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鸿莉 杜勤 +1 位作者 郑程玉 何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6-58,共3页
通过比较传统凉水塔的优缺点,提出了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思路及工作原理,并在兰州石化公司动力厂中应用。经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技术是成熟的。
关键词 无填料喷雾冷却塔 应用 原理 循环水 回水压力 热交换 工业循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冷却塔气水比和截面风速对冷却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路建岭 赵惠忠 +1 位作者 邹志军 黄晨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71,84,共5页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80t/h试验用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并通过4个工况的试验分析了气水比和截面风速对喷雾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却效率随气水比、截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截面风速从1.93m/s增加到3.21m/...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80t/h试验用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并通过4个工况的试验分析了气水比和截面风速对喷雾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却效率随气水比、截面风速的增加而增大,当截面风速从1.93m/s增加到3.21m/s时,气水比从1.04增加到1.31,冷却效率随之从39.0%增加到54.5%;当气水比在1.16—1.20之间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时,可以通过增大塔内截面风速来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塔 二次化装置 气水比 截面风速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顺流式与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路建岭 邹志军 +2 位作者 黄晨 赵惠忠 任荣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介绍了30 t/h试验用逆顺流式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两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风量相同时,...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介绍了30 t/h试验用逆顺流式和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两种冷却塔的冷却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设计风量相同时,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比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实测风量大5.5%;在试验工况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差较逆顺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大0.5℃,逼近度约小0.9℃,冷却效率大20%,且其冷却效率最大值为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顺流式 逆流式 喷雾冷却塔 逼近度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冷却塔进塔干湿球温度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路建岭 吴培浩 余鹏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4,54,共5页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80 t/h试验用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并通过4个工况的试验分析了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对喷雾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塔空气干球温度增加2℃时,冷却温差仅减小0.2℃,冷却效率仅减小0.8%;当进塔空气湿... 根据雾化冷却原理,建立了80 t/h试验用逆流式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并通过4个工况的试验分析了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对喷雾冷却塔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塔空气干球温度增加2℃时,冷却温差仅减小0.2℃,冷却效率仅减小0.8%;当进塔空气湿球温度增大1.8℃时,冷却温差减小0.8℃,冷却效率减小13.4%;进塔空气湿球温度对喷雾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塔 干/湿球温度 冷却温差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填料喷雾冷却塔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梁武 曹佑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填料冷却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内有一层厚厚的填料,塔内阻力很大,而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最大特点则是塔内没有填料,它的阻力很小。介绍了无填料塔与填料冷却塔的结构区别、冷却机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 无填料喷雾冷却塔 工业循环冷却 高效低压化装置 机构结构 冷却机理 冷却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发展及改进思路 被引量:3
6
作者 贺华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无填料喷雾冷却塔的发展过程 ,与传统的填料式冷却塔的结构和冷却效果进行比较 ,针对喷雾冷却塔结构上的缺点 ,提出几点改进思路。
关键词 填料塔 喷雾冷却塔 循环冷却 降温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冷却塔换热原理和热力性能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节标 张林文 张立晨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8,共7页
本文主要针对喷雾冷却塔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换热原理不够清晰和冷却效果评价即热力性能评价困难等问题,分别对不同种类的喷雾冷却塔的换热原理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换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对热力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本文主要针对喷雾冷却塔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换热原理不够清晰和冷却效果评价即热力性能评价困难等问题,分别对不同种类的喷雾冷却塔的换热原理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换热模型进行了分析,对热力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其中对换热模型的分析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并对文献中出现的两种热力性能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对喷雾冷却塔的换热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塔 换热原理 换热模型 热力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流引射喷嘴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肖鹰 张英 +2 位作者 厉勇 徐宏 王元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2,78,共6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喷雾冷却塔的新型旋流引射喷嘴,利用Fluent软件对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两相流数值模拟,并实验测量了不同压力下的进水流量和引射空气流量,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最大相对误差低于10%,验证了数值模拟的...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喷雾冷却塔的新型旋流引射喷嘴,利用Fluent软件对喷嘴内部流场进行两相流数值模拟,并实验测量了不同压力下的进水流量和引射空气流量,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最大相对误差低于10%,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随后利用该方法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下喷嘴内部流场的仿真值,重点研究了旋流片螺旋升角、混合管直径和长度以及扩散管长度对喷嘴空气引射性能与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对喷嘴结构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为使喷嘴取得最佳的引射性能,同时保证较大的出口速度,旋流片螺旋升角的最优取值范围为35°—45°,混合管直径为2.5—3倍喉嘴直径d,混合管长度为(4.5—7)d,扩散管长度为(1.5—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冷却塔 旋流引射 两相流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