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类胰蛋白酶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志鸿 吴伊旋 +2 位作者 陆平 毛维翰 许以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为研究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类胰蛋白酶(tryptase)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变化,采用PHARMACIAUNICAP-10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分别对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9名正常人作ECP和tryptase检测。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ECP测定值为7.74... 为研究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类胰蛋白酶(tryptase)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变化,采用PHARMACIAUNICAP-10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分别对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29名正常人作ECP和tryptase检测。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组ECP测定值为7.74±9.35ng/L,阳性率为27.8%。正常对照组ECP测定值为2.33ng/L,阳性率为0。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荨麻疹患者组tryptase测定值为7.34±5.02ng/L,阳性率为72.2%。正常对照组tryptase测定值为4.15±1.52ng/L,阳性率为10.34%。两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存在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激活,其释放的ECP和tryptase可分别作为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激活的标志物,并可能提示与I型变态反应的延缓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类胰蛋白 慢性荨麻疹 e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鼻部慢性炎症疾病中的分泌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厚墉 杨玉成 洪苏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50-553,共4页
大量研究指出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是活化嗜酸性粒细胞 (EOS)检出的敏感标记 ,它在嗜酸性炎症 (如哮喘、变应性疾病等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解ECP在鼻部常见慢性炎症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 )中的表达和意义 ,... 大量研究指出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是活化嗜酸性粒细胞 (EOS)检出的敏感标记 ,它在嗜酸性炎症 (如哮喘、变应性疾病等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解ECP在鼻部常见慢性炎症 (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 )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查阅了与此有关的大量文献 ,结果发现ECP与这些疾病关系密切 ,检测鼻分泌物ECP浓度有助于对此类疾病的病情估计、转归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 炎症 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鼻息肉 鼻窦炎 变应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早期婴儿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海婷 邵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讨脐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脐血特异性IgE(sIgE)与父母特应质、婴儿特应性皮炎和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婴儿早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前瞻性检测指标。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期间分娩的健... 目的探讨脐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脐血特异性IgE(sIgE)与父母特应质、婴儿特应性皮炎和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为婴儿早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前瞻性检测指标。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期间分娩的健康新生儿及其母亲,调查父母特应质情况。收集并检测脐血中ECP、鸡蛋和牛奶sIgE的含量。随访婴儿,记录出生后6周、3个月、6个月时的特应性皮炎发生情况,并在婴儿出生后3、6个月时实施食物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调查并随访146例婴儿及其母亲。父母为特应质与非特应质的婴儿比较,其脐血EC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脐血中鸡蛋、牛奶sIgE均为阴性。按脐血中ECP含量是否>10μg/L将婴儿分为2组,婴儿出生后6周、3个月、6个月时,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在ECP增高婴儿中均高于正常者(P<0.01)。脐血ECP含量与婴儿3、6个月时的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父母特应质对脐血ECP水平无影响。新生儿脐血中鸡蛋、牛奶sIgE均为阴性,故孕末期回避饮食依据不足。脐血ECP增高与婴儿早期特应性皮炎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脐血ECP含量与婴儿3、6个月时的食物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特应性皮炎 皮肤点刺试验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者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类胰蛋白酶和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丽君 邵莉 +1 位作者 姚苏杭 许以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75-376,379,共3页
目的 :对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甚而自愈的现象进行探讨 ,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Phar maciaUnicap 10 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 ,分别对 2 3例哮喘青春期缓解者、15例哮喘患者和 2 9例正常人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 目的 :对哮喘青春期自然缓解甚而自愈的现象进行探讨 ,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Phar maciaUnicap 10 0系统酶免疫荧光检测仪 ,分别对 2 3例哮喘青春期缓解者、15例哮喘患者和 2 9例正常人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 (phadiatop)、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及类胰蛋白酶 (Tryptase)检测。结果 :哮喘青春期缓解组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为 6 6 6 6 %、哮喘组阳性率 71 42 %、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 6 89%。哮喘青春期缓解组与哮喘组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接近 ,几无差别 ,但两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血清ECP值 ,2 0 %哮喘患者增高 ,而哮喘青春期缓解者和正常人ECP均无一例增高。哮喘组与缓解组比较 ,哮喘组与正常人比较均有差异 (P <0 0 5 )和 (P <0 0 2 5 ) ,而青春期哮喘缓解组与青春期正常人比较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哮喘青春期缓解组Tryptase增高率为 30 43% ,而哮喘患者的增高率为 5 3 33% ,青春期正常对照组Tryptase增高率为 10 34 %。 3组Tryptase测定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青春期哮喘缓解组Tryptase增高率明显低于青春期哮喘组 ,但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青春期哮喘缓解者虽临床缓解 3年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特异性IGE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类胰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龙彦 李俊霞 +6 位作者 冯珍如 邢凌生 李志艳 柏明见 王美玲 闫存林 郑新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21-3024,共4页
目的探讨粪便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45例为病例组,根据Mayo疾病活动指数(UCAI)、腹泻次数、便血情况、黏膜表现及医师对病... 目的探讨粪便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对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性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45例为病例组,根据Mayo疾病活动指数(UCAI)、腹泻次数、便血情况、黏膜表现及医师对病情的评定,将患者分为缓解期组(19例)和活动期组(26例),活动期组根据UCAI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5例,中度9例,重度12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荧光酶免法定量检测各组粪便ECP水平,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Youden's指数,评价各指标判断UC疾病活动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各组粪便EC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活动期组粪便ECP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活动期组CRP水平高于缓解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中活动期组ESR高于缓解期组(P<0.05),缓解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动度活动期UC患者粪便EC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其中轻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轻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与重度活动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和0.095)。不同活动度活动期UC患者血清CRP水平及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粪便ECP水平与UCAI呈正相关(r=0.809,P=0.000)。粪便ECP判断UC疾病活动性的AUC为0.939,血清CRP为0.578,ESR为0.721。当粪便ECP水平为52.41μg/g时,Youden's指数最高(1.779),即判断UC疾病活动性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粪便ECP与UCAI有很好的相关性,诊断效能优于血清CRP和ESR,有助于临床判断UC活动性,但对活动期患者活动度的判断价值有限;可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准确、灵敏、无创的生物标记物用于监测UC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标记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结肠炎 溃疡性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青春期缓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及IgE的变化
6
作者 刘文艳 陈文魁 +2 位作者 周书林 汪杏巧 陈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862-863,共2页
目的 :阐明过敏性哮喘青春期缓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及IgE的变化。方法 :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 (EOS)、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和IgE ,分别对 16例青春期缓解者 ,2 6例哮喘发作期及 2 2例... 目的 :阐明过敏性哮喘青春期缓解者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及IgE的变化。方法 :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 (EOS)、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和IgE ,分别对 16例青春期缓解者 ,2 6例哮喘发作期及 2 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1)青春期缓解者EOS未显著升高 ,明显低于哮喘发作期患者 (P <0 0 1)和缓解期患者 (P <0 0 5 ) ,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2 )青春期缓解者ECP较哮喘发作期患者明显降低 (P <0 0 1) ,与缓解期患者和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 )IgE浓度比发作期明显降低(P <0 0 1) ,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还未明显低于哮喘缓解期患者 (P >0 0 5 )。结论 :过敏性哮喘青春期缓解者血清EOS、ECP明显降低 ,IgE有一定程度下降 ,提示EOS、E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青春期缓解 酸性粒细胞 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评价普米克治疗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秋根 刘江红 +4 位作者 雷建平 彭建萍 陈乐蓉 郭德华 柳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73-57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与哮喘气道炎症及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40例哮喘患者 (轻度 1 6例 ,中、重度 2 4例 )经普米克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诱导痰ECP以及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 (FEV1 )检测 ,并同... 目的 :探讨血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与哮喘气道炎症及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40例哮喘患者 (轻度 1 6例 ,中、重度 2 4例 )经普米克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诱导痰ECP以及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 (FEV1 )检测 ,并同时与正常人群血清、诱导痰ECP比较。结果 :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诱导痰ECP明显下降 (P <0 .0 1 ) ,肺功能FEV1 明显上升 (P <0 .0 1 ) ;哮喘患者治疗前 (发作期)血清、诱导痰ECP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1 ) ,治疗后 (缓解期 )诱导痰ECP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1 ) ,血清ECP则稍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5 ) ;中、重度哮喘血清、诱导痰ECP明显高于轻度哮喘 (P <0 .0 5 ) ;血清、诱导痰ECP与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0 .48、-0 .5 0 ,P <0 .0 5 )。结论 :血清、诱导痰ECP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以及严重程度 ,可用于哮喘气道炎症的研究以及指导治疗 ,诱导痰ECP比血清ECP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哮喘 诱导痰 粒细胞阳离子 蛋白 普米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患者中痰髓过氧化物酶、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宏宽 张艳 +4 位作者 张佳颖 潘俊杰 王芳 罗旭平 陈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COPD组及ACO组利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哮喘组及ACO组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痰MPO、ECP水平。结果 ACO组自我评估测试评分较COP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哮喘组减小(P<0.05)。ACO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较哮喘组减小(P<0.05),用力肺活量较COPD组增大(P<0.05)。ACO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患者增大(P<0.01),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COPD组增大(P<0.01)。ACO组痰MPO水平较哮喘组增高(P<0.05),痰ECP水平较哮喘组及COPD组均增高(P<0.05,P<0.01)。ACO组痰MPO水平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358,P<0.01),与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无相关性(P>0.05)。ACO组痰ECP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6,P<0.05),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r=-0.4966,P<0.05;r=-0.4610,P<0.05)。结论 ACO患者气道炎症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及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痰ECP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及阻塞性气流受限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诱导痰检查 气道炎症 髓过氧化物酶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章锦秀 史剑波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36例CRS患者及20例健康人鼻分泌物,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其ECP含量。结果:CR...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36例CRS患者及20例健康人鼻分泌物,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其ECP含量。结果:CRS患者鼻分泌物ECP质量浓度平均为2 154.42μg/L较对照组平均185.02μg/L明显增高(P<0.05)。结论:鼻分泌物ECP可能成为CRS黏膜炎症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慢性鼻窦炎 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其肠黏膜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俊杰 刘秀美 +2 位作者 张利红 魏绪霞 杜庆霞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表达。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和比较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肠黏膜及16... 目的研究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其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表达。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和比较24例过敏性结肠炎患儿肠黏膜及1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组织,以及1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切除术后近端正常的肠黏膜中ECP表达的差异。结果 24例过敏性结肠炎中男15例、女8例,婴儿23例,<6月龄20例;临床表现均有血便,其次为腹泻15例。1例有湿疹,3例有药物过敏。内镜下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12例)及直肠(11例),最常表现为黏膜红斑(21例)、痘疹样结节(18例)、糜烂(3例)及溃疡(3例)等;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过敏性结肠炎患儿肠黏膜ECP阳性嗜酸性粒细胞个数为42(30~60),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为18(15~23),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25.5(14~3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14,P<0.001)。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肠炎以婴幼儿多见,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及痘疹样结节。肠黏膜组织中ECP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是过敏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肠炎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中娟 任艳丽 +1 位作者 林嘉友 倪安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急性发作患者Eotaxin水平较哮喘稳定组患者明显升高(P<0.001);哮喘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正相关(r=0.4196熏P<0.001)。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负相关(r=-0.3746熏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otaxin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又兰 雍燕 +2 位作者 黄丽萍 周琴 周卓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慢性咳嗽尤其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7例5~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血清ECP和肺功能,其中哮喘发作组53例,哮喘缓解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组2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慢性咳嗽尤其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7例5~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血清ECP和肺功能,其中哮喘发作组53例,哮喘缓解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组2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组12例;另设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血清ECP水平在哮喘发作组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哮喘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组P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ECP是导致气道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重要介质,血清ECP水平可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ECP可作为慢性咳嗽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可用于筛选不典型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哮喘 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肺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白介素-5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可 张海邻 +2 位作者 陈小芳 董琳 李昌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V毛...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V毛支患儿急性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结论NPS中IL-5、Eotaxin含量可以作为衡量RSV毛支患儿呼吸道炎症的一个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支气管炎 白介素-5 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2/维生素D3上调蛋白1在哮喘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枫 蔡绍曦 +2 位作者 邹飞 李文军 赵海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在不同时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自愿受试者14例,急性发病未经任何治疗的16例轻到中度哮喘病人和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而处于哮喘缓解期...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在不同时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哮喘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正常自愿受试者14例,急性发病未经任何治疗的16例轻到中度哮喘病人和通过吸入糖皮质激素而处于哮喘缓解期的35例病人的外周静脉血15 ml进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随后行肺功能检查测定FEV1.0%和PEF%。分离纯化静脉血嗜酸细胞,提取总RNA。RT-PCR同时扩增特异性片段 VDUP1和内参β-Actin。取10μl反应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用Gel-Pro软件分析凝胶成像,测定VDUP1和β-Actin灰度值,求VDUP1/β-Actin比值,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VDUP1表达的变化,分析VDUP1/β-Actin比值与诱导痰嗜酸细胞、FEV1.0%、PEF%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未经治疗的哮喘病人嗜酸细胞(0.314±0.242)与正常人比较(0.532± 0.279)显著降低,而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处于缓解期哮喘病人嗜酸细胞VDUP1/β-Actin比值(0.612±0.381)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急性发作未经治疗哮喘组嗜酸细胞VDUP1表达与FEV1.0%(r=0.587,P=0.046)和PEF%(r=0.563. P=0.033)呈正相关,而与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436,P=0.049)。结论嗜酸细胞VDUP1的表达与哮喘嗜酸细胞活化相关,并影响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上调蛋白1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哮喘 酸性粒细胞 FEV1.0% P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晓峰 柴丽 +1 位作者 陈冬 康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7-927,共1页
鼻息肉(nasal polyp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成人发病率为1%~2%,虽经鼻内窥镜彻底手术治疗,但仍会复发。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鼻息肉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酸性粒细胞 分子生物学技术 耳鼻咽喉科 经鼻内窥镜 手术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期哮喘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永东 盛锦云 郁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6,共2页
近年来研究认为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哮喘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不同病期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系1996年11月~1997年2月我院呼吸科专科门诊和住院患儿,诊断符合标... 近年来研究认为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哮喘气道炎症密切相关。本文检测了不同病期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系1996年11月~1997年2月我院呼吸科专科门诊和住院患儿,诊断符合标准。分为:①哮喘发作组:32例,男1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血清 细胞 阳离子蛋白 e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神经趋化及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主要碱性蛋白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亮 罗雅玲 陈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MR)mRNA及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向迷走神经的趋化作用。方法: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 目的:研究哮喘豚鼠气管平滑肌毒蕈碱受体(MR)mRNA及嗜酸性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ajor basic protein,MBP)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向迷走神经的趋化作用。方法: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用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乙酰胆碱酯酶及HE染色观察Eos神经趋化情况,进行气管平滑肌的M2R mRNA、M3RmRNA、MBP mRNA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两组BALF的Eos计数,哮喘组[(29.2±7.3)%]与正常组[(2.8±3.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Eos肺组织浸润较正常组明显,Eos具有明显的神经趋化现象。气管平滑肌的MR mRNA、MBP mRNA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M2RmRNA,哮喘组(1.26±0.24)与正常组(0.50±0.1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3R mRNA,哮喘组(0.12±0.055)与正常组(0.42±0.06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BP mRNA,哮喘组(1.46±0.208)与正常组(0.25±0.0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哮喘豚鼠Eos具有迷走神经趋化现象,M2R表达增加,M3R表达减少,MBP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受体 毒蕈碱 酸性粒细胞 主要碱性蛋白 神经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IL-5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可 张海邻 +2 位作者 陈小芳 董琳 李昌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NPS)中白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RSV毛支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PS中IL-5、eotaxin的含量。结果:RSV毛支患儿急性期NPS中IL-5、eotaxin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01);且急性期IL-5、eotaxin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中、重度组两者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NPS中IL-5、eotaxin含量能反映RSV毛支患儿呼吸道炎症活动情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鼻咽分泌物 细胞介素 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并发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萍 葛峥 +8 位作者 仇红霞 尤东山 张建富 张智弘 乔纯 吴雨洁 仇海荣 张苏江 李建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5-398,共4页
首次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ypereosinophilic dermatitis,HED)并发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患者男,74岁。皮肤科检查:皮损为红斑、丘疹、斑块、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 首次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ypereosinophilic dermatitis,HED)并发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患者男,74岁。皮肤科检查:皮损为红斑、丘疹、斑块、皮肤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剧烈瘙痒。HED诊断依据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4.53x10^9/L(正常值≤0.5×10~9/L),皮损活检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WM诊断依据为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增高、骨髓中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及流式细胞分析示特征性免疫表型等。经联合化疗后,血清IgM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及骨髓、皮肤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失相伴随,提示HED和WM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 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
20
作者 杜秋萍 白瑞霞 +3 位作者 廖琳 刘忠奇 宫红梅 苏俊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4-1104,共1页
关键词 细胞阳离子蛋白 咳嗽变异性哮喘 患儿 ecp 治疗前后 主要症状 CVA URI 作者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