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株对焦化废水中多环芳烃萘蒽的降解特性
1
作者 韩姜萍 贾盛文 +1 位作者 接世新 金文杰 《煤质技术》 2024年第6期63-71,共9页
生物降解是去除多环芳烃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仍存在降解不彻底、降解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需采用细菌对其去除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柠檬酸钠的共代谢作用强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JWJ-Y6对萘和蒽的降解效果... 生物降解是去除多环芳烃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仍存在降解不彻底、降解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需采用细菌对其去除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通过柠檬酸钠的共代谢作用强化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株(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JWJ-Y6对萘和蒽的降解效果研究,可为生物法降解焦化废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JWJ-Y6降解萘的优化条件选择以柠檬酸钠为共代谢碳源、碳氮比2∶1、pH为8.0,与优化前相比,在此优化条件下JWJ-Y6能够在144 h内完全降解100 mg/L的萘,降解时间缩短了24 h;在168 h内对40 mg/L蒽的降解率为77.04%,提高了7.73%。在处理焦化废水方面,JWJ-Y6以柠檬酸钠为共代谢基质,对COD和蒽的降解率分别为77.28%和97.35%。JWJ-Y6降解萘和蒽的代谢途径均为邻苯二甲酸途径。JWJ-Y6降解焦化废水、JWJ-Y6与柠檬酸钠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干菌剂与柠檬酸钠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3种情况都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焦化废水 共代谢基质 降解率 降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耿毅 汪开毓 +1 位作者 陈德芳 黄小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严格的非发酵型需氧的极生多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已成为人、山羊、猪、卵型鲳鯵和鳄鱼等多种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致肺炎、败血症、脑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脓肿等。文章对该菌的分类、生物...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一种严格的非发酵型需氧的极生多鞭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已成为人、山羊、猪、卵型鲳鯵和鳄鱼等多种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其感染可致肺炎、败血症、脑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脓肿等。文章对该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感染与致病机理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分类 耐药机制 致病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喹啉酸降解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胜 周挺 +4 位作者 张玥 李源 顾钢 郭学清 陈凤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本研究测定了J03菌株对烟草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环境因子温度和酸碱度对J03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J03菌株处理的烟草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大于80%和95%,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烟苗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分别为2.82 cm、6.4片和6.08 g,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他生长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在4~40℃内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pH值为5.0~9.0的LB培养基中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pH值为6.0~8.0。综合研究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对烟草和水稻生长安全,且其在田间的适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喹啉酸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微生物降解 烟草 水稻 生长特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克隆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丽 闫志勇 +5 位作者 王斌 辛晓妮 宋旭霞 赵巍 钱冬萌 苏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自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出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经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胞外分泌可溶性纤溶酶、蛋白酶等活性。文中构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基因组文库,了解其基因背景。方法用Sau3AⅠ酶切D2株基因组DNA,回收0.2~2kb的DNA片... 目的自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出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经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明显胞外分泌可溶性纤溶酶、蛋白酶等活性。文中构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基因组文库,了解其基因背景。方法用Sau3AⅠ酶切D2株基因组DNA,回收0.2~2kb的DNA片段,连接至pMD18-T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含有Amp的LB平板上筛选重组子,酶切鉴定后建库保存;随机挑取15个酶切鉴定正确的阳性克隆测序,在网络数据库中进行BLASTX分析。结果共得到转化子约1124个,符合建库要求;经测序证实获得了D2株碱性磷酸酶、AMP-依赖性合成酶、荧光素样单加氧酶等蛋白的结构基因序列。结论成功构建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2株的基因组文库,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背景及筛选其功能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基因组文库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溶血素的分离、纯化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耿毅 汪开毓 +1 位作者 陈德芳 黄小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溶血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生一种分子量为20.76 K... 采用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溶血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产生一种分子量为20.76 KD的单一多肽溶血素。该溶血素对斑点叉尾、云斑、鲫、人、小白鼠和兔等多种动物红细胞具有溶血活性;家兔肠袢试验显示其能致兔回肠积液,具有肠毒性;致Vero细胞形态改变,具有细胞毒性,对Vero细胞的TCID50为0.126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溶血素 分离纯化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德芳 汪开毓 +1 位作者 耿毅 黄小丽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1,共3页
本实验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a胞外产物具有脂肪酶、蛋白酶、明胶酶和脲酶等多种酶活性;同时具有溶... 本实验对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a胞外产物具有脂肪酶、蛋白酶、明胶酶和脲酶等多种酶活性;同时具有溶血活性、肠毒性和Vero细胞毒性;且对小鼠和斑点叉尾鮰都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和致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产物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斑点叉尾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岳向荣 丁进 董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1-471,共1页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医院感染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孟琳 付滨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59-360,共2页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PD相关性腹膜炎是其最主要而且常见的并发症。 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种多样,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腹膜炎关注较少,有时会导致患者拔除...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一体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PD相关性腹膜炎是其最主要而且常见的并发症。 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多种多样,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腹膜炎关注较少,有时会导致患者拔除腹膜透析管,退出腹膜透析治疗[1,2]。本文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致PD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加强认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终末期肾衰竭 腹膜透析治疗 一体化治疗 腹膜透析管 并发症 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蛋白酶纤溶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毕春霞 宋广辉 +3 位作者 闫志勇 辛晓妮 罗玮 王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自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得到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前期研究发现该菌株可大量胞外分泌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文中旨在观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蛋白酶(S.maltophiliaprotease,SMP)在体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探讨其纤溶机制。... 目的自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内分离得到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前期研究发现该菌株可大量胞外分泌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酶。文中旨在观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蛋白酶(S.maltophiliaprotease,SMP)在体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并探讨其纤溶机制。方法试管凝块法和纤维蛋白平板法体外观察SMP对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溶解作用,计算其比活性;建立SD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SMP、等渗盐水和蚓激酶,观察各组血栓重量及表面情况,检测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uglobulin lysis time,E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和D-二聚体等指标,并比较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的变化。结果 SMP同时具有溶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活性,且活性呈一定的量效关系;SMP不依赖纤溶酶原的激活而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并可在动物体内迅速发挥溶栓活性,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其溶栓活性发挥不依赖t-PA,也不抑制PAI-1的活性。结论 SMP具有良好的溶栓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蛋白酶 纤溶活性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7例分析
10
作者 胡伟贞 樊慧苏 陈小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8期597-597,共1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临床分析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菌 杨淑霞 +7 位作者 邹强 刘阳 梁红 袁杰 沈小旭 吴永琴 张杰 李敏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L08菌株。方法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 目的分离和鉴定贮留在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的YL08菌株。方法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活化、分离和纯化得到YL08分离株,接种于LB培养基和PBS缓冲液中,鉴定YL08分离株的形态和营养抗逆特性,通过16SrDNA的序列测定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鉴定YL08分离株的种属。结果镜检显示YL08分离株呈短小杆状,革兰染色阴性;YL08分离株具有较强的低营养抗逆特性,在无营养的PBS缓冲液中可以生存6个月以上;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证实YL08分离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rtrophomonas maltophilia),同源性≥99%。结论从流式细胞仪流动室中分离得到1株具有低营养抗逆特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YL08株,为流式细胞仪的消毒维护及YL08分离株的低营养抗逆保护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鉴定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致肺脏病理损伤分析
12
作者 任建乐 姬康 +4 位作者 杨瑾 姚继英 王颖 赵宇军 田文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25,共6页
为确定山西省某猪场患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病死猪的病原,经PCR检测、细菌分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感染病原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PRDC发生中的耐药特征和... 为确定山西省某猪场患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病死猪的病原,经PCR检测、细菌分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感染病原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研究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在PRDC发生中的耐药特征和对肺脏损伤,药敏试验发现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等20种抗生素耐药;对多黏菌素B、阿奇霉素、多西环素、链霉素、米诺环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加替沙星敏感。小鼠致病性试验发现,试验组小鼠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呼吸急促和死亡。剖检可见肺脏实变和明显出血点,病理切片显示肺脏出血、充血、肺泡消失、肺炎等严重病理组织变化。说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株呈多重耐药性,感染小鼠可引起严重的肺炎、呼吸道症状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分离鉴定 耐药 肺脏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开燕 张涛 +3 位作者 金霄杨 王志美 刘迪 谭艾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不同来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养殖场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参照CLSI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不同来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养... 为探究不同来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养殖场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参照CLSI标准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不同来源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表明,养殖场人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水平较高,对人医临床治疗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常用的磺胺类与四环素类仍具有较高的耐药水平,且表现出多重耐药,最高有7重。医院人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西环素、金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氧氟沙星6种抗菌药物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对四环素、磺胺异噁唑、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奥格门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大观霉素10种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水平,耐药重数最高有6重。说明来自养殖场环境中的人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人医临床不常用的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对人医临床常用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治疗的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医院人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谱相对较窄,且对不常用于人医临床的药物多西环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耐药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尔白鲑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离及16S rRNA基因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中钢 王恒 易林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从发病齐尔白鲑(Coregonus nasus Pallas)的肾脏组织中分离到了1株优势菌QEBG-001,将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结果显示,QEBG-001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 从发病齐尔白鲑(Coregonus nasus Pallas)的肾脏组织中分离到了1株优势菌QEBG-001,将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研究和16S rRNA基因鉴定分析。结果显示,QEBG-001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反应结果符合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属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8%以上。综合菌株QEBG-001的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平、美福仙(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性高。研究结果对养殖生产中用药预防和治疗被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齐尔白鲑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尔白鲑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药敏试验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部感染9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方双燕 张为民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5期487-487,共1页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临床分析 肺部感染 2004年1月 条件致病菌 抗生素耐药 ICU患者 院内感染 感染患者 易感因素 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晓红 张凤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现状及对策。方法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X光影像及实验室资料48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现状及对策。方法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X光影像及实验室资料48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测定。结果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绝大多数为医院内感染(45/48)占93.7%。易感因素有:长期大量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的使用,机械通气及侵入性操作,年老、免疫功能低下及住院时间长等。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耐药机制复杂,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处理不当可导致ICU内易感人群中流行。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作病原学检查,针对性联合应用TMP-SMZ头孢派酮/舒巴坦或左旋氧氟沙星等,可提高该菌的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单胞菌 肺部感染 易感因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乳中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呈味研究
17
作者 张颖 邹谋勇 周红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目的】挖掘腐乳中高产蛋白酶且增咸能力强的微生物。【方法】通过干酪素平板和蛋白酶活力测定从不同发酵阶段的某腐乳样品中分离筛选菌株,并对其进行溶血性、药物敏感性等安全评价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技术以及菌株发酵豆腐的... 【目的】挖掘腐乳中高产蛋白酶且增咸能力强的微生物。【方法】通过干酪素平板和蛋白酶活力测定从不同发酵阶段的某腐乳样品中分离筛选菌株,并对其进行溶血性、药物敏感性等安全评价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技术以及菌株发酵豆腐的提取液中可溶性蛋白和蛋白酶水解物的含量差异分析,筛选得到增咸和蛋白酶水解能力最强的菌株。最后对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共筛选出6株产蛋白酶能力强且较安全的菌株,其中菌株AF15-5电子舌的咸味响应值为17.76,明显高于空白组-0.91。其可溶性肽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也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3.48 g/100 g和0.67 g/100 g。鉴定结果显示,AF15-5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结论】筛选出的菌株具有较强的产蛋白酶能力、蛋白质水解能力及安全性,应用于豆腐中具有良好的咸味呈现,可为后续“减盐”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菌株 筛选 腐乳 呈味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韧皮果胶分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钱微君 陈海敏 +2 位作者 陈建勇 冯新星 应飞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4,共3页
用海水和清水对大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9d后浸泡液用梯度稀释至体积分数为0·01%,然后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分离、纯化,挑选数量优势的单个菌落。分别得到1309和2508这2种具有较强果胶分解能力的菌株,这2个菌株均呈革兰氏阴性... 用海水和清水对大麻纤维进行浸泡处理,9d后浸泡液用梯度稀释至体积分数为0·01%,然后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分离、纯化,挑选数量优势的单个菌落。分别得到1309和2508这2种具有较强果胶分解能力的菌株,这2个菌株均呈革兰氏阴性,菌株1309有数根极毛运动的直杆菌,菌株2508为单极毛运动的端圆直杆菌。通过Biolog分析,初步确定菌株1309和2508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和寡养单胞菌属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纤维 果胶酶 果胶分解菌 单胞菌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致病性鲁氏耶尔森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荣华 刘佩 +1 位作者 刘小燕 肖调义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2期55-56,共2页
斑点叉尾肠套叠是全国许多地区流行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连续几年造成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地斑点叉尾大批死亡,给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夏两季,病鱼体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肠道中出现收缩、套肠... 斑点叉尾肠套叠是全国许多地区流行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连续几年造成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地斑点叉尾大批死亡,给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夏两季,病鱼体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肠道中出现收缩、套肠、脱肛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见肠断裂的情况。目前对斑点叉尾肠套叠的病原尚无定论,国内学者从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中已分别分离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约翰逊不动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这些细菌均是引起当地斑点叉尾鲴发病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分离鉴定 耶尔森氏菌 致病性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水气单胞菌 荧光假单胞菌 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ERCP治疗后的感染特点
20
作者 李舒丹 张啸 李国熊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60-361,共2页
目的分析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后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病人ERCP后感染率,部位,病原菌,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的作用等。结果54例... 目的分析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后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病人ERCP后感染率,部位,病原菌,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术(ENBD)引流的作用等。结果54例胆源性SAP病人均予以行ERCP及EST,部分病人行ENBD,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行ERCP术后感染率为38.9%,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胆道,泌尿道,咽喉部等。细菌感染者常见菌为大肠埃希氏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屎肠球菌。真菌感染者均伴细菌感染,占感染者28.6%,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中1人死于多脏器衰竭,1人自动出院后死亡,混合感染者死亡率增加(P<0.05)。另行ENBD者感染率为25%,感染发生率较总体减少(P<0.05)。结论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ERCP术后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且感染率较传统保守治疗者明显减少,但若合并真菌感染则死亡率增加,另行ENBD可能可以减少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 ERCP 治疗后 感染特点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 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术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溶血性葡萄球菌 ENBD 大肠埃希氏菌 细菌感染 回顾性分析 术后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