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汉“食物喻人”现象认知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梅婷
于善志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9期144-146,共3页
饮食词汇是语言中最富民族特色、最典型的文化词汇,能够揭示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英语和汉语中,许多饮食词汇都能借助隐喻的认知机制达到"食物喻人"的效果。从概念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食...
饮食词汇是语言中最富民族特色、最典型的文化词汇,能够揭示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英语和汉语中,许多饮食词汇都能借助隐喻的认知机制达到"食物喻人"的效果。从概念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食物喻人"现象的对比,发现:人类相似的生理结构、心理感知,决定了食物喻人在英汉语言中的共性;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和思维方式因素决定了食物隐喻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
喻人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2
作者
薛凌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11期15-15,共1页
陆明问:《蒲公英》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蒲公英》借助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蒲公英。抒发了作者憎恶战争、向往和平以及热爱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其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在1-7节中,作者首先借助对蒲公英的描写,...
陆明问:《蒲公英》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蒲公英》借助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蒲公英。抒发了作者憎恶战争、向往和平以及热爱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其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在1-7节中,作者首先借助对蒲公英的描写,回忆起自己欢乐的童年:孩子们一面唱着童谣,一面摘下蒲公英,然后深深吸足气,“甫”的一声吹去茸毛。茸毛像蚂蚁国里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悬空飘舞一阵子,便四下飞散不见了。接着孩子们寻找着茸毛,争先恐后地赛跑着。在这赛跑里,没有战争的阴霾,没有战争带来的生活艰辛,更没有战争夺去亲人的哀痛,有的只是煦暖的阳光、孩子的天真和自由自在的欢乐。在这欢乐中,作者向往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也就借物而抒了。其次,借助吹茸毛给他瞧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借物抒情
艺术表现手法
战争
喻人
爱劳动者
作者
去茸毛
降落伞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维动物喻人成语比较浅析
3
作者
樊国贤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以Lakoff和Johnson的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动物喻人的成语进行分类,并对其喻义进行细化,进而比较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汉维
动物
喻人
成语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喻人词语集释
4
作者
林海屏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词语
喻人
放荡的女人
说谎的人
自尊自重
无用的人
卑鄙无耻
多种技能
狗屎堆
活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喻人词语集释
5
作者
林海屏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词语
喻人
小道消息
无知识的人
掌握钱财
旧社会
惹人讨厌
滥用特权
幕后操纵
无用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知与修辞——《金色水果》的隐喻性解析
6
作者
张秀仿
和凤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73-174,共2页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小品文《金色水果》中作者通过赞美橘子的用途与品质,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借物喻人,构建水果和人之间的意象图式,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本文在隐喻理论的框架内...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小品文《金色水果》中作者通过赞美橘子的用途与品质,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借物喻人,构建水果和人之间的意象图式,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本文在隐喻理论的框架内分析解读Golden Fruit,了解主体内容的认知隐喻在表达作者思想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映射
咏物
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7
作者
谭容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5-52,共8页
沙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赞叹人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克思也以诗人的气质称颂人是“世界的花朵”。这都表达了人的个性的完善及其诗化是人类最高的永恒的审美理想。人类的完善不是生物学的意义,从原始荒野中自生自灭地进化...
沙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赞叹人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克思也以诗人的气质称颂人是“世界的花朵”。这都表达了人的个性的完善及其诗化是人类最高的永恒的审美理想。人类的完善不是生物学的意义,从原始荒野中自生自灭地进化,而是社会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美育
人的全面发展
美的规律
审美教育
道德情感
审美理想
扬弃私有制
社会美
喻人
审美享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8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141-141,共1页
秦牧在《讽刺诗园地的新花束》(《文汇月刊》84年1期)一文中,结合黄雨的诗作,分析了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常常是智慧和激情的结晶。而讽刺,又常常是鞭挞和指责的升华。幽默和讽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而...
秦牧在《讽刺诗园地的新花束》(《文汇月刊》84年1期)一文中,结合黄雨的诗作,分析了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常常是智慧和激情的结晶。而讽刺,又常常是鞭挞和指责的升华。幽默和讽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而它的应用范围,也可以是相当广泛的。黄雨的讽刺诗,大抵以物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诗
艺术魅力
结合
应用范围
幽默
黄雨
喻人
多种多样
秦牧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文而异 学有所得
9
作者
吕芹浒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3期80-83,共4页
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第四单元是四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除了《春》以外,《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是新选入的课文.这四篇抓住季节特点,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征,文章各具特色.我在教学中也因文而异,各有侧重.
关键词
因文而异
学有所得
香山
景物
《济南的冬天》
美的语言
喻人
比喻句
《春》
“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阅读欣赏
1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本栏目提供优美的英文文章,并配备汉语翻译和词汇注释。 [注]本期的这段文章不长,但很有教益。把Our lives in money翻译成“钱喻人生”,本身就是让读者注意本段文章的寓意。
关键词
阅读欣赏
喻人
汉语翻译
注意
钞票
文章
词语注释
词汇
寓意
栏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猫黑尾再解
11
作者
傅憎享
《保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2-72,共1页
张四骂杨姑娘:"你这老杀才,搬着大、引着小,黄猫黑尾儿。"(7) 潘金莲骂西门庆:"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28) 《揭秘》前释仅及"黑尾"绝后和黄黑首尾颜色不一的"有头无尾。"此语另有深...
张四骂杨姑娘:"你这老杀才,搬着大、引着小,黄猫黑尾儿。"(7) 潘金莲骂西门庆:"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28) 《揭秘》前释仅及"黑尾"绝后和黄黑首尾颜色不一的"有头无尾。"此语另有深义: 黄黑属对不止追求语美,其寓义不止是绝后的无尾。黑训藏,即藏尾;尾古指性器。此词实乃箴尾:藏起性器,亦即隐私。褚人获《坚瓠二集》咏玩具猫,有句云:"健懒莫知因缩介,雌雄辨为藏尻。"尻为屁股,喻指辨雌雄的性器。藏尻即黑尾。"瞒着我你干的好茧儿!"干茧儿,蚕丝谐寓藏私;"黑尾"是把私处藏起。皆喻人干那见不得人的阴私事。今时京味词儿"猫儿腻,"似乎是猫因食腻而吣;又有写作"猫儿溺"者;又有引阿拉伯"玛儿尼"(意思)者,皆因误写其字而生误释。其正字应为"猫儿匿"才得藏私黑尾的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
潘金莲
西门庆
猫儿匿
阿拉伯
蚕丝
雌雄
隐私
误写
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
12
作者
张有志(图)
张瑞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8-9,共2页
自然无往而不美。竹,中空而挺直、化外脱俗,以竹喻人,可示人之正直、虚心;石,坚定而不移、朴素清雅,以石喻人,可赞其顽强、淳朴。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其或以翠竹之躯,屹立尘嚣之中,尚有立锥之地便能抵挡风雨;或以磐石之姿,淡看人生...
自然无往而不美。竹,中空而挺直、化外脱俗,以竹喻人,可示人之正直、虚心;石,坚定而不移、朴素清雅,以石喻人,可赞其顽强、淳朴。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其或以翠竹之躯,屹立尘嚣之中,尚有立锥之地便能抵挡风雨;或以磐石之姿,淡看人生百态,无问晓风掠光阴,残月沉霜鬓。人生虽是飞鸿踏雪泥,却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鸿踏雪
人生百态
晓风
清雅
喻人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落花生》(第十册)
13
作者
李万辉
《四川教育》
1998年第Z1期59-60,共2页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记叙文。它语言朴实,文章短小,仅用四百多字借花生的特点说明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父亲借花生喻人的那段话的含义。教学本课时,可采用“直插中心,扣点训练”的导学方法。...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记叙文。它语言朴实,文章短小,仅用四百多字借花生的特点说明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父亲借花生喻人的那段话的含义。教学本课时,可采用“直插中心,扣点训练”的导学方法。先直插文章中心句并初步理解其含义,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花生的一般好处”和“花生最可贵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生》
中心句
过渡语
导学方法
课前预习
喻人
学生自由
学生学习
重难点
读说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食物喻人”现象认知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梅婷
于善志
机构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9期144-146,共3页
文摘
饮食词汇是语言中最富民族特色、最典型的文化词汇,能够揭示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英语和汉语中,许多饮食词汇都能借助隐喻的认知机制达到"食物喻人"的效果。从概念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食物喻人"现象的对比,发现:人类相似的生理结构、心理感知,决定了食物喻人在英汉语言中的共性;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和思维方式因素决定了食物隐喻的差异。
关键词
食物
喻人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2
作者
薛凌飞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11期15-15,共1页
文摘
陆明问:《蒲公英》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蒲公英》借助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蒲公英。抒发了作者憎恶战争、向往和平以及热爱劳动者的思想感情。其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在1-7节中,作者首先借助对蒲公英的描写,回忆起自己欢乐的童年:孩子们一面唱着童谣,一面摘下蒲公英,然后深深吸足气,“甫”的一声吹去茸毛。茸毛像蚂蚁国里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悬空飘舞一阵子,便四下飞散不见了。接着孩子们寻找着茸毛,争先恐后地赛跑着。在这赛跑里,没有战争的阴霾,没有战争带来的生活艰辛,更没有战争夺去亲人的哀痛,有的只是煦暖的阳光、孩子的天真和自由自在的欢乐。在这欢乐中,作者向往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也就借物而抒了。其次,借助吹茸毛给他瞧瞧,
关键词
蒲公英
借物抒情
艺术表现手法
战争
喻人
爱劳动者
作者
去茸毛
降落伞
思想感情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维动物喻人成语比较浅析
3
作者
樊国贤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7期139-142,共4页
基金
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20141001]
文摘
以Lakoff和Johnson的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从隐喻和转喻的角度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动物喻人的成语进行分类,并对其喻义进行细化,进而比较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
汉维
动物
喻人
成语
比较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喻人词语集释
4
作者
林海屏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词语
喻人
放荡的女人
说谎的人
自尊自重
无用的人
卑鄙无耻
多种技能
狗屎堆
活字典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喻人词语集释
5
作者
林海屏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词语
喻人
小道消息
无知识的人
掌握钱财
旧社会
惹人讨厌
滥用特权
幕后操纵
无用的人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与修辞——《金色水果》的隐喻性解析
6
作者
张秀仿
和凤莉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73-174,共2页
文摘
隐喻作为一种极其普遍和重要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在文学艺术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小品文《金色水果》中作者通过赞美橘子的用途与品质,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借物喻人,构建水果和人之间的意象图式,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本文在隐喻理论的框架内分析解读Golden Fruit,了解主体内容的认知隐喻在表达作者思想中的作用。
关键词
认知隐喻
映射
咏物
喻人
分类号
I7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7
作者
谭容培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5-52,共8页
文摘
沙士比亚借哈姆雷特的口赞叹人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克思也以诗人的气质称颂人是“世界的花朵”。这都表达了人的个性的完善及其诗化是人类最高的永恒的审美理想。人类的完善不是生物学的意义,从原始荒野中自生自灭地进化,而是社会学的意义。
关键词
论美育
人的全面发展
美的规律
审美教育
道德情感
审美理想
扬弃私有制
社会美
喻人
审美享受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8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141-141,共1页
文摘
秦牧在《讽刺诗园地的新花束》(《文汇月刊》84年1期)一文中,结合黄雨的诗作,分析了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常常是智慧和激情的结晶。而讽刺,又常常是鞭挞和指责的升华。幽默和讽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因而它的应用范围,也可以是相当广泛的。黄雨的讽刺诗,大抵以物喻人。
关键词
讽刺诗
艺术魅力
结合
应用范围
幽默
黄雨
喻人
多种多样
秦牧
结晶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文而异 学有所得
9
作者
吕芹浒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3年第3期80-83,共4页
文摘
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第四单元是四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除了《春》以外,《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是新选入的课文.这四篇抓住季节特点,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征,文章各具特色.我在教学中也因文而异,各有侧重.
关键词
因文而异
学有所得
香山
景物
《济南的冬天》
美的语言
喻人
比喻句
《春》
“卧”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阅读欣赏
10
出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文摘
本栏目提供优美的英文文章,并配备汉语翻译和词汇注释。 [注]本期的这段文章不长,但很有教益。把Our lives in money翻译成“钱喻人生”,本身就是让读者注意本段文章的寓意。
关键词
阅读欣赏
喻人
汉语翻译
注意
钞票
文章
词语注释
词汇
寓意
栏目
分类号
G634.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猫黑尾再解
11
作者
傅憎享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2-72,共1页
文摘
张四骂杨姑娘:"你这老杀才,搬着大、引着小,黄猫黑尾儿。"(7) 潘金莲骂西门庆:"瞒着我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28) 《揭秘》前释仅及"黑尾"绝后和黄黑首尾颜色不一的"有头无尾。"此语另有深义: 黄黑属对不止追求语美,其寓义不止是绝后的无尾。黑训藏,即藏尾;尾古指性器。此词实乃箴尾:藏起性器,亦即隐私。褚人获《坚瓠二集》咏玩具猫,有句云:"健懒莫知因缩介,雌雄辨为藏尻。"尻为屁股,喻指辨雌雄的性器。藏尻即黑尾。"瞒着我你干的好茧儿!"干茧儿,蚕丝谐寓藏私;"黑尾"是把私处藏起。皆喻人干那见不得人的阴私事。今时京味词儿"猫儿腻,"似乎是猫因食腻而吣;又有写作"猫儿溺"者;又有引阿拉伯"玛儿尼"(意思)者,皆因误写其字而生误释。其正字应为"猫儿匿"才得藏私黑尾的本义。
关键词
黑尾
潘金莲
西门庆
猫儿匿
阿拉伯
蚕丝
雌雄
隐私
误写
喻人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
12
作者
张有志(图)
张瑞
机构
不详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8-9,共2页
文摘
自然无往而不美。竹,中空而挺直、化外脱俗,以竹喻人,可示人之正直、虚心;石,坚定而不移、朴素清雅,以石喻人,可赞其顽强、淳朴。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其或以翠竹之躯,屹立尘嚣之中,尚有立锥之地便能抵挡风雨;或以磐石之姿,淡看人生百态,无问晓风掠光阴,残月沉霜鬓。人生虽是飞鸿踏雪泥,却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键词
飞鸿踏雪
人生百态
晓风
清雅
喻人
独立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落花生》(第十册)
13
作者
李万辉
出处
《四川教育》
1998年第Z1期59-60,共2页
文摘
《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记叙文。它语言朴实,文章短小,仅用四百多字借花生的特点说明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父亲借花生喻人的那段话的含义。教学本课时,可采用“直插中心,扣点训练”的导学方法。先直插文章中心句并初步理解其含义,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花生的一般好处”和“花生最可贵之处”
关键词
《落花生》
中心句
过渡语
导学方法
课前预习
喻人
学生自由
学生学习
重难点
读说训练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汉“食物喻人”现象认知对比研究
王梅婷
于善志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
薛凌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维动物喻人成语比较浅析
樊国贤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喻人词语集释
林海屏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喻人词语集释
林海屏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认知与修辞——《金色水果》的隐喻性解析
张秀仿
和凤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谭容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讽刺诗的艺术魅力
《文艺理论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因文而异 学有所得
吕芹浒
《高校教育管理》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阅读欣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黄猫黑尾再解
傅憎享
《保定学院学报》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尘间有清者,遗世而独立
张有志(图)
张瑞
《美术教育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落花生》(第十册)
李万辉
《四川教育》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