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文子》的适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海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先秦时期,对嗜欲问题讨论最多的是文子,《文子》一书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嗜欲和适欲的完整理论。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的本性就是多欲的看法不同,《文子》从人性本善这一基础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为、很少欲望的,贪婪多欲不是人的天性...
先秦时期,对嗜欲问题讨论最多的是文子,《文子》一书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嗜欲和适欲的完整理论。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的本性就是多欲的看法不同,《文子》从人性本善这一基础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为、很少欲望的,贪婪多欲不是人的天性,耳目声色的享受本质上不符合人的追求,这就为节欲找到了坚强的理论基石,为人类回到清净少欲的状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文子》认为多欲危害人的身体和精神,减短人的寿命,所以人应该适情辞余,适欲才能治身,而治身又是为了治国。《文子》的这种治身为了治国的思想,相异于同是道家的庄子和列子,而与儒家修齐治平和墨家兼爱的思想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道家
嗜欲
节欲
治身
治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子》的适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海英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0,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4YJA7200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2484)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58)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ZDB27)
文摘
先秦时期,对嗜欲问题讨论最多的是文子,《文子》一书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嗜欲和适欲的完整理论。与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的本性就是多欲的看法不同,《文子》从人性本善这一基础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无为、很少欲望的,贪婪多欲不是人的天性,耳目声色的享受本质上不符合人的追求,这就为节欲找到了坚强的理论基石,为人类回到清净少欲的状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文子》认为多欲危害人的身体和精神,减短人的寿命,所以人应该适情辞余,适欲才能治身,而治身又是为了治国。《文子》的这种治身为了治国的思想,相异于同是道家的庄子和列子,而与儒家修齐治平和墨家兼爱的思想殊途同归。
关键词
《文子》
道家
嗜欲
节欲
治身
治国
分类号
B223.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文子》的适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张海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