 尹荣华 周永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结合华中电业管理局徐东路住宅小区居民反映的噪声问题,分析噪声与振动污染的危害,制定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噪声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星噪声与振动组合环境激励试验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晏廷飞 方贵前 刘沫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131-134,162,共5页
受地面试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对卫星发射及飞行过程所经历的复合环境采用单项环境模拟试验来实现,通常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或者噪声试验。实际上,无论单独的随机振动试验还是单独的噪声试验都难以准确模拟卫星在发射飞行状态所经历的... 受地面试验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对卫星发射及飞行过程所经历的复合环境采用单项环境模拟试验来实现,通常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或者噪声试验。实际上,无论单独的随机振动试验还是单独的噪声试验都难以准确模拟卫星在发射飞行状态所经历的复合环境,在不同频段会存在"过"或"欠"试验的问题。以某型号结构星为对象,开展噪声与振动组合试验技术研究,对声振组合试验、随机振动试验、噪声试验的有效性及耦合效应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后续卫星产品开展相关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组合 噪声试验 随机振动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器设备磁路振动和噪声特性试验测试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敏 顾文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利用声振测试系统对一台单相三柱式变压器铁心试验模型的振动和噪声参数进行了测量,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小高压电器磁路振动和噪声的建议。
关键词 测试系统 变压器 铁心试验 噪声参数 磁路振动 铁心设计 磁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4年总目次
6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4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噪声振动控制 噪声控制技术 有源消 降噪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音乐厅减振隔声改造实践
7
作者 李永新 王旭光 +2 位作者 程雷 程卫 李欣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95,共8页
为解决邻近交通线路带来的振动与噪声干扰问题,采用“房中房”方案,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开展减振隔声改造工程。在改造实践中,克服构造改动限制多、减振隔声难度大等难点,系统地采用浮筑地面、隔声墙、减振吊顶、隔音门窗等全方位的隔... 为解决邻近交通线路带来的振动与噪声干扰问题,采用“房中房”方案,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开展减振隔声改造工程。在改造实践中,克服构造改动限制多、减振隔声难度大等难点,系统地采用浮筑地面、隔声墙、减振吊顶、隔音门窗等全方位的隔声与减振改进措施。改造后经过测量,音乐厅的室内声环境已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所提出的减振隔声措施可为类似体量中小型音乐厅的改造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交通噪声干扰 房中房 音乐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风致噪声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志强 吴卫国 林永水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产生的风致噪声。[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联合声类比法、声振耦合法开展气动噪声与风致振动噪声的数值模拟,探究上述两种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结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风速下,圆杆、方杆、椭圆... [目的]旨在研究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产生的风致噪声。[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联合声类比法、声振耦合法开展气动噪声与风致振动噪声的数值模拟,探究上述两种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结果]结果显示,在不同风速下,圆杆、方杆、椭圆杆的气动噪声最大值频率由脱涡频率主导,风致振动噪声最大值频率由结构固有频率主导。3种不同截面形状杆件产生的气动噪声总体上大于风致振动噪声,且方杆的气动噪声最大。当杆件脉动压力频率接近固有频率时,在大柔度下风致振动噪声会接近甚至超过气动噪声。[结论]设计邮轮开敞区域典型杆件时应选择圆形杆件而避免使用方形杆件,且合理选择杆件尺寸,尽量避免杆件脱涡频率与固有频率接近,以此降低风致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杆件 气动噪声 风致振动噪声 类比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出口边侧斜对船用离心泵外辐射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勇 黄浩钦 +2 位作者 刘厚林 王文博 郭豹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以125CLLA-13型船用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出口边侧斜对船用离心泵外辐射噪声的影响.首先对出口边非侧斜和侧斜2种叶轮模型泵进行了全流场瞬态数值计算,提取蜗壳及泄漏流道壁面脉动激励作为载荷,对原模型泵进行基于模态响应的振动计... 以125CLLA-13型船用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出口边侧斜对船用离心泵外辐射噪声的影响.首先对出口边非侧斜和侧斜2种叶轮模型泵进行了全流场瞬态数值计算,提取蜗壳及泄漏流道壁面脉动激励作为载荷,对原模型泵进行基于模态响应的振动计算,并试验验证了振动噪声数值预测的可行性.进一步以提取的载荷对2种叶轮模型泵进行了基于声振耦合的外辐射噪声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2种叶片出口方式模型泵声功率频谱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侧斜出口模型泵声功率级明显低于非侧斜出口模型泵声功率级LW,声功率级均在叶频(BPF)处最大,且叶频处声功率级在设计工况下最小,在小流量工况下最大;离心泵外辐射噪声分布具有一定偶极性和指向性,各工况下侧斜出口模型泵指向性声压整体较非侧斜模型泵有所减小,设计工况下指向性声压最小,小流量工况下指向性声压最大,从降噪角度考虑,侧斜出口方式优于非侧斜出口方式.该研究可为船用离心泵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离心泵 振动噪声 耦合 偶极子源 出口边侧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方式对混流泵噪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国俊 唐振博 +1 位作者 冯建军 罗兴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4-42,共9页
泵段处噪声特性的演变规律对混流泵启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测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启动方式下混流泵噪声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声振测试系统采集了混流泵在线性和非线性启动(指数函数启动)方式下的噪声、主轴振动和压力脉... 泵段处噪声特性的演变规律对混流泵启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监测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启动方式下混流泵噪声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采用声振测试系统采集了混流泵在线性和非线性启动(指数函数启动)方式下的噪声、主轴振动和压力脉动数据。然后,基于声学信号处理方法对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干性分析研究了启动过程中叶轮出口压力脉动、主轴振动与泵段处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启动方式下的高幅值声压均出现在启动后期,且凹指数函数启动方式下高幅值噪声区域出现的时间最短、冲击噪声相对最小,表明该启动方式有利于避免启动过程中剧烈的机械碰撞和冲击。噪声的共振峰分析结果表明,凹指数函数启动方式导致混流泵启动失稳的概率相对最小;不同启动方式下的噪声A计权声压级最高值均出现在中心频率250 Hz处,线性启动方式的总有效声压级最小,但与线性启动相比,凹指数函数启动方式能降低启动过程中的中频段声压级和部分低频段声压级;叶轮出口压力脉动是影响混流泵启动过程中噪声主声压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轴振动只影响极低频段处的噪声。研究成果对混流泵启动稳定性的改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振动 噪声 启动过程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振耦合声场分析与结构隔振降噪 被引量:11
11
作者 费朝阳 陈长征 +1 位作者 周勃 王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以实测某鼓风机组管路振动载荷为激励源,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Virtual Lab声场模拟软件模拟楼板振动所产生的室内声场和声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振强弱耦合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声场在400 Hz以下的区域声振耦合不明显,400 Hz以上存在声振... 以实测某鼓风机组管路振动载荷为激励源,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Virtual Lab声场模拟软件模拟楼板振动所产生的室内声场和声场在不同频率下的声振强弱耦合状态。模拟结果表明,声场在400 Hz以下的区域声振耦合不明显,400 Hz以上存在声振强耦合现象,声振强耦合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通过分析载荷谱和噪声频谱的频带特性,选用常见的阻尼隔振器和中间小质量块组成二级隔振系统,计算系统的振动传递系数,达到理想的隔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结构噪声 场模拟 耦合 振动传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发射阶段声振环境载荷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建伟 王刚 +2 位作者 温激鸿 郁殿龙 温熙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航天器在发射阶段承受各种恶劣而复杂的声振环境载荷,严重影响着航天器的可靠性。目前,关于改善发射阶段航天器所承受的力学环境、切断振动噪声传播路径的相关研究已得到世界各国航天技术研究机构的重视。其中,各种声振环境载荷以透射... 航天器在发射阶段承受各种恶劣而复杂的声振环境载荷,严重影响着航天器的可靠性。目前,关于改善发射阶段航天器所承受的力学环境、切断振动噪声传播路径的相关研究已得到世界各国航天技术研究机构的重视。其中,各种声振环境载荷以透射声或结构声辐射的形式传递到整流罩内部后,将会在整流罩内形成恶劣声学环境——高声压级的噪声环境。主要对整流罩内噪声的主、被动控制技术的国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地综述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航天器 运载火箭 整流罩 环境载荷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乘坐室声振耦合的动态子结构修改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2期17-19,6,共4页
在声振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以车内降噪为目的的车身结构动态修改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对车身乘坐室壁结构的局部修改等效地视为在其上附加一子结构 ,并给出了车内声压变化与车身壁结构修改间的直接定量关系。最后 ,以SH76... 在声振耦合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以车内降噪为目的的车身结构动态修改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对车身乘坐室壁结构的局部修改等效地视为在其上附加一子结构 ,并给出了车内声压变化与车身壁结构修改间的直接定量关系。最后 ,以SH76 0A型轿车乘坐室为对象给出了算例 ,并将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加以对比 ,二者十分接近 ,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坐室 耦合 结构修改 子结构 车身设计 学舒适性 噪声 有限元分析 振动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门玻璃下位振动传递路径建模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哲 高云凯 +2 位作者 徐翔 石旺 王洪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201,共8页
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振动异常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门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锁机、密封条... 阐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ransfer path analysis,简称TPA)方法的基本理论,对某车型左前车门玻璃下位关门过程中玻璃振动异常进行了传递路径分析,并针对该车门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基于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二级TPA分析模型,分别为锁机、密封条⁃玻璃一级传递路径模型和导轨接附点⁃玻璃二级传递路径模型。通过常用关门速度(1.5 m/s)获得各测点的工况响应,利用建立的二级TPA模型和工况响应计算获得工况载荷和路径贡献量,准确定位引起车门玻璃下位振动水平较大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大幅降低了其振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门噪声 振动与粗糙度 频率传递路径分析 二级传递路径分析 载荷识别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层级目标的汽车前围声学包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海波 郑志伟 +3 位作者 张思文 吴昱东 杨明亮 丁渭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5,共9页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 为了研究汽车声学包设计参数对其多性能目标的影响,首先,改进了传统的深度信念网络(DBNs)方法,并提出SVR-DBN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deep belief networks)模型,提升了模型映射的准确度;其次,从车辆噪声传递关系与层级目标分解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多层级目标预测与分析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具体车型的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多目标预测与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VR-DBNs方法对前围声学包性能、重量与成本目标预测准确度均在0.975以上,优于传统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SVR与DBNs模型;基于SVR-DBNs模型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两者加权目标相对误差为1.09%(平均传递损失(MTL)、重量和成本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为1.44%、1.04%与0.71%),优化后的实测结果较前围声学包原始状态性能、重量和成本分别提升了5.51%、9.01%与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振动粗糙度 学包 吸隔 SVR-DBNs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车轮动力吸振器减振降噪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玉霞 周信 +2 位作者 肖新标 彭金方 金学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3期1-4,32,共5页
轮轨噪声是列车主要噪声源,而车轮振动声辐射是轮轨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车轮振动声辐射是控制轮轨噪声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车轮辐板位置安装动力吸振器,以吸收主振动系统的能量,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利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研... 轮轨噪声是列车主要噪声源,而车轮振动声辐射是轮轨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车轮振动声辐射是控制轮轨噪声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车轮辐板位置安装动力吸振器,以吸收主振动系统的能量,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利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研究动力吸振器主要参数,包括质量比、阻尼损耗因子、结构形式、动力吸振器数量对车轮降噪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三自由度动力吸振器加入适当阻尼可降低振动声辐射6 d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噪声 动力吸 振动辐射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17
作者 王恒 郭常立 陈哲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针对当前电动涡旋压缩机NVH差的问题,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的经验,从传递路径入手,为压缩机总成设计了一套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越及可靠性高的悬置系统,并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验证。首先,对电动压缩机悬置系统布置进... 针对当前电动涡旋压缩机NVH差的问题,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设计的经验,从传递路径入手,为压缩机总成设计了一套噪声、振动及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越及可靠性高的悬置系统,并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验证。首先,对电动压缩机悬置系统布置进行了受力分析;接着,建立了压缩机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刚体模态和解耦率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悬置三向刚度为设计变量,以悬置系统刚体模态和各阶模态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运用遗传禁忌搜索算法(GATS)对该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根据优化结果设计了悬置非线性刚度曲线,并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缩机悬置系统各阶刚体模态和解耦率满足目标要求,各悬置受力分布合理,压缩机全转速范围内的平均隔振率由20 dB左右提升到30 dB左右;同时,车内噪声和方向盘振动均有不同程度优化,有效提高了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系统的NVH性能。该方法对于电动涡旋压缩机悬置设计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可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振动粗糙度 电动涡旋压缩机 悬置系统 频率配置 遗传禁忌搜索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动力吸振器减振降噪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洋 赵新利 +2 位作者 徐涆文 肖新标 韩健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采用钢轨动力吸振器是降低轮轨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建立钢轨动力吸振器振动噪声计算模型,分析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和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的减振降噪性能差异,调查在不同车轮钢轨表面粗糙度、不同列... 采用钢轨动力吸振器是降低轮轨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法建立钢轨动力吸振器振动噪声计算模型,分析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和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系统的减振降噪性能差异,调查在不同车轮钢轨表面粗糙度、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工况下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降噪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多重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较单自由度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有更为优良的减振和降噪性能。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轮轨总辐射噪声增加,同时钢轨动力吸振器结构的降噪效果也有一定提升,而对于不同轮轨表面粗糙度,钢轨动力吸振器降噪量效果不会有较大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 钢轨动力吸 轮轨振动噪声 降噪 轮轨表面粗糙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将通过采用复合材料提升声隐身特性
19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共1页
防止被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将使用声隐身复合材料敌方探测系统发现。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顾问称,第五代核潜艇的声隐身材料为多层复合材料,其结构和组成将显著降低潜艇对声纳信号的反射,实现有效减振降噪等。
关键词 隐身 纳信号 多层复合材料 克雷洛夫 损耗因子 探测系统 降噪 信号 研究中心 振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和试验的排气系统螺栓断裂问题研究
20
作者 张伟龙 唐忠刚 +3 位作者 丁保安 张晓辉 张新众 薛厚强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针对某牵引车排气系统螺栓断裂故障问题,结合试验与CAE仿真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模态和振动试验,确定螺栓断裂故障是由于排气系统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常用转速的激励频率相吻合导致,提出从排气系统质量分布、波纹管位置以及支架结构等方面... 针对某牵引车排气系统螺栓断裂故障问题,结合试验与CAE仿真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模态和振动试验,确定螺栓断裂故障是由于排气系统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常用转速的激励频率相吻合导致,提出从排气系统质量分布、波纹管位置以及支架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案。CAE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固有频率明显提高且避开了发动机常用转速的激励频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案提高了排气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系统 断裂螺栓 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