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刺激分子CD40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强 封其华 +2 位作者 余孔贵 唐临飞 李爱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儿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40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5例EG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和15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CD 40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儿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40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5例EG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和15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CD 40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4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急性期EG患儿外周血CD40、CD3^+、CD4^+、CD4^+/CD 8^+、CD19^+CD 23^+表达,血清IL-4水平和EOS计数均高于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CD8^+低于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EG患儿和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EG患儿外周血CD40的表达与CD4^+,IL-4表达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CD 40可能参与了EG的发病。CD 40介导CD 4^+T细胞分泌IL-4增多,导致EOS异常增多可能是EG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流式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浆膜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洪丽 耿岚岚 +4 位作者 龚四堂 李慧雯 陈佩瑜 谢静 吴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浆膜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浆膜病变型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国内外近10年关于浆膜病变型EGE的文献。结果患儿,男,5岁起病,以腹痛、腹... 目的探讨儿童浆膜病变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浆膜病变型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国内外近10年关于浆膜病变型EGE的文献。结果患儿,男,5岁起病,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计数明显增高,腹水中可见大量EOS。腹腔镜下取肠管浆膜层多点活检可见大量EOS浸润,需长期小剂量激素维持。文献检索国内外关于浆膜病变型EGE文献共16篇,浆膜病变型EGE患儿多出现腹水,激素治疗比较敏感,激素减量或停药后病情易反复,部分患儿需小剂量长期维持。结论浆膜病变型EGE临床表现中腹水多见,浆膜层组织中EOS增多是病理诊断的关键,激素治疗比较敏感,激素减量或停药后病情易反复,部分患儿需小剂量激素长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浆膜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
3
作者 罗剑 孙朝晖 石玉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1-921,共1页
患者女.56岁。因“反复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6d”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d凌晨睡眠中无明显诱因感上腹出现持续性剧痛,恶心并出现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液与当晚少量食物残渣,解黄色水样便,未见黏液与脓血,未见返酸、暖气.呼叫“... 患者女.56岁。因“反复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6d”入院。患者在入院前1d凌晨睡眠中无明显诱因感上腹出现持续性剧痛,恶心并出现呕吐多次,呕吐物为胃液与当晚少量食物残渣,解黄色水样便,未见黏液与脓血,未见返酸、暖气.呼叫“120”后于某门诊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后离院,次日再次因上述症状复发到我院就诊,收治于我院消化内科。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均无异常表现。腹部B超提示:轻度胆囊炎,腹腔积液,其余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反复上腹痛 门诊就诊 症状复发 入院查体 胃肠炎 呕吐物 食物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余海婷 卢敏 毛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3-675,共3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E)亦称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伴胃肠道症状,以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为特点的少见疾病,伴或者不伴外脚血EOS增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分析 酸性胃肠炎 胃肠黏膜组织 胃肠道症状 少见疾病 弥漫 E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白娅娅 姚玮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2-1156,共5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水肿增厚为特点,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累及的范围和深度有关,可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水肿增厚为特点,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累及的范围和深度有关,可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E升高。影像学可见胃肠壁水肿增厚或结节样改变、肠腔狭窄、腹腔积液等;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表现。病理活检有助于诊断,但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缺乏统一的计数标准,目前临床上EGE的诊断仍较困难。该文主要就EGE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EGE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22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龙云 王震 +2 位作者 梅少华 李传应 吴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E)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评估饮食及激素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住院确诊的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初诊年龄、病程、确诊... 目的总结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E)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评估饮食及激素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住院确诊的EGE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初诊年龄、病程、确诊时间、临床表现、过敏史、家族史、EGE分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治疗和随访。结果 22例EGE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15例,女7例;中位年龄7岁(3月至13岁)。①消化道常见症状为腹痛(16例,72.7%)、腹泻(13例,59.1%)和腹胀(9例,40.9%);肠外症状以贫血(10例,45.5%)和体重下降(5例,22.7%)多见。②血清总Ig E升高18例(81.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5例(68.2%),D-二聚体升高7例(31.8%)。③22例均行胃镜检查,溃疡病变12例(54.6%),十二指肠黏膜绒毛萎缩3例(13.6%);14例行结肠镜检查,黏膜正常4例(28.6%),末端回肠受累6例(42.9%);活检部位以十二指肠及末端回肠检出阳性率(EOS≥20·HPF-1)较高,分别为52.6%和46.2%。④饮食疗法和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激素联合饮食治疗可显著降低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并较单纯饮食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发率为15.8%。结论 EGE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外周血总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者应考虑EGE的可能性,内镜下消化道多部位、多点活检及组织学检查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内镜特征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7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福群 杨永军 孙景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粒细胞胃肠炎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组织 典型病例 首次报道 20世纪 50岁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分析
8
作者 徐龙薇 王亚丹 +1 位作者 周敏思 吴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3,共8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方法选取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30只,应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灌胃给予OVA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嗜酸性胃肠炎模型。通过测量小鼠体质量...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各组织中的浸润情况。方法选取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30只,应用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和灌胃给予OVA的方式诱导野生型小鼠建立嗜酸性胃肠炎模型。通过测量小鼠体质量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方法验证小鼠嗜酸性胃肠炎是否造模成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检测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小肠和结肠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结果OVA腹腔致敏和灌胃激发可成功诱导小鼠嗜酸性胃肠炎模型。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结肠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中性粒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的外周血及小肠、结肠组织中浸润比例增加。结论巨噬细胞在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肠道引流淋巴结及肠组织中浸润增多,中性粒细胞在嗜酸性胃肠炎小鼠外周血和肠组织中浸润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酸性胃肠炎 酸性粒细胞 粒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治疗靶点及药物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心怡 姜胤如 +4 位作者 赵子源 王珑睿 孙闻婧 杜冠华 孔令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8-549,共12页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罕见疾病。由于EG发病机制不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开展其新机制、新靶点和新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EG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和辅助型T细胞2介导的迟发性过敏反应。EG治疗的相关靶点主要是辅助型T细胞2细胞因子和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功能的相关因子,但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仍未取得突破。目前EG的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和生物制剂为主,各类药物优缺点,目前尚无法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本文对EG发病机制、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的系统综述,提出多靶点治疗是EG理想的治疗策略,中药及天然产物可作为未来EG治疗药物的主要研发方向。期望为EG的临床治疗策略和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酸性粒细胞 过敏反应 治疗靶点 治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1例
10
作者 江帆 王好问 +1 位作者 林道勇 朱材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63-3963,共1页
患者.女,2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腹胀、腹泻2个月而入院,排便3~5次/d,不成形,无便血,无里急后重,无黏液脓血便。院外行腹水B超示大量腹水。既往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止泻、抑酸、抗炎”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易反复。有食物可... 患者.女,2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腹胀、腹泻2个月而入院,排便3~5次/d,不成形,无便血,无里急后重,无黏液脓血便。院外行腹水B超示大量腹水。既往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止泻、抑酸、抗炎”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易反复。有食物可疑过敏现象。入院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腹水型 反复上腹痛 入院查体 里急后重 大量腹水 过敏现象 脓血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6例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爱英 林三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 :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其胃肠双重造影、超声及内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患者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3 3~ 66岁 ,平均 47岁。临床表现腹痛 5例 ,腹泻 3例 ,恶心 4例 ,呕吐 3例。 6例全部进行... 目的 :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其胃肠双重造影、超声及内镜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6例患者中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3 3~ 66岁 ,平均 47岁。临床表现腹痛 5例 ,腹泻 3例 ,恶心 4例 ,呕吐 3例。 6例全部进行了胃镜和小肠造影检查 ,4例进行结肠镜检查 ,2例进行胃超声检查。结果 :本组病理证实病变累及食道 1例 ,胃部 5例 ,十二指肠 4例 ,小肠 3例 ,结肠 2例。结论 :胃肠道双重造影和内镜检查时 ,胃肠道粘膜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胃肠炎 临床表现 双重造影 超声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建丽 庞子磊 +6 位作者 贾儒渊 刘保华 韩利峰 唐秀丽 曹蕾春 李南阳 刘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61-561,共1页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为临床上一种非常少见的胃肠道疾病.自1937年Kaijser1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仅有3002余例报道.且临床特点不一,具...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是以胃肠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为临床上一种非常少见的胃肠道疾病.自1937年Kaijser1首次报道以来,国内外仅有3002余例报道.且临床特点不一,具体多样性3.我院85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例EG患者,就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临床特点予大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临床观察 细胞胃肠炎 胃肠道疾病 临床特点 胃肠道组织 实验室检查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伴腹水一例
13
作者 李霖 季峰 彭清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5,24,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胃肠炎 并发症 腹水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5例分析
14
作者 宋鸿 赵亚刚 孙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17-3317,共1页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上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极易误漏诊。现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误诊的5例病例分析如下。
关键词 粒细胞胃肠炎 误诊 粒细胞增高 粒细胞增多 临床表现 腹部不适 病例分析 误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报告
15
作者 黄杭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2期57-59,共3页
该文介绍一例大熊猫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EG)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通过对大熊猫不同时期血液学检查,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提示疑似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采用甲泼尼龙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大熊猫 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蜗牛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1例
16
作者 户梦婷 张栋 +8 位作者 贾沛瑶 陆旻雅 周梦兰 郭佳钰 苏慧婷 高羿 席婧媛 朱华栋 杨启文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3-1467,共5页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 本文报道1例生食蜗牛10 d后出现持续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男性病例。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史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予以阿苯达唑驱虫、地塞米松抗炎治疗后康复。本文梳理该患者的诊疗历程,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寄生虫 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膜炎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肉样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刁德昌 卢新泉 +3 位作者 万进 王伟 赵敏 赵小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288-3288,共1页
患者男.58岁.因“反复上腹饱胀不适6个月”于2014年3月入院。6个院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以进食后明显,大便无特殊。既往体健。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慢性胃炎”,予法莫替丁、吗丁啉口服后缓解不明湿。2... 患者男.58岁.因“反复上腹饱胀不适6个月”于2014年3月入院。6个院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以进食后明显,大便无特殊。既往体健。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慢性胃炎”,予法莫替丁、吗丁啉口服后缓解不明湿。2014年3月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见2枚直径约1cm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胃肠炎 误诊分析 息肉样 上腹饱胀 医院就诊 十二指肠球 胃炎 法莫替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碧溱 白海涛 +1 位作者 吴谨准 许锦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3岁、14岁,例1为男性...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3岁、14岁,例1为男性患儿,以急性胰腺炎起病,例2为女性患儿,有食物过敏史,以不明原因腹水起病;2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45.9%~64.8%),血清IgE均明显升高(246~393 IU/ml);2例患儿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例1行胃镜、例2行胃镜和肠镜,内镜检查均提示胃肠道黏膜慢性炎症,例1病理活检提示十二指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例2病理活检提示胃肠道多处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例患儿经食物回避、激素抗炎及抗过敏等综合治疗1周左右病情均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降至正常,例1随访24个月,例2随访2个月,病情均未见反复。结论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缺乏特异性,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症状伴外周血、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时应考虑到该病可能,腹水及内镜黏膜活检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则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 细胞胃肠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伴吞咽困难1例
19
作者 王亚楠 赵欣璐 徐桂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6,共5页
本文报道一例因吞咽困难而就诊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病例。该患者为54岁女性,超声胃镜可见食管弥漫性增厚,病理示食管鳞状上皮内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密度约为30个/HPF,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 本文报道一例因吞咽困难而就诊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病例。该患者为54岁女性,超声胃镜可见食管弥漫性增厚,病理示食管鳞状上皮内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嗜酸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密度约为30个/HPF,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中度活动性)。口服醋酸泼尼松30 mg/d并逐步减量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影像学证实病变具有明显改善。本文总结该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粒细胞食管炎 高分辨率食管压力测量 超声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胃肠炎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运萍 徐俊杰 +1 位作者 魏绪霞 李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肠黏膜病理检测示嗜酸粒细胞浸润,经低敏膳食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及抗过敏治疗,症状即明显好转。结论嗜酸...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儿均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肠黏膜病理检测示嗜酸粒细胞浸润,经低敏膳食和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及抗过敏治疗,症状即明显好转。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主要特征,致病因素不明确,治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胃肠炎 酸性粒细胞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