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
14
1
作者
乔宇
谢笔钧
+2 位作者
张妍
张韵
潘思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在所萃取的血橙汁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通过嗅觉检测法检测出34种具有气味的化合物,其中23种被定性。结果表明,对血橙汁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是丁酸乙酯、辛醛、γ-松油烯、芳樟醇、4-乙酰基-1-甲基环己烯、癸醛、(-)-香芹酮、乙酸香叶酯、巴伦西亚桔烯以及保留指数分别为1020,1143,1169和小于800的4个未知化合物,这些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法
保留指数
香气活性化合物
血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被引量:
13
2
作者
乔宇
范刚
+6 位作者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汪兰
杜欣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觉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分析发现两种葡萄柚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20种和21种,白葡萄柚中香气较强的组分是3-羟基-丁酸乙酯,乙酸香叶酯和RI=1006(水果香、清香、松油),红葡萄柚中有较强气味的是2-甲基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庚醛、1-辛烯-3-醇、α-松油烯、3-羟基己酸乙酯、香芹酮和3种未知化合物(RI=971、1156、1390)。气味轮廓分析发现白葡萄柚以果香为主,红葡萄柚以木头/树叶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汁
香气
气相色谱-
嗅觉检测法
(GC-O)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
14
1
作者
乔宇
谢笔钧
张妍
张韵
潘思轶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基金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4-09-03B)
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AA201C68)
文摘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在所萃取的血橙汁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通过嗅觉检测法检测出34种具有气味的化合物,其中23种被定性。结果表明,对血橙汁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是丁酸乙酯、辛醛、γ-松油烯、芳樟醇、4-乙酰基-1-甲基环己烯、癸醛、(-)-香芹酮、乙酸香叶酯、巴伦西亚桔烯以及保留指数分别为1020,1143,1169和小于800的4个未知化合物,这些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22%。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法
保留指数
香气活性化合物
血橙
Keyword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olfactometry
retention index
aroma active compounds
blood orange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被引量:
13
2
作者
乔宇
范刚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汪兰
杜欣
潘思轶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加工分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006-Z25)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43-3)
文摘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觉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分析发现两种葡萄柚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20种和21种,白葡萄柚中香气较强的组分是3-羟基-丁酸乙酯,乙酸香叶酯和RI=1006(水果香、清香、松油),红葡萄柚中有较强气味的是2-甲基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庚醛、1-辛烯-3-醇、α-松油烯、3-羟基己酸乙酯、香芹酮和3种未知化合物(RI=971、1156、1390)。气味轮廓分析发现白葡萄柚以果香为主,红葡萄柚以木头/树叶味为主。
关键词
葡萄柚汁
香气
气相色谱-
嗅觉检测法
(GC-O)
固相微萃取
Keywords
grapefruit juice
aroma
GC-Olfactometry
SPME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乔宇
谢笔钧
张妍
张韵
潘思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乔宇
范刚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汪兰
杜欣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