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材料的肿瘤防治和器官保护一体化
1
作者 钟锐 季珂钦 +1 位作者 薛芊 高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在癌症治疗领域,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伴随着不良反应严重、复发率高和对正常组织损伤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肿瘤防治和器官保护一体化的生物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癌症治疗领域,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伴随着不良反应严重、复发率高和对正常组织损伤严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肿瘤防治和器官保护一体化的生物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根据维度结构,这些生物材料可分为小分子药物、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生物材料、多维度复合材料及活性生物材料等。零维材料如普鲁士蓝纳米酶、金纳米颗粒可实现抗肿瘤和促修复;一维生物材料纳米管可负载药物并促进创伤修复;二维生物材料如锂皂土可构建纳米复合体系明胶-锂皂土-多柔比星(GLD),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提高;三维生物材料如水凝胶可用于肿瘤治疗和组织修复。零维生物材料与二维、三维生物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可长效缓释零维材料,同时发挥肿瘤防治和器官保护功能。设计生物材料时需综合考量其优缺点,结合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手段,实现肿瘤精确治疗与器官保护。这些材料通过整合抗肿瘤药物与组织修复因子,旨在实现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肿瘤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降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欣桐 曾祥昌 +2 位作者 罗伟 周宏灏 欧阳冬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429-1433,共5页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血压的控制仍任重道远。寻找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依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杜仲含有多种降压成分,其降压效果稳定持久,且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具有保...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血压的控制仍任重道远。寻找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依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杜仲含有多种降压成分,其降压效果稳定持久,且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杜仲降压和对靶器官的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高血压 降压机制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麻醉药物的器官保护作用价值何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铁铮 李佳男 +1 位作者 王洪乾 王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4-1018,共5页
器官保护一向为医学界所关注,同样也为麻醉学界所重视。麻醉药物器官保护作用更是为国内外麻醉学界重点关注领域之一。201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年会期间笔者曾就《麻醉药物器官保护作用价值何在?》为题在热点争鸣板块谈及个人观点... 器官保护一向为医学界所关注,同样也为麻醉学界所重视。麻醉药物器官保护作用更是为国内外麻醉学界重点关注领域之一。201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年会期间笔者曾就《麻醉药物器官保护作用价值何在?》为题在热点争鸣板块谈及个人观点。此后,也在某些学术活动中与同道进行过交流。本期《临床麻醉学杂志》为心血管麻醉专刊,撰写此文,旨在抛砖引玉,更希望引发同道们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护作用 麻醉药物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价值 心血管麻醉 临床麻醉学 学术活动 医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疗围术期器官保护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前波 钟学仪 +2 位作者 徐海涛 袁红斌 石学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74-1076,共3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大都存在严重的肝功能异常,一般情况较差,且移植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术后又需使用大量药物,极易导致心、脑、肺等多器官损伤,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大都存在严重的肝功能异常,一般情况较差,且移植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术后又需使用大量药物,极易导致心、脑、肺等多器官损伤,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围术期器官保护是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疗的重要环节,成为移植及麻醉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治疗围术期机体重要脏器损伤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护 围手术期医护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围术期器官损伤机制及器官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黑子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7-492,共6页
我国麻醉学已从传统的麻醉学科向围术期医学科迈进,围术期医学以更加全面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患者的舒适、无痛、快速康复及良好的预后为目标,个体化的针对每个患者提出围术期治疗的方案。而器官保护是围术期医学的... 我国麻醉学已从传统的麻醉学科向围术期医学科迈进,围术期医学以更加全面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以患者的舒适、无痛、快速康复及良好的预后为目标,个体化的针对每个患者提出围术期治疗的方案。而器官保护是围术期医学的核心之一,维持良好的器官功能状态及防治损伤引起的器官功能不全能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及早期预后提供良好的支撑。随着外科发展,器官移植手术是我国未来医疗重点领域之一,肝移植作为主要的移植术种,可引起患者围术期各种器官功能的损伤,阐明其损伤机制及制定相关保护策略是围术期医学的重点难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麻醉 器官保护 肝移植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治疗与靶器官保护 被引量:4
6
作者 钱方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降压治疗 器官保护 高血压 AC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器官保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器官保护 治疗进展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5)不同降压药物在降压及器官保护中的评价(续完)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宁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4-327,共4页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及脑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可以获益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血液动力学状态、靶器官损害程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伴随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及脑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可以获益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血液动力学状态、靶器官损害程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伴随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有5种降压药物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药物,本文对不同的降压药物在降压及器官保护方面的不同作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降压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树森 +15 位作者 叶啟发 李建辉 徐骁 谢海洋 王彦峰 贾俊君 曾宪鹏 范晓礼 赵海格 泮辉 徐鸿飞 彭一帆 俞浩 周燕飞 屠振华 陈俊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39-350,共12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已成为我国移植供器官的主要来源。目前,器官保护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关键作用,但实践中相关技术选择及应用缺乏统一共识...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已成为我国移植供器官的主要来源。目前,器官保护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关键作用,但实践中相关技术选择及应用缺乏统一共识。因此亟待建立相关临床实践指南,促进我国器官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重点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从器官获取、质量评估、保存液选择及器官保存修复、转运手段等方面,同时对新兴的机械灌注保存、修复技术进行讨论,制定《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为临床选择科学、规范的供器官保护策略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37 位作者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 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 郑树森 叶啟发 唐佩福 徐骁 李建辉 谢海洋 王彦峰 陈静瑜 董念国 殷浩 辛立明 张浩 张建政 霍枫 杨家印 杨洪吉 泮辉 李绍光 贾俊君 俞浩 梁涵 杨思佳 乔银标 罗佳 李浩宇 王浩 刘鐘阳 张里程 胡潇逸 吴昊 胡逸青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保护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液 静态冷保存 脑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扩大标准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概述 被引量:24
11
作者 丁允莹 嵇富海 彭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7-1275,共9页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抗交感、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且对呼吸影响轻微,近年来已在临床麻醉、围手术期治疗、重症监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器官功能保护是麻醉和围手术期医学的重要关注点,对于减少...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抗交感、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且对呼吸影响轻微,近年来已在临床麻醉、围手术期治疗、重症监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器官功能保护是麻醉和围手术期医学的重要关注点,对于减少并发症、改善短期和长期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越来越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证据显示,右美托咪定对心、脑、肺、肾、肝及胃肠道等重要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调节自噬等有关。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展进行阐述,以加深临床医师对个体化原则的应用,在发挥右美托咪定器官保护作用的同时避免增加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并进一步开展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与深入的机制探索,以指导临床上以最优方式应用右美托咪定,更好地保护围手术期患者的器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器官保护 麻醉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中的器官保护作用: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占国 周健 +3 位作者 岑仲然 唐颖 杨祥锐 常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56,共3页
对1例病因不明的"广泛皮疹、皮肤剥脱、无尿、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动态观察各器官损伤情况的变化,之后在患者病变部位行组织活检。患者病理结果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开始后心、肝... 对1例病因不明的"广泛皮疹、皮肤剥脱、无尿、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动态观察各器官损伤情况的变化,之后在患者病变部位行组织活检。患者病理结果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开始后心、肝、肾、肺各项指标快速好转,表现为尿量快速增加,肺部炎症逐渐减轻,血肌酐、尿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快速回落,治疗结束后各项生化指标仍保持下降趋势,患者顺利出院。持续性血液净化在本例重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全身性炎症疾病的急性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持续性血液净化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森 蓝金辛 +2 位作者 杨铎 何俊冰 张隆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5-1109,共5页
瑞马唑仑是一种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是近年在国内上市的短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治疗... 瑞马唑仑是一种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是近年在国内上市的短效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从而产生镇静和催眠效果,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治疗失眠等方面。同时,瑞马唑仑在围手术期主要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有较快的起效时间和短暂的作用时长。近年来研究表明,瑞马唑仑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来保护重要器官和减轻器官损伤。本文总结瑞马唑仑对脑、心、肝、肺等器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为瑞马唑仑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器官保护 器官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在围术期器官和系统保护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安文仙 解雅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苯二氮䓬类镇静麻醉药,作用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α亚单位上的苯二氮䓬类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心肺影响轻微的效应,在无痛内镜和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器官保护是围术期关注的焦点...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的苯二氮䓬类镇静麻醉药,作用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α亚单位上的苯二氮䓬类受体,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心肺影响轻微的效应,在无痛内镜和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器官保护是围术期关注的焦点,对于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瑞马唑仑对机体神经系统及心、肺、肝、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凋亡、减轻应激反应等有关。本文就瑞马唑仑的器官和系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器官保护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柱 王佳巍 +3 位作者 彭金婵 徐明瑶 黎丽群 谢胜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5,共9页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调节代谢等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独特优势,其中通过多途径、多效...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AMP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调节代谢等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有独特优势,其中通过多途径、多效应、多靶点调控AMPK信号通路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通过AMPK信号通路防治脓毒症的中药单体包括黄酮类(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苷、葛根素、柚皮素、高丽槐素)、酚类(姜黄素、原花青素、红景天苷、锦葵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多糖类(黄芪多糖)、萜类(白桦脂酸、橙花叔醇、青蒿素、青蒿琥酯)、内酯类(白术内酯Ⅲ)、生物碱类(石蒜碱)、苷类(人参皂苷Rg3、栀子苷)、木脂素类(芝麻素、罗汉松脂素)等,这些中药单体能够通过激活或抑制AMPK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抗氧化应激,从而防治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AMP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脓毒症 黄酮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多糖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耐受导致的GSK-3抑制对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
16
作者 徐发良 陈小乐 +3 位作者 朱宁生 熊忠讯 于峰 黄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98-1703,共6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耐受导致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活性抑制对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产生保护效应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LPS和GSK-3抑制剂氯化锂(LiCl)预处理的SD大鼠模型,采用半定量RT... 目的探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耐受导致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活性抑制对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产生保护效应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LPS和GSK-3抑制剂氯化锂(LiCl)预处理的SD大鼠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以专用试剂盒检测代表肝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Kupffer细胞,建立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和胰岛素)预处理的Kupffer细胞模型,用中性红法测定细胞吞噬活性;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实验观察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的亚细胞定位和核转位情况。结果 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预处理均可减少大剂量LPS攻击导致的肝组织TNF-αmRNA上调表达(P<0.05)、促进IL-10 mRNA上调表达(P<0.05),减少LPS攻击导致的MPO活性升高(P<0.05);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和胰岛素)均能增强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P<0.05);LPS耐受和GSK-3抑制剂LiCl预处理均可减少大剂量LPS导致的NF-κB p65核转位(P<0.05)。结论 LPS耐受导致的GSK-3功能活性抑制,可能通过对NF-kappaB p65核转位、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中性粒细胞浸润和Kupffer细胞吞噬活性等下游事件产生影响,从而保护急性内毒素性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脂多糖 肝脏 氯化锂 炎症性损伤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楠 唐婉春 +1 位作者 张忠齐 左祥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4,共7页
脓毒症因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以及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而使它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发现褪黑素作为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激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和多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可能是一种防治脓毒症非常... 脓毒症因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治疗费用以及缺乏有效的救治手段而使它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研究发现褪黑素作为昼夜节律的主要调节激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线粒体保护和多器官功能保护作用,可能是一种防治脓毒症非常有前途的药物。本文从褪黑素在脓毒症治疗和多器官功能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褪黑素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肾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国旺 李文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9-1371,共3页
近年来,临床麻醉学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极重要的围术期学科,这表明麻醉学的研究不仅仅承载着患者术中的生命安全,同时在保证术后康复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中亦是举足轻重。在以往的麻醉学科科学研究中,器官保护已... 近年来,临床麻醉学所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极重要的围术期学科,这表明麻醉学的研究不仅仅承载着患者术中的生命安全,同时在保证术后康复速度和质量的影响中亦是举足轻重。在以往的麻醉学科科学研究中,器官保护已涉及心脑肺肝等脏器,而有关围术期肾脏功能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保护作用 麻醉学科 器官保护 临床麻醉学 急性肾损伤 中亦 血流动力学 心胸外科手术 肾小球滤过率 利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GABA对人体各系统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吉怡 王志鹏 +5 位作者 邹宇川 徐劲节 阚伟京 张新华 刘喆 杜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35-3843,共9页
γ-氨基丁酸(GABA)既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一种人体内分泌介质。此外,GABA也存在于中药和食品之中。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器官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并作用于它的两类受体:离子通道受体GABAA和GABAC,及G蛋白偶联受体GABAB,GABA... γ-氨基丁酸(GABA)既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一种人体内分泌介质。此外,GABA也存在于中药和食品之中。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外周器官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并作用于它的两类受体:离子通道受体GABAA和GABAC,及G蛋白偶联受体GABAB,GABA与这些受体结合可超极化抑制细胞兴奋,启动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递通路,进而发挥抑制神经兴奋助眠、促进神经元及身体发育、精神松弛安定、全身细胞抗炎修复等多种功能。本综述聚焦于食源性GABA对于中枢神经、心血管、泌尿和消化等各系统功能的保护作用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综合论述了GABA在中枢系统及非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的改善睡眠焦虑、缓解高血压和糖尿病、抗癌、抗癌、抗过敏,保护肝脏、肾脏和小肠等脏器功能的药理作用。食源性GABA可能成为预防多种疾病的保健食品,甚至治疗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潜在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GABA受体 器官保护 内分泌 免疫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佳蔚 许红阳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2-668,共7页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定义为由脂质过氧化损伤介导而引起的铁依赖性的程序性坏死。铁死亡作为一种保守性程序,在包括植物和动物界在内的各种生物的发展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2012年铁死亡被首次...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定义为由脂质过氧化损伤介导而引起的铁依赖性的程序性坏死。铁死亡作为一种保守性程序,在包括植物和动物界在内的各种生物的发展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2012年铁死亡被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对铁死亡的过程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产生较大兴趣。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在器官移植中常见的病理过程,而铁死亡被认为是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本文就铁死亡的定义、调控机制,以及其在肾、肝、心脏、肺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器官保护 氧化损伤 铁代谢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