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型盆腔肿瘤患者放疗摆位误差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丹明 朱锡旭 武新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92-1295,1299,共5页
目的:采用Elekta iView GT验证系统,测定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行放疗时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计划靶区(PTV)和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RV)的制订提供个体化的数学依据。方法:盆腔肿瘤患者30例,采用体膜固定,按照体质指... 目的:采用Elekta iView GT验证系统,测定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行放疗时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计划靶区(PTV)和计划危及器官体积(PRV)的制订提供个体化的数学依据。方法:盆腔肿瘤患者30例,采用体膜固定,按照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体型。采用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进行位置验证,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析分次治疗间摆位误差及分次治疗中器官位置在左右、腹背、头足3个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计算出三维空间总的摆位误差,可求出不同体型放疗PTV和PRV所需的安全边界,同时观察各组在各个方向上移动幅度的发生频率。结果:不同体型的盆腔肿瘤患者,消瘦型、中间型、超重型和肥胖型的分次照射间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8、1.8、2.2、2.7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2、1.8、3.6、2.8 mm;头足方向分别为2.4、2.1、2.7、2.6 mm。分次照射中的器官移动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9、1.9、2.3、2.5 mm;在腹背方向分别为2.1、2.2、2.9、3.0 mm;头足方向分别为1.8、1.9、2.2、2.5 mm。结论:在盆腔肿瘤患者放疗中,PTV和PRV的制订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体型在各方向上采用不同的外放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计划靶区 摆位误差 器官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中膀胱变化对自身及靶区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宗恺 王雅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膀胱体积变化,评估宫颈癌调强放疗过程中膀胱变化对自身及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影响。方法:20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在Ⅱ~Ⅲ期行单纯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参与该研究,利用螺旋断层放疗自带的图像引... 目的:通过测量膀胱体积变化,评估宫颈癌调强放疗过程中膀胱变化对自身及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的影响。方法:20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在Ⅱ~Ⅲ期行单纯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参与该研究,利用螺旋断层放疗自带的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以每5次为单位,得到各单位中第1、3次治疗前长扫的兆伏级CT图像(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将图像上传至MIM形变软件,并重新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利用形变软件得到该分次治疗过程中靶区及OAR的大小、位移及剂量参数,并与计划时所用的千伏级CT图像(kilo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KVCT)进行比较。结果:当膀胱体积变化超过300 m L,或相对变化超过40%时,靶区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位移增加,最小剂量降低,漏照体积增加(P<0.05)。当膀胱体积变化超过400 m L,或相对体积变化超过60%时,膀胱在前后及上下方向位移增大,膀胱最小剂量及V50升高,膀胱过照明显(P<0.05)。结论:尽管治疗过程中膀胱一致性较差,但似乎并未造成严重的靶区漏照及膀胱过照。只有当膀胱与定位时变化过大,超过300 m L(相对变化>40%)时,会使靶区漏照,超过400 m L(相对变化>60%)时,会使膀胱过照。所以与其刻意憋尿,不如遵从适度原则,在不影响OAR及靶区剂量参数的情况下,应以患者主观感到舒适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螺旋断层放疗 器官位移 图像引导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