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油循环喷淋量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及喷淋量的确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发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4,共2页
用浸出扩散理论分析了混合油循环喷淋量对浸出过程及时间的影响 ,探讨了影响循环喷淋量的因素 。
关键词 喷淋量 扩散速度 浸出时间 混合油 循环喷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喷淋量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毛细屏障效应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霍丽娟 钱天伟 +2 位作者 丁庆伟 李一菲 杨国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4,108,共5页
采用箱体实验方法,通过对粗-细砂交界面水分穿透量和绕流量的定量观测以及基质势的测定,模拟降雨条件,探讨了喷淋量分别为5、10、15、20、25mm/d时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粗-细砂交界面)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基质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没有... 采用箱体实验方法,通过对粗-细砂交界面水分穿透量和绕流量的定量观测以及基质势的测定,模拟降雨条件,探讨了喷淋量分别为5、10、15、20、25mm/d时对核废物处置库顶盖(粗-细砂交界面)毛细屏障效应的影响。基质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没有达到粗砂进水基质吸力之前,水分在粗-细砂交界面累积量增加并未及时发生横向流动;当交界面的基质吸力达到进水基质吸力后,穿透发生;此后交界面的基质势又很快减小,水分主要发生横向绕流。随着喷淋量的增大,对于粗-细砂交界面,无论是喷淋期间基质势的增加程度还是喷淋结束后基质势的降低程度都很明显;相比较而言,细砂层的基质势变化很小。水分相对绕流量测定结果表明,喷淋量不大于5mm/d时,不会发生穿透;随着喷淋量的增大,通过粗-细砂交界面的穿透量逐渐增大,而横向绕流量随之减小,当喷淋量达到25mm/d时,水分相对绕流量减少至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淋量 毛细屏障 基质势 绕流 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转浸出器改造后对溶剂喷淋量的控制与调整
3
作者 高宪明 王景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0,共2页
针对平转浸出器改造后溶剂喷淋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平转浸出器 改造 溶剂 喷淋量 控制 制油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引射器性能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应林 谭来仔 +3 位作者 陈传宝 吴薇 张小松 杜垲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建立了液液引射器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R134a制冷剂作为工质,模拟引射器主要结构参数与引射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引射系数随喷嘴出口直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随混合室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喷嘴与混合室之间距离的增大急剧下降;... 建立了液液引射器的三维数学模型,采用R134a制冷剂作为工质,模拟引射器主要结构参数与引射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引射系数随喷嘴出口直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大,随混合室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喷嘴与混合室之间距离的增大急剧下降;引射系数随着工作流体流量、喷嘴长度和扩散室长度的增大而缓慢上升;混合室长度对混合流体的压力场有较大影响,为使混合流体获得最佳的压力场,混合室最佳长度取45 mm.搭建了水平管降膜式空气源冷热水测试机组,试验结果表明:该引射器具有优良的引射性能;制冷系统负荷随着循环喷淋量的增加而增大,系统的性能系数随着循环喷淋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器 引射系数 水平管降膜 循环喷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铀矿石微生物柱浸试验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江 刘亚洁 +1 位作者 周谷春 车江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9,共4页
对某低品位铀矿石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的微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混合菌群对目标铀矿石具有较强适应性,浸出周期172d,菌浸期间5%和10%喷淋量条件下渣计平均浸出率分别为87.70%和88.53%,耗酸率分别为5.36%和5.37%。菌浸阶段采用... 对某低品位铀矿石进行了不同喷淋条件的微生物柱浸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混合菌群对目标铀矿石具有较强适应性,浸出周期172d,菌浸期间5%和10%喷淋量条件下渣计平均浸出率分别为87.70%和88.53%,耗酸率分别为5.36%和5.37%。菌浸阶段采用较大喷淋量可提高浸出率,但液固比会显著增加,综合成本相应提高。因此,喷淋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铀资源回收率与浸出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铀矿石 微生物柱浸 喷淋量 浸出率 耗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滴滤塔去除H_2S和苯混合废气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关晓辉 张兰河 +1 位作者 孟秀丽 高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701,共5页
采用高效生物滴滤塔对H2S和苯混合气体进行长期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气浓度、喷淋量和冲击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进气浓度低于213 mg/m3时,H2S去除率在92.6%以上;苯进气浓度低于34 mg/m3时,苯去除率大于37%。苯气体浓度低于... 采用高效生物滴滤塔对H2S和苯混合气体进行长期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气浓度、喷淋量和冲击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进气浓度低于213 mg/m3时,H2S去除率在92.6%以上;苯进气浓度低于34 mg/m3时,苯去除率大于37%。苯气体浓度低于38.4 mg/m3时,苯对H2 S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喷淋量为6.7~12 L/h时,H2 S和苯混合恶臭气体的去除率较高。研究表明,该生物滴滤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塔 硫化氢 喷淋量 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矿尾渣微生物堆浸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华国欢 孙占学 +1 位作者 李江 刘亚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8,共3页
采用喷淋量约80m^3/d的间歇性喷淋(喷一天,隔一天再喷)方法对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尾渣进行铀的生物浸出,试验持续了49d,液固比为0.49,尾渣的铀浸出率达到了4.62%,浸出液铀浓度均大于50mg/L。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堆浸后期矿石中残留铀难以浸出... 采用喷淋量约80m^3/d的间歇性喷淋(喷一天,隔一天再喷)方法对某铀矿微生物堆浸尾渣进行铀的生物浸出,试验持续了49d,液固比为0.49,尾渣的铀浸出率达到了4.62%,浸出液铀浓度均大于50mg/L。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堆浸后期矿石中残留铀难以浸出且浸出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单位溶浸液平均铀浸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渣 微生物堆浸 间歇性 喷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表面参数对LiCl溶液降膜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玥 殷勇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895,共7页
针对改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填料表面润湿性的问题,通过CFD模拟研究了填料表面倾斜角、接触角和表面形态对LiCl-H2O降膜润湿性及临界喷淋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填料表面的倾斜角越小,溶液液膜表面波动性越小,润湿性越好;填料表面的接... 针对改善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填料表面润湿性的问题,通过CFD模拟研究了填料表面倾斜角、接触角和表面形态对LiCl-H2O降膜润湿性及临界喷淋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填料表面的倾斜角越小,溶液液膜表面波动性越小,润湿性越好;填料表面的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达到满膜流动所需的临界喷淋量越小;接触角从40°变化到60°时临界喷淋量的增长量最大.在小喷淋量下,波形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较平板填料表面有显著提升;当喷淋量为0.288 m^3/(m·h)时,5 mm波高的波形填料表面的润湿率比平板表面增加超过50%;波高增大,润湿率虽有提高,但增加量仅在5%左右.另外,由于波形表面上液膜的稳定性较差,故满足满膜流动所需的临界喷淋量要比平板表面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除湿 润湿性 临界喷淋量 填料表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提浓预洗塔长周期运行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建兵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7,共4页
通过对天然气制乙炔装置预洗塔的工艺模拟计算,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的对比分析,并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摸索,找到了影响预洗塔长周期运行的关键因素。生产实际表明:采用IMPAC填料并严格控制操作参数,可以有效延长乙炔提浓装置的运行周期。
关键词 天然气 乙炔生产 预洗塔 喷淋量 温度 IMPAC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