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骨髓移植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重建及细胞来源
1
作者 郭冉 郭文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3-2278,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接受骨髓移植8周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重建,并确定其分化来源。方法:向接受致死照射剂量的C57BL/6受体小鼠(CD45.2)尾静脉注射同种同基因小鼠(CD45.1)全骨髓单个核细胞(wBMMNC)5×10^(6)个。移植后第8周取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鼠接受骨髓移植8周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重建,并确定其分化来源。方法:向接受致死照射剂量的C57BL/6受体小鼠(CD45.2)尾静脉注射同种同基因小鼠(CD45.1)全骨髓单个核细胞(wBMMNC)5×10^(6)个。移植后第8周取对照组(未经照射的CD45.2小鼠)和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腹腔灌洗液、脾脏和骨髓细胞,制备细胞悬液并裂解红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并利用流式抗体进行染色,分析不同组织中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和细胞数,并通过对细胞中CD45.1和CD45.2的占比情况分析其供受体分化来源。结果:小鼠骨髓移植8周后,腹膜腔中肥大细胞比例和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周血和脾脏中嗜碱性粒细胞比例也有所恢复,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腹膜腔肥大细胞中CD45.2阳性细胞占比约为93.4%,外周血、脾脏以及骨髓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CD45.1阳性细胞占比分别为87.6%、96.4%、90.8%。结论:小鼠经骨髓移植8周后,腹膜腔中肥大细胞和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重建较快,外周血和脾脏中嗜碱性粒细胞重建相对较慢。同时,肥大细胞分化来源于宿主自体驻留细胞,而嗜碱性粒细胞分化则来源于供体骨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分离技术和纳米金比色法用于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迎迎 刘永欣 +2 位作者 沈倩 付婵 余昌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55,共7页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过敏疾病技术,成为临床体外诊断过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主要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通常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和成本高等缺点。针对这些问...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断过敏疾病技术,成为临床体外诊断过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主要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通常存在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和成本高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表面修饰HLA-DR抗体的磁珠分离体系,将其与过敏患者的外周血共孵育5 min后,利用磁性分离技术,筛选出表面含有HLA-DR标记物的细胞。测试结果表明,筛选后的嗜碱性粒细胞在全血中的细胞占比从0.2%提升到11.5%,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检测灵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进一步地,本研究构建了CD63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粒子检测体系,利用CD63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活化后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CD63抗体,使金纳米粒子在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聚集,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蓝紫色,实现对激活的嗜碱性粒细胞可视化比色检测,为临床开展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金纳米粒子 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实验 磁分离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敏 崔振泽 +1 位作者 李悦 徐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803-2809,共7页
21世纪以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然而临床中针对这一类疾病目前没有安全高效的检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过敏性疾病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的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该试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辅助诊断过敏性... 21世纪以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然而临床中针对这一类疾病目前没有安全高效的检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过敏性疾病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的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该试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会随着过敏反应的发生而变化。基于这一理论依据,传统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检测,进而体外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基于微流体技术的新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逐步兴起。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细胞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筛选的方法。微流体技术是一种高精度处理小体积流体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且所需样本及试剂量少的优点。本文就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关概念、分别基于流式细胞术及微流体技术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及其在临床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以期为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 微流体技术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和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潘庆军 刘渊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1-672,F0003,共3页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过敏性反应 免疫反应 外周血白细胞 细胞分选技术 单克隆抗体 肥大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文伟 李京阳 +1 位作者 耿丽婷 张建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66-572,共7页
Th2免疫应答是过敏性疾病发病最重要的免疫学机制。嗜碱性粒细胞(Ba)在过敏性炎症中起着始动者、效应者和调节者作用。在过敏性炎症的始动阶段,Ba可能通过独立或与树突状细胞(DCs)间通过协同作用完成抗原递呈作用而启动Th2免疫应答。Ba... Th2免疫应答是过敏性疾病发病最重要的免疫学机制。嗜碱性粒细胞(Ba)在过敏性炎症中起着始动者、效应者和调节者作用。在过敏性炎症的始动阶段,Ba可能通过独立或与树突状细胞(DCs)间通过协同作用完成抗原递呈作用而启动Th2免疫应答。Ba还表现出增强记忆性Th2、Th17免疫应答的免疫学效应,提示其在记忆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且在监测评估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疗效中具有作为生物学标记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2免疫应答 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休克大鼠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 被引量:13
6
作者 景丽霞 郭相杰 +2 位作者 靳茜茜 黄苗苗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2-174,178,共4页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63的表达来确定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以CD63、CD45、CD203c抗体组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63的表达来确定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卵蛋白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大鼠动物模型,以CD63、CD45、CD203c抗体组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活化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大鼠肺组织CD6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1)以CD45和CD203c联合设门,可以得到纯的嗜碱性粒细胞。(2)实验组CD63的表达率为(17.34±2.04)%,对照组CD63的表达率为(1.52±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肺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增多。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CD63的表达有望作为过敏反应体内试验的补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流式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嗜碱性粒细胞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的组胺释放能力 被引量:7
7
作者 朱薇 何韶衡 +1 位作者 林梓霞 傅意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和肝素等,对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用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ank’s平衡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后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来检测组... 目的:研究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激动剂和肝素等,对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的影响。方法:用Ficoll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Hank’s平衡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后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来检测组胺的水平。结果:浓度为10mg/L胰蛋白酶可引起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其作用强度较抗IgE抗体、钙离子载体(CI)及P物质等为弱。PAR2特异性激动肽SLIGKVNH2对嗜碱性粒细胞没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但抗IgE抗体、CI、FMetLeuPhe(FMLP)、C5a及P物质可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显著的组胺释放。肝素、C5和腺苷在试验浓度内未引起组胺释放,但肝素可显著增加C5a和P物质诱导的组胺释放。结论:胰蛋白酶、抗IgE抗体、CI、FMLP、C5a及P物质均可诱导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地释放组胺。PAR2激动肽SLIGKVNH2不能引起组胺释放,肝素可增加P物质和C5a引起的组胺释放,具有放大嗜碱性粒细胞激活信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嗜碱性粒细胞 肝素 组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与疾病活动度和Th1应答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培 陈秋华 +8 位作者 路杰 兰巧芬 廖焕金 陈燕文 李尚妹 吴平 刘华锋 谢彤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和活化机制,以及与疾病活动度和Th1/Th2应答失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目的:探讨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和活化机制,以及与疾病活动度和Th1/Th2应答失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1/Th2细胞的比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及活化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循环的Ig E型免疫复合物(Ig E-CIC)的水平。结果:Th1/Th2细胞比值与DAS28评分呈低度线性正相关关系;RA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和疾病活动度相关,但IL-4的水平则无差异;RA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高度活化(高表达CD203c和CD62L);RA患者外周血存在高水平的Ig E-CIC,而对照组则无。结论:RA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高度活化、数量显著减少,可能会迁徙至次级淋巴组织和炎症部位,对抗外周Th1应答失衡,有望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嗜碱性粒细胞 TH1细胞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病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静 乔海灵 董子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51-955,共5页
目的评价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在诊断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过敏原刺激试验(FAST)的方法检测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在9种抗原刺激后(PG、PV、AMP、AX、6-APA、PHA、PHOA、PHPG、NPG)表面CD63的变化。... 目的评价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在诊断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过敏原刺激试验(FAST)的方法检测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在9种抗原刺激后(PG、PV、AMP、AX、6-APA、PHA、PHOA、PHPG、NPG)表面CD63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种特异性IgE和IgG抗体。结果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中有28例为CD63阳性,15例健康对照受试者中有1例阳性。其敏感性为65.12%,特异性为93.33%。CD63和特异性IgE在皮试阳性组的敏感性高于特异性IgG(P<0.05),并且在IgE阳性组中,CD63的阳性率高于特异性IgG(P<0.05)。结论CD63可作为检测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特异性激活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青霉素 嗜碱性粒细胞 CD63 IGE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曾晓宁 何韶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64-766,共3页
多种因素可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包括各种过敏原(IgE依赖性)和其他复合物(非IgE依赖性),激活的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介导细胞内介质释放,实现多种生物学功能。文中综述近3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疾病研究领域中的... 多种因素可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包括各种过敏原(IgE依赖性)和其他复合物(非IgE依赖性),激活的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机制介导细胞内介质释放,实现多种生物学功能。文中综述近3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疾病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有助于此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为发现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靶标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免疫调节 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及激素对其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瑜 蒋俊晔 曹兰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的关系,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难治性MP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另选择30例非难治性MPP患儿和30例正常对照儿童。难治性MPP治疗组接受阿奇霉素+地塞米松(Dx)治疗,阿奇霉素剂量为10 mg/(kg.d)(最大量不超过0.5 g/d),Dx为0.2 mg/(kg.d)(最大量不超过5 mg/d),疗程5 d;难治性MPP对照组和非难治性MPP患儿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剂量同上,疗程5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MPP组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难治性MPP组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难治性MPP患儿在常规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后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未加用地塞米松的难治性MPP患儿CRTH2+CD63+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治疗5 d后,难治性MPP治疗组患儿咳嗽评分明显低于难治性MPP对照组患儿。结论嗜碱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MPP的发病;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难治性MPP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肺炎支原体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活化率检测觹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皓征 曹兰芳 王利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识别CRTH2/CD63/CD4组合抗体,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中CRTH2阳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其活化率,并将检测结果与血清总IgE、特异性Ig...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识别CRTH2/CD63/CD4组合抗体,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中CRTH2阳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其活化率,并将检测结果与血清总IgE、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作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结果 6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CRTH2阳性细胞百分比较25例正常儿童升高(P<0.0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活化率均较正常儿童显著升高(P均<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血清总IgE无相关性(r=0.085,P=0.493),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血清总IgE之间有轻度相关性(r=0.247,P=0.043)。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特异性IgE无相关性(r=0.259,P=0.192),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特异性IgE间也存在相关性(r=0.455,P=0.017)。SPT等级结果与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间无相关性(r=0.231,P=0.058),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SPT等级间存在相关性(r=0.481,P<0.01)。结论过敏性疾病患儿外周血CRTH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提示过敏性疾病患儿体内存在Th2型免疫反应的亢进;嗜碱性粒细胞参与了过敏性炎症反应的启动和维持;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与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存在相关性,对过敏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 CD63 CRTH2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物对过敏性哮喘产妇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IL-4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玲 许以平 +3 位作者 姚苏杭 熊瑛 祝捷 王克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2-96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物干预对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源自过敏性哮喘产妇和健康产妇的新生儿脐血分为哮喘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6),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锥虫蓝染色鉴...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物干预对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源自过敏性哮喘产妇和健康产妇的新生儿脐血分为哮喘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6),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锥虫蓝染色鉴定细胞活性。在两组提纯后的嗜碱性粒细胞中分别加入ACM缓冲液(阴性对照)、肽聚糖(PGN)、粉尘螨浸液及甘露醇,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的质量浓度。结果细胞分选结果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纯度为(95.64±3.15)%,回收率为(60.22±7.18)%;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为(99.4±0.89)%。与阴性对照比较,经PGN、粉尘螨浸液和甘露醇刺激后的哮喘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经PGN和甘露醇刺激后,哮喘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PGN、粉尘螨及甘露醇可刺激过敏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中嗜碱性粒细胞IL-4的分泌增加,通过诱导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2细胞的分化,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嗜碱性粒细胞 脐血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Th1/Th2应答失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秋华 唐培 +4 位作者 谢彤 吴平 兰巧芬 XIAO Hai-yan 潘庆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取4~6周龄C57/BL6小鼠,经初次和3周后二次背部和足底多点胶原免疫,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分别在建模(初次免疫)前、建模后1、3、6和9周眶静脉采血...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取4~6周龄C57/BL6小鼠,经初次和3周后二次背部和足底多点胶原免疫,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分别在建模(初次免疫)前、建模后1、3、6和9周眶静脉采血和采集淋巴结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和表达IL-4的比例检测,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对模型进行评分。结果成功建立关节炎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1周CIA模型小鼠血清IFN-γ/IL-4水平的比值显著低于建模前和对照组小鼠,提示以Th2应答为主,同时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表达IL-4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建模后6和9周CIA模型小鼠血清IFN-γ/IL-4水平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以Th1应答为主,同时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嗜碱性粒细胞可能通过影响Th1/Th2应答失衡参与CIA模型小鼠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胶原 关节炎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永民 潘庆军 刘华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7-880,共4页
嗜碱性粒细胞已被认知130余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动物敲除模型的建立、高纯度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对其表型和功能认识更加的深入和全面,发现嗜碱性粒细胞不仅参与过敏反应,而且在固有性免疫及免疫调节方面也发... 嗜碱性粒细胞已被认知130余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动物敲除模型的建立、高纯度细胞分选技术的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对其表型和功能认识更加的深入和全面,发现嗜碱性粒细胞不仅参与过敏反应,而且在固有性免疫及免疫调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细胞活化 单克隆抗体技术 细胞分选技术 固有性免疫 过敏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和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
16
作者 许强 沈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3-995,共3页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都表达高亲和力FcεRI,并在胞质颗粒内含有成熟预释放的组胺。大量研究显示这两种细胞在变应性炎症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啮齿类动物肥大细胞数量上超过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也一直被认为在变应性炎症中只... 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都表达高亲和力FcεRI,并在胞质颗粒内含有成熟预释放的组胺。大量研究显示这两种细胞在变应性炎症中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啮齿类动物肥大细胞数量上超过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也一直被认为在变应性炎症中只起着次要作用。人类嗜碱性粒细胞是早期Th2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主要产生细胞,对于Th2免疫应答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嗜碱性粒细胞利用其表达的IL-4、IL-13以及CD40L促进B细胞上IgE抗体类别转换。通过特异性染色技术可以对嗜碱性粒细胞在变应性反应受累的不同器官进行定位。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抗原-IgE交联反应所诱导,也可以由寄生虫抗原、外源凝集素和病毒超抗原所激发。随着IgE非依赖性活化途径的研究深入,嗜碱性粒细胞在固有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变应性反应 Th2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B1单克隆抗体检测嗜碱性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刘辉国 Andrew F.Walls +1 位作者 Aki Mochizuki Francis H.Y.Green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针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明确嗜碱性粒细胞在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致死性哮喘、9例非致死性哮喘和9例非哮喘对照组患者支...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针对嗜碱性粒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明确嗜碱性粒细胞在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致死性哮喘、9例非致死性哮喘和9例非哮喘对照组患者支气管肺组织进行戊二醛固定、石蜡包埋制片后,采用BB1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致死性哮喘组与非致死性哮喘组、非哮喘对照组比较,其黏膜下层、平滑肌、黏液腺及肺泡中嗜碱性粒细胞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非致死性哮喘组与非哮喘对照组相比,其嗜碱性粒细胞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B1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用于支气管肺组织标本的嗜碱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急性发作的致死性哮喘患者气道中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可能与哮喘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有关,而非致死性的慢性哮喘患者气道中嗜碱性粒细胞与对照组无异,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可能主要参与哮喘的急性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碱性粒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兰巧芬 廖焕金 +7 位作者 陈秋华 蔡珺 张莉芳 彭艳霞 何一鸣 吴平 谢彤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流式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标记物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负选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以anti-Ig...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流式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标记物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负选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以anti-IgE刺激为阳性对照,置含或不含IgE的微环境中,流式检测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结果:较正常人对照组,RA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高表达CD203c和IL-4(均P<0.05);RA患者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RA患者血清和其血清中纯化的IgE可使负选的正常人来源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上调CD203c表达及IL-4阳性比例。结论:RA患者嗜碱性粒活化与发病相关,且主要由IgE介导,靶向嗜碱性粒细胞及其活化通路有望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嗜碱性粒细胞 活化 IGE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庆梅 杨永仕 +2 位作者 刘艳 刘光明 孙劲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1-2637,共7页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均离不开合适的效应细胞系。本文针对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现有细胞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关注效应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研究均离不开合适的效应细胞系。本文针对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现有细胞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关注效应细胞系在过敏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久纯 耿诗洋 +3 位作者 谷芳秋 何韶衡 张慧云 刘敬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COPD、ACO患者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COPD、ACO患者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OPD组、ACO组及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史、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吸烟史等一般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嗜碱性粒细胞富集群中CD16和CD32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O组、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CD16^(+)CCR3^(+)细胞、CD16^(+)CD123^(+)HLA-DR^(-)细胞、CD16^(+)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增高(P<0.05),COPD组单个核细胞群中CD32^(+)CD123^(+)HLA-DR^(-)细胞、CD32^(+)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增高(P=0.003,P=0.030),ACO组粒细胞群中CD32^(+)CD123^(+)HLA-DR^(-)细胞、CD32^(+)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降低(P=0.019,P=0.031)。ACO组粒细胞群中CCR3^(+)细胞和CCR3^(+)CD123^(+)HLA-DR^(-)细胞的CD32平均荧光强度(MF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06,P=0.047)。ACO组血浆TNF-α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嗜碱性粒细胞源CD16和CD32可能在ACO、COP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NF-α可能参与了ACO的发病,为后续ACO和COP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 CD16 CD3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