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仿生的嗅觉神经系统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锦 朱尚武 +2 位作者 王莹 黄诗苹 王如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0-1593,1597,共5页
着眼于嗅觉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点,从仿生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嗅觉神经系统整合模型。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对嗅觉神经系统进行仿真,使其尽可能贴近嗅觉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首先,在结构上,根据嗅觉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完整体现了嗅觉系统的... 着眼于嗅觉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特点,从仿生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嗅觉神经系统整合模型。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对嗅觉神经系统进行仿真,使其尽可能贴近嗅觉神经系统的生理学特征。首先,在结构上,根据嗅觉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完整体现了嗅觉系统的三个关键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延时和反馈链接。其次,在神经元模型上,根据嗅觉系统不同部分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神经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后,在模型的神经动力学上,模型能够及时响应外界刺激。在刺激持续输入时,模型输出呈现出稳定的振荡模式;在特定刺激输入时,模型状态呈现有节奏的极限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学 嗅觉神经系统 结构 神经元模型 神经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嗅觉中枢系统对外周信号的整合编码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伟 王桂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36-1545,共10页
灵敏、复杂的嗅觉对于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触角是昆虫主要的嗅觉器官,其表面覆盖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能够感受环境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将感受到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首先经嗅觉受体神经元传递到大... 灵敏、复杂的嗅觉对于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触角是昆虫主要的嗅觉器官,其表面覆盖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能够感受环境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将感受到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首先经嗅觉受体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中的初级嗅觉中枢触角叶,不同来源的信号在此被初步整合加工,再经投射神经元投射到高级神经中枢蘑菇体和侧角叶,蘑菇体主要与后天的气味学习行为有关,而侧角叶主要负责先天的气味行为反应。本文以模式昆虫果蝇和鳞翅目昆虫为主,综述了昆虫嗅觉中枢系统对外周信号整合编码的研究进展。研究人员依靠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遗传操作技术的便利在该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系统阐释了初级嗅觉中枢对气味信息的整合与向下传递以及高级嗅觉中枢对这些信息的再次加工。由于遗传操作的限制,其他昆虫与果蝇相比研究进展较慢,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对鳞翅目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解剖和触角叶内各类神经元的记录等。因此,我们建议展开以下研究:(1)利用模式昆虫果蝇,全面解析侧角叶对气味信息的编码,阐明其对各类气味特异行为反应的神经机制;(2)大力发展非模式昆虫的遗传操作技术,结合双光子钙离子成像等新技术,阐明重要化合物在特定害虫脑中的投射、多种信号在害虫脑中如何进行整合加工,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嗅觉神经 嗅觉编码 外周嗅觉神经系统 中枢嗅觉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章盛 郑胜男 +2 位作者 沈洁 殷兴辉 徐立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5-2351,共17页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3个部分概述了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单模态感知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跨模态协同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进行阐述;然后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的单模态感知和跨模态协同的典型仿生应用进行归纳;最后总结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生理机制与计算建模当前面临的难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神经系统 视觉神经系统 单模态感知决策 跨模态协同决策 仿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Ⅲ模型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锦 李司铎 +1 位作者 王如龙 李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79,共4页
作为一种模拟嗅觉神经网络的仿生模型,KⅢ模型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KⅢ模型的结构更接近真实的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分析了该模型进行模式识别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不同的刺激持续... 作为一种模拟嗅觉神经网络的仿生模型,KⅢ模型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KⅢ模型的结构更接近真实的生物神经网络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分析了该模型进行模式识别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不同的刺激持续时间,KⅠ模型呈现出不同的输出响应;将时变信号作为刺激直接输入时,KⅢ模型也可以形成特定的吸引子组区别不同的模式,这也为KⅢ模型直接识别时变信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嗅觉神经系统 动力学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Ⅲ模型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锦 李司铎 李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5-248,共4页
对一种模拟嗅觉神经系统的仿生模型、KⅢ模型、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KⅢ模型模式识别原理,然后基于人脸识别对模型的模式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使用子图特征组合算法提取人脸特征后,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 对一种模拟嗅觉神经系统的仿生模型、KⅢ模型、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KⅢ模型模式识别原理,然后基于人脸识别对模型的模式容量问题进行了研究。使用子图特征组合算法提取人脸特征后,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KⅢ模型的模式容量至少可以达到40,这也更新了之前认为KⅢ模型模式容量约为26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神经系统 仿生模型 人脸识别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学原理的改进KⅢ模型
6
作者 张锦 陈玲钰 +2 位作者 田森 刘宏 田恬恬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KⅢ模型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嗅觉神经系统,包括嗅上皮、嗅球层和嗅皮层.梨状皮质是嗅球层投射的最大区域,在气味信息处理、嗅觉产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KⅢ模型简化了对梨状皮质的模拟,这部分的模型结构仅使用一个KⅠ模型和一... KⅢ模型真实地模拟了整个嗅觉神经系统,包括嗅上皮、嗅球层和嗅皮层.梨状皮质是嗅球层投射的最大区域,在气味信息处理、嗅觉产生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KⅢ模型简化了对梨状皮质的模拟,这部分的模型结构仅使用一个KⅠ模型和一个KⅡ模型来表示梨状皮质中神经元的连接情况.为了完善KⅢ模型,本文结合嗅上皮层细胞、嗅球层中的嗅小球细胞和嗅皮层梨状皮质中锥体细胞之间的神经元比例关系,以及梨状皮质内部的神经回路、细胞结构,从仿生学原理对KⅢ模型进行改进.同时,本文采用小世界网络理论分析了输入通道数从5逐渐增加到100时,改进前后KⅢ模型的平均路径长度L和聚类系数C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与原KⅢ模型相比,改进KⅢ模型在输入通道数大于16时,具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更大的聚类系数;当输入通道数超过20时,改进KⅢ模型网络的C与对应等效随机图的Crand的比值γ增长更快且远大于改进前模型,即改进后的KⅢ模型较改进前的模型具有更强的小世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Ⅲ模型 嗅觉神经系统 小世界网络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