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W1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尔华 吴问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5-249,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 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 7-氟 -8-[(1 S,4 S) -5 -甲基 -2 ,5 -二氮杂双环 [2 .2 .1 ]庚烷 -2 ]-9,1 -(环氧亚甲基 ) -5 -氧 -5 H噻唑并 [3 ,2 -a]喹啉 -4 -羧酸盐酸盐 (W1 ) ,未见文献报道。W1经元素分析、红外... 合成了一个新的 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 7-氟 -8-[(1 S,4 S) -5 -甲基 -2 ,5 -二氮杂双环 [2 .2 .1 ]庚烷 -2 ]-9,1 -(环氧亚甲基 ) -5 -氧 -5 H噻唑并 [3 ,2 -a]喹啉 -4 -羧酸盐酸盐 (W1 ) ,未见文献报道。W1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作了结构鉴定 ,并通过两倍琼脂稀释法对其 MICs进行了测定 ,以氧氟沙星作对照 ,结果表明 :W1显示极好的抗菌活性 ,其抗 G+菌 (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活性比氧氟沙星至少强4倍 ,抗 G- 菌 (包括绿脓杆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 W1 氧氟沙星 合成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素-钯(Ⅱ)-曙红Y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阳泽平 刘忠芳 +1 位作者 胡小莉 刘绍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在pH值为4.1-5.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诺氟沙星(norfloxacin,NRF)、氧氟沙星(ofloxacin,OFL)、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等氟喹诺酮类抗菌素(fluoro-quinolone derivatives,... 在pH值为4.1-5.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诺氟沙星(norfloxacin,NRF)、氧氟沙星(ofloxacin,OFL)、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等氟喹诺酮类抗菌素(fluoro-quinolone derivatives,FQs)与Pd(Ⅱ)反应形成无色阳离子螯合物,当其与曙红Y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共振瑞利散射(RRS)均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峰均位于368nm处。在一定范围内FQNs的浓度与RRS强度(ΔI)成正比,4种抗菌素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2.4×10^-6g/mL和9.4×10^-9g/mL(CPF);0-2.4×10^-6g/mL和12.8×10^-9g/mL(NRF);0-2.2×10^-6g/mL和16.2×10^-9g/mL(LVF);0-2.8×10^-6g/mL和15.6×10^-9g/mL(OFL)。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针剂、鸡血清中诺氟沙星的测定时,其回收率在95.0%-101.5%。建立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测定喹诺酮类抗菌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喹诺酮抗菌素 钯(Ⅱ) 曙红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检测渔药中喹诺酮类抗菌素 被引量:4
3
作者 邹红梅 《福建水产》 2007年第2期24-27,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检测渔药中喹诺酮类抗菌素的方法。利用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质荷比(m/z)和其荧光光谱特性对渔药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四种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可行,方...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检测渔药中喹诺酮类抗菌素的方法。利用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质荷比(m/z)和其荧光光谱特性对渔药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四种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可行,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29ng、1.23ng、1.08ng、1.00ng,可用于渔药中喹诺酮类抗菌素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喹诺酮抗菌素 渔药 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悉复欢抗菌素致优秀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升高1例报道
4
作者 张和莉 潘建武 +2 位作者 刘承秀 邓雪峰 段黔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喹诺酮抗菌素 优秀运动员 悉复欢 骨骼肌微细损伤 训练强度 抗菌药物 生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明 易平贵 +2 位作者 赵文娜 商志才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4-438,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喹诺酮抗菌素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讨论了荧光猝灭机理,并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率。采用同步荧光...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喹诺酮抗菌素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讨论了荧光猝灭机理,并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甲磺酸培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在金属离子Zn2+存在下甲磺酸培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培氟沙星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喹诺酮抗菌素 荧光光谱法 荧光猝灭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