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血细胞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丁甫月 李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HPS 组织细胞 骨髓象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恙虫病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玉玲 付四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2-132,共1页
女,12岁.因发热、乏力2周入院.既往无特殊疾病史.1周前曾去过草丛.查体:T 39℃,精神疲倦,皮肤无黄染,面颊两侧有浅红色斑丘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右侧腋窝见一直径0.7 cm的圆形焦痂.
关键词 恙虫病 嗜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 诊断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相关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荣 杜欣 +3 位作者 翁建宇 陆泽生 邓程新 罗成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68-2970,共3页
目的: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尚无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报道,有待于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本文报告1例3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R2)患者,在无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53d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同时对国外相关文献14例... 目的: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尚无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报道,有待于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本文报告1例3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R2)患者,在无关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53d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同时对国外相关文献14例复习。结果:患者移植后+28d合并轻度出血性膀胱炎,经碱化、输注丙球及抗感染处理后加重,最后给予赛美维抗CMV病毒治疗后缓解。患者移植后45d出现CMV抗原血症,随后高热、脾大及血象三系减低,经骨穿确诊为HPS。经丙球输注、赛美维抗CMV病毒治疗后仍然加重,于移植后90d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持续发热、进行性血细胞减少及高铁蛋白血症,应行骨穿排除HPS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细胞病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明哲 赵维莅 沈志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9例成人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初治时均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凝血功能异常、血像... 目的探讨成人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9例成人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初治时均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凝血功能异常、血像三系或二系受累。10例(52.6%)最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10.5%)为感染,1例(5.3%)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31.6%)原因不明。随访中死亡14例,存活1例(至今已6个月),4例失访;生存时间为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个月)。结论 HPS为罕见的致死性疾病,成人更为少见;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多脏器受损的表现,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大多不良,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表现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燕 肖江喜 +1 位作者 谢晟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期孪生兄弟同患嗜血细胞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维琼 莫庆仪 +4 位作者 杨冰岩 陈少波 李景 赖春华 骆翠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76-207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例孪生兄弟新生儿同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新生儿为孪生兄弟,男,45min,剖宫产窒息复苏后30min入科,均有发热、血小板减少、低纤维蛋... 目的探讨新生儿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例孪生兄弟新生儿同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病例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新生儿为孪生兄弟,男,45min,剖宫产窒息复苏后30min入科,均有发热、血小板减少、低纤维蛋白原、高铁蛋白、高三酰甘油,骨髓中嗜血网状细胞增多,符合嗜血细胞综合征诊断,经积极抗感染、输丙种球蛋白、新鲜冰冻血浆等免疫支持治疗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一直病情稳定。结论临床上凡有原因不明的发热>1周,伴有淋巴结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尤其短时间内全血细胞减少者应考虑本病,对所有重症感染或特殊表现感染者应早做骨髓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感染性 新生儿 孪生兄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淋巴瘤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漏诊黑热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柴红霞 雍瑞欣 张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因孕31+1周,乏力、恶心、腹胀1周于2020年6月1日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G1P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7日,预产期:2020年8月4日;规律产前检查,妊娠早、中孕期顺利。颈项透明带值正常;唐氏筛查示:低风险...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因孕31+1周,乏力、恶心、腹胀1周于2020年6月1日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G1P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7日,预产期:2020年8月4日;规律产前检查,妊娠早、中孕期顺利。颈项透明带值正常;唐氏筛查示:低风险;系统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TORCH及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产前检查 嗜血细胞综合征 黑热病 唐氏筛查 系统超声检查 TO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突发双眼视物不见误诊为视神经炎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立 董应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6-706,共1页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视神经炎 双眼视 误诊 眼科并发症 视力下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刚 王亚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 嗜血细胞综合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重型肝炎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 刘维 温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7期2427-2428,共2页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出现重型肝炎的病人,其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而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像清洁工一样吞噬入侵的...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的一种严重肝脏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凡出现重型肝炎的病人,其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而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像清洁工一样吞噬入侵的细菌和机体的衰老细胞,清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着保护人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过度活跃,就会不分敌我,将人体有用的细胞一并吞噬,严重的会将人体组织、器官一点点侵蚀,造成一系列损伤,导致出血、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即嗜血细胞综合征[1]。2013年9月13日我科收治1例急性重症肝炎病人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10月26日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嗜血细胞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嗜血细胞综合征与发热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兆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或FOU)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国内学者提出FUO的诊断标准是:发热期限超过2~3周,体温〉38.5℃,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据国内外大量...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或FOU)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国内学者提出FUO的诊断标准是:发热期限超过2~3周,体温〉38.5℃,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据国内外大量病例分析,有关FUO的病因报道比例相仿,即感染性疾病占40%~50%,结缔组织病占15%左右,恶性肿瘤占20%~30%,而其中淋巴瘤是引起FUO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恶性组织细胞 嗜血细胞综合征 发热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12
作者 熊海金 赛依帕 王建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38,共1页
例1,女,11岁.因持续发热2周伴寒战入院.入院后高热不退,体温在38~40.6℃,用多种抗生素无效,出现鼻出血、便血、皮肤出血点及瘀斑.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感染性疾病 病历报告 抗炎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妹共患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3
作者 张昊翔 魏立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33-3833,共1页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 患者A,女,藏族,17岁,因“腰痛、腹痛伴面部浮肿1个月”于2011年3月收入我科。体温37.4℃;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WBC1.1×109/L.Hb82g/L.PLT29×109/L。Cr41.21μmol/L.LDH1328U/L,AST122U/L,ALP232U/L,Tbil15.7μmol/L,ALB27.9g/L,TBA24.0μmol/L。PT17.4s.TT16.7s。网织红细胞计数4%。骨髓涂片提示IDA。外周血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吞噬象。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一)。胸片:双肺广泛斑片状阴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网织红细胞计数 兄妹 凹陷性水肿 外周血涂片 面部浮肿 骨髓涂片 细胞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4
作者 陈翠芳 李开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治疗 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 小儿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小龙 蔡青 +3 位作者 赵东宝 胡珍丽 吉连梅 韩一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447-4453,共7页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顽固性发热、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压痛和一过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为特征。该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且相对少见,临床极易误诊为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确诊主...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以顽固性发热、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压痛和一过性白细胞计数减少为特征。该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且相对少见,临床极易误诊为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确诊主要根据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本文报道1例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消瘦患者,抗生素治疗无效,^(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高达20.4,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该患者经颈部淋巴结活检证实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且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嗜血细胞增多骨髓象,最终诊断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嗜血细胞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败血症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强强 黄铭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7-1338,共2页
假鼻疽病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在东南亚和澳洲等热带区域流行。我国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南部地区。病情一般较为严重,病死率高达30%-90%[1]。其他地方罕有报道,本研究对南京地区发现的1例假鼻疽伯... 假鼻疽病是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在东南亚和澳洲等热带区域流行。我国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等南部地区。病情一般较为严重,病死率高达30%-90%[1]。其他地方罕有报道,本研究对南京地区发现的1例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长期住新加坡。因"发热2个月"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败血症 嗜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17
作者 谢媛媛 岑丹阳 +1 位作者 麦贤弟 李文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骨髓检查 临床症状 体征 凝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
18
作者 李明 耿维凤 +2 位作者 李娜 郑志昌 杨继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治疗疑难病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治疗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先后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提出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感染控制后,针对患者出现的反复发热,临床药师...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治疗疑难病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治疗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先后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提出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感染控制后,针对患者出现的反复发热,临床药师能够运用临床思维考虑患者是否有感染所导致的血液系统方面疾病,建议血液科会诊,行血液方面相关检查、治疗。结果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和思路,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及时治疗了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从而使得患者顺利进行手术,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成功参与治疗疑难病例,体现出较强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心内膜炎 感染性 综合征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枚春 陆钦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文献报道,总结成人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Pub Med和Ovid搜索引擎,对1950年1月—2014年12月发表的有关成人HLH伴CNS受累的报道进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文献报道,总结成人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HLH)伴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Pub Med和Ovid搜索引擎,对1950年1月—2014年12月发表的有关成人HLH伴CNS受累的报道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收集21例伴有CNS受累的成人HLH患者,其临床表现各异,以意识改变(66.7%)、癫痫(33.3%)、构音障碍(19.0%)和共济失调(19.0%)最为常见。影像学改变并非特异,最常累及脑深部白质(53.3%),其次为脑干(40.0%)和小脑(26.7%),部分病例增强扫描可见强化。脑脊液特征多为轻至中度的细胞数增多和不同程度的蛋白含量增高,葡萄糖水平正常。继发于自身免疫病的HLH更易累及CNS(38.1%)。总死亡率为81.0%。结论成人HLH累及CNS者死亡率高,预后极差,早期诊治、避免CNS浸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 嗜血细胞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甲型和乙型流感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忠 李莺 +2 位作者 华军 吴水燕 柏振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6,251,共4页
目的:比较苏州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住的96例甲型流感和43例乙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住院患儿... 目的:比较苏州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住的96例甲型流感和43例乙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住院患儿流感病毒的检出率为11.41%(139/1 218),其中甲型7.88%(96/1 218),乙型3.53%(43/1 218)。2016年1月为甲型流感高峰,2016年3月为乙型流感高峰;甲型流感患儿平均年龄为1.67(1.00~3.67)岁,显著低于乙型流感患儿的3.75(2.42~5.58)岁(P<0.05);发热和咳嗽是流感的主要症状,甲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喘息、气促和三凹征;甲型流感患儿有5例发生呼吸衰竭并接受机械通气,其中2例发生ARDS,1例发生嗜血细胞综合征;乙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声嘶、肌肉疼痛和跛行;甲型和乙型流感入院后影像学均以双侧肺野小斑片影表现为主。结论: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特点,甲型流感更易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而乙型流感更易并发肌炎甚至横纹肌溶解,临床需注意识别并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乙型流感 重症肺炎 横纹肌溶解 嗜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