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分析法(WOE)评估固化飞灰中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丽君 韩静磊 +2 位作者 钱益斌 张宗尧 郭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未考虑重金属对多种靶器官的影响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反映重金属真实的风险情况.ATSDR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EPA的证据权重分析法(WOE)分别将重金属能够产生效应的靶器官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评价...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未考虑重金属对多种靶器官的影响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反映重金属真实的风险情况.ATSDR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EPA的证据权重分析法(WOE)分别将重金属能够产生效应的靶器官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评价过程,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修正.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TTD法和WOE法评估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并将其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得出的HI值为0.2084,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的HI值分别为0.5165和0.6717,修正后风险大于传统方法所预测风险,更严格的反映固化飞灰对工人健康的真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毒性剂量 证据权重分析 非致癌健康风险 固化飞灰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鱼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飞焱 何俊强 +1 位作者 王璐 刘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4期78-80,共3页
本文概述了金鱼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阐述了该病病原为鲤科疱疹病毒-2(CyHV-2)的形态和基因特征以及在分离培养、流行病学和检测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旨在为深入研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疱疹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鲤科疱疹病毒-2 临床症状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毒性作用的体内外验证
3
作者 张仪婷 席文锦 +6 位作者 王鹏举 赵晓娟 郑瑞 梁思辛 蒙若彤 阎博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 对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进行毒理学评估,为其后期HER2-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上评估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HER2-CAR-T细胞,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HER2-CAR-T细胞集落... 目的 对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进行毒理学评估,为其后期HER2-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上评估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HER2-CAR-T细胞,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HER2-CAR-T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并对集落形成率进行统计分析;将HER2-CAR-T细胞悬液与兔红细胞悬液共孵,通过直接观察法以及酶标仪检测法评估红细胞溶解情况;对雄性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HER2-CAR-T细胞制剂,通过组织切片染色观察HER2-CAR-T细胞对动物血管的刺激作用;以pMD 2.G载体上的水泡性口炎病毒囊膜糖蛋白(VSV-G)基因为目标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慢病毒载体安全性的验证;取接受HER2-CAR-T细胞输注的小鼠心、肝、肺、肾,HE染色观察其病变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HER2-CAR-T细胞,这些细胞在体外不具备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HER2-CAR-T细胞制剂对新西兰兔红细胞不产生溶血现象。新西兰兔耳缘静脉输注HER2-CAR-T细胞后未发现明显血管刺激反应,也未检测到VSV-G的特异性扩增,治疗组小鼠心、肝、肺、肾组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所制备的HER2-CAR-T细胞具有可靠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毒理学 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2嵌合抗原受体T(HER2-CAR-T)细胞 集落形成实验 溶血 血管刺激性 器官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市土壤-白芍典型重金属含量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贺芳 汤泉 +2 位作者 郑刘根 刘桂建 王玲玲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以亳州市谯城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43组白芍及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和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E_(i))和生物富集系数(BCR)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白芍重金属富集特征... 以亳州市谯城区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43组白芍及根际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和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_(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E_(i))和生物富集系数(BCR)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白芍重金属富集特征.同时,利用危害商值、靶器官毒性剂量法、致癌风险值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对白芍中Cd、Cr、Ni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Cd、Cr、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9—0.42、24.07—117.13、26.74—62.96 mg·kg^(−1).P_(i)值显示Cd污染程度最为严重;RI值表明研究区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BCR结果表明相较于Cr和Ni,白芍更容易富集Cd.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白芍中Cd、Cr、Ni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但靶器官毒性剂量法修正后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结果高于传统的危害商值法,尤其是对于Cr造成的非致癌风险明显提高;致癌风险值在1×10^(−6)至1×10^(−4)之间,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利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风险的评估结果与确定性评估一致.结果表明,亳州市谯城区的土壤和白芍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白芍中典型重金属Cd、Cr、Ni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也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白芍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器官毒性剂量法 蒙特卡洛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玉婷 武红叶 曾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9-986,共8页
锑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被广泛用于制造、食品和医疗等行业,而我国是世界上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由此导致的污染以及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锑化合物对肝、肾及心脏等器官的毒性和致癌性等毒性作用及... 锑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被广泛用于制造、食品和医疗等行业,而我国是世界上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由此导致的污染以及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锑化合物对肝、肾及心脏等器官的毒性和致癌性等毒性作用及其抗肿瘤和抗利什曼病等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为深入研究锑化合物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毒性 抗肿瘤作用 利什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在外源化学物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翔 宫丽崑 任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机体接触各种潜在毒性有机阴离子,包括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代谢产物;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多种药物、农药和动植物毒素等。快速有效地清除其中的毒性物质是机体最好的防御方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的跨上皮主动转运通常是... 机体接触各种潜在毒性有机阴离子,包括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代谢产物;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多种药物、农药和动植物毒素等。快速有效地清除其中的毒性物质是机体最好的防御方式。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介导的跨上皮主动转运通常是其中的限速过程。因此,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的种类、分布及其转运与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阴离子转运子 生物转运 器官/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及修正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健芳 王红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为科学量化重金属复合暴露产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和证据权重分析模型(WOE)对传统评估模型(HRA)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并以华中某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为例,探究3种模型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为科学量化重金属复合暴露产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模型和证据权重分析模型(WOE)对传统评估模型(HRA)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并以华中某冶炼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为例,探究3种模型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镉(Cd)、铅(Pb)、铬(Cr)和砷(As)的浓度均值分别为0.37、36.65、69.06和7.66mg/kg,其中Cd、Pb和Cr不同程度超出研究区土壤背景值,4种重金属传统非致癌健康风险值(HI_(HRA))为2.27×10^(-3)~3.35×10^(-1)。经TTD模型和WOE模型修正后4种重金属HI_(TTD)和HI_(WOE)分别为1.64×10^(-2)~5.50×10^(-1)和1.08×10^(-2)~6.09×10^(-1),其中HI_(TTD)、HI_(WOE)均值分别为HI_(HRA)均值的1.88倍和1.17倍。研究显示,对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用地开展人体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时,需考虑多靶器官效应及重金属间的交互作用,避免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低估或高估土壤污染对暴露人群产生的实际健康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器官毒性剂量模型 证据权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2靶器官毒理学
8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237-243,共7页
T12.1肾脏毒理郁红,冯怡,朱琳,周天胜,王蕾,郑艳生,张秀娟,杨秀英(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04)摘要:对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肾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毒性靶器官,它对药物及环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极其易感,主要原因在于它有较... T12.1肾脏毒理郁红,冯怡,朱琳,周天胜,王蕾,郑艳生,张秀娟,杨秀英(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04)摘要:对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肾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毒性靶器官,它对药物及环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极其易感,主要原因在于它有较高的血流/体重比,以及通过逆流机制对尿液及尿液组成(包括药物和化学物)独特的浓缩功能,尤其在供试品使用剂量较高的安全性评价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合物 毒性器官 体重比 安全性评价 江苏苏州 杨秀英 肾脏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10)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及修正方法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冯茜丹 刘志磊 +6 位作者 陈启宇 陈希超 高梓旭 王钰钰 郑彤 刘芸 林必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880-4888,共9页
通过对华南某电子垃圾拆解区PM_(10)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计算该地区的人群暴露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并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法(WOE)对常规评估方法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比较探讨3种方法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对华南某电子垃圾拆解区PM_(10)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计算该地区的人群暴露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并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法(WOE)对常规评估方法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比较探讨3种方法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冬季节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为: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重金属Ni对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ILCR在10^(-6)~10^(-4)之间).其中,Cr,Pb,Cd和As 4种重金属(类金属)对成年男性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为3.05×10^(-2),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为5.41×10^(-2)和5.4×10^(-1),表明当综合考虑重金属作用的靶器官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时,PM_(10)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高于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10)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估 器官毒性剂量法 证据权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能干细胞在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仁君 任悦 +3 位作者 沈素 殷诺雅 Francesco Faiola 张杨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5,共9页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亟需一套高效的毒理学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并阐明化合物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安全化合物的合成。人多能干细胞(hPSCs)具有近乎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亟需一套高效的毒理学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各类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和致毒机制,并阐明化合物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安全化合物的合成。人多能干细胞(hPSCs)具有近乎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成所有成体细胞的潜能,近年来在毒理学的应用中崭露头角,显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由hPSCs分化而来的细胞可以代替原代细胞进行高通量的毒理学研究;hPSCs分化模型便于在体外研究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的毒性;基于hPSCs构建的类器官技术也使环境污染物的器官毒性研究成为可能。hPSCs在环境污染物风险评估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人多能干细胞 发育毒性 器官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介导的药源性脏器损伤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桂林 何青青 +1 位作者 金强 杨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523-3535,共13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同时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细胞信息传递和调节细胞凋亡等过程。线粒体受到核DNA和线粒体DNA的双重调控,使得线粒体对于各种外源及内源性毒性物质更加敏感。药物破坏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可导...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同时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细胞信息传递和调节细胞凋亡等过程。线粒体受到核DNA和线粒体DNA的双重调控,使得线粒体对于各种外源及内源性毒性物质更加敏感。药物破坏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可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脏器细胞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主要靶标之一,药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致线粒体毒性,线粒体损伤是许多药物器官毒性反应早期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综述常见的诱导不同器官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药物并简要探讨药物介导线粒体毒性的机制。此外,我们还将重点讨论目前常用的线粒体毒性评价模型和评价技术,以期为预防和诊断药源性器官损伤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毒性 器官毒性 临床药物 中药 评价模型 评价技术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雷佐生对非蒽环类肿瘤心脏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伦静雯 卢宇靖 +3 位作者 袁宇玺 黎秋茹 冯启荣 赵海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16-1822,共7页
目的应用斑马鱼胚胎模型评价右雷佐生(dexrazoxane,Dex)对非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肿瘤心脏病的保护作用,包括顺铂(cisplatin,DDP)、紫杉醇(paclitaxel,Taxol)、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 目的应用斑马鱼胚胎模型评价右雷佐生(dexrazoxane,Dex)对非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肿瘤心脏病的保护作用,包括顺铂(cisplatin,DDP)、紫杉醇(paclitaxel,Taxol)、硫酸长春新碱(vincristine sulfate,VCR)、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方法选取24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药物中,利用显微镜观察48、72、96 hpf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和整体动物形态;采用摄像系统测定和计算药物处理48 h后斑马鱼胚胎的心功能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心室收缩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心室容积(stroke volume,SV)、心脏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通过已建立的非蒽环类肿瘤心脏病模型评价Dex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在急性毒性方面,DDP、VCR、5-FU和CTX均明显降低斑马鱼胚胎的存活率,其LC_(50)值分别为437.655、25.538、65.606、19.021 mmol·L^(-1)。除Taxol外,其余4种抗肿瘤药物均出现明显的整体动物形态和心功能指标的改变。在Dex对除蒽环类的4种肿瘤心脏病保护作用研究中,只对DDP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DDP引起的心脏毒性,且Dex的最佳药效浓度为80μmol·L^(-1)。结论通过建立的DDP、VCR、5-FU和CTX引起药物毒性的斑马鱼模型,证明Dex只对DDP引起的毒性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非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右雷佐生 肿瘤心脏病 急性毒性 组织器官毒性 心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