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金龙根中异喹啉生物碱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高雯 吴昊 +3 位作者 胡显光 于浩飞 张荣平 丁彩凤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1,共7页
为了解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中异喹啉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从紫金龙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异喹啉类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普罗托品(1)、1-甲氧基小檗碱(2)、别隐品碱(3)、伪普鲁托品... 为了解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中异喹啉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从紫金龙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异喹啉类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普罗托品(1)、1-甲氧基小檗碱(2)、别隐品碱(3)、伪普鲁托品(4)、巴马汀(5)、青藤碱(6)、药根碱(7)、血根碱(8)、四氢巴马汀(9)、异紫堇定(10)。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潜在的抑制活性,MIC值为6.25μg/mL,抗菌活性优于临床抗菌药物小檗碱(2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龙 喹啉生物碱 化学结构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异喹啉生物碱的研究 Ⅱ.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树林 陈蕾 +2 位作者 张国林 潘维恩 陈维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7-42,共6页
从地不容块根中分得四种生物碱A、B、C、D,经UV,IR,~1H-NMR,^(13)C-NMR,HRMS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cepharanthine (A),1-curine (B),isochondodendrine (C),ushinsunine (D)。C,D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关键词 地不容 生物碱 喹啉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常山喹啉生物碱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伟 邸迎彤 +3 位作者 李岑 吕庆银 张于 张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285,共3页
从芸香科臭常山属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种喹啉生物碱,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米利纽碱(melineurine)、普拉迪斯碱(platydesmine)、巴福酮(balfourolone)、嘌度瑞叭啉碱(pseudoribalinine)和青... 从芸香科臭常山属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种喹啉生物碱,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米利纽碱(melineurine)、普拉迪斯碱(platydesmine)、巴福酮(balfourolone)、嘌度瑞叭啉碱(pseudoribalinine)和青花椒碱(schinifoline),该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萎蔫短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活性筛选试验,发现化合物巴福酮(balfourolone)对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在50 mmol/m L浓度下抑制率分别达到50.1%、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常山 喹啉生物碱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药翅荚决明树皮中一个新异喹啉生物碱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玲 马航赢 +5 位作者 杨艳 邢欢欢 叶艳青 胡秋芬 周敏 李建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7-1519,共3页
对傣药翅荚决明Cassia alata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命名为3-hydroxy-1-(7-hydroxy-6-methoxyisoquinolin-1... 对傣药翅荚决明Cassia alata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命名为3-hydroxy-1-(7-hydroxy-6-methoxyisoquinolin-1-yl)propan-1-one(1),中文名为翅荚决明(1)。生物活性测试中,其对NB4、A549、SHSY5Y、PC3和MCF7的IC50值分别为2.2、1.6、3.8、5.3和1.6μM。翅荚决明(1)为新化合物,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药 翅荚决明 喹啉生物碱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化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劲松 王锋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03-103,共1页
本文对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化学反应作了总结.
关键词 化学反应 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喹啉生物碱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与临床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发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1-334,共4页
异喹啉生物碱为中药黄连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效成份,常用制品有小檗碱(即黄连素)和小檗胺。该类药物可用于抗菌、抗病毒、抗原虫、利胆、止血、升白细胞、治疗矽肺等。近年来发现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种作用,通过药理学实验研究,基本明确了... 异喹啉生物碱为中药黄连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效成份,常用制品有小檗碱(即黄连素)和小檗胺。该类药物可用于抗菌、抗病毒、抗原虫、利胆、止血、升白细胞、治疗矽肺等。近年来发现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多种作用,通过药理学实验研究,基本明确了小檗碱和小檗胺对心血管的某些作用机制,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1 降血压作用小檗胺的降压作用国外已有报道.国内经实验证明,小檗胺与小檗碱能使多种动物(狗、猫、兔)的血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加合性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聂长明 李忠海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48-156,共9页
通过对天然喹啉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喹啉衍生物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13C-NMR化学位移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并由此而从理论上建立了喹啉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的加合... 通过对天然喹啉生物碱13C-NMR化学位移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喹啉衍生物相对于未取代母体的13C-NMR化学位移的增量,具有良好的加合和降阶性规律.并由此而从理论上建立了喹啉衍生物13C-NMR化学位移的加合和降阶模型.用其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碳13 化学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N-(1-异喹啉基)-2-取代手性氨基醇类生物碱的合成及表征
8
作者 周辉 徐青 陈沛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89,共4页
以1-氯异喹啉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和溴化反应,分别合成其硝化和溴化产物。1-氯异喹啉及其衍生物以二异丙基乙基胺为溶剂,和D-苯甘氨醇反应,得到3种含手性氨基醇的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并对各产物进行核磁、红外、质谱表征。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氨基醇 合成 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鹏 卿志星 +1 位作者 向峰 曾建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利用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Eomecon chionathe Hance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方法血水草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Aqua C8色谱柱(2.1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 目的利用HPLC-Q-TOF/MS法鉴定血水草Eomecon chionathe Hance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方法血水草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XAqua C8色谱柱(2.1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4 nm。结合对照品的二级质谱数据及相关文献,推测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结构。结果从中鉴定出19个生物碱,其中14个(木兰箭毒碱、博落回碱、6-羟甲基二氢血根碱、6-羟甲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6-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乙酰基二氢血根碱、6-乙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6-羧甲基二氢血根碱、6-羧甲基二氢白屈菜红碱、二氢血根碱、二氢白屈菜红碱)为首次在血水草中发现。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血水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水草 喹啉生物碱 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体外GLC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春景 贾伟 +1 位作者 梁明达 王方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8-399,共2页
本文报道了13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体外GLC和HeLa细胞增殖影响的结果·首次发现了荷包牡丹碱.克斑宁.普罗托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千金藤素.小檗胺.粉防己碱、荷包牡丹碱,克斑宁和普罗托品对GLC细胞系增殖的IC_(50)分别为1.61×10^... 本文报道了13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体外GLC和HeLa细胞增殖影响的结果·首次发现了荷包牡丹碱.克斑宁.普罗托品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千金藤素.小檗胺.粉防己碱、荷包牡丹碱,克斑宁和普罗托品对GLC细胞系增殖的IC_(50)分别为1.61×10^(-5),8.0×10^(-5).1.6 ×10^(-5),2.9 ×10^(-5).2.9×10^(-5)和2.26 ×10^(-5)mol·L^(-1)。千金藤素,小檗胺,粉防己碱,荷包牡丹碱和普罗托品对HeLa细胞增殖的IC^(50)分别为9.7×1O^(-6).1.45×10^(-5).6.4×10^(-5).1.5 ×1O^(-6)和2.32×1^(-5)mol·L^(-1).实验结果提示分子结构中的二氧次甲基可能是该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的必需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抗癌活性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喹啉类生物碱和G-四链体结合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博 何依然 +1 位作者 刘迎春 王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353,共10页
G-四链体是核酸的一种非经典二级结构,主要出现于富含鸟嘌呤(G)碱基的DNA或RNA序列。生物体内的G-四链体主要形成于端粒区域和某些原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以G-四链体作为靶点的抗癌策略虽被多次提出,但目前还... G-四链体是核酸的一种非经典二级结构,主要出现于富含鸟嘌呤(G)碱基的DNA或RNA序列。生物体内的G-四链体主要形成于端粒区域和某些原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以G-四链体作为靶点的抗癌策略虽被多次提出,但目前还未有成功进入临床试验的案例。因此,有关原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四链体与配体结合的研究,可以对靶向抗癌药物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与G-四链体的结合机理。通过考察四种异喹啉配体与G-四链体结合的过程,得到了异喹啉配体与G-四链体稳定结合的构象以及结合的主导因素。此工作从原子分子层面深化了对异喹啉类生物碱和G-四链体结合机理的微观认识,对抗癌药物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G-四链体 喹啉生物碱 结合机理 抗癌药物设计 脱氧核糖核酸 计算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药材中7种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新娟 沈梅 +1 位作者 石俊敏 韩伟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74-2078,共5页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延胡索中巴马汀、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四氢巴马汀、异紫堇球碱、紫堇碱和四氢黄连碱7种主要异喹啉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考察了不同来源延胡索中异喹啉生物碱的含量。采用Agilent SB C18柱色谱柱(4.6...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延胡索中巴马汀、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四氢巴马汀、异紫堇球碱、紫堇碱和四氢黄连碱7种主要异喹啉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考察了不同来源延胡索中异喹啉生物碱的含量。采用Agilent SB C18柱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的醋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H至5.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巴马汀、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四氢巴马汀、异紫堇球碱、紫堇碱和四氢黄连碱在2.0~40.1、2.0~39.5、5.1~101.3、5.0~99.8、2.1~41.2、5.0~100.1μg/m L和2.0~39.7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6%、96.1%、96.5%、101.4%、101.9%、97.3%和102.3%,RSD分别为2.77%、2.50%、3.33%、4.18%、2.93%、2.86%和2.60%。不同来源延胡索样品中7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延胡索原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喹啉生物碱 延胡索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林喆 姚彤 +4 位作者 毛联岗 顾娜 季春伟 张珍明 李树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1-5,19,共6页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广谱的生物活性,是多种新药开发研制的先导化合物。对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来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海洋天然产物 喹啉生物碱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雯 闫景彩 +2 位作者 万发春 沈维军 王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0,共5页
异喹啉类生物碱是常见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镇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现有研究显示,数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瘤胃发酵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综述了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反刍... 异喹啉类生物碱是常见的生物碱,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镇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现有研究显示,数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瘤胃发酵有显著促进作用。文章综述了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为促进异喹啉类生物碱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生物学功能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芝 胡致伟 +1 位作者 瞿旭东 林双君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5期716-733,共18页
微生物发酵是一种经济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可替代植物种植和化学合成来生产多种植物来源的药物。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作为植物来源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微生物合成研究的靶标分子。随着该类... 微生物发酵是一种经济高效、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可替代植物种植和化学合成来生产多种植物来源的药物。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作为植物来源生物碱的典型代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微生物合成研究的靶标分子。随着该类生物碱天然生物合成途径逐渐被阐明以及多种酶学元件的发现,使得通过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等微生物宿主合成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综述着重介绍了这些进展中的突破性成果,包括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微生物合成过程中瓶颈反应的突破以及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催化特性对代谢流的影响等,指出了微生物生产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走向工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酶工程和新人工微生物合成途径的设计开发对克服这些挑战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异喹啉生物碱 生物合成 植物生物合成途径 酶学催化特性 代谢流控制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肉鸡组织中4种异喹啉类生物碱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梦婷 胡南希 +2 位作者 邹湘霖 杨子辉 曾建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3-1753,共11页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肉鸡组织中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监测博落回散和博普总碱散活性成分在肉鸡组织中的分布与残留情况。【方法】对肉鸡...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肉鸡组织中原阿片碱、别隐品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监测博落回散和博普总碱散活性成分在肉鸡组织中的分布与残留情况。【方法】对肉鸡组织进行前处理方法优化,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在Agilent Zorbax SB-C18上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采用内标校正和外标法测定生物碱含量,并对方法线性、检测限与定量限、基质效应、回收率、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线性范围为0.5~200μg/L,血根碱为2~200μg/L,相关系数均≥0.999,线性关系良好;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0.2和0.5μg/L,血根碱检测限与定量限分别为1和2μg/L。4种生物碱在高、中、低浓度下方法回收率达到86.61%~111.17%,批内与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14.93%,基质效应为81.73%~120.78%,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均≤13.55%。【结论】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肉鸡心脏、肝脏、肾脏、胸肌和腿肌中4种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符合各项方法学考察要求,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特点,可实现对肉鸡组织中痕量生物碱的精确、快速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生物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HRMS技术鉴定护心胆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畅 周熙 +2 位作者 罗辉泰 黄芳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7-1557,共11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HRMS)分析并鉴定了护心胆(Corydalis suaveolens Hance)块根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护心胆甲醇提取物经Poroshell RRHD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HRMS)分析并鉴定了护心胆(Corydalis suaveolens Hance)块根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护心胆甲醇提取物经Poroshell RRHD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使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总离子流图。通过对色谱图中各色谱峰的精确质量数进行识别,结合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分析二级高分辨质谱信息。在护心胆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2个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15个原小檗碱型生物碱、15个四氢小檗碱类生物碱、14个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3个阿朴菲类生物碱、6个普罗托品类生物碱、7个苯并菲啶类生物碱、2个二氢苯并菲啶类生物碱。该研究对护心胆中异喹啉类生物碱成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解析,可为后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心胆 UPLC-Q-Orbitrap-HRMS 喹啉生物碱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4
18
作者 许翔鸿 王峥涛 +2 位作者 余国奠 阮碧芳 李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小檗碱、异紫堇球碱、原托品碱、四氢非洲防己胺、氯仿巴马亭、saulatine、海罂粟碱、脱氢海罂粟碱。结论 生物碱 saulatine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喹啉生物碱 喹啉苄咪唑啉型生物碱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类生物碱在治疗COVID-19中的应用与问题
19
作者 徐嘉萌 韩继丽 +3 位作者 王格格 陈国宁 王佩龙 傅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感染还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蔓延。综合疫情发展紧急态势及新药研发周期长等客观因素限制,在已上市的药物中寻找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感染还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蔓延。综合疫情发展紧急态势及新药研发周期长等客观因素限制,在已上市的药物中寻找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及时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作为抗疟原虫感染的喹啉类生物碱药物氯喹、羟氯喹,已初步证明有抗SARS-CoV-2的活性,有望成为治疗COVID-19的药物。本文从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展、治疗方案优化及光学对映体拆分方法等方面对氯喹和羟氯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作一概述,并总结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喹啉类生物碱治疗COVID-19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喹啉生物碱 氯喹 羟氯喹 临床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地丁生物碱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郑建芳 秦民坚 +1 位作者 郑昱 陈从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苦地丁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苦地丁中分离并鉴定出16种生物碱,分别为:紫堇灵、coryincine、二氢血根碱、(+)-13-表紫堇灵、四氢紫堇萨明、... 目的:研究苦地丁的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法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苦地丁中分离并鉴定出16种生物碱,分别为:紫堇灵、coryincine、二氢血根碱、(+)-13-表紫堇灵、四氢紫堇萨明、四氢黄连碱、6,7-methylenedioxy-2-(6-acetyl-2,3-methylenedioxybenzyl)-1(2H)-isoquinolinone、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普托品、紫堇萨明、去氢碎叶紫堇碱、黄连碱、氧化血根碱、去甲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s、pallidamine。结论: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为首次从紫堇属植物中分得;coryincine、紫堇萨明、去氢碎叶紫堇碱、黄连碱、氧化血根碱、去甲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s、pallidamine为首次从苦地丁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属 苦地丁 喹啉生物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