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帆蚌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文祝友 刘晓燕 +2 位作者 金燮理 陈可毅 萧克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生物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角帆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肝脏、肠道、鳃、斧足、闭壳肌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和细胞病理变化 .病蚌临床症状与自然染病症状相似 ,病变早期 ,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 ,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两壳微... 采用生物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三角帆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肝脏、肠道、鳃、斧足、闭壳肌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和细胞病理变化 .病蚌临床症状与自然染病症状相似 ,病变早期 ,体内有大量粘液排出体外 ,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两壳微开 ;病变后期 ,闭壳肌失去功能 ,两壳张开 ,肠道水肿 ,有腹水 ,肠内无食物 ,肝脏呈糜烂状 ,斧足苍白 ,鳃暗黄 .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 ,嗜水气单胞菌对肝脏危害最为严重 ,肝小管肿大破裂 ,管腔变小甚至完全堵塞 ;肝细胞肿大变性 ,胞浆内出现空泡 ,细胞核溶解 ,水肿变性直至坏死 ,间质中大量的嗜酸性细胞浸润 .其次是鳃 ,鳃丝细胞排列松散 ,纤毛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甚至脱落 ,隐窝深处细胞坏死 ,水肿 ,细胞内及细胞间出现空泡 ,粗面内质网扩张 .嗜酸性细胞局部聚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嗜水气单胞菌病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鲟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祥 李华 +1 位作者 叶仕根 李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1,共5页
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 Georg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患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杂交鲟体表黏液稍增多,鳍... 对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 Georg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患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杂交鲟体表黏液稍增多,鳍基部和腹部轻微发红,鳃丝腐烂、色浅或呈紫黑色,腹腔壁及内脏器官可见出血斑;肝、肾、脾等内脏器官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广泛出现充血、出血或溶血;实质细胞经变性发展到坏死,严重时出现弥散性坏死灶。电镜观察显示,病鲟肝、脾、肾组织和细胞内感染大量短杆状细菌,细胞内线粒体普遍发生肿胀、膨大,严重时其嵴状结构消失或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嗜水气单胞菌病 组织 超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金菊 梁淑鋆 +4 位作者 马驿 曾丹 梁景新 安守文 曾令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罗非鱼 防治效果 中药复方 水产动物 原菌 共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鳄(Crocodylus porosus Schneider)嗜水气单胞菌病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信忠 龚艳清 +1 位作者 孔繁德 苏永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厦门H野生动物园内饲养的一群湾鳄于2001年11月初暴发急性传染病,并引起部分死亡,病鳄表现内脏和体表出血等败血症状,从肝脏中分离出2株细菌(代号Croc01和Croc02),经鉴定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根据溶血性、动物毒力、药敏... 厦门H野生动物园内饲养的一群湾鳄于2001年11月初暴发急性传染病,并引起部分死亡,病鳄表现内脏和体表出血等败血症状,从肝脏中分离出2株细菌(代号Croc01和Croc02),经鉴定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根据溶血性、动物毒力、药敏和防治试验等证实菌株Croc01即嗜水气单胞菌能产生外毒素,具有溶血性,为本次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原.应用敏感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湾鳄 嗜水气单胞菌病 败血症状 溶血性 动物毒力 药敏试验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豹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再玉 张强 胡晓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海豹 诊治 人工饲养 B超检查 呋喃唑酮 庆大霉素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疗 被引量:2
6
作者 邓绍基 黄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3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牛鼻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倪沛佩 杨玉荣 +2 位作者 孙哲 康静静 梁宏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40-142,147,共4页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病的一例死亡海南牛鼻鲼的消化道、脾、肝、肾等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脾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红髓充血...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临床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病的一例死亡海南牛鼻鲼的消化道、脾、肝、肾等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的病变主要在黏膜层,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脾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红髓充血、出血严重,白髓几乎完全消失;肝呈现弥漫性坏死,组织结构被破坏;肾的病变以肾小球严重肿大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为特征。心肌和骨骼肌也发生轻微病变。以上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海南牛鼻鲼的脾、肝和肾的危害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牛鼻鲼 嗜水气单胞菌病 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志辉 贾秉安 +2 位作者 王应安 孙秀敏 付湘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3期39-40,共2页
猪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韩志辉,贾秉安,王应安,孙秀敏,付湘(青海畜牧兽医学院)1994年3月,青海省某猪场2.5月龄猪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突然,传播快,体温升高,腹泻,初期排黄绿色稀便,后为血便,死前口流红... 猪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韩志辉,贾秉安,王应安,孙秀敏,付湘(青海畜牧兽医学院)1994年3月,青海省某猪场2.5月龄猪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突然,传播快,体温升高,腹泻,初期排黄绿色稀便,后为血便,死前口流红色血样液体,通过综合诊断确定为猪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蜗牛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钟静宁 胡发硕 胡在钜 《广西畜牧兽医》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白玉蜗牛 嗜水气单胞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胃肠康对蛙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药效研究
10
作者 韩新畴 刁晓平 吴科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虎纹蛙 药效 胃肠 败血症 综合症 腹水 红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王锦蛇、眼镜王蛇疑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报道
11
作者 王稣武 王思路 张敬虎 《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9期54-54,共1页
养蛇是一门新兴产业,也是一项特种动物养殖业。养蛇场在华南地区(广东等地)有不少,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不多,荆州目前为止仅有一家。王锦蛇,别名大王蛇、菜花蛇,为无毒蛇,体型大,易于饲养,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多的品种之... 养蛇是一门新兴产业,也是一项特种动物养殖业。养蛇场在华南地区(广东等地)有不少,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不多,荆州目前为止仅有一家。王锦蛇,别名大王蛇、菜花蛇,为无毒蛇,体型大,易于饲养,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多的品种之一,因成年蛇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称“王蛇”。王锦蛇长势快(仅次于蟒蛇)、肉多(可长到5~10kg)、耐寒能力强、季节差价大,成为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在我国一般作肉用蛇。在我国南方,王锦蛇幼蛇阶段易患肺炎、霉斑病、口腔炎等。眼镜王蛇是剧毒蛇,饲养的目的皆为取毒药用。笔者在临床上见过一起王锦蛇、眼镜王蛇疑似嗜水气单胞菌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眼镜王蛇 王锦蛇 特种动物养殖业 新兴产业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雄志 叶永森 +1 位作者 吴育新 彭丽萍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19,共1页
1995年夏季,广东省某甲鱼场的部分甲鱼出现了以皮肤溃疡和厌食为主的疾病,每天死亡十只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发病甲... 1995年夏季,广东省某甲鱼场的部分甲鱼出现了以皮肤溃疡和厌食为主的疾病,每天死亡十只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发病甲鱼厌食,常浮出水面;皮肤有大小不一的溃疡灶,这些溃疡灶常见于背甲、腹部和四肢;口腔、咽有大量粘液,粘膜充血;肺呈暗红色,切开有暗红色泡沫样液体流出;肝肿大,质脆易碎,表面有针尖大的出血点;脾脏、淋巴结肿大;食管、胃、肠无食物,充满粘液,粘膜充血;腹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诊断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鉴定和免疫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克敏 黄文贤 +1 位作者 袁锦和 虞蕴如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3-14,共2页
1流行病学和症状某地区几处养鸭场自1990年初发生鸭陆续死亡,曾用鸭肝炎卵黄抗体治疗无效,曾用死鸭脏器制成灭活组织苗使用,收到一定效果。1997年9月~10月,天气仍炎热、渔湖区秋江鸭场又发生20~40日龄鸭急性死亡... 1流行病学和症状某地区几处养鸭场自1990年初发生鸭陆续死亡,曾用鸭肝炎卵黄抗体治疗无效,曾用死鸭脏器制成灭活组织苗使用,收到一定效果。1997年9月~10月,天气仍炎热、渔湖区秋江鸭场又发生20~40日龄鸭急性死亡,其主要症状:开始食欲减少,呼吸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鉴定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免疫技术介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潮林 邢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水产养殖动物 免疫技术 暴发性出血 淡水养殖鱼类 单胞菌 养殖水体 最适温度 细菌性 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鳗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义进 邢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2-83,共2页
近年来,欧鳗的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已在我国日益增多.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影响欧鳗成活率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而由嗜水气单胞菌作为病原的欧鳗暴发性传染病则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 近年来,欧鳗的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已在我国日益增多.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影响欧鳗成活率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而由嗜水气单胞菌作为病原的欧鳗暴发性传染病则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致病因子、致病条件等作了一系列的初步研究,旨在为欧鳗暴发性传染病的防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推动欧鳗养殖业向着更强、更快、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鳗 嗜水气单胞菌病 条件 暴发性 生理生化特性 养殖密度 成活率 传染 因子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嗜水气单胞菌病治疗
16
作者 徐慧秋 温伟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9期56-56,共1页
1临床症状 患鸭精神萎顿,嗜睡,口乎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频排灰白色或淡绿色稀粪,其不愿下水,有的虽能下水,但因两腿麻痹而不能游动。病后期患鸭伏卧,行动迟缓或共济失调,最后倒地不起,双腿划动或角弓反张。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肉鸭 治疗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 绿色稀粪 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17
作者 王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5期96-96,共1页
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湖塘水源、淤泥等水域环境,是一种极易侵害鱼类和蛙类的细菌。当动物吃食了发病鱼、蛙或带菌鱼、蛙,就会引起感染。本病在夏季发生较多,因为这个季节鱼、蛙患有本病的多... 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湖塘水源、淤泥等水域环境,是一种极易侵害鱼类和蛙类的细菌。当动物吃食了发病鱼、蛙或带菌鱼、蛙,就会引起感染。本病在夏季发生较多,因为这个季节鱼、蛙患有本病的多,患病禽类体温升高,羽毛蓬乱,精神沉郁,不愿吃食,呼吸困难;濒死期体温下降,站立不稳。病程稍长者粪便带血,死亡率较高。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菌病,确诊需取病死禽的肝、脾、肾、心血进行细菌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细菌学检查 诊治 观赏 体温升高 水域环境 呼吸困难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暴发嗜水气单胞菌病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毅军 林禹 蔡开珍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4期21-21,共1页
欧洲鳗暴发嗜水气单胞菌病报告胡毅军,林禹,蔡开珍(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近年来,随着我省欧洲鳗养殖迅速发展,鳗病的暴发时有发生,1994年10月下旬,仙游县某鳗鱼养殖场欧洲鳗幼鳗大量发病死亡,经济损失重大。场... 欧洲鳗暴发嗜水气单胞菌病报告胡毅军,林禹,蔡开珍(福州动植物检疫局350013)近年来,随着我省欧洲鳗养殖迅速发展,鳗病的暴发时有发生,1994年10月下旬,仙游县某鳗鱼养殖场欧洲鳗幼鳗大量发病死亡,经济损失重大。场主疑为鳃寄生虫及鳔线虫等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嗜水气单胞菌病 欧洲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预防治疗
19
作者 徐永祥 《内陆水产》 2003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预防 治疗 规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
20
作者 吴晓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7期109-109,共1页
肉鸭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由于鸭鱼混养时感染肉鸭嗜水气单胞菌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菌病,确诊需取病死禽的肝、脾、肾、心血进行细菌学检查。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病 肉鸭 防治 临床症状 细菌学检查 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 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