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姗姗 蒋冬先 +3 位作者 张小垒 高峰 纪元 侯英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肿瘤组织均进行HE、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6~6...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9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肿瘤组织均进行HE、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6~64岁,平均46岁,发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1例。9例均为含有>90%嗜酸性细胞的单纯性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性肿瘤,参照Lin-Weiss-Bisceglia(LWB)评分系统,2例为恶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5例为良性。9例肿瘤细胞均表达SF-1,Ki-67增殖指数在良性肿瘤中均≤5%,而在恶性肿瘤中均>10%。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良性肿瘤细胞巢网状纤维支架存在,恶性潜能未定及恶性肿瘤网状纤维支架不同程度被破坏。9例中1例失访,余8例随访4~104个月,均未发生转移或复发。结论嗜酸细胞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嗜酸细胞性肿瘤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的嗜酸细胞性肿瘤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民 杨幼萍 朱杨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25-629,共5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嗜酸细胞性肿瘤 妊娠黄体瘤 卵巢原发 生殖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杨倩倩 郭凌川 +3 位作者 孙思思 郭霞 杨红丽 黄仁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LOT,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Sanger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LOT,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及Sanger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LOT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57~70岁,中位年龄65岁,平均64.8岁。临床表现:仅例1出现尿频伴间断腰痛,其余患者无症状,为偶然发现。影像学特征:B超表现为占位性病变,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CT示中心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明显强化。眼观:瘤体呈结节状,最大径2.1~7.6 cm,平均4.04 cm,切面实性。镜检:LOT界清,部分可见厚包膜,肿瘤细胞多构成致密区及稀疏区,新鲜出血灶及蛋白样分泌物常见,可见灶性淋巴细胞聚集、肝板样及肝血窦样结构、厚壁血管、胶原纤维束分割肿瘤细胞形成的假结节及陈旧性出血。肿瘤细胞温和较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细颗粒状,核大小一致,圆形、卵圆形,核膜清晰,为2级小核仁,可见核周空晕、双核细胞及核皱缩,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CK7均弥漫强阳性,CD117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Sanger测序提示4例有mTORC1信号通路突变(3例MTOR,1例RHEB)。患者行局部或根治性肾切除,随访2~52个月,患者均存活、未见复发。结论LOT是一种低级别、嗜酸性且罕见的肾肿瘤,生物学行为惰性,目前随访结果显示局部手术完整切除即可,预后良好,需与其他嗜酸性肾肿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细胞肿瘤 形态学 Sanger测序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鑫 王璇 +7 位作者 叶胜兵 李学广 方茹 王小桐 章如松 陆珍凤 饶秋 夏秋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w-grade oncocytic tumor of kidney,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同时寻找敏感的客观指标辅助诊断。方法收集14例LOT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等,其中8例送检了高通量靶向基因突变检测。结果14例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46~88岁,中位年龄57.5岁,平均61.1岁,平均随访6~90个月,1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余无瘤生存;镜下肿瘤以实性片状、小巢状结构为主,常兼有大片出血与疏松水肿区域;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细胞核圆,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周空晕,不易见核皱缩、核多形。免疫表型:LOT免疫表型一致性较好,所有病例均呈现经典的CK7+/CD117-表型(14/14,100%);CD10、CK20、vimentin均呈阴性(0/14,0);Ki67增殖指数1%~3%;此外,新提出的鉴别抗体GPNMB(14/14,100%)弥漫强阳性;GATA3(14/14,100%)至少部分区域中等程度核阳性。高通量测序:8例送检NGS测序,均有MTOR或TSC1基因致病性/可能致病性突变(7例有MTOR基因突变,1例有TSC1基因突变)。结论LOT是一种低级别嗜酸性肿瘤,具有可辨识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偏向惰性生物学行为,是一种独立的嗜酸性肿瘤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NGS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