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子》的适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海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先秦时期,对嗜欲问题讨论最多的是文子,《文子》一书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嗜欲和适欲的完整理论。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的本性就是多欲的看法不同,《文子》从人性本善这一基础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为、很少欲望的,贪婪多欲不是人的天性... 先秦时期,对嗜欲问题讨论最多的是文子,《文子》一书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嗜欲和适欲的完整理论。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的本性就是多欲的看法不同,《文子》从人性本善这一基础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为、很少欲望的,贪婪多欲不是人的天性,耳目声色的享受本质上不符合人的追求,这就为节欲找到了坚强的理论基石,为人类回到清净少欲的状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文子》认为多欲危害人的身体和精神,减短人的寿命,所以人应该适情辞余,适欲才能治身,而治身又是为了治国。《文子》的这种治身为了治国的思想,相异于同是道家的庄子和列子,而与儒家修齐治平和墨家兼爱的思想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道家 嗜欲 节欲 治身 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