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清华 邓泽珍 +2 位作者 毛长庚 李庆安 刘建湘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06-407,444,共3页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6月从临床送检标本分离 11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诱导型 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11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中 ,肺...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6月从临床送检标本分离 11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诱导型 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114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中 ,肺部感染为 5 8.77% ,泌尿系感染为 2 5 .4 4 %。该菌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在 6 0 %以上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几乎为 10 0 % ,但对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环丙沙星、SMZ/ TMP的耐药率在 30 %以下。其诱导型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 6 3.16 %。结论 :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 ,可选 SMZ/ TMP、环丙沙星或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 麦芽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VAP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丽丽 沈世恩 +2 位作者 魏凌云 叶友仙 于小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VAP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感染及耐药特征。方法从161例老年患者分离的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目的研究老年VAP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感染及耐药特征。方法从161例老年患者分离的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唑啉、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100%,96.67%,96.67%,93.33%,80.00%,73.33%);对头胞吡肟,头胞他啶,头胞噻肟耐药率较高(50.00%,50.00%and60.00%),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接近50%(40.00%,46.67%);但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3.33%,10.00%,16.67%)。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在老年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它的首选药物为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麦芽单胞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金戈 胡庆丰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情况 ,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住院的 3 9例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 ,10 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情况 ,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住院的 3 9例医院内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 ,10 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多数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和长期应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感染者同时伴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 ,感染者死亡率达 5 8 97%。结论 严格掌握各种侵入性操作指征 ,做好器械消毒、灭菌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掌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有利于防治该类菌所致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麦芽单胞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4
作者 周婷婷 梁辉苍 +1 位作者 覃仁利 卢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2019—2023年共有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1.8±22.6)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91.7%),其次为呼吸道症状(25.0%)。33例(91.7%)患者存在基础疾病,31例(86.1%)为医院感染,23例(63.9%)发病前实施过侵入性操作。3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中预后不良12例(33.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血液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粒细胞缺乏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窄食单胞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卓超 钱元恕 +3 位作者 李崇智 刘鸿渝 郑行萍 陈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测定 2 6株临床分离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探索产 β-内酰胺酶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 19种抗菌药物对 2 6株临床分离的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目的 测定 2 6株临床分离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探索产 β-内酰胺酶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 19种抗菌药物对 2 6株临床分离的院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并比较产酶株与非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测定产酶株所产 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 β-内酰胺酶、金属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结果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多西环素对 2 6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强抗菌活性 ,抑菌率分别为 96 .2 %、96 .2 %、92 .3%、84 .6 %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抑菌率分别为 6 5 .4 %和 5 0 %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敏感性较差 ,耐药率在 80 %以上 ;产酶株与非产酶株药敏结果比较 ,产酶株对含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非产酶株高 ,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不大。酶稳定性试验显示 ,有 4株产酶菌产碳青霉烯水解酶 ,酶抑制试验表明 ,克拉维酸对这 4株菌所产酶无抑酶保护效应 ,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 EDTA对 4株菌所产酶有抑制作用 ,且酶活性能被 Zn Cl2 复活。结论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院内感染株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耐药性 亚胺培南 金属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用于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索江华 张宸 +3 位作者 刘昆 李祥 王梦迪 杨森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5-774,共10页
【目的】分析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A2对昆明小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开发有效去除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活菌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14 d给昆明小鼠灌胃0.02 mL·g^(-... 【目的】分析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A2对昆明小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开发有效去除黄曲霉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活菌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14 d给昆明小鼠灌胃0.02 mL·g^(-1)·d^(-1)(以小鼠体质量为标准)的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发酵液,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测定雌雄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肝脏免疫指标(IL-β和TNF-α)和脾脏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并对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加入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发酵液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指标、肝脏和脾脏免疫指标及肝脏的组织结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灌胃对昆明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小鼠 安全性 抗氧化性能 免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嗜酸寡养单胞菌A2对摄食AFB_(1)污染日粮鹌鹑的保护效果
7
作者 索江华 张宸 +3 位作者 郭建来 何金环 王梦迪 刘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A2对采食AFB_(1)日本鹌鹑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含黄曲霉毒素B_(1)(AFB_(1))(95.34±2.62)μg/kg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1 kg/t和2 kg/t)A2菌剂,饲喂30 d,通过检测鹌鹑的生产性... 为研究微嗜酸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acidaminiphila)A2对采食AFB_(1)日本鹌鹑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含黄曲霉毒素B_(1)(AFB_(1))(95.34±2.62)μg/kg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1 kg/t和2 kg/t)A2菌剂,饲喂30 d,通过检测鹌鹑的生产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肝肾抗氧化性能、蛋品质以及肝脏和蛋中的AFB_(1)含量等,评定A2对AFB_(1)造成危害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添加A2菌剂显著降低了AFB_(1)导致的鹌鹑料蛋比、肝脏和脾脏指数、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总甘油三酯(TG)等指标升高的负面影响;A2菌剂显著提高了AFB_(1)导致鹌鹑肝肾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降低的现象;A2菌剂显著提高了AFB_(1)导致的蛋壳重量、蛋壳强度和蛋形指数降低的负面影响;A2菌剂减少了肝脏和蛋中AFB_(1)的残留。且随着A2浓度增加,改善效果越明显。综上,S.acidaminiphila A2对AFB_(1)造成鹌鹑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菌 黄曲霉毒素B_(1) 鹌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诸葛青云 黄支密 +5 位作者 糜祖煌 仵蕾 秦玲 陈榆 吴晶 单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7-681,共5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中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28株IRPa和19株Sm,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浙江省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中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28株IRPa和19株Sm,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8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IM P、blaV IM、blaTEM、blaSHV、blaOXA、blaPER、blaVEB和blaGES)、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 E 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外膜孔蛋白D 2基因(op rD)、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 l1)、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 tB)、氯霉素外排蛋白基因(cm l1)。结果28株IRPa中blaTEM、blaOXA、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和qacE△1-su l1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20株(71.4%)、1株(3.6%)、23株(82.1%)、10株(35.7%)、15株(53.6%)、8株(28.6%)和24株(85.7%),AM E s基因总阳性率为89.3%,blaOXA基因经序列分析确认为blaOXA-10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25株(89.3%)发生op rD基因缺失突变。19株Sm中aac(6′)-Ⅱ、ant(2")-Ⅰ及qacE△1-su l1基因的阳性株数(%)均为2株(10.5%);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IRPa中存在blaTEM、blaOXA-10、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和qacE△1-su l1基因,op rD基因缺失突变率很高。Sm中存在aac(6′)-Ⅱ、ant(2")-Ⅰ及qacE△1-su l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麦芽单胞菌 Β-内酰胺酶类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抗菌药物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耐药性的测定 被引量:16
9
作者 赖福才 白英明 +1 位作者 魏东 耿穗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0,共2页
为了解广州地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为预防和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广州13家综合医院收集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三年抗生素连续监测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种常用于治疗非发酵菌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为预防和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本次调查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广州13家综合医院收集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三年抗生素连续监测和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2种常用于治疗非发酵菌的抗生素耐药率大于50%的有7种,较低耐药率的抗生素有磺胺甲■唑/甲氧苄氨嘧啶(16.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7%),环丙沙星(22.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3.7%)。说明本地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现象较普遍,且耐药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加强该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生根据监测结果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在于减少不合理抗菌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耿毅 汪开毓 +1 位作者 陈德芳 黄小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严格的非发酵型需氧的极生多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已成为人、山羊、猪、卵型鲳鯵和鳄鱼等多种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致肺炎、败血症、脑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脓肿等。文章对该菌的分类、生物...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严格的非发酵型需氧的极生多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已成为人、山羊、猪、卵型鲳鯵和鳄鱼等多种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致肺炎、败血症、脑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脓肿等。文章对该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感染与致病机理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分类 耐药机制 致病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开毓 黄锦炉 +2 位作者 肖丹 彭浪 黄艺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40,共8页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选用了400尾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高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对斑点叉尾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选用了400尾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每组用鱼100尾,每组下设两个重复,每个重复用鱼50尾,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向Ⅰ、Ⅱ、Ⅲ、Ⅳ四个组的斑点叉尾注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全菌灭活苗和生理盐水,在试验第0、第28天时分别进行首次免疫和加强免疫,试验期间每隔7d,对试验鱼的血液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和血清凝集效价滴度进行测定;试验第49天时进行活菌攻毒。结果表明,首免后,接种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明显升高,白细胞杀菌活性、补体C3含量、IgM含量也明显增加;加强免疫后,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加脂多糖的试验鱼血清凝集效价滴度峰值分别为1∶256和1∶512,白细胞杀菌活性峰值分别为0.565和0.511,补体C3含量峰值分别0.194和0.180mg/mL,IgM含量峰值分别1.415和1.464mg/mL,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0.0%和6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脂多糖和脂多糖+无花果多糖受免鱼的上述指标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生理盐水注射组,这两者的免疫保护效果优越于全细胞灭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斑点叉尾 脂多糖 无花果多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β-内酰胺酶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立芬 高丽萍 +4 位作者 陈曦 沈为华 朱玉林 刘艳艳 李家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从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方法对2005—2008年收集的10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L1、L2型耐... 目的检测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从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方法对2005—2008年收集的10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L1、L2型耐药基因和喹诺酮耐药基因qnr,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关系。结果 10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以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最高达到42.16%,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29.41%、氯霉素27.45%、头孢他啶22.55%,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11.76%。102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1基因阳性率76.47%,L2基因阳性率67.65%;其中L1和L2型基因共同阳性率56.86%;头孢他啶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均检测到L1和L2型基因。102株qnr X、qnr Y和qnr Z的阳性率都是100%。结论本地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β-内酰胺酶L1和L2酶检出率较高,喹诺酮耐药基因qnr阳性率达到100%,染色体上Qnr酶单独存在并不会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QNR基因 最低抑菌浓度 聚合酶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金属β-内酰胺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卓超 钱元恕 +3 位作者 李崇智 刘鸿渝 郑行萍 陈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3-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测定产酶株所产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测定产酶株所产β-内酰胺酶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和丝氨酸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保护效应;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用PCR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并测序。结果纸片协同法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4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酶稳定性试验显示,4株产酶菌产碳青霉烯水解酶。酶抑制试验表明,克拉维酸对这4株菌所产酶无抑酶保护效应,而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EDTA对4株菌所产酶有抑制作用,且酶活性能被ZnCl2复活。等电聚焦显示,2株菌(710、750)产的碳青霉烯水解酶pI为6.6,1株菌(603)的pI为6.2,EDTA抑制试验证实均为金属β-内酰胺酶。PCR结果显示,以4株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设计的金属β-内酰胺酶全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2株(750,710)扩增结果为阳性,进行序列分析,均为867bp。经Gene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发现与金属酶L1的编码基因blaS(注册号AJ291672.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710和750号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603号可能产非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亚胺培南 金属Β-内酰胺酶 抑酶保护效应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愉 张智洁 +2 位作者 孙继梅 白晓红 李胜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为了解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防耐药变异能力,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将总量为1.2×1010CFU的细菌... 目的为了解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防耐药变异能力,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将总量为1.2×1010CFU的细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琼脂平皿上,无菌落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该药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PC)。结果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敏感率为100%,洛美沙星敏感率为64.5%,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7%。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MPC90为64mg/L,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MPC90为256m g L/。4种药物的M PC90/MIC90均为64。结论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但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4种药物血药浓度均位于MIC和MPC之间,提示单药治疗易导致耐药突变菌株的富集生长,应联合用药以限制细菌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耐药变异浓度 氟喹诺酮类药物 麦芽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高产蛋白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闫志勇 毕春霞 +3 位作者 辛晓妮 罗玮 代玉梅 王斌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分离1株高产蛋白酶菌株D2(CGMCC保藏号:1868),经形态学、生理学、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owry法检测显示该菌株产酶能力为1104 U/mL,最佳产酶条件为pH 8.0、25℃培养48 h;... 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分离1株高产蛋白酶菌株D2(CGMCC保藏号:1868),经形态学、生理学、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Lowry法检测显示该菌株产酶能力为1104 U/mL,最佳产酶条件为pH 8.0、25℃培养48 h;酪蛋白酶图谱法和凝胶成像分析证实其蛋白酶分子量约为42 ku,在培养上清液中纯度大于97%;该酶对粗酶品比活性为301 U/mg,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9,是一种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60℃;在55℃以下及pH 6-10的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蛋白酶生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鉴定 蛋白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抑制剂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氟喹诺酮主动外排表型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愉 周秀珍 +4 位作者 张智洁 孙继梅 孙博 赵立 李胜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进行干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存在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泵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方法:用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和利血平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活性进行干预。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泵抑制剂存在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主动外排泵不仅存在于耐药菌株,而且也存在于敏感菌株,但对耐药菌株影响更大。与泵阴性组比较,泵阳性组敏感率降低在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组有统计学差异;耐药率增加在洛美沙星、环丙沙星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和利血平可增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对其耐药表型有影响。主动外排机制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主动外排泵 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氰氯苯腙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陶传敏 李小春 +4 位作者 吕晓菊 李萍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9-472,共4页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SMZ/ TMP、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 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 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 CCCP在体外能增强 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 FQNs耐药菌株 ,而且也存在于 FQNs敏感菌株 ,但是CCCP对 4种 FQNs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经验上可选用 SMZ/ TMP或 FQNs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用新型 FQNs治疗。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的确能降低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MIC,若能保证安全性 ,可望用于临床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羟基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胜 周挺 +4 位作者 张玥 李源 顾钢 郭学清 陈凤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本研究测定了J03菌株对烟草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环境因子温度和酸碱度对J03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J03菌株处理的烟草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大于80%和95%,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烟苗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分别为2.82 cm、6.4片和6.08 g,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他生长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在4~40℃内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pH值为5.0~9.0的LB培养基中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pH值为6.0~8.0。综合研究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对烟草和水稻生长安全,且其在田间的适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麦芽单胞菌 微生物降解 烟草 水稻 生长特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孙二琳 宋诗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5-448,共4页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机会致病菌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 ,该菌耐药性强 ,几乎对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都有耐药 ,对 β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固有耐药。对部分抗生素甚至高度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和一...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机会致病菌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 ,该菌耐药性强 ,几乎对临床使用的抗生素都有耐药 ,对 β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固有耐药。对部分抗生素甚至高度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和一些消毒剂表现出的抗性与其外膜渗透屏障、外排系统、各种酶类及靶位的迅速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抗生素 耐药性 耐药机制 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联合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聂大平 王忠利 +1 位作者 杜怀东 关喜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r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在延时培养时对喹诺酮类与 β 内酰胺 /酶抑制剂复方的MIC影响及联合应用抗菌活性。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 ,时间杀菌试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并与棋盘法比较 ,并作耐药... 目的 了解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r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在延时培养时对喹诺酮类与 β 内酰胺 /酶抑制剂复方的MIC影响及联合应用抗菌活性。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 ,时间杀菌试验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并与棋盘法比较 ,并作耐药频率测定。结果 五种抗生素 48h测得MIC较 2 4h的MIC高 1~ 3倍 ;2 4h棋盘法测得头孢哌酮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分别与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协同作用为 73 %~ 80 % ,48h则较 2 4h低 1 0 %~ 2 0 %。与时间杀菌试验测得的协同作用 50 %~ 66 %相近。联合用药的耐药频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结论  48h判定MIC值可能更准确地反映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时间杀菌试验较棋盘法更能真实反映出联合用药的效果。联合用药能减少细菌的耐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麦芽单胞菌 抗菌活性 时间杀菌试验 联合用药 延时培 耐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