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0例误漏诊原因剖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红梅 傅满姣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es,EGPA)的临床特点及误漏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EGPA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 目的探讨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es,EGPA)的临床特点及误漏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0例EGPA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合并多种肺外表现,且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均升高。首诊误诊15例(75%),误诊为支气管哮喘8例,过敏性肺炎、肺结核各2例,支气管哮喘并消化道出血、周围神经炎、过敏性皮炎各1例;漏诊1例。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肌电图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均确诊为EGPA,予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其中3例效果差,后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例;予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随访1年,14例临床症状缓解,2例症状加重,4例死亡。结论 EGP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完善肌电图、活检、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避免或减少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误诊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5例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韩李周 郑红 靳双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28-2732,共5页
目的总结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诱导痰细胞分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 目的总结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5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例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诱导痰细胞分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等检验结果,肌电图、肺功能、胸部CT等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结果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40~77岁,局限型2例,全身型3例,周围神经受累2例,消化系统受累1例,均合并耳鼻喉症状或疾病。5例均有喘息、胸闷、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2例发热。初诊易误诊为重症哮喘或肺炎。4例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0%,3例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0%,ANCA阳性3例,总IgE检测4例均升高,尿常规5例均正常,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2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淡薄或实性渗出影、结节影、磨玻璃影、纤维条索影或细支气管炎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单纯激素治疗2例,随访胸部病变基本吸收。结论EGPA常中年起病,除常见喘息、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外,可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结合ANCA、诱导痰细胞分类、胸部CT或组织病理等检验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阴性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治(附4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小义 郑凤屏 +1 位作者 邱晨 王凌伟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NCA阴性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EGPA患者均以呼吸系统症... 目的探讨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阴性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NCA阴性EGP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EGPA患者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ANCA均为阴性。4例患者均有外周血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Eos肺部浸润、周围神经病变,肺外主要累及胃肠道、皮肤、神经系统,肺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见血管内外Eos浸润3例、慢性炎症1例。4例EGPA患者中,1例五因素评分(FFS)=1分,开始单用激素效果不佳,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2例FFS=0分,单用激素治疗,疗效尚可; 1例FFS=0分,单用激素治疗,在激素减量至15 mg时出现喉部不适感,加用免疫抑制剂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EGPA患者ANCA阴性可能性大;组织病理学检查对EGPA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非诊断必备条件; ANCA阴性EGPA患者应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粒细胞胞浆抗体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支气管哮喘 酸性粒细胞 变应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婷 王芊霖 +2 位作者 彭敏 饶可 施举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年龄是影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但针对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EG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 目的年龄是影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预后的重要因素,但针对老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患者的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探索老年EG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EGPA患者,将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及非老年组(年龄<60岁)。依据不同数据类型,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对2组患者症状特征、实验室检查及全因死亡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死亡预测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累计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81例患者,其中老年组45例,非老年组136例。与非老年组患者比较,老年组患者血清肌酐浓度更高[(91.3±57.6)和(79.0±75.6)μmol/L;P=0.022],血红蛋白水平更低[(120.5±20.1)和(134.7±50.0)g/L;P=0.007],血沉更高[(51.5±37.0)和(35.5±36.8)mm/h;P=0.004],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更高(24.4%和5.1%;P<0.001),血管炎活动度评分更高[(17.1±6.7)和(14.2±6.9)分;P=0.016],五因子评分≥2分者比例更高(40.0%和8.8%;P<0.001);全因死亡率显著增高(24.4%和9.6%;P=0.011)。年龄≥60岁、心肌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消化道出血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为EGP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60岁EGPA患者,肺栓塞及激素冲击治疗与死亡相关。结论年龄≥60岁为EGPA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肺栓塞以及激素冲击疗法对老年EGPA患者预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预后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鼻窦炎为首发症状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苏荣芝 陈艳敏 +1 位作者 范宏涛 张昱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肉芽肿性血管炎(GP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治疗以鼻窦炎为首发表现的多系统损伤性疾病时应考虑GPA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该文报道以鼻窦炎为首发症状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 肉芽肿性血管炎(GP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治疗以鼻窦炎为首发表现的多系统损伤性疾病时应考虑GPA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该文报道以鼻窦炎为首发症状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GPA病案1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血管 类风湿关节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月 喻昌利 +3 位作者 施举红 李琳 郭霞 韩晓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以外周血和受累脏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依据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结果可分为ANCA阳性及ANCA阴性表型,ANCA阳性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系统、肾脏、...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以外周血和受累脏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依据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结果可分为ANCA阳性及ANCA阴性表型,ANCA阳性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系统、肾脏、皮肤紫癜和肺泡出血;心脏和肺受累在ANCA阴性患者中更常见。本文就ANCA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受累脏器特征进行文献复习,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细胞肉芽血管 抗中粒细胞胞浆抗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月 喻昌利 施举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44-947,共4页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以外周血和受累脏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以呼吸系统受累(如哮喘)最为常见。影像学表现为肺部非固定性斑片状浸润影、磨玻璃影、实变、结节、胸腔积液等...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以外周血和受累脏器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并伴有坏死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炎,以呼吸系统受累(如哮喘)最为常见。影像学表现为肺部非固定性斑片状浸润影、磨玻璃影、实变、结节、胸腔积液等,也可出现肺间充质改变。该病在成年人中常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临床研究分析发现老年患者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老年患者EGPA的临床特征进行文献复习,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细胞肉芽血管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嗜酸细胞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边雪梅 高振军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GEG)病变中嗜酸细胞浸润与微血管密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微血管密度(MVD);HE染色计数嗜酸细胞。结果微血管密度数量在胃溃疡(GU)和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差异有显著... 目的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GEG)病变中嗜酸细胞浸润与微血管密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微血管密度(MVD);HE染色计数嗜酸细胞。结果微血管密度数量在胃溃疡(GU)和胃嗜酸性肉芽肿中差异有显著性;微血管密度高计数组嗜酸细胞(EC)高于微血管密度低计数组;微血管密度与嗜酸细胞具有正相关性。在溃疡最大径≥5 cm的病变中嗜酸细胞高于<5 cm的病变,溃疡浸润达浆膜和/或周围组织的病变中嗜酸细胞计数高于未浸润及浆膜者,纤维化程度高者嗜酸细胞计数明显低于纤维化程度低者。结论嗜酸细胞浸润与胃嗜酸性肉芽肿病变中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并与胃嗜酸性肉芽肿溃疡病变程度、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肉芽 酸细胞 血管密度 胃溃疡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重症肺炎的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救治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程珂 高建苑 +2 位作者 张荣怀 葛伟 王晓明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例表现为重症肺炎的C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咳嗽、气喘伴发热10 d,乏力、双下肢疼痛1 d入院。经查体、... 目的提高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例表现为重症肺炎的C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咳嗽、气喘伴发热10 d,乏力、双下肢疼痛1 d入院。经查体、血常规及血气分析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查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结合右下肢斑疹处皮肤活检结果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诊断为CSS。病情缓解后出院。随访近3年,糖皮质激素持续治疗,病情稳定。结论对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发表现的多系统损伤性疾病,应考虑到CSS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肉芽血管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正论 张源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变应肉芽血管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为浸润性肺结核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爱云 吕昭萍 +1 位作者 李喜枝 徐健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9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变应肉芽 误诊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误诊为肺癌原因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周芳 钱凌 +1 位作者 李小静 揭志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反复发热伴血痰1周入院,外院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癌,转我院。我院行胸部C... 目的分析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反复发热伴血痰1周入院,外院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癌,转我院。我院行胸部CT增强扫描示两肺多发肿块,部分病灶内见空泡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新生物;肺穿刺活检示急慢性炎症伴大片坏死及出血。查血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和人蛋白酶3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R3-ANCA)均阳性。确诊为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症状明显好转,病灶大部分吸收。随访6个月,糖皮质激素序贯治疗中,病情平稳。结论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较少见,临床应提高警惕,病理检查及ANCA检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肉芽血管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林洋 黄茂 +1 位作者 孙丽丽 于维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2期85-86,共2页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为临床少见病,该病由Churg和Strauss在1951年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hurg Strauss综合征(CSS)。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男性略高于女性(1.3∶1)。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约为2.2~6.8/百万人[1],国内缺乏...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为临床少见病,该病由Churg和Strauss在1951年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hurg Strauss综合征(CSS)。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男性略高于女性(1.3∶1)。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约为2.2~6.8/百万人[1],国内缺乏详尽的流行病学资料。现报道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CSS患者,以期提高大家对CSS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肉芽血管 肺部感染 甲强龙 复方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告
14
作者 代媛媛 刘志国 +3 位作者 边永君 李辉 刘世刚 李国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85-86,共2页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还可累及耳、眼、关节、皮肤,亦可侵犯心脏、神经系统等。该病属于罕见病,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治疗报道罕见。本院呼吸科采用中西医结... 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NGV)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上、下呼吸道和肾脏,还可累及耳、眼、关节、皮肤,亦可侵犯心脏、神经系统等。该病属于罕见病,西医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治疗报道罕见。本院呼吸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男,56岁,于2009年4月2日以"咳血原因待查"入院。1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痰带血,着凉外感后出现咳血增多。刻下:发热,咳痰、色鲜红,约20口/d,伴气短喘憋、乏力,全身多关节窜痛,口舌疼痛,胃胀,纳眠差,二便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坏死肉芽血管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明 甘梅富 卢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变应肉芽血管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3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杨俊香 武利平 +1 位作者 潘文森 张鲁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变应肉芽 酸粒细胞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原发性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脑膜瘤
17
作者 成继民 张文 +2 位作者 陈静 郭宏 张卫宁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4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脑原发酸性肉芽 诊断 误诊 X线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的神经系统表现分析
18
作者 刘丽娟 曹亦宾 李健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345-1346,共2页
关键词 血管 变应肉芽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位骨嗜酸肉芽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
19
作者 王学文 刘海宁 庄昱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77-78,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因皮肤大块瘀斑5个月,于1997-07-16入院。1997年2月颈部皮肤有瘀斑。4月鼻衄加重。5月30日因下肢疼痛,在当地医院股骨摄片示双侧股骨有散在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透光区,骨皮... 1临床资料患者,女,14岁。因皮肤大块瘀斑5个月,于1997-07-16入院。1997年2月颈部皮肤有瘀斑。4月鼻衄加重。5月30日因下肢疼痛,在当地医院股骨摄片示双侧股骨有散在分布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透光区,骨皮质变薄,诊断为“骨纤维结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肉芽 弥散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七例误诊分析
20
作者 惠乃玲 祝玉芬 +1 位作者 张明明 马旭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0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风湿免疫科10年间收治的7例GPA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首发症状为鼻塞、鼻出血、流脓涕4例,吞咽困难伴咳嗽1例,头痛、眼眶...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风湿免疫科10年间收治的7例GPA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首发症状为鼻塞、鼻出血、流脓涕4例,吞咽困难伴咳嗽1例,头痛、眼眶肿胀、失明1例,咳嗽、咳痰、发热1例。先后误诊10例次,分别误诊为鼻炎、鼻窦炎3例,鼻息肉、肺炎、肺部肿物、腔隙性脑梗死各1例。入我科后,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6例,并经肺穿刺活检及鼻息肉或鼻咽部黏膜活检确诊GPA。误诊时间最短半年,最长3年,平均16个月。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确诊后2年内死亡4例,存活10年1例。结论 GPA表现多样,误诊率高;对有多系统器官受累表现或久治不愈者,应考虑本病,常规筛查抗核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并及早行多部位活检,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多血管 误诊 鼻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