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常见调味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分布研究
1
作者
陈莎莎
刘鑫
+1 位作者
李小兰
杜丽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4种嘌呤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100 g,定量限为0.015 mg/100 g,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常规检测方法的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4种嘌呤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100 g,定量限为0.015 mg/100 g,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常规检测方法的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精、浓汤宝、蚝油等调味品中嘌呤含量总体偏高,其总嘌呤含量分别为636.27,520.49,207.35 mg/100 g,且以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前者占比分别为46.1%、46.8%和42.2%;后者占比分别为41.8%、41.6%和46.8%。黄豆酱和海鲜酱油的嘌呤含量略有降低,分别为81.13 mg/100 g和58.29 mg/100 g。黄豆酱以腺嘌呤为主,占比41.0%;海鲜酱油以次黄嘌呤为主,占比43.3%。味精、陈醋和番茄酱的嘌呤含量较低,分别为12.33,11.85,8.64 mg/100 g。味精和陈醋以鸟嘌呤为主,占比分别为37.1%和41.9%;番茄酱以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占比分别为36.6%和35.8%。该研究目的是引导消费和为健康饮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鸡精和浓汤宝等常见调味品中总嘌呤含量较高,日常烹饪中应控制这类高嘌呤调味品的使用量,以期降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健康风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类物质
调味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
被引量:
19
2
作者
林先军
李永仙
+3 位作者
李崎
武千钧
董建军
顾国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9-222,共4页
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PC)对啤酒中的腺嘌呤(Ade)、鸟嘌呤(Gua)、黄嘌呤(Xan)和次黄嘌呤(Hyp)等4种嘌呤类物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为883.5:100:15:1.5(V/V/V/V)...
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PC)对啤酒中的腺嘌呤(Ade)、鸟嘌呤(Gua)、黄嘌呤(Xan)和次黄嘌呤(Hyp)等4种嘌呤类物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为883.5:100:15:1.5(V/V/V/V),流速为1ml/min时,方法精密度为1.41%~2.42%,测得四种嘌呤物质的回收率在91.2%~100.3%之间。啤酒中的含嘌呤类物质需要经高氯酸水解成嘌呤,经优化的水解条件为啤酒:高氯酸为1:2、100℃水解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反相离了对色谱
嘌呤类物质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吸附剂吸附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先军
董建军
+2 位作者
单连菊
李崎
顾国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1,共3页
初步研究了多种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100目粒度的粉末活性炭和人造沸石对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的吸附能力很强,嘌呤类物质的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85%和65%。吸附剂对啤酒质量影响很小,且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
关键词
吸附剂
嘌呤类物质
发酵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海容
王蓉
+2 位作者
付大友
何之源
李艳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经高氯酸水解成嘌呤碱,其优化水解条件为:啤酒∶高氯酸为1∶1,100℃水解30min。优化色谱条件为:采用Eclipse XDB-C18反相色谱柱,以0.02mol/L的KH2PO4-H3PO...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经高氯酸水解成嘌呤碱,其优化水解条件为:啤酒∶高氯酸为1∶1,100℃水解30min。优化色谱条件为:采用Eclipse XDB-C18反相色谱柱,以0.02mol/L的KH2PO4-H3PO4的缓冲溶液(pH4.0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紫外波长为210.4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4种嘌呤碱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91%~102.48%,方法精密度为4.51%~5.47%。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能够满足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高灵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嘌呤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海容
付大友
王蓉
《酿酒科技》
2009年第9期50-54,共5页
建立了几种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方法。研究这几种吸附剂对嘌呤类物质的吸附率,研究活性炭和壳聚糖的颗粒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添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对啤酒酒样进行吸附,活性炭和壳聚糖对...
建立了几种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方法。研究这几种吸附剂对嘌呤类物质的吸附率,研究活性炭和壳聚糖的颗粒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添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对啤酒酒样进行吸附,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的总吸附率分别为68.2%和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吸附剂
嘌呤类物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海容
付大友
《酿酒科技》
2009年第6期95-98,共4页
综述了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几种测定方法,同时介绍了啤酒样品测定前的几种预处理方法,包括啤酒中二氧化碳的去除方法和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几种水解方法。
关键词
啤酒
嘌呤类物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腺嘌呤类物质补料方式对鸟苷发酵的影响
7
作者
朱晓宏
杜郭君
+3 位作者
王红连
张一平
柏建新
邓崇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7,65,共4页
鸟苷产生菌枯草杆菌JSIM G 3 4是腺嘌呤营养缺陷型变异菌。腺嘌呤类物质是鸟苷菌中所必需的 ,但过多则会阻遏抑制鸟苷的产生。作者把含有腺嘌呤物质的酵母粉或RNA按一定方式补料 ,将腺嘌呤浓度控制在可以提供菌体生长而不会对核苷代谢...
鸟苷产生菌枯草杆菌JSIM G 3 4是腺嘌呤营养缺陷型变异菌。腺嘌呤类物质是鸟苷菌中所必需的 ,但过多则会阻遏抑制鸟苷的产生。作者把含有腺嘌呤物质的酵母粉或RNA按一定方式补料 ,将腺嘌呤浓度控制在可以提供菌体生长而不会对核苷代谢关键酶产生不利的范围内 ,使鸟苷产量最高达到 3 4 1 4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
嘌呤类物质
补料方式
鸟苷
发酵生产
枯草杆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嘌呤类物质生理活性和第三代保健(功能)食品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
3
8
作者
金宗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关键词
保健食品
产品开发
嘌呤类物质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桐梓县方竹笋及其加工产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龙昭航
陈美
+3 位作者
梁廷辉
李宣
王玥
吴华秀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5期87-90,共4页
以桐梓县方竹鲜笋及其加工产品(干笋、水煮笋)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单宁、草酸及嘌呤类物质等品质指标含量,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方竹笋中脂肪、总糖、维生素含量较低,蛋...
以桐梓县方竹鲜笋及其加工产品(干笋、水煮笋)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单宁、草酸及嘌呤类物质等品质指标含量,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方竹笋中脂肪、总糖、维生素含量较低,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含量丰富;单宁、草酸、嘌呤类物质含量较高;干笋、水煮笋由于加工过程和储存过程的影响,蛋白质、氨基酸、总糖、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含量都有所减少,单宁、草酸、嘌呤类物质含量减少较为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桐梓县方竹笋的食用及其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笋
营养品质
嘌呤类物质
分析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常见调味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分布研究
1
作者
陈莎莎
刘鑫
李小兰
杜丽丽
机构
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药品检验研究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文摘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4种嘌呤类物质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100 g,定量限为0.015 mg/100 g,准确度和精密度都符合常规检测方法的要求。利用此方法对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精、浓汤宝、蚝油等调味品中嘌呤含量总体偏高,其总嘌呤含量分别为636.27,520.49,207.35 mg/100 g,且以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前者占比分别为46.1%、46.8%和42.2%;后者占比分别为41.8%、41.6%和46.8%。黄豆酱和海鲜酱油的嘌呤含量略有降低,分别为81.13 mg/100 g和58.29 mg/100 g。黄豆酱以腺嘌呤为主,占比41.0%;海鲜酱油以次黄嘌呤为主,占比43.3%。味精、陈醋和番茄酱的嘌呤含量较低,分别为12.33,11.85,8.64 mg/100 g。味精和陈醋以鸟嘌呤为主,占比分别为37.1%和41.9%;番茄酱以次黄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占比分别为36.6%和35.8%。该研究目的是引导消费和为健康饮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鸡精和浓汤宝等常见调味品中总嘌呤含量较高,日常烹饪中应控制这类高嘌呤调味品的使用量,以期降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健康风险隐患。
关键词
嘌呤类物质
调味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健康风险
Keywords
purine substances
condiment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ealth risk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
被引量:
19
2
作者
林先军
李永仙
李崎
武千钧
董建军
顾国贤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9-222,共4页
文摘
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PC)对啤酒中的腺嘌呤(Ade)、鸟嘌呤(Gua)、黄嘌呤(Xan)和次黄嘌呤(Hyp)等4种嘌呤类物质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为883.5:100:15:1.5(V/V/V/V),流速为1ml/min时,方法精密度为1.41%~2.42%,测得四种嘌呤物质的回收率在91.2%~100.3%之间。啤酒中的含嘌呤类物质需要经高氯酸水解成嘌呤,经优化的水解条件为啤酒:高氯酸为1:2、100℃水解30min。
关键词
啤酒
反相离了对色谱
嘌呤类物质
水解
Keywords
beer
reversed-phase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purine
hydrolysis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附剂吸附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林先军
董建军
单连菊
李崎
顾国贤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1,共3页
文摘
初步研究了多种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100目粒度的粉末活性炭和人造沸石对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的吸附能力很强,嘌呤类物质的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85%和65%。吸附剂对啤酒质量影响很小,且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
关键词
吸附剂
嘌呤类物质
发酵液
Keywords
adsorbent
purine compounds
fermented mash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海容
王蓉
付大友
何之源
李艳清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出处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文摘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经高氯酸水解成嘌呤碱,其优化水解条件为:啤酒∶高氯酸为1∶1,100℃水解30min。优化色谱条件为:采用Eclipse XDB-C18反相色谱柱,以0.02mol/L的KH2PO4-H3PO4的缓冲溶液(pH4.0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紫外波长为210.4nm,柱温为25℃。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4种嘌呤碱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91%~102.48%,方法精密度为4.51%~5.47%。该方法的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能够满足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高灵敏分析。
关键词
啤酒
嘌呤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Keywords
beer
purine compounds
highly h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海容
付大友
王蓉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四川省天然气化工研究院
出处
《酿酒科技》
2009年第9期50-54,共5页
文摘
建立了几种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方法。研究这几种吸附剂对嘌呤类物质的吸附率,研究活性炭和壳聚糖的颗粒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添加量、溶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吸附条件下对啤酒酒样进行吸附,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的总吸附率分别为68.2%和42.8%。
关键词
啤酒
吸附剂
嘌呤类物质
吸附
Keywords
beer
absorbents
purine compounds
absorption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6
作者
王海容
付大友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酿酒科技》
2009年第6期95-98,共4页
文摘
综述了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几种测定方法,同时介绍了啤酒样品测定前的几种预处理方法,包括啤酒中二氧化碳的去除方法和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几种水解方法。
关键词
啤酒
嘌呤类物质
测定
Keywords
beer
purine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TS26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腺嘌呤类物质补料方式对鸟苷发酵的影响
7
作者
朱晓宏
杜郭君
王红连
张一平
柏建新
邓崇亮
机构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7,65,共4页
文摘
鸟苷产生菌枯草杆菌JSIM G 3 4是腺嘌呤营养缺陷型变异菌。腺嘌呤类物质是鸟苷菌中所必需的 ,但过多则会阻遏抑制鸟苷的产生。作者把含有腺嘌呤物质的酵母粉或RNA按一定方式补料 ,将腺嘌呤浓度控制在可以提供菌体生长而不会对核苷代谢关键酶产生不利的范围内 ,使鸟苷产量最高达到 3 4 1 4mg/mL。
关键词
腺
嘌呤类物质
补料方式
鸟苷
发酵生产
枯草杆菌
产量
Keywords
guanosine, auxotroph adenine, yeast farina, RNA, exponential function, recruit
分类号
TQ929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嘌呤类物质生理活性和第三代保健(功能)食品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
3
8
作者
金宗濂
机构
北京联合应用文理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关键词
保健食品
产品开发
嘌呤类物质
生理活性
分类号
TS2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桐梓县方竹笋及其加工产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龙昭航
陈美
梁廷辉
李宣
王玥
吴华秀
机构
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5期87-90,共4页
基金
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黔科院J字[2021]34号)。
文摘
以桐梓县方竹鲜笋及其加工产品(干笋、水煮笋)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单宁、草酸及嘌呤类物质等品质指标含量,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方竹笋中脂肪、总糖、维生素含量较低,蛋白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含量丰富;单宁、草酸、嘌呤类物质含量较高;干笋、水煮笋由于加工过程和储存过程的影响,蛋白质、氨基酸、总糖、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含量都有所减少,单宁、草酸、嘌呤类物质含量减少较为明显。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桐梓县方竹笋的食用及其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方竹笋
营养品质
嘌呤类物质
分析与评价
Keywords
square bamboo shoots
nutritional quality
purine substanc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常见调味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分布研究
陈莎莎
刘鑫
李小兰
杜丽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嘌呤类物质
林先军
李永仙
李崎
武千钧
董建军
顾国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吸附剂吸附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初步研究
林先军
董建军
单连菊
李崎
顾国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的测定研究
王海容
王蓉
付大友
何之源
李艳清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吸附剂对啤酒中嘌呤类物质吸附的研究
王海容
付大友
王蓉
《酿酒科技》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啤酒中嘌呤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海容
付大友
《酿酒科技》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腺嘌呤类物质补料方式对鸟苷发酵的影响
朱晓宏
杜郭君
王红连
张一平
柏建新
邓崇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嘌呤类物质生理活性和第三代保健(功能)食品研制与开发
金宗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桐梓县方竹笋及其加工产品品质研究
龙昭航
陈美
梁廷辉
李宣
王玥
吴华秀
《食品安全导刊》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