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嗅脑关联途径探讨嗅觉障碍和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华 王海荣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2,共4页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表现而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对患者本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与多种疾病相关且与嗅觉障碍密切联系。早期对认...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表现而引起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对患者本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与多种疾病相关且与嗅觉障碍密切联系。早期对认知障碍干预性的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文章主要从嗅觉和认知的关系加以综述,以期为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认知 嗅觉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脑结构MR定量分析对主观认知下降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嗅觉功能及相关脑区结构的研究
2
作者 谭冠雄 詹路江 +5 位作者 宋可可 董佳 旦志勇 邹云凤 盘永江 朱星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基于3D脑结构MR定量分析对主观认知下降(SC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嗅觉功能及其相关脑区结构进行研究。方法:纳入的受试者为SCD组30例、MCI组30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组(HC)20例。通过气味识别测试检测受试者的嗅觉功能,采... 目的:基于3D脑结构MR定量分析对主观认知下降(SC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嗅觉功能及其相关脑区结构进行研究。方法:纳入的受试者为SCD组30例、MCI组30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组(HC)20例。通过气味识别测试检测受试者的嗅觉功能,采用3D脑结构MR和人工智能脑区自动分割软件测量嗅觉功能相关脑区体积(如海马、杏仁核和内嗅皮层等)。比较SCD、MCI与HC三组的嗅觉功能差异及嗅觉相关脑区体积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嗅觉功能分级与嗅觉相关脑区体积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受试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MCI、HC三组受试者的史尼芬嗅觉棒筛查测验(SSS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CI组患者SSST评分(9.85±1.42)<SCD组(10.23±1.01)<HC组(11.02±0.85)(P<0.05)。三组受试者的眶额皮质和梨状皮质等嗅觉相关脑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杏仁核、内嗅皮层、丘脑及下丘脑等嗅觉相关脑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符合MCI组<SCD组<HC组的关系(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嗅觉相关脑区海马(r=0.335)、杏仁核(r=0.288)、内嗅皮层(r=0.237)、丘脑(r=0.300)、下丘脑(r=0.297)体积水平与SSST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SCD、MCI患者嗅觉功能分级与部分嗅觉相关脑区体积水平有一定关系,嗅觉功能识别测试可反映受试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轻度认知障碍 嗅觉功能 3D脑结构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特征联合认知测试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霍雅欣 王岚 +6 位作者 梁维 耿皓 敬欣阳 王雪萌 黄桉琦 于哲 安翠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 探讨嗅觉特征联合认知测试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石家庄市及邢台市社区老年人中纳入经量表评定存在MCI者(MCI组)70名,以及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 目的 探讨嗅觉特征联合认知测试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石家庄市及邢台市社区老年人中纳入经量表评定存在MCI者(MCI组)70名,以及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ve, NC)者(NC组)236名。对受试者进行嗅觉识别功能检测、联合波士顿命名测试(Boston naming test,BNT),并采血检测血液生物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40(amyloid β-protein 40,Aβ40)、Aβ42、磷酸化tau蛋白217(phosphorylated tau 217,p-tau217),设定单独嗅觉特征、嗅觉特征联合BNT、嗅觉特征联合血液Aβ40、BNT联合血液Aβ40共4种MCI筛查方案,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个方案对MCI识别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单独嗅觉特征识别MCI的敏感度为61.7%、特异度为8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27;嗅觉特征联合BNT识别MCI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3.8%,AUC为0.788;嗅觉特征联合血液Aβ40识别MCI的敏感度为51.6%、特异度为83.5%,AUC为0.709;BNT联合血液Aβ40识别MCI的敏感度为61.1%、特异度为84.6%,此时AUC为0.770。结论 对于社区可疑MCI的筛查采用嗅觉特征结合BNT的方法可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BNT结合血液Aβ40也可以提高识别MCI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嗅觉识别功能 认知测试 血液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炎症指标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杰 汪奕龙 曾春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3-1939,共7页
目的:基于免疫炎症指标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CRSwNP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嗅觉测试结果... 目的:基于免疫炎症指标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CRSwNP患者资料,100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根据术后嗅觉测试结果分为无嗅觉障碍组(44例)和嗅觉障碍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的基线资料与常规检查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危险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及验证。结果:两组CRSwNP患者的分型分期、病变部位、Lund-Macka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嗅裂后区评分、血清嗜酸性细胞百分比、上鼻甲黏膜嗅觉标志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尿素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障碍组的IL-5、人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过氧化物酶(MPO)、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趋化因子2(CCL2)、趋化因子3(CCL3)、趋化因子4(CCL4)、组织标本总免疫球蛋白E(IgE)、血清标本总IgE均高于无嗅觉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为分型分期、病变部位、Lund-Macka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嗅裂后区评分、IL-5、ECP/MPO、CCL4、组织标本总IgE均为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上鼻甲黏膜嗅觉标志蛋白阳性细胞计数则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提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58、0.82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15。结论:基于免疫炎症指标建立了CRSwNP患者术后嗅觉障碍风险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嗅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感染相关嗅觉障碍患者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5
作者 史奇叶 侯钧宝 +4 位作者 曹丹娜 王杨 韩盛旺 彭彩亮 侯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嗅觉障碍(OD)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明确OD的发病机制以及嗅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嗅觉障碍(OD)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明确OD的发病机制以及嗅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认知类疾病的神经机制研究。本文对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OD的病理学机制和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SARS-Cov-2感染后的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嗅觉障碍 梨状皮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与嗅觉相关脑区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丁晖 吴晓莉 +4 位作者 张开元 范丰梅 朱朝喆 李坤成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结构改变及其与嗅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对26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研究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相关脑区结构改变及其与嗅觉障碍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作为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对26例诊断明确的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检测,并与年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进行相关分析。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获取三维结构图像,SPM5软件后处理,通过配准、分割获得白质密度图像,经调试获得白质体积图像。结果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分别为0.66±0.84和2.41±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4±0.83和1.08±0.54(Z=4.455,P=0.000;t=4.898,P=0.000)。帕金森病组患者嗅觉功能与年龄(察觉阈值:r_s=0.199,P=0.330;识别阈值:r_s=0.256,P=0.207)、病程(察觉阈值:r_s=0.123,P=0.550;识别阈值:r_s=0.055,P=0.789)及UPDRSⅢ评分(察觉阈值:r_s=0.229,P=0.260;识别阈值:r_s=0.379,P=0.056)无明显相关性;UPDRS总评分与嗅觉察觉阈值无相关性(r_s=0.314,P=0.118),但与嗅觉识别阈值呈正相关(r_s=0.397,P=0.045)。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帕金森病组患者右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左侧枕叶(BA18,19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密度,以及双侧枕叶(BA17~19区)、左侧扣带回后部(BA23,30,31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BA3~5区)白质体积均增加,且左侧扣带回后部白质密度增加与嗅觉识别阈值呈负相关(r_s=0.496,P=0.010)。结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明显减退,但与年龄及病程均无相关性。有嗅觉减退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其嗅觉相关脑区,尤其是神经纤维通过的白质脑区存在明显的病理变化,可能提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是中枢神经变性的结果。与此同时,VBM法作为一种客观分析方法,弥补了兴趣区分析法的缺点,可以广泛用于帕金森病或神经变性疾病的诊断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成像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有慧 冯逢 +7 位作者 刘剑锋 王剑 倪道凤 胡凌 郑福玲 孙宏毅 陈珺 金征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研究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影像表现。方法28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嗅球、嗅束、皮层损伤情况及测量嗅球体积,与15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17例原发外伤部位为后枕部。损伤的表现主要为软化灶和慢性期... 目的研究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影像表现。方法28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嗅球、嗅束、皮层损伤情况及测量嗅球体积,与15例年龄匹配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17例原发外伤部位为后枕部。损伤的表现主要为软化灶和慢性期出血改变。损伤部位常见于额叶皮层(92.9%)、嗅球嗅束(82.1%)和颞叶(42.9%)。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小于正常志愿者(P<0.05)。结论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影像学表现是额叶底部、嗅球嗅束和颞叶的软化灶、慢性期出血改变。MRI是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一种必要的补充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嗅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嗅觉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传飞 万臻 +1 位作者 张林香 刘梅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6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将68例嗅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自拟中药方剂配合迎香穴注射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强的松、VitBco、ATP等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治疗嗅觉障碍的方法。方法:将68例嗅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自拟中药方剂配合迎香穴注射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强的松、VitBco、ATP等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1%,经卡方检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配合迎香穴位注射治疗嗅觉障碍,效果满意,比西医治疗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失嗅 中医治疗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障碍是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龚丽娜 谢建飞 +3 位作者 刘佳 汤观秀 林婉丽 张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1-837,共7页
目的:糖尿病可加快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速度,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嗅觉功能评估为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拟探讨嗅觉功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 目的:糖尿病可加快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速度,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嗅觉功能评估为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拟探讨嗅觉功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47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异丙醇吸入试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的嗅觉功能和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估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T2DM合并MCI组和T2DM不合并MCI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嗅觉功能评分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出现嗅觉障碍所占比例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MCI的影响因素。结果:162名研究对象合并MCI,合并率为34.3%。T2DM合并MCI组和T2DM不合并MCI组的嗅觉功能评估值分别为(9.15±3.22)cm和(21.03±4.36)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MCI组120例出现嗅觉障碍,不合并MCI组50例出现嗅觉障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受教育程度、糖尿病病程、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OR=1.14,95%CI:1.09~1.20)、糖尿病病程较长(OR=1.21,95%CI:1.12~1.31)以及出现嗅觉障碍(OR=4.61,95%CI:3.04~6.18)是T2DM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OR=0.26,95%CI:0.15~0.38)是T2DM合并MCI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嗅觉障碍是T2DM合并MCI的危险因素,在对T2DM患者实施促进认知功能的干预措施时应重点关注已出现嗅觉障碍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嗅觉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影像学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小幼 苗延巍 +1 位作者 姚艺文 伍建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4-796,共3页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引起嗅觉功能障碍原因很多,头部外伤约占8%~20%,鼻及鼻窦疾病占7%~56%,上呼吸道感染占18%~45%。颅脑外伤后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均导致输入嗅球的感觉减少,继而引起嗅球体积缩小,因此嗅球体积可作为反... 嗅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引起嗅觉功能障碍原因很多,头部外伤约占8%~20%,鼻及鼻窦疾病占7%~56%,上呼吸道感染占18%~45%。颅脑外伤后嗅觉功能减退或丧失均导致输入嗅球的感觉减少,继而引起嗅球体积缩小,因此嗅球体积可作为反映及评价嗅觉功能的参考依据之一。1嗅球嗅束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1.1嗅球嗅束的解剖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嗅束和嗅皮层三部分组成,嗅上皮内主要含嗅觉感受细胞即双极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嗅觉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伟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14-819,共6页
人体嗅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前兆。导致嗅功能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本文将从嗅觉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加深医生和患者对嗅觉功能障碍的认识和关注。
关键词 嗅觉障碍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明 陈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显示,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而有吸烟史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轻微,因此吸烟...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变性病,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嗅觉障碍作为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显示,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而有吸烟史的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轻微,因此吸烟可能通过嗅觉系统对帕金森病产生保护作用。吸烟对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帕金森病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超 肖世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智力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至今病因未明,现有药物仅对疾病早期有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改变最先累及内嗅区皮质(EC...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智力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至今病因未明,现有药物仅对疾病早期有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改变最先累及内嗅区皮质(EC),然后逐渐向海马等扩散,最终累及全脑皮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觉障碍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并发嗅觉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华 陈祥 +2 位作者 于洋 高殿帅 肖成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94-2096,共3页
目的:探讨嗅球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并发嗅觉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3月龄C57BL/6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pyridine,MPTP)25mg/kg,每周2次,共持续5周。再以嗅觉障碍行... 目的:探讨嗅球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并发嗅觉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3月龄C57BL/6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pyridine,MPTP)25mg/kg,每周2次,共持续5周。再以嗅觉障碍行为学方法检测,从上述小鼠中选出帕金森病并发嗅觉障碍小鼠作为实验组,将帕金森病未并发嗅觉障碍小鼠作为实验对照组,另以一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生理盐水组。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3组小鼠嗅球部DA能神经细胞数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3组小鼠嗅球部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小鼠较实验对照组小鼠嗅球部DA能神经元数量及嗅球部TH蛋白显著减少(P<0.05),实验对照组小鼠嗅球部DA能神经元数量及嗅球部TH蛋白较生理盐水组也显著减少(P<0.05),3组间嗅球部DA能神经元数量及TH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并发嗅觉障碍与嗅球部DA能神经元残存的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帕金森病 MPTP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的MRI表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小幼 苗延巍 +1 位作者 姚艺文 伍建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嗅球MRI影像表现,分析患者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4例头部外伤患者及25例年龄匹配健康自愿者均行嗅觉功能测试(Sniffin'Sticks)及3D-MRI扫描,分析嗅球、嗅束及嗅觉相关大脑皮层MR表... 目的:探讨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嗅球MRI影像表现,分析患者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4例头部外伤患者及25例年龄匹配健康自愿者均行嗅觉功能测试(Sniffin'Sticks)及3D-MRI扫描,分析嗅球、嗅束及嗅觉相关大脑皮层MR表现及嗅球体积。结果:24例外伤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中,10例枕部受伤并额叶眶直回挫裂伤(10/24);鼻区受伤并嗅球不同程度损伤8例(8/24);额部受伤并额叶损伤4例(4/24);2例颅底骨折并嗅球损伤(2/24)。外伤后嗅觉功能异常患者的嗅球体积小于健康志愿者即对照组(P<0.05)。结论:MRI可以清楚显示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外伤后嗅觉功能异常的嗅球体积小于对照组;证实了嗅球体积与嗅觉功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球 磁共振成像 嗅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晓明 郑丽红 柏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dysfunction,PVOD)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 目的探讨鼻内针刺治疗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post-viral olfactorydysfunction,PVOD)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3,TLR3)表达水平和炎症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16例PVOD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对照组、鼻内针刺组各58例,分别予鼻用激素、鼻内窥镜下鼻内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前后,进行Sniffin’Sticks主观嗅觉心理测试、嗅觉功能客观测试,检测外周血TLR3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鼻内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1.38%(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45/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iffin’Sticks测试结果均明显好转(P<0.05);且鼻内针刺组治疗后Sniffin’Sticks测试结果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鼻内针刺组治疗后的P2波潜伏期显著短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2波振幅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鼻内针刺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LR3 mRNA及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鼻内针刺治疗PVOD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3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免疫反应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后嗅觉障碍 鼻内针刺 临床疗效 TOLL样受体3 炎症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谱系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屹东 董慧茜 赵靖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376,共4页
孤独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以人际交往与沟通困难、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模式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1]。ASD包括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 孤独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以人际交往与沟通困难、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模式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1]。ASD包括孤独症(autism)、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及未分型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嗅觉 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嗅觉障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倩倩 郭晓燕 商慧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3-446,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D患者还表现出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嗅觉障碍、抑郁...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D患者还表现出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嗅觉障碍、抑郁、焦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中嗅觉障碍十分常见,约为45%~96%,部分PD患者嗅觉障碍早于运动症状,因此早期发现和检测嗅觉障碍,可协助PD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早期干预。本文就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嗅觉障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丽 于健 +2 位作者 于爱慧 苗玉杰 钱海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3-845,共3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嗅觉功能损伤,以利于早期诊断和观察病情进展。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AD患者20例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20例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嗅觉功能损伤,以利于早期诊断和观察病情进展。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AD患者20例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20例为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Sniffin’Sticks嗅觉测试法评估嗅觉功能,包括气味阈值(T)、气味辨别阈值(D)、气味识别阈值(I),3项测试的得分相加即为嗅觉功能评分(TDI),对比3组嗅觉功能损伤的差异。结果 3组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MMSE评分、MoCA评分、TDI、D及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MMSE评分、MoCA评分、TDI、D及I明显低于MCI和对照组,且MCI组MMSE评分、MoCA评分、TDI、D及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分别与TDI、T、D及I呈正相关(r=0.66,r=0.50,r=0.54,r=0.54,P=0.01)。MoCA评分分别与TDI、T、D及I呈正相关(r=0.60,r=0.39,r=0.56,r=0.50,P=0.01)。结论嗅觉检测可用于A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特别是气味辨别和识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嗅觉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基因型及嗅觉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惠红 王盼 +4 位作者 豆玉超 王艳 张淼 徐小林 周玉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研究背景总结11C-匹兹堡复合物B(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基因型和嗅觉功能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27例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包括19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例轻度认知损害(MCI)],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 研究背景总结11C-匹兹堡复合物B(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基因型和嗅觉功能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27例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包括19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例轻度认知损害(MCI)],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 CA)和画钟测验(CDT)评价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价精神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评价抑郁症状;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poE基因型;T&T嗅觉计定量检测嗅觉功能,测定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结果神经心理学测验比较,AD组MMSE总评分(P=0.000)及其时间定向力(P=0.031)、瞬时记忆(P=0.021)、延迟回忆(P=0.009)、计算力(P=0.000)、复述(P=0.038)、阅读(P=0.021)、书写(P=0.002)、视空间能力(P=0.039),以及Mo CA评分(P=0.000)和CDT评分(P=0.020)均低于MCI组,ADL评分高于MCI组(P=0.000),而MMSE量表之地点定向力、命名、理解力,以及NPI和HAMD-21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嗅觉障碍发生率、察觉域值和识别阈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ApoE基因型之间嗅觉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的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率高于未携带该等位基因的患者(0/11对12/13;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结论11C-PIB阳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损害)存在明显的嗅觉障碍,且与ApoEε4等位基因相关,结合不同临床、基因型和嗅觉功能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载脂蛋白E类 基因型 嗅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