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诺酮信号分子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伏小红 张雪梅 +3 位作者 景春梅 刘岚 尹一兵 姜俊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绿... 目的探讨喹诺酮信号分子(PQS)对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AO1作为实验菌,分为PQS组、PQS与抑制剂组、抑制剂组以及正常组。QPCR方法检测Ⅲ型分泌系统(T3SS)的调节基因ExsA和毒力蛋白基因ExoS的转录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绿脓素生成量;作用肺泡上皮细胞A549,用平板计数法比较PAO1粘附和侵袭力;构建小鼠腹膜炎模型,观察PQS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PQS增多和减少不影响PAO1的成长情况。与正常组相比,PQS组的ExsA与其调控表达的ExoS毒力蛋白基因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QS组PAO1产生的绿脓素也明显升高,抑制组却明显下降(P<0.01);与A549细胞作用时,抑制剂组PAO1的粘附和侵袭力均显著降低;腹膜炎模型小鼠PQS组存活时间也降低明显(P均<0.01)。抑制剂组Exos的转录水平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抑制剂组的ExsA转录水平无明显差异,PQS组PAO1的粘附力和侵袭力没有改变(P均>0.05)。结论在PA感染宿主的整个过程中,PQS能维持粘附和侵袭能力,PQS的浓度与绿脓素的产生有正相关关系,从而最终使宿主的存活时间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信号分子 铜绿假单胞菌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